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文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7)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的年度成果,得到了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TD0048)的资助。

成立于2006年的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获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体现学校“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核心研究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普通的发展理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区情结合起来,从综合、宏观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矛盾和热点展开研究,已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紧密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或重大问题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分主题每年出版一期。《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主题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民族地区经济地理重塑”。本报告的主要结论是:

以空间集中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布局优化

空间集中的实质是经济活动的集中,是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发展,因此,空间集中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力最强。所以,针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一是要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大力发展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加工工业;二是在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中,特别注意资源型工业的深加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加快制造业的发展;三是要特别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提升产业集聚力。

第一产业依托民族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传统的农业结构转型及其空间布局优化。一是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农户—农业基地—龙头企业的三级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使农业尽可能多地从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入。三是促进农业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中,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并举的路子,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和城乡经济共融。

第二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集群化战略和产业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例如,呼包鄂地区建设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及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黔中地区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

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将长期存在,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对劳动力具有极大吸纳能力、提供较多就业岗位、产业链比较长、附加价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休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为生产环节服务的现代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充实房地产、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及其他生活服务业,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落后的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例如,广西北部湾地区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性物流基地和商贸基地。

促进民族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区

民族地区各省区应积极促进产业集聚,规划产业集聚与配套发展集聚区或集聚基地,明确集聚区或基地的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引导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在技术、产品等方面配套,吸引新的同类或相关企业进入。发展产业园区、集聚区、基地和产业化发展项目,统筹引导,用产业集聚与配套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向集聚化方向发展,增加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联结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与配套发展格局。

到2020年,民族地区产业集聚将形成几个重点开发区:川滇黔接壤区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青新盆地油气资源重点开发区、呼包鄂能源矿产重点开发区、广西北部湾国际物流与外贸重点开发区。到2020年,民族地区主要形成三个方面的特色产业集聚:特色农业资源集群、资源型矿产集群、制造业集群。特色农业资源集群主要指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的西部畜牧业集群,广西、云南等地的华南热带作物产业集群。资源型矿产集群主要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的油气产业集群,呼包鄂地区的能源、煤化工集群,云贵地区的矿产集群。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南贵昆地区。

进行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形成新型工业化布局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考虑民族地区环境承载能力。促进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积极培育资源循环产业链,通过对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着力培育发展接替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尽快改变单纯向外输出资源的状况。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利用新材料开发生产新产品,实现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与大力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相结合,如利用民族地区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使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空间结构

承接产业转移是民族地区新时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民族地区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和一些边境地区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合作,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包服务业,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在国内结构调整中,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跨区域转移到民族地区,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同时也便于民族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时期,民族地区正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是民族地区缩小发展差距、振兴经济的关键。

培育好民族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在民族地区选择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布局条件较好的区域,与东部发达地区合作建立产业园区、产业化基地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促进产业集聚,建立产业转移平台,并给予投资、信贷、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强东中西产业互动,通过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民族地区发展新兴产业,构筑民族地区产业优势,增强民族地区的产业支撑。在产业转移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民族地区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宜大规模发展产业,所以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应有所选择;二是民族地区承接的产业并非一定是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产业,可以转移优质产业甚至是国际先进产业;三是不能盲目承接产业转移,防止被东部淘汰的具有污染性的产业向民族地区转移,不能盲目承接破坏环境的产业;四是选择承接的产业要对民族地区内生增长起作用。

重点开发区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促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培育新的系统功能,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他机构聚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民族地区政府可以选择一些重点开发区,例如呼包鄂经济区,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整体构建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为民族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史所未见的历史机遇。民族地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和重要依托。内蒙古联通俄蒙,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广西与东盟国家有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是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贵州处于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位置;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的云南,拥有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部,是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青海是贯穿南北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联通南亚国家的重要走廊和通道;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1)。“十三五”及其以后一段时期,民族地区坚持开放引领发展的原则,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整体提高开放的总体水平,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南北四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向北、向南开放的重要基地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

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先推进一批连接中国与中亚、东南亚、蒙古国和俄罗斯等国的重点矿区、产业园区、主要城市和毗邻城市的重大铁路、公路和机场项建设。推动邻边的民族地区的部分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加快建设邻边民族地区国际航空港物流园区,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国际大通道。积极推进邻边民族地区部分铁路枢纽建设,建设中欧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转运中心,支持“苏满欧”“郑连欧”“蓉连欧”“中俄”等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推动开通从民族地区主要城市经重点口岸到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口岸布局,实施口岸升级改造工程,完善贸易通道和人员交往通关能力,促进口岸提质增效。

其次,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公平交易、互利共赢、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深化对外贸易,适应国际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优化贸易方式,扩大优势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对外贸易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利用、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基地和园区,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工业园区,不断深化扩大经贸合作。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鼓励建设进口商品城、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科技、医药卫生、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青年在对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与沿线国家扩大合作。着力创作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对外文化精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利用重大外事活动和展会平台,开展系列交流活动。

第四,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及政策等优势,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扩大同沿线国家及大洋洲和北美洲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不断开创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发展边疆经济促进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经济合理布局

民族地区陆地国境线占我国陆路边境线的90%以上,与15个国家毗邻。55个少数民族中,30多个民族聚居于陆地边疆,30多个民族跨界而居。陆地边境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功能和经济、文化交流功能。(2)此外,广西北部湾系民族地区唯一的沿海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应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重点发展边境贸易、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加工、国际物流与边境旅游等,建设向西开放的出口商品基地,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地区等,打开向西开放之路,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向西南方向拓展,走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向西方向拓展,走向南亚、西亚;向西北方向拓展,走向中亚、西亚、伊朗、土耳其。

民族八省区加强同毗邻国家的贸易往来。如内蒙古同俄罗斯、蒙古,新疆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西藏同尼泊尔、印度,广西同越南,云南同越南、老挝、缅甸。边境中心城市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内陆省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边境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加强昆明、南宁对东南亚,拉萨对南亚边贸的枢纽地位作用。乌鲁木齐是面向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门户城市,应发挥其作为沟通中亚和南亚陆路口岸、欧亚大陆桥重要交通节点的作用。重要的边境口岸城镇如满洲里、二连浩特、瑞丽、景洪、河口、凭祥、东兴、亚东、樟木、伊宁、喀什、阿图什、塔城、博乐等,是国际能源物资通道上重要节点,国际经贸合作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应突出口岸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3)

此外,应注意广西北部湾岸线资源开发与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北海、钦州、防城港整合成北部湾港后,要根据港口所在城市的性质、功能和港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岸线资源开发与布局,通过行政管理、产权纽带、联盟经营等措施,整合北部湾港口资源,实现岸线资源有效配置,构建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形成分工合理的港口群,打通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建立与海外的广泛经济联系。


(1)  新华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2015-06-08.

(2)  郑长德,罗布江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式[M].民族出版社,2010:68.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M].商务印书馆,201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