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管理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安全技术防范

第一节 系统运行管理

学习单元1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

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基本概念及安防系统的基本构成。

“安全防范”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防入侵、防盗窃、防破坏、防火灾、防爆炸和安全检查等措施与手段。这些措施与手段从大的方面分类,可分为人力防范(简称“人防”)、技术防范(简称“技防”)和实体防范(简称“物防”)。所谓“技防”,是指为了达到防入侵、防盗窃、防破坏等目的而采用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制造的安全防范使用的器材设备,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将其构成一个系统,使其比传统的人防与物防更加先进、可靠和严密,成为一种全天候、全方位、全自动的安全防范体系。这样的一种防范方式与防范手段,国家有关部门将其定义为“安全技术防范”。而由此应运而生的安全防范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公安技术学科。

一、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没有危险是安全的特有属性,也是本质属性。

安全是主体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没有危险作为一种客观状态,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属性,因而它必然依附一定的实体。

安全作为一种状态是客观的,它不是也不包括主观感觉,甚至可以说它没有任何主观成分,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中既包括外在威胁的消除,也包括内在疾患的消除。

二、两种安全理念

在英文中,安全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safety的中文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安全设备,保险装置等;security的中文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在中文中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它与英文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事故和准自然灾害事故(产品设计缺陷、环境污染、卫生条件恶化等)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而社会人文性安全的被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如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等刑事犯罪所产生的对安全的破坏。

因此广义地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在国外通常叫“security”(保安)。

三、安全防范的概念

安全通常是指人的身心和财产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防范就是防备和戒备,而防备是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综合安全和防范两者的概念,安全防范的概念就是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安全状态。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损失预防通常是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犯罪预防则是警察等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两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涵。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行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发展赋予安全防范新的目的,安全防范是公安工作对扩大社会掌控面的迫切需求,安全防范从局部的生命财产的保护逐步转变为全局性的公共安全管理,从微观静态的防范系统转变为宏观动态的监控体系,这就是新安防。

四、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

安全防范主要包括人力防范、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三种基本手段,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技术防范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的产物,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实体防范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强。

人力防范(personnel protection)是指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相应素质人员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

人力防范是安全防范的基础。传统的“人防”是指在安全防范工作中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现,即利用人体感官进行探测并做出反应,通过人体体能的发挥推迟和制止风险事件发生。现代的“人防”是指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先进自卫设备的配置以及人员的组织与管理等。

实体防范(physical protection)是指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技术防范(technical protection)是指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系统和网络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范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一个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就是指人防系统、物防系统、技防系统的有机结合。

五、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是指专门应用于社会安全防范的,以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件为目的,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在国外,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包括物理防范技术(physical protection technology)、电子防范技术(electronic protection technology)、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biometric protection technology)。这里的物理防范技术主要指实体防范技术,是指利用各类建(构)筑物、实体屏障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实物设施、设备和产品(如门、窗、柜、锁具等)构成系统,以防范安全风险;这类防护技术与建筑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电子防范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各种电子信息产品、有线/无线通信产品、计算机网络产品等组成系统或网络,以防范安全风险;这类防护技术与探测(传感)技术、监控技术、视频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集成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如入侵探测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其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工程等。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是法庭科学的物证鉴定技术与电子信息科学的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指利用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如指纹、掌纹、虹膜、声纹、面相等)进行个体目标识别与控制,从而防范安全风险的一种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这类防护技术与现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及法庭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它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项公安业务和社会公共事业。对于警察等执法部门而言,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项公安业务;而对于社会经济部门来说,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与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

安全技术防范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技术内容和专业体系。根据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安全防范技术按照学科专业、产品属性和应用领域的不同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① 入侵探测报警技术。

