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新常态下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形势

3.1 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3.1.1 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阶段但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增大

自2000年以来,四川经济总体保持较好发展态势,但因面临的内外环境不一,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3-1)。第一阶段2000—2007年,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对外开放红利,全省经济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00年的8.5%增长到2007年的14.5%,年均增速达到11.5%。第二阶段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四川经济遭受重创,全年经济增速大幅回落,仅增长11%,较2007年下降3.5个百分点。第三阶段2009—2011年,在国家4万亿财政刺激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拉动下,全省经济迅速扭转下滑势头,经济增速再次进入加速阶段,年均增速高达14.9%。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与全国经济发展趋势一致,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衰减,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四川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速从2012年的12.6%降低到2016年的7.7%。

图3-1 2000—2016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变化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

从当前来看,四川经济总体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后期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一是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地区)在经历一个较长时间高速增长周期后,势必要有一个减速或调整的过程。以日韩为例,日本GDP 1950—1972年年均增速达9.7%,而1973—1990年回落至4.3%;韩国GDP 1961—1996年年均增长8.0%,1997—2012年仅为4.1%。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决定了四川经济难以持续快速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深度发酵,国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领域的新增需求将见顶。三是要素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明显,数量型“人口红利”趋势性转弱,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矛盾进一步加剧,决定了四川中长期增长趋势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