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擘画上海“北大门”建设蓝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南通对接服务上海的总体思路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陷入长期低迷,我国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降为中高速,存在较为复杂和尖锐的经济结构矛盾和社会矛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6),以创新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引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中共江苏省委、南通市委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根据南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特点,将“跨江融入苏南,对接服务上海”确定为中心发展战略,树立将南通建成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南通建设上海的“北大门”,应在总体上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上海在国家相关重大战略中的定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的多个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上海在其中都要承担主要支撑和引领作用,这是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发展格局下对上海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的国家责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还应该建设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2015年,国务院又批准上海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上海试验区。多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汇聚上海,是上海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也使上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新路径、新模式、新监管方法的试验田,在上海自贸区试验、运行成熟的新规则、新模式尤其是针对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监管的新方法,要借助上海全国经济中心的扩散效应和经济影响力推行到全国各地,则要求上海具备较强的服务业市场监管、服务、拓展等实力,以及抵御、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不仅担负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领头羊、发动机的重任,还承载着国家期望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我国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和控制力,增加我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的重任。“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上海不仅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等投融资软、硬环境要达到最优水平,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金融领域和商贸领域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水平也要达到或超过最优标准。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中,上海市提出上海自贸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区联动”发展战略(7),以制度变革、人才培育和引进引领“三区”建设,以全面改革促上海全球创新中心建设,为全国各地全面创新改革积累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

然而,受“4条发展红线”(8)的制约,众多国家重大战略的重担需要更大的区域来支撑,上海要顺利完成众多国家重大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需要长三角城市群形成合力,组成发展“集团军”,与上海之间取长补短、协同作战,策应上海完成众多国家重大战略赋予的重大任务。2016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16—2040)》(9)(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中上海提出建设“1+6”上海都市圈,正是上海清醒地认识到众多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使其自身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实现身负的众多历史使命和国家任务的正确选择。“1+6”上海都市圈不仅仅是上海实现2030年建成全球城市远景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长三角包括南通在内的其他6个城市实现各自地区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所以,南通作为上海“1+6”上海都市圈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对接服务上海战略不仅仅是南通发展战略,也是上海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南通与国际接轨,面向全球的战略选择。鉴于此,南通对接服务上海战略应站在世界高度,具备全球视野,跳出地区的桎梏,以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气魄,以上海为跳板和助力,高屋建瓴地规划沪通两地在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对接、融合、服务方案,紧紧跟随世界最先进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和产业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配套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转移承载区。

(二)着力寻求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机遇

上海“总体规划”提出,在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四个中心”、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的基础上,2030年上海将建成全球城市,2040年进入全球卓越城市行列(10)。全球城市是美国城市和社会学者沙森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城市化相结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被全球广泛认同的城市新概念。全球城市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全球经济连接点,高度集中化的世界经济协调和组织中心。第二,全球要素资源的集中点和枢纽。第三,全球创新活动发源地。第四,经济、文化融合协调,为人们提供极大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较高收入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第五,具备较高全球声誉,人人向往的迁居目的地。

就上海目前发展看,距离上述五个标准要求相差甚远。一方面,2016年底上海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457.79万人,占比高达31.6%,是全国较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11)。金融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仅为5%,尚未达到占比10%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要求(12)。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和高素质人才的严重缺乏需要上海补充、吸纳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然而,2016年末上海常住人口总数已达2419.7万人(13),受制于2020年2500万的“人口天花板”(14),如果不向周边城市疏解人口压力,上海目前人口结构不均衡、不合理的矛盾就难以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建设全球城市要求上海首先要建成全球创新、创意和创业中心,但上海2020年土地红线为3185平方公里(15),目前土地使用额度已接近饱和。疏解人口的前提是疏解产业,疏解产业的前提是疏解功能。上海必须向周边城市疏解部分产业、部分城市功能和部分非就业人口,为高端产业、全球城市功能和高素质人力资源腾出空间。从2015年开始,上海逐步向周边城市疏解如电脑组装、电子产品零部件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高端、非核心制造业,占用大量用地的产业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等,鼓励周边城市发展健康疗养基地、休闲养老社区和生态涵养功能区等可容纳老龄人口的机构和社区。上述举措为南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南通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土地、劳动力、港口、岸线等资源供给相对充裕,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投资环境优越,生产、生活综合成本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非常适合容纳上海疏解出来的大部分产业项目,成为上海都市圈内集聚核心竞争强势的产业腹地。

此外,南通气候怡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也是我国四大长寿之乡之一,非常适合吸纳上海的老龄人口到南通养老、休闲、居住。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上海产业转移和部分城市功能转移的发展契机,科学规划,全局统筹,承接有利于南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发展有利于南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项目;壮大能够和上海重点产业如汽车、大飞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等协同发展,有利于南通“3+3”重点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项目;培育与上海错位发展的,有利于南通增添经济增长新动能,拓展发展新领域、新空间的新经济模式和产业项目。