② 视频监控技术。

③ 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技术。

④ 报警信息传输技术。

⑤ 移动目标反劫、防盗报警技术。

⑥ 社区安防应急报警技术。

⑦ 实体防护技术。

⑧ 防爆安检技术。

⑨ 安全防范系统集成技术。

⑩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六、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IAS)是指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入侵报警系统一般由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外)区域/空间防护和实物目标防护等部分单独或组合构成。系统的前端设备为各种类型的入侵探测器(传感器)。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又可采用专线传输、电话线传输等方式;系统的终端显示、控制、设备通信可采用报警控制器,也可设置报警中心控制台。系统设计时,入侵探测器的配置应使其探测范围有足够的覆盖面,应考虑使用各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VSCS)是指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或视频报警器)及其附属设备,传输方式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光纤传输等;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通信设备,一般采用独立的视频中心控制台或监控报警中心控制台。

3.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ACS)是指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出入口控制系统一般由出入口对象(人、物)识别装置,出入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出入口控制系统应有防止一卡进多人或一卡出多人的防范措施,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有效证件卡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授权修改。

4.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guard tour system)是指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5.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6.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for anti-explosion)是指检查有关人员、行李、货物是否携带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违禁品的电子设备系统或网络。

7.其他子系统

例如:对具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内的特殊部分、特殊部位,需要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如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防爆和安全检查系统、安全信息广播系统等。

学习单元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常用子系统

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常用子系统的基本原理。

一、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技术是传感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光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应用于探测非法入侵和防止盗窃等行为。它可以协助人们担任防入侵、防盗窃等警戒工作,在任何需要防范的地方均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构成警戒点、警戒线、警戒面或空间,将它们交织便可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范报警网,一旦有不法分子入侵或是发生其他异常情况,即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的部位,组网系统还可以向上一级接警中心报警。

GB/T 32581—2016《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中将入侵报警系统定义为:入侵报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入侵报警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和接警中心三部分组成,入侵报警系统结构示意见图1-1。

图1-1 入侵报警系统组成

前端探测部分由各种探测器组成,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味、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适于传输的电信号。

当前端入侵探测器检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传输系统送到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经识别、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还可以控制多种外围设备,如打开现场照明灯、开启摄像机、启动录像等,同时还可以将报警信息输出至上一级接警中心或有关部门。

接警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一个完整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常由采集、传输、显示、控制和存储五种要素组成,分别完成前端信息采集、信号传输、信息显示和录像存储功能,如图1-2所示。

图1-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一)前端采集部分

前端采集部分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支架等设备,完成图像信息、语音信息、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的采集。在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DVS(视频编码服务器)、IP camera(网络摄像机)等具备较强联网能力的编码设备也被认为是前端采集设备。

(二)信号传输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主要完成信号的传输。按照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分为数字和模拟两大类。常用的模拟传输系统包括同轴电缆、模拟光纤、微波等线路类型;数字传输系统主要包括TCP/IP网络,线路类型包括双绞线、光纤、无线网络等。不论是数字还是模拟传输系统,其成本、传输距离、传输能力各有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灵活选择和组合。

(三)显示

显示和控制是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也是管理者与监控系统间的主要交互界面。显示的内容包括视频图像、设备状态、报警等信息,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电视墙、画面分割、电子地图等,通过采取合理的切换预案或报警联动机制,结合云台、快球、开关等辅助手段,使管理员能够及时完成对监控区域的巡检和对热点区域的监视,不留死角。

(四)控制

从狭义上讲,控制主要是指视频显示切换和云镜控制(PTZ)。模拟监控阶段及早期的数字监控中的控制就是狭义的。现在控制实现方式是从CCTV时代的模拟键盘控制模拟矩阵输出模拟图像,到如今的通过管理软件、网络键盘控制数字解码器、数字矩阵的电视墙显示、云镜、轮巡等功能。在集中联网监控架构中,控制上升到了一个更广义的层面,除显示切换和云镜控制外,还包括设备管理、权限管理、码流调度、带宽控制、区域管理、网管控制等。这是监控技术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这些新的控制手段的引入,监控系统已经不单纯只是录像、回放的工具,而是成了能够覆盖广泛区域的管理手段。

视频图像显示设备种类繁多,从传统的监视器、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到如今的DLP、LCD拼接屏。监控中心的功能也日常强化,电视墙的单屏显示从40英寸(1英寸=2.54厘米)到80英寸不等,拼接效果日益突出,可达到最小0.5毫米的拼缝。

