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战后世界经济及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随着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与演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2.1.1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世界经济是在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是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经济有机整体。世界经济实际上就是将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通过国际商品流通、资本的国际流动、劳务的跨国交换及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联系在一起。

世界经济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推动着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各国商品交换和世界市场随之出现,经济活动逐渐国际化,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美少数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扩展到全世界,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诸多新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推动着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矛盾和利益冲突亦随之出现。随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遂呈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并存和竞争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7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分天下的局面,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矛盾的新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也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1951—1981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12倍,年均增长8.5%,国民收入增长了8倍多,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由相当于美国的31%发展到相当于美国的67%;工业产值由相当于美国的3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80%;农业产值由相当于美国的7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85%。但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使其未能把握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在国内外政治与经济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适应国情的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解体,获得民族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1950—198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9.1%提高到16.5%。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抓住发达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渐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然而,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贫困现象进一步恶化,成为最不发达国家。

“冷战”结束后,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知识经济革命兴起,发达国家开始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自然资源依赖型增长,经由资本依赖型增长,向科学技术依赖型增长转变。随着新科技向纵深发展,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现了诸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合成材料、宇航、核能等一批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知识经济革命的推动下,主要发达国家逐渐将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平台,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关系更加密切,摆脱了“冷战”框架束缚的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迅猛发展。随着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第一,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跨国公司进入迅速发展期,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通过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实现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协作,开展全球性经营,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形成了开发、生产、销售的国际网络,以各国和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组织生产。跨国公司将不同国家联系在一起,成为南北的桥梁,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国际贸易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进入大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战前,而且高于同期世界生产总量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额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到1992年已达到33%,即世界产值的1/3是在国际交换中实现的。出口贸易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国能否占领世界市场和经济力量强弱的标志之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

第三,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与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良,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如建立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和民主化、通过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来调整所有制形式以及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等,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经济管理体制、国有经济的地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市场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

第四,国际经济组织发挥着协调作用。战后初期建立的国际经济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扮演着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协调者的角色。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此外,遍及全球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以及一些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等,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也对协调区域经济活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国际经济组织常常受到大国意志的支配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约,但是仍在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协调作用。

第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上。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快于发达国家,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无法突破技术水平落后、资金短缺、外债严重等发展瓶颈。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各自所奉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少数国家与地区在一些基本指标上甚至已接近发达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停滞不前,有些发展中国家沦为了最不发达国家。

2.1.2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国际经济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和表现形态。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基础是各主要经济体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各种经济力量的消长和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世界经济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冷战”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占据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经济领域里的实力对比。德、日、意沦为战败国,被盟军占领,其海外的殖民地、市场、投资丧失殆尽。英、法等国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元气大伤。社会主义苏联损失严重。而美国的经济实力却在战争中急剧膨胀,在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54.6%,对外贸易额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2.5%,黄金、外汇占有额占全世界的74.6%。战后初期,美国依据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一系列的战后安排及对外政策,把战前四分五裂的资本主义国家重新统一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

第一,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通过这些协定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人事权和投票权,从而控制了这两个世界性的金融机构,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便成为世界货币和操纵国际金融的工具。1948年生效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进一步确保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客观上也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重要的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关于这一组织的协议条款是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协议条款一起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拟订的。1945年12月,协议生效,该组织诞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提供协调机制,促进国际货币与金融合作,扩大世界贸易并平衡其发展,稳定国际汇率,防止竞争性外汇贬值,消除世界贸易中的外汇障碍,以及通过短期贷款帮助成员调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等。该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认缴份额最多的是美、英、法、德、日5国,成员有权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各成员代表组成,处理日常业务的是执行董事会。中国是这一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中国代表权得到恢复。

世界银行(World Bank)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根据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定书》及其附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2月成立的。它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之后才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目前它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以政府名义担保的项目贷款,资助兴建周期长、利润偏低但又是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建设项目。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是战后近半个世纪推动和规范国际贸易并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1947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国在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生效)。我国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在调节世界贸易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于1995年1月1日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开始运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相比,有如下特点: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在管辖的功能方面,涵盖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及相关投资措施等新领域,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商品和货物贸易;世界贸易组织设有仲裁机构,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中国于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

第二,实施马歇尔计划、“道奇路线”和第四点计划。美国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需要,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1948—1951年,美国向西欧17个国家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49年,美国占领当局又为日本制定了“道奇路线”,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援助,加快了日本的经济恢复,为美国控制日本奠定了基础。1949年1月,美国提出“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第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亚、非、拉不发达国家的投资援助,实现其对所谓共产主义影响的遏制。

第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和技术封锁。1948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严厉管制对苏联的物资输出。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成立了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和禁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其封锁和禁运的物资分为尖端技术产品、军用武器装备、稀有物资三大类共数百种。195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巴特尔法案》(通称《禁运法案》),规定凡“巴黎统筹委员会”成员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者,均将被剥夺接受美国军事、经济和财政援助的权利。

这一时期,一系列的欧亚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相互支持与合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依靠自身力量,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钢铁、石油、水泥、化肥等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已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首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是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尚不发达,加之受到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对苏联依赖严重。1949年1月,它们在莫斯科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开始整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抗衡美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在世界经济总体中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大,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依然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经济关系中又注入了新的因素。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兴起。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但在60~70年代,其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发达国家。它们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以联合的方式,为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民族独立国家三种类型国民经济相互联系和斗争的态势。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世界经济呈多极化发展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欧、日三足鼎立。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重大转折。70年代初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促进了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时期。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元危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恶化。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至102亿美元,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为220亿美元,对外短期负债高达520亿美元,多次引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逐渐酿成美元危机。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①对内冻结工资和物价;②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脱钩;③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美国的这一做法引起各国普遍不满,纷纷要求美元正式贬值,取消美元的特殊地位,转向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导致各西方国家货币对美元由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正值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它们减少石油生产,对有关国家实施石油禁运,大幅度提高油价。石油价格从原来每桶3.01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出现了经济停滞、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美国的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由1948年的61.6%降到1976年的25.8%,石油产量占世界比重由1950年的55%下降到1976年的18.6%,汽车产量占世界比重由1948年的83.8%下降到1976年的31.9%。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战后贸易逆差。此后除个别年份外,贸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两次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3.5%,1985年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超过了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美国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成为两个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在美国“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路线”的援助下,西欧和日本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恢复了经济。西欧国家于50年代走上了经济一体化道路,以联合求发展,增强了与美国竞争的实力。1979年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达2380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美国,出口贸易额为5711亿美元,是美国出口额1786亿美元的3倍多。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欧共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日本自1955年恢复经济以后,开始了长达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了联邦德国,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也在增长。这一时期,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65—198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严重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照搬苏联模式的东欧国家也先后发生剧变。

发展中国家经济呈上升趋势。1965—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6%,增长速度仍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额由197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5671亿美元,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17.9%上升到1980年的28.1%。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维护独立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建立了诸如石油输出国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和77国集团等多个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亚洲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拉美的一些国家,抓住发达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新兴发展中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