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防火灾和爆炸的安全知识
(1)火灾
使物质失去电子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强烈的氧化反应并有热和光发出的化学现象称为燃烧。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物;要有着火源。
气焊与气割所使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是极易燃烧的气体,氧气是助燃气体。如果瓶阀漏气,或调节阀与接头漏气等原因,焊接时,由于电弧及气体火焰的温度很高,而且在焊接过程中有大量的金属火花飞溅物,如稍有疏忽大意,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因此焊工在工作时,为了防止火灾及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①焊接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棉纱、油漆、汽油、炼油、木屑、乙炔发生器等)。如有易燃、易爆物,应将这些物品搬离焊接工作点5m以外。
②在高空作业时,更应注意防止金属火花飞溅而引起的火灾。
③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进行焊接。
④焊补储存过易燃物的容器(如汽油箱等)时,焊前必须将容器内的介质放净,并用碱水清洗内壁,再用压缩空气吹干,并应将所有孔盖完全打开,确认安全可靠方可焊接。
⑤在进入容器内工作时,焊、割炬应随焊工同时进出,严禁将焊、割炬放在容器内而擅自离去,以防混合气体燃烧或爆炸。
⑥焊条头及焊后的焊件不能随便乱扔,要妥善管理,更不能扔在易燃、易爆物品的附近,以免发生火灾。
⑦每天下班时,应检查工作场地附近是否有引起火灾的隐患,如确认安全,才可离开。
(2)爆炸事故
爆炸是指物质在瞬间的时间内以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能量的现象。爆炸时压力和温度的急剧上升,可以产生极强爆破和冲击的作用。
在气焊与气割的过程当中,由于操作的不当或失误,会发生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①物理爆炸 氧气瓶、乙炔瓶和液化气瓶,由于气瓶的材质、结构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搬运或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或滚动;气瓶受到剧烈的振动,使液体或气体迅速的膨胀,压力急剧的增加;受到日光暴晒、明火、热辐射等的作用而导致气瓶的温度过高;氧气与油脂物质接触;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的比例不当;开启的速度过快产生了静电火花等原因,使气瓶内的压力超过了气瓶所能承受的强度,使容器发生了爆炸,这种爆炸都属于物理爆炸。
②化学爆炸 气焊与气割时使用的可燃气体乙炔、液化石油气等,如果瓶阀漏气与氧气或空气均匀的混合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遇到火源而产生的爆炸就属于化学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范围。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其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一般都不发生爆炸。爆炸的范围越宽,爆炸的可能性越大。气焊与气割时一定要防止爆炸。乙炔气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见表1-22。
表1-22 乙炔气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
(3)烧伤(烫伤)
气焊气割操作时,由于飞溅的高温金属氧化物,红热的焊丝头和仰焊、横焊位置的高温金属熔滴,都有可能造成操作者的烧伤和烫伤。
气焊、气割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及防护用品,这是保护焊工免受烧伤、烫伤的必需品。为了避免飞溅金属飞入裤内致伤,短上衣不应塞在裤腰内。裤脚要散开,不应塞在靴子里。工作服的口袋要盖好,手套不应有破损,仰焊和横焊时,应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