(五)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回放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存储周期、数据的完整以及数据安全。在早期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储设备为磁带式录像机,存储数据为非压缩数据,视频数据量大,磁带占用量大,不便于数据长期保存;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介质的数据保存周期及可擦写性,更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网络普及及网建成本的降低,联网监控应运而生,存储设备由单纯的编码设备(如DVR)的本地存储,逐渐发展为网络存储设备的集中存储,更能满足人们对重要数据长期保存的需求。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人员、物品、信息、资金的流动的管理,它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和产品种类非常多。《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中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定义为: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它是以识别人或物的数字化编码信息、数字化特征信息为技术核心,具有典型的“数字化安防”技术特征。

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出入口控制系统有多种构建模式。按其硬件构成模式划分,可分为一体型和分体型;按其管理/控制方式划分,可分为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和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

各种类型出入口控制系统,虽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模型,但由于人们对出入口的出入目标类型、重要程度以及控制方式、方法等应用需求千差万别,带来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性能、价格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识读部分、管理与控制部分、执行部分及其运行与管理软件,如图1-3所示。

图1-3 出入口控制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一)识读部分

识读部分,是通过提取出入目标身份等信息,将其转换为一定的数据格式传递给管理与控制部分,管理与控制部分再与所载有的资料对比,确认同一性,核实目标的身份,以便进行各种控制处理。对人员目标,分为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人员编码识别系统两类;对物品目标,分为物品特征识别系统、物品编码识别系统两类。

①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是采用生物测定(统计)学方法,通过拾取目标人员的某种身体或行为特征,提取信息。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主要有指纹识别、掌型识别、眼底纹识别、面部识别、语音特征识别、签字识别等。

② 人员编码识别系统是通过编码识别装置,将目标人员的个人编码信息直接提取。常见的人员编码识别系统有普通编码键盘、乱序编码键盘、条码卡识别、磁条卡识别、接触式IC卡识别、非接触式IC卡识别等。

③ 物品特征识别系统是通过辨识目标物品的物理、化学等特性,形成特征信息。如金属物品识别、磁性物质识别、爆炸物质识别、放射性物质识别、特殊化学物质识别等。

④ 物品编码识别系统是通过编码识别装置,提取附着在目标物品上的编码载体所含的编码信息。它有一件物品一码及一类物品一码两种方式。常见的有应用于超市的防盗标签识别系统等。

(二)管理与控制部分

管理与控制部分是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中心。其具体功能如下:

① 是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

② 负责接收从识读部分发来的目标身份等信息。

③ 指挥、驱动执行部分的动作。

④ 出入目标的授权管理(对目标的出入口行为能力进行设定),如出入目标的访问级别、出入目标某时可出入某个出入口、出入目标可出入的次数等。

⑤ 出入目标的出入行为鉴别及核准。把从识别子系统传来的信息与预先存储、设定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对符合出入口授权的出入行为予以放行。

⑥ 出入事件、操作事件、报警事件等的记录、存储及报表的生成。事件通常采用4W的格式,即when(什么时间)、who(谁)、where(什么地方)、what(干什么)。

⑦ 系统操作员的授权管理。设定操作员级别管理,使不同级别的操作员对系统有不同的操作能力,还有操作员登陆核准管理等。

⑧ 出入口控制方式的设定及系统维护。单/多识别方式选择,输出控制信号设定等。

⑨ 出入口的非法侵入、系统故障的报警处理。

⑩ 扩展的管理功能及与其他控制、管理系统的连接,如:考勤、巡更等功能,与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消防等系统的连动。

(三)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执行从管理与控制部分发来的控制命令,在出入口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拒绝与放行操作。常见的有电控锁、挡车器、报警指示装置等被控设备,以及电动门等控制对象。

四、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是一种检查和记录保安巡逻人员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巡查的监督管理系统。电子巡更技术起源于美国,是利用人员巡逻与工作结合的一种全新技术,也是治安管理人防与技防的一种有效整合,用于在下班之后特别是夜间的保卫与管理,实行定时定点巡查,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措施。

