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实践(1)(代前言)
一、研究背景
2008年发生于美欧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世界经济陷入自美国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本次危机影响广泛且深远,至今尚未结束,而且危机的后续效应逐步显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定也深受其害。痛定思痛,各国经济学家纷纷开始分析和研究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及形成机制。国际金融机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为代表,纷纷组织专家专题研究危机的根源、形成机理以及应对之策,为国际解决危机的协调努力(如G20峰会)提供决策参考。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应对之策,即确保金融市场整体稳定的政策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宏观审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而过去主要针对具体金融机构(如个体银行)的风险评估与监管的政策被称为微观审慎政策(Micro-prudential Policy)。“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库克委员会(现在负责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委员会的前身)的会议记录上,同期的英格兰银行的文件上也曾出现这一概念,当时的含义是指对宏观经济体的系统性监管。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清算银行(BIS)开始将宏观审慎政策定义为“确保金融系统以及支付系统整体性安全和稳健”的政策。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讨论和研究急剧增加,尤其是近些年,大量相关的演讲、学术报告、论文开始出现。虽然在具体政策目标和工具选择上尚缺乏广泛的一致性,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以下观点意见基本一致:今后各国(国际上)要更多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来确保金融市场整体的稳定,以避免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降临。
中国虽然不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但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我们将面临同样的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跟踪和借鉴国外对宏观审慎政策及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及研究成果,探讨适合中国经济的宏观审慎政策,以加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丰富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