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新技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首先感谢本书的作者和化学工业出版社请我为此书写一序言。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进口油价又较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是否可以从煤炭的深加工形成更多的化工品或能源化工品,再加有关资源省区急于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发展煤化工热。当前迫切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煤化工的发展。

本书作者唐宏青同志我过去不认识,他1965年北大化学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的设计和数学模拟开发工作。几年前我偶在有关化工杂志上连续看到他的几篇关于煤化工的文章,颇有深度,不仅知识面广,而且有自己以事实、数据、计算为依据的独立的观点、见解;甚至对有关权威(包括外商)的观点提出异议,以理服人。这种独立思考,坚持原则,尊重科学,不畏权威,敢于讲话的认真、求实、负责的精神,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显然,这种求真务实、独立公正的科学精神应该提倡,值得学习。2006年年底我设法得到他著的《碳一化工新技术概论》一书,使我得益匪浅。后经介绍,结识了这位专家。

当前我国煤化工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一些有益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书籍,为此我积极促进了本书的出版。本书的特点是把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实际(即:发展中的热点、关注中的难点、争论中的焦点)密切结合起来加以论述。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集中探讨煤化工发展的原则和总体概念;第二部分论述当代各种气化技术的比选,气化是合成气制化工产品的基础;第三部分论述煤化工和碳一化工产品以及正在开发、产业化的新技术。本书不是泛泛介绍国内外的新技术,而是对各种新技术进行评价,提出观点、见解,书中特别对国内开发的新技术作了足够的关注。本书力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分析煤化工的科学发展途径。我认为这是一本有导向性、前瞻性的煤化工工程技术有实用参考价值的书籍。它的出版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现代煤化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积极作用。

本书的出版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俸培宗社长的积极支持,深表感谢。

(二)

近年来我努力关注并试着从宏观上探讨煤化工的发展问题,亦曾提出过一些片言、拙见。为促进煤化工的科学发展,拟借本书出版之际,将我对科学发展煤化工的一些基本看法加以归纳、整理,刊出于此,供参考。

我国的化学工业是以煤化工起家,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是煤炭深加工产业。我国是煤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要的。21世纪的我国煤化工,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从战略上谋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煤化工的发展,就是结合实际,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煤化工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为,努力实施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涉及诸多方面,笔者考虑,至少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发展有优势的产品领域

对于煤化工的作用及其发展必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既不应笼统限制,不可发展,又不能不加引导,任其发展。煤化工的发展是有条件的。应该经过认真具体的科学分析,择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发展。根据有关资料,已开发的现代煤化工技术在某些产品领域与石油化工相比有其相对优势。

要想大力发展煤化工,其关键是如何取得大量先进、稳定、廉价的合成气及成熟、先进的可供工业化的产品技术路线。显然,为此我们必须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从根本上来说,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有多少较石油化工路线更有优势的技术。

我国化学工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指导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化石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国形成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相结合、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相辅相成,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煤化工是资源消耗型产业。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我国煤化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以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都能通得过。坚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化学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以环境和资源可承载能力为基础的,高效率、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是现代煤化工唯一可接受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煤化工的发展要充分论证水资源是否落实,以水定发展,量水而行。

煤化工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煤化工的发展应力求把污染、能耗降到最低限度。要发展煤化工,必须同时解决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煤化工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我们应该认真吸取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用我们的智慧和远见,主动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行为,把煤化工建设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可信赖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真正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子孙后代造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发展不能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问未来。

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效、降低污染、保护生态、提高效益的建设和运行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建设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煤化一体化的煤化工基地,实施集约经营,谋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煤化工如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则无法承受国际油价波动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度市场化竞争的冲击。

大型煤化工的深加工,工艺流程长、过程复杂,是一个较为严密的系统工程。其技术和管理都有相当的难度,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不是轻而易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需要依托素质好、综合实力强、有良好发展前景且社会依托条件较好的大型企业来承担。

3.加速转变发展方式

传统的煤化工是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行业。这种以粗放为主的煤化工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已难以为继。为实施科学发展,应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现代煤化工的发展。

煤炭属低效、高污染能源。现代煤化工是指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着重解决煤炭转化过程中高效、低污和经济三大方面问题。发展煤化工要与时俱进地采用新技术。

现代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洁净煤技术、先进的煤转化技术以及节能、治污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有竞争力的产品领域。

4.贯彻技术开发先行,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寄希望于技术创新。要真正发展煤基燃料替代品或其他煤基化学品,必须坚持技术开发先行,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切实放在发展现代煤化工战略的首位。为坚持技术开发先行,需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是促进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根本途径。

大型煤化工新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相当难度的,绝非是“举手之劳”的短期行为,需要高强度、坚持不懈、持久地的投入。我们希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亦期待有更多的煤化工界的大型企业,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投入,勇于创新。我国的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寄希望于建立起一批大型创新型企业。

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可根据需要努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我们不反对引进,反对的是引进—落后—再引进,把引进当成依赖,不注意培育自身的自我创新能力,不努力去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将通过消化吸收是否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对引进项目验收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计划与引进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大型现代煤化工工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需处理。要充分发挥拥有先进工程技术,富有经验的工程设计单位在集成先进技术、处理工程开发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工程设计单位亦应通过引进技术,培育自身创新能力,为开发新一代技术打下基础。

5.坚持适度发展、有序发展

我国是以煤为主体(约占一次能源的70%)的能源结构。我国SO2排放量和CO2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已对环境形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为谋求煤基能源替代品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些为替代能源的战略技术储备是很必要的),大体已分别进行到技术开发、工业示范、成熟完善的阶段,有些问题还有待示范或试用实践后才能得出结论,有些不确定因素还有赖于我们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研究。为此,不可低估前进中的问题,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稳健决策。

煤基能源替代品的发展是否可行,取决于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环境污染是否得到控制和治理、经济上是否有一定效益,这三条必须兼而有之,即必须是技术先进可靠、经济效益可行、节能和环保达标的技术经济路线。对某些煤基能源替代品或可实施在可控条件下适度发展,其发展速度、规模,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坚持有序发展。我国在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和执行上一旦有失偏颇,将导致煤炭资源的过速消耗,降低能源保障程度。我们正处在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时代。能源替代战略必须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任何替代能源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在替代能源的战略安排上,不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仅有的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上,应把重点放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上。

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煤化工的发展。既要考虑煤化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也要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发展方向应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相一致。在发展目标的量化上要兼顾煤炭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发展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积极引导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的指示[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5月18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积极主动配合搞好煤化工的科学发展,做市场的健康力量。

面对当前煤化工发展的形势,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工夫,力求突破见成效,把发展煤化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贵在实践,重在落实。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

潘连生

2009年8月

(教授级高工、原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前任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