(三)明确南通在上海大都市圈中的地位与优势

在“总体规划”中,上海确定了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构想,并将南通、苏州、无锡、宁波、嘉兴、舟山等6市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形成上海都市圈“1+6”的城市群格局(16)。作为上海大都市圈中唯一的长江北岸城市,南通因独特的区位条件在“1+6”城市群中优势非常突出,也彰显了独特的地位。

第一,是南北要素汇聚融通、承接传输核心城市辐射效应的重要大通道。一方面,南通能够快速吸纳、接收上海等先进地区效应的辐射。另一方面,南通背靠苏中、苏北腹地,是江苏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腹地。南通吸纳的上海、苏南的先进发展理念、资源要素会迅速传导到苏中、苏北以及山东半岛等地,也将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传输到上海、苏南地区。

第二,是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在未来10至20年时间里,南通可以使长三角经济向北拓展,让上海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外溢资本进一步向苏北平原辐射,并成为与徐州—淮阴—连云港的亚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连接型城市。承南起北的区位优势使南通可以逐渐发展成继苏州、无锡之后,另一个在长三角地区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中心城市(17)

第三,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核都市”。从亚洲唯一的全球城市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得知,“多核、多轴、多层”的都市圈发展模式是目前都市圈发展中的最佳模式。东京都市圈除了拥有1个都心区以外,还包括7个副都心、5个核都市以及若干个业务核都市。“1+6”上海都市圈中,南通、苏州等6市极可能成为具有都市圈特色中心城市功能的“核都市”。在长三角地区,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仅有上海和南通(18)。而南通因其拥有江岸线和海岸线各200公里,深水港的数量在长三角地区居首位。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资源禀赋夯实了南通成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等坚实基础,南通在上海大都市圈中,极大可能类似于东京都市圈中的神奈川,是坐拥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市,集科技研发、贸易、服务、重工业、港口为一体的都市圈中最大的“核都市”。

第四,是连接扬子江城市群和上海城市群的桥头堡。2016年,中共江苏省委提出建设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江8市的扬子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以南京为龙头引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协同发展。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指出,从国际范围看,扬子江城市群应是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开放重要门户和标志性区域;从全国范围看,应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19)。南通位于扬子江城市群与上海都市圈的连接处,是扬子江城市群整体接轨上海的最前沿,也是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和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创新和优化发展的最强“共振”区和“风口”。

(四)提高对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认识,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当前,南通与上海在产业、要素、平台载体、公共服务、文化等方面接轨融合取得较大成就。然而,在对接服务上海进程中,从将南通建设成“北上海”“上海北”到上海的“北大门”,我们不断深化南通对接服务上海的认识。现阶段,应避免陷入以下三个误区:第一,认为对接服务上海就是招商引资。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之初,南通是借助上海招引项目、吸纳资源从而发展经济,壮大城市实力。然而,今天,简单粗放的外延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被集约型、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取代。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建设上海“北大门”,首先,是对接上海的先进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对接上海向全球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对接上海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优秀城市品质。其次,是借助上海这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向世界展示南通的经济实力、城市魅力、生态环境、文化底蕴以及人文内涵等,推动南通更快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最后,南通对接服务上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认为对接服务上海就是将南通建成上海的卫星城。同城化一直是长三角城市在接轨上海过程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些人认为南通既然和上海接壤,完全可以划归上海使接轨一步到位。这是对同城化的误读。“与上海同城”,是指在吸纳先进发展理念、集聚发展资源、享有发展利益、分享发展成果等方面,能够借力上海,无地域阻隔地与上海享有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同等机会。南通是长江北翼重要的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是上海“1+6”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都市圈中产业、港口等重要功能,以其经济实力、城市特色、江海文化魅力在上海都市圈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认为对接服务上海就是与上海发展保持同步,即一切向上海看齐。南通的支柱产业为绿色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与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相比,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科技实力、人才储备等方面差距明显。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直面南通的不足和上海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与上海保持良性竞争,力求沪通两地产业和城市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地发展,形成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南通,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南通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五)注重互利共赢,实现对上海的全方位对接服务

对接服务上海不仅是南通的中心发展战略,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众多城市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锡、苏州、嘉兴等地陆续提出接轨上海、融入上海、与上海同城等地区发展战略。相比于嘉兴、无锡等市,南通接轨上海起步较晚,则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放大后发优势,实施科学化、组织化、规模化的对接服务上海战略。目前,在南通对接服务上海赋予新内涵和新使命的前提下,应更加主动拾遗补缺,以服务上海为先,借力上海为主,找寻前期接轨上海发展存在的不足,补齐短板。从上海方面来看,上海确立的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2030年建成全球城市,2040年建成全球卓越城市等目标,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兄弟城市组团,集结成发展方阵,共建上海大都市圈,上海发展的宏伟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南通是上海都市圈内的重要成员之一,南通和上海之间资源互补、优势互补,方便快捷的过江轨道交通网络建成后,会极大地密切沪通两地各领域、全方位的联系和交往,增加南通在上海大都市圈中的分量和实力。因此,对接服务上海不仅仅是南通的“一厢情愿”,也是上海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沪通两地相向而行的共同行动。

