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监测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地理国情普查与数据挖掘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国务院于2013年3月1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要求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2015年6月30日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至此,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数据采集等工作已经全面完成,2015年11月,全国普查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2016年,普查重心已转入统计分析和深化应用阶段。

湖北省人民政府2013年7月29日成立了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鄂政办函〔2013〕71号)。2014年2月1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4〕13号)。随后,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发布了《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有序推进,2015年8月31日,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验收工作已全部顺利完成。2016年1月29日,湖北省召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验收会。目前,湖北省地理国情普查遥感影像数据库中的正射影像数据子库、地形地貌数据库中的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子库、地表覆盖数据库、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库、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各类普查成果数据已全部入库,为开展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分析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本底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平台。

一、地理国情数据采集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对我国境内陆地国土(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即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陆地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这些要素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荒漠与裸露地表、水域、地理单元及地形等12个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的数据。由于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作业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非常大,在采集的过程中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的方法,充分利用国产资源三号卫星、航空摄影、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和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等手段,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充分整合已有资源,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普查底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数据处理、数据集建设等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体系。

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对全省78个普查单元、10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共计18.59万km2国土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和地理单元三类内容。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采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查湖北省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调查湖北省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数据采集是以2011年以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以及其他全省性的重大项目中覆盖全省范围的分辨率优于0.5米的航空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以我国资源三号、天绘系列和高分一号等卫星影像数据,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行业专题数据,采用自动处理与人机交互解译、多源信息辅助判读与解译、外业调查与核查、空间数据库建模、统计数据空间化、多源数据融合、空间量算、地理计算、空间统计等技术与方法,运用高新技术和装备,内外业相结合,开展全省地形地貌、地表覆盖、重要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建立覆盖全省的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

二、地理国情数据挖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地理国情信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强调:“要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普查获取的海量数据,运用纵向分析、横向分析、类比分析等方法,加强对成果的深度开发,寻找规律性,预测趋势性,客观反映我国的国土空间布局、生态协调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复杂多样、数据量大,因此分析普查成果数据应用需要多学科多视角集成综合,既包含从地理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维度的挖掘,也包含了从全国、全省、市州、县区和乡镇街道等多尺度的挖掘。

目前,湖北省开展的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包括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及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整合,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空间化、综合性统计分析。根据多种统计单元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综合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关系,揭示其发展演化趋势。

数据挖掘的方向集中在陆域和水域的国土面积、水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的数量统计,开展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城镇布局和演变、生产力空间布局、灾害分布等变化监测分析,把握地理国情及其变化的空间格局,挖掘地理国情动态变化的规律,探索变化趋势,为灾害应急、重大工程布局、产业优化布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进行辅助决策支持。

三、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

2014年2月18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及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地普办[2014]7号),要求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的重要指示和张高丽副总理的“坚持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加快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普查工作效用”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同时,加快普查成果应用,强化地理国情监测,尽快实现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部分成果已经转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服务。一是通过与其他部门专业数据的对比和共享,发挥地理国情普查监督和检核作用,如江西、安徽、福建、浙江等省完成了基本统计成果与其他普查成果之间的对比,促进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监督作用;二是开展了重要的自然地理国情专题研究。如对辽宁抚顺地表沉降、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管理、沿海滩涂变化、三峡地区地质环境变化等的监测,为实现由生态工程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提供了服务;三是开展了重要的人文地理国情专题研究,发挥统计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提升了统计成果的应用深度。如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等的监测,为区域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支持,这些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为国土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2016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工作重心已转入推进普查成果在国土空间布局、农业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应用阶段。湖北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早在2011年,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地理国情监测应急预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实施动态监测,综合灾前灾后遥感影像,进行综合分析,以科技手段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为政府救灾应急、规划决策打造“智慧之眼”。2014年以来,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专题分析,对湖北省的交通、生态环境和区域统筹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选取随州市曾都区为试点开展《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曾都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研究项目,对曾都区主体功能区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监测和系统评估,有效促进了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