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问题的提出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功能通过对社会总产品的必要扣除而得以实现,属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范畴,是政府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马克思认为必须从社会产品中扣除一部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属于限制所谓官办济贫事业部分”,还认为“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必须充当社会保障基金”,这种社会保障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福利水平的客观需要。
至2014年年底,我国农村的人口为61866万,占全国人口的45.23%,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了13.7%。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加剧向城市集聚,农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老龄化,传统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渐趋弱化,加之因劳动力流失带来的土地抛荒又导致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功能的两个“弱化”极大地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程度。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后,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形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保”)。本文以四川省资中县碾盘山村为例,基于2016年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居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其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