投资理财综合实训(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实训准备知识】

一、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

在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总资产=负债+净资产(资本、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分为左方和右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同时,资产负债表还提供年初数和期末数的比较资料。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获利的能力。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利润表主要反映五个方面的内容。

(1)构成营业收入的各项要素。

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即为营业利润。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由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得到。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净利润(或净亏损)由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5)每股收益。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的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项指标。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主要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组成。现金流量表能评估企业未来取得净现金流入的能力、未来偿还负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分析本期营业取得净现金流入与本期净收益之间差异的原因,反映企业用现金或非现金的投资与筹资活动以及向外界提供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信息,也可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制订营运资金计划,以加强财务管理和用好企业的营运资金。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

(1)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2)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能全面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3)管理者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公司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并可预测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的发展情况。

(4)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

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一)主要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为向有关各方提供可以用来做出决策的信息。

根据使用的主体不同,分析目的也不同。

(1)对于公司的经理人员: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判断公司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2)对于公司的现有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主要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

(3)对于公司的债权人:主要关心自己的债权能否收回。

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分析方法与原则

1.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大类

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财务指标的差异和变动关系,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

财务报表的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最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分析、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指标比较分析。

2.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1)坚持全面原则;

(2)坚持考虑个性原则。

三、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指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不同类别之间、同一年度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财务比率是指比较分析的结果,但同时财务比率分析也是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更深层次的比较分析或因素分析的基础。

比率指标可归为以下六大类:变现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一)变现能力分析

变现能力是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是考察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由于偿还短期债务要减少现金,所以在计量变现能力时要扣除短期负债。

反映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债务的能力。就总体而言,该项比率过高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差。一般来说,该比率应保持在2 ∶ 1的比率。该指标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企业间及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受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存货的周转速度等的影响。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是流动资产金额减去存货金额后,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的原因:

(1)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能力最差;

(2)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进行处理;

(3)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

(4)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当前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是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3.保守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存在不确定因素外,还有一些流动资产,其流动性也较差,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预付费用等,因此,扣除这些项目后的现金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

保守速动比率又称超速动比率。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经营管理中利用资金运营的能力,一般通过公司资产管理比率来衡量,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及资产利用的效率。其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中的销售成本数据来自于利润表,“平均存货”数据来自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数。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2.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

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公司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做保证。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2

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4.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使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公司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以反映债务与资产、净资产的关系的负债比率来衡量。其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要判断资产负债率是否合理,首先要看你站在谁的立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1)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他们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则贷款给企业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2)从股东的角度看,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如果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因此,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3)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做出正确决策。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其指股份制企业股东权益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是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产权比率用来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大于借入资本为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不仅反映了由债务人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而且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因此它又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是否安全有利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为1 ∶ 1,即100%以下时,应该是有偿债能力的,但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资金收益率,获得额外的利润,这时的产权比率可适当高些。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3.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有形净值是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净值,即所有者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净值。有形净值债务率用于揭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表明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的被保护程度。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也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的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它可以用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来测算。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这一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利润为支付债务利息提供的保障程度越高。如果公司在支付债务利息方面资信高,即能够一贯按时、足额地支付债务利息,那么,公司就可以借新债还旧债,永远不需要偿还债务本金。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较低,则说明公司的利润难以为支付利息提供充分保障,就会使公司失去对债权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公司就不能举债经营。

5.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

一般情况下,长期债务不应超过营运资金。长期债务会随时间延续不断转化为流动负债,并需运用流动资产来偿还。保持长期债务不超过营运资金,就不会因这种转化而造成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从而使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感到贷款有安全保障。

(四)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公司带来收益或损失,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能说明公司的能力。

1.销售净利率

该指标反映每1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它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活动获利能力的指标,体现了企业的获利空间和基础。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明公司资产的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说明公司在增收节支和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资产净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4.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五)投资收益分析

1.每股收益

该指标直接揭示了公司本年度的盈利状况。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在分析时,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以评价该公司的相对盈利能力;可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了解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注意以下问题:

(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

(2)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同,限制了公司间每股收益的比较;

(3)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2.市盈率

市盈率是一个反映股票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指标,也叫市价盈利率。它是用当前每股市场价格除以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来说,市盈率表示该公司需要累积多少年的盈利才能达到目前的市价水平,因此市盈率指标数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说明投资回收期越短,风险越小,投资价值一般就越高;倍数大则意味着翻本期长,风险大。

使用市盈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该指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成长性好的新兴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高,而传统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并不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

(2)在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由于市价不至于降为零,公司的市盈率会很高,如此情形下的高市盈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3)市盈率的高低受市价的影响,观察市盈率的长期趋势很重要。

3.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是指净收益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它反映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和股利支付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与股利支付率指标关系比较紧密的一个指标是股票获利率,是指每股股利与股票市价的比率。其公式如下:

股票获利率主要应用于非上市公司的少数股权,目的在于获得稳定的股利收益。

4.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每股权益)

股票的净值又称为账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股份公司的账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由于账面价值是财务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较精确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成本即账面权益,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每股净资产在理论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价值。

5.市净率

市净率指的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着风险越低。净资产代表了全体股东共同享有的权益,企业通过经营逐年累积,净资产通常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市净率更多取决于股价高低,股票价格则包含净资产和期权价值。由于市净率能反映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预期,通过评判市净率就能得知个股的风险状况。市净率越小,说明股票的投资价值越高,股价的支撑越有保证。

(六)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不仅要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流动性分析

所谓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1)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的应付票据。

(2)现金流动负债比

这一指标中,比率的值与现金偿债能力呈反比,即该比率偏低,说明企业依靠现金偿还债务的压力较大;若较高,则说明企业能轻松地依靠现金偿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此项比率超高,表明公司承担债务的能力超强。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中的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税额。该比率反映每1元销售收入得到的净现金,其数值越大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该指标反映公司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也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3.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指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已知SSA公司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为0.15元,每股现金股利为0.15元,则:现金股利保障倍数==1(倍)。

4.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好;如果收益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不好。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来看,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收益与现金净流量的比率关系,其主要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