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伴随着这一转型发展的过程,政府不断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方式。特别是在1993—2012年,中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运行态势,在1993—1997年、1998—2004年、2005—2007年和2008—2012年,分别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和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自然要问:在1993—2012年这个经济转型时期,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实施的并具有怎样的特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能否对其宏观调控效果作出定量的检验,这些政策实践又为今后的政策实施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针对这些问题,本书选择“转型期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作为研究主题,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和改善供给,特别是在稳定经济短期波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本书认为,当前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经验分析,有助于理解有关经济理论争议的本质所在,从而更好地把握理论的适用范围。

理论上的不同结论,源自于对经济环境、经济行为的不同假设以及对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理解。本书对中国过去20年财政政策实践效果加以定量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行为之间的理论联系、作用机制和数量关系,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而且,1993—2012年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评估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实践效果,还有助于理解财政政策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实践更具有启示意义。

从其实践意义来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而这又必须基于对以往政策实践作出系统、科学的经验总结。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进入了一种被称为“新常态”的阶段。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但是未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深层次挑战。高速增长期结束并不意味着中速增长期就会自然到来。如果新旧增长动力的接替不成功,新的发展方式未能及时确立,中速增长也难以稳住。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则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增长阶段转换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的课题是: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政策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上(1)。适应这种新的调控要求,财政政策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例如: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而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收入分配,而货币政策侧重于保持币值稳定;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作用明显。财政政策在结构调节和提高质量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将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过去一段时期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可以为未来的政策实践提供历史经验和方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