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与对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

目前,国际机构及各国学术界对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向:①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选择研究(宏观审慎政策的传递机理研究);②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③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框架研究。

具体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有关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定义和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框架。

(2)宏观审慎政策的边界和范围是什么。

(3)宏观审慎政策的操作工具有哪些;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如何确保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4)宏观审慎政策是否是一个新的或独立的政策领域;谁或者说什么机构负责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如何协调国内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

学术界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目前已逐步清晰并趋于一致:“宏观审慎政策主要使用各种审慎工具来限制系统性或全局性金融风险的形成,从而降低金融服务业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2)

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基于其定义。Borio等(2002a,2002b,2007),Clark和Large(2011),以及IMF 2011年3月的研究报告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3月的报告,以及由欧洲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联合为2011年G20峰会撰写的报告(FSB,IMF和BIS,2011),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限制金融市场上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以此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该政策着力于通过识别和评估整个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所出现的系统性和全局性的风险,来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危害性,这是对过去微观审慎监管政策(Micro-prudential Policy)——巴塞尔协议Ⅱ过度关注个体金融机构尤其是具体银行的风险的一个补充和校正。因此,如何识别和测量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研究,主要的系统性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与传播风险等几大类。金融市场上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可以从时间和横截面两个维度考虑。从时间维度上,这些系统性风险指标应该是顺周期的,蕴含着在金融体系内形成的风险的积累和放大效应,如因经济扩张导致的信贷和流动性的膨胀以及企业债务杠杆的放大等。具体的指标包括:宏观总量指标,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负债杠杆指标,总信贷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指标,资产价格指标,以及在险价值评估指标和总体压力测试指标等。横截面维度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反映的是在某一时点上风险在金融系统内的分布。这些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能够被放大,产生传播(Contagion)和溢出(Spillover)效应,如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具体的指标。

宏观审慎政策的边界和分析范围同样基于其政策目标。宏观审慎政策关注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不是个别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这是它与微观审慎政策的根本区别。另外,虽然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交叉,但是其目标和范围有明显的区别。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和增加就业,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宏观审慎政策的分析范围应该是金融系统内所有系统风险的潜在来源,这包括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金融体系与宏观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情况,以及国家间金融体系的相互影响。

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操作工具还在探索和研究中,工具箱虽不完备,但是大量的重要工具和指标已经出现。正确、恰当的工具选择取决于对宏观审慎政策传递机理的深入研究,即具体的操作工具要依据金融体系内系统风险的形成机制而制定。以Borio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议着重关注资产(不动产、股票)价格指标,信贷增长指标和真实汇率指标。例如,通过检测资产价格对其长期趋势的背离度、信贷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等指标的测量来识别和判断金融市场的不平衡程度(这也是国际清算银行在其2009年报中推荐的逆周期资本准备方法,除此之外,BIS还提出了系统性的资本监管要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目前可用于宏观审慎政策操作的工具包括:动态的信贷与资产价值比率(LTV)、动态的债务与收入比(DTI)、动态拨备(Dynamic Provisioning)、逆周期资本准备(BASEL Ⅲ)、对银行业非核心负债的限制、动态的银行业贷存比率限制、信贷和信贷增长上限、压力测试等。

对于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或财政政策)的关系,特别是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经济学家们做了很多定量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进行模拟和讨论。Woodford(2010),Cúrdia和Woodford(2010)利用存贷差的外生过程来代替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表明基于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包含与该存贷差有关的前瞻性金融不稳定指标,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模拟。Gertler和Karadi(2011)研究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作用,他们利用对银行资本的直接限制来代表一种宏观审慎政策操作。Angeloni和Faia(2009)认为,货币政策不仅要对价格和产出的波动做出反应,也要对资产价格和债务杠杆作出反应。在一个包含房屋价格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内,Kannan等(2009)发现利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消除信贷周期有助于货币政策的稳定效果。目前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①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互补说:Angelini等(2011)通过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内引入银行业来评估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作用,发现宏观审慎政策是对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上的有力补充。②Borio等(2007)认为,货币政策负责稳定价格,宏观审慎政策负责金融市场稳定,二者既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替代性的,因此政策的决定者面临二选一的困境。但更明确的结论尚需更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给出。

有关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的建设,Nier等(2011)总结了以下3种形式:第一种制度安排是由央行直接负责监管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利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如捷克、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的情形。第二种模式是在央行下设立不同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专门监管金融市场稳定的委员会,如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采用的框架。第三种是政府在央行以外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如美国、欧元区、法国、智利等国的模式。各种模式各有利弊,其成效还有待政策实践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