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孔子卓越的治国智慧
第一节 仁是孔子治国的最高智慧
一、仁的含义
(一)何谓仁?
《论语》记载了著名的“樊迟问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何谓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多关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学观是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相融合的准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境界。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孔子的仁,不仅指伦理道德,恐怕还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所谓仁入“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冯友兰:《对于孔子讲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即言孔子认为连他自己也不敢说已达到仁人的境界。但孔子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只要自己想为仁,是可以达到的。
杨力启示
仁,是孔子最杰出的道德观念,后来被孟子发展为“仁义观”,并列于“仁、义、礼、智”四观之首,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及伦理道德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孔子的“仁”是以义为基,以爱为本,以礼为约,仁、义、礼、爱贯穿于整部《论语》之中。
樊迟问仁
樊迟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道:爱人。这一世纪之问,回答了孔子思想的最高内涵。
杨力启示
以仁为核心的仁政是孔子治国的根本。
(二)爱是仁之本
孔子的仁,是以爱为本的,爱,即仁爱、爱人(爱护他人)、亲亲(爱自己的亲人)、助人、立人、达人,其宗旨即关心人。孔子提倡“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爱人、关心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境界。孔子的“爱”有很重的“孝”意在内,如他说“亲亲,仁也”,亲亲即指对有血缘关系人的爱,这和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是鲜明的对照。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即强调要兴欲立自己先立别人的先人后己、互助互爱的风气。此外,孔子的“孝”,也属于爱人的范围之内,包括孝亲、孝君、孝长辈等内容。没有对人的爱就算不上仁,这是孔子仁的最高境界。
二、仁与义、礼
(一)义是仁的基础
孔子的仁,是建立在义、忠、孝的基础上的,正如庄子所说:“孔子曰:要在仁义。”(《庄子·天道》)“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孔子的仁义是重义轻利,如《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提倡为仁义而忠,为仁义而勇,为仁义而信。如孔子曰“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以及“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说明忠孝乃仁之内涵。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义还包括志气,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杨力启示
孔子认为“仁”高于一切,为了仁义,甚至可以付出生命代价,所谓“仁者必有勇”,正如《论语·卫灵公》中说“杀身以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两千多年来曾经使多少志士仁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而垂名青史。之后,孟子把孔子的义与仁并列,发展为“仁义观”,两千多年来,孔孟仁义之道为中华民族的情操及民族气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二)礼是仁的约制
礼,指礼仪章制、宗法制度,是一种政治秩序,是对仁的约束,也是实现仁的一种措施。周礼,是指周代的礼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见《论语·颜渊》),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指出仁是一切礼、乐制度的基础,礼是仁的体现。对礼的标准,孔子认为应从“俭”,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述而》),即礼亦不可太过,和谐即可。孔子尤以“正名”为礼之第一要义,正名就是要“名正言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强调名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