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1)接触机会

如若作业环境恶劣,职业性危害严重,可是劳动者不到此环境中去工作,即无接触机会,也就不会产生职业病。

(2)作用强度

主要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又与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浓度(强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3)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①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若被卤族原子取代,其毒性增大;芳香族烃类化合物,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乙基取代,其对全身的毒性减弱,而对黏膜的刺激性增强,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其毒害作用发生改变,有明显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②理化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害作用有影响,如:固态毒物被粉碎成分散度较大的粉尘或烟尘,易被吸入,较易中毒;熔点低、沸点低、蒸气压低的毒物浓度高,易中毒;在体内易溶解于血清的毒物易中毒等。

(4)个体因素

某一人群处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产劳动,但每个人受到职业性损伤的程度差别较大,这主要与人的个体危害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过敏的人,则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②年龄和性别。青少年、老年人和妇女对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较为敏感,其中尤其要重视妇女从事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生产劳动对胎儿、哺乳儿的影响。

③营养状况。营养缺乏的人,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④其他疾病。身体有其他疾病或因某些精神因素,也会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⑤文化水平和习惯因素。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者,能自觉预防职业病;而生活上某种嗜好,如饮酒、吸烟、药物会增加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