正因为如此,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应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深入研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巧打“亲情牌、交情牌、利益牌、大局牌”。注重加强和上海各领域、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尤其要针对如生态保护、产业协同、自主创新、城市治理、社会组织、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短板,加强与上海相应领域的学习、对接、服务、融合发展。

(六)以建设上海“北大门”为契机,推进南通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现阶段,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尚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现有的6个重化工园区密布南通的沿江沿海地区,对规划中的上海大都市圈长江口生态区和崇明世界生态岛建设威胁很大,也不符合南通打造上海都市圈生态屏障,创建国家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和森林城市等要求。其次,产业层级不高,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满足建设上海都市圈最具实力的产业腹地的条件。第三,市场监督体制不健全,市场管理的灵活度不够,不能满足建设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基地、上海现代服务业后援基地等要求。第四,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灵活度缺乏等,延缓南通创新之都的建设步伐。第五,城市治理的理念、方式、手段、人才储备相对滞后,不符合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的创建标准。最后,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数量少,涉及领域较窄,不能承载南通建成文化名城、幸福之城的需求。上述六个方面的不足,主要是因为认识不到位、现有体制机制存在缺陷导致的软环境建设方面的短板。

借助当前对接服务上海的发展契机,正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20)令我们正视问题,抓紧时机补齐短板,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一是树立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化南通生态保护和污染预警、防范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污染治理的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模式,以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和与时俱进的生态保护模式促进南通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上海都市圈高水准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二是加强各级各类创新主体的培育,特别是健全对青年创新人才、创新项目的帮扶机制,深化创新资源要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招才、引智、引技力度,推进创新创业生态城和地区创新之都的打造。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市场决定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打造名企、名品、名牌,快速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单打冠军”。积极引导有能力的企业抱团打造国际水准的产业配套基地、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适应建设上海都市圈产业腹地的要求。四是打破行政管理和区划的壁垒,深化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上海都市圈内其他6个城市在城市运营、管理的协同,构建上海都市圈步调一致、统筹协调的城市管理、服务体制。五是深化市场机制、体制改革,积极和上海对接,构建上海都市圈的联动、统筹的市场监督、服务、保障体系,营造灵活、优质、协调的市场服务生态,强化南通全方位对接上海市场的服务体系。六是深化社会组织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改革,运用上海先进经验整合、调整现有社会团体、协会组织,根据南通对接服务上海的产业和社会发展方向,引导建立制度灵活、资源丰富、管理到位、市民欢迎的社会组织。

(七)注重南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着力打造地区有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当下,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促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唯一选择。一般地,创新包括五个阶段:一是创新孵化阶段,由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的机构和地区承担。二是试验、实验阶段,由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人才和设备的相关机构承担。三是成果转化、投入生产阶段,由产业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地区、企业承担。四是市场推广阶段,由市场较为成熟、影响力较为深远、市场运营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区、机构和企业承担。五是后台服务阶段,这一阶段贯穿着创新整个过程,承担着创新成果的全面服务、后期维护等职责,由具有较强创新服务能力的企业或机构承担。根据南通的特点和实力,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的契机,将本土产业嵌入创新产业链,承担创新的实验、生产转化和服务等阶段的任务。然而,现在是“技术为王”的新时代,一味地跟踪、模仿不能维持地区产业发展的持久性和高端性;一味地将生产环节嵌入上海的产业体系中,将导致本土产业严重分化,使地区制造业基本固化在中低端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是南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可以从发展南通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转化、生产和服务阶段入手,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借力上海的创新人才、机构,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补齐创新人才短缺的短板,打造南通特色的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等新模式,构建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学、研、服一体化联盟,提升南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八)注重民生为本的发展导向,推进“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

2016年,南通的经济总量达6768.2亿元,占江苏省经济总量的8.9%,居全国第21位,江苏省第4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84元,位列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32070元,低1986元(21)。据测算,到2020年,南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可以比2010年翻一番。但这只是“及格线”,基于南通的机遇、条件和在全国、全省的地位,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已经成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短板。公共服务是城乡居民的“隐性财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大程度在于资源的共享、服务的普惠,但南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标准化做得还不够。南通传统优势产业多为钢铁、船舶、纺织、化工、医药等对环境破坏较大,对能源、资源消耗较多,且附加值较低的重工业、重化工产业,很多地方发展仍然延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虽然南通一直坚持铁腕治污,每年集中整治一批环境突出问题,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与老百姓的期待尚有落差。此外,人民群众还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还要奋力将南通建设成上海都市圈北翼的文化名城,充分挖掘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文化内涵,推进与上海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共建重大文化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海派文化互通交融、富有活力的江海特色文化强市。

综上,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落脚点、更新的思维、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加开放化、国际化的视角,将富民工程、美丽南通建设嵌入对接服务上海战略,明晰以民生为本、聚焦富民,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的对接服务上海发展主线,咬定目标,强化举措,多点发力,推进南通“两聚一高”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