电子巡更是指将电子巡更点安放在巡逻路线的关键点上,巡更人员在巡逻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巡更棒读取自己的人员点,然后按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在读取巡更点的过程中,如发现突发事件可随时读取事件点,巡更棒将巡更点编号及读取时间保存为一条巡逻记录,定期用通信座(或通信线)将巡更棒中的巡逻记录上传到计算机中。管理软件将事先设定的巡逻计划同实际的巡逻记录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巡逻漏检、误点等统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地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电子巡更系统主要由称为巡更棒的数据采集器、含有唯一ID码的信息钮、读取数据采集器信息的数据读写器、根据采集器的采集信息而进行处理的巡更管理软件四大部分组成。其组成结构如图1-4所示。

图1-4 电子巡更系统组成示意图

电子巡更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在要求巡查的沿线线路上安装一系列代表不同点的信息钮,每个信息钮内设有一个不重复的ID编码;系统可以分多条巡更线路,每条线路由一名巡更员手持巡检器从监控中心出发,首先点击代表各自的巡更员信息钮,然后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巡更路线逐点巡逻前进,完成巡更后回到监控中心将巡更信息下载到管理中心电脑中。以上步骤便完成了一次巡更,巡更次数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管理员可通过管理中心电脑中记录的信息对巡更员的巡检工作做出评定。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对巡查人员的巡查情况(如巡查的地点、时间、路线等)进行记录和考核,从而为考查巡查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学习单元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的前期处理

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前期判断和处理方法;

能够熟练地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进行前期处理。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的前期判断和处理重点在于其具备良好的设备、设施管理措施,即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有专门的管理单位确保其运转良好。

一、确保系统安全运转的基本要求

① 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维护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能正确管理、操作和维护系统。

② 对前端采集设备完善分级分类巡查工作模式,确保前端采集设备良好运行,一旦发现故障,及时进行处理。

③ 制订设备的在线率巡检计划,定期对设备运行状况做自动或者手动远程巡检。另外应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发现问题自动报警并写入系统日志。应保证至少一周进行一次设备设施的在线率巡检。

④ 利用后台系统服务程序周期轮询所有设备设施,进行完好率检查。一旦发现设备无响应或响应失效便触发报警并写入系统日志。应保证至少一周进行一次设备设施的完好率巡检。

⑤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当根据当地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情况及科学技术条件,配置温度控制、防尘、防潮、防盗、稳定电压和电流的设施或技术,保证系统运行的正常物理环境。

⑥ 建设与公安网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具备防病毒、防入侵、漏洞扫描安全系统。

⑦ 建立应急处理制度。

二、确保信息采集设备良好运行的基本要求

① 定期清理探头,及时清除探头外部尘污,对故障探头进行及时修复。

② 前端探测设备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如发生剪断线、遭遮挡、位置改变、聚焦失败、被喷雾等现象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

三、确保信息存储设备良好运行的基本要求

① 对全网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自动备份,并定期对视频资料进行编号整理。

② NVR作为视频存储设备时,应保证网络的实时畅通或者前端采集设备具有本地视频数据的缓存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启用备份,保证NVR无停机地进行维护。

③ DVR作为视频存储设备时,要求其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应能对DVR电源、网络、硬盘故障进行自动监测。

④ 应能对编码器电源、网络、程序故障进行自动监测。

⑤ 自动检测DVR、NVR的存储设备工作状态及空间使用状态,一旦剩余容量不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确保技防设备设施维护维修的一般要求

① 建立日常检查、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发生故障应当及时排除,并启用备用设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② 做好日常的清洁保养工作,定期除尘除灰,避免设备受潮、受撞击、受雷击等影响。

③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委托授权的技术评价机构进行系统合格评定,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其效能的发挥。

④ 对第二级以上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进行检查时,应当同时检查配备备用电源、采集设备、存储设备和其他备用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有效性。

⑤ 经技术检测鉴定,确已不堪使用或技术过时不能满足防范需求的设施,报请原立项审批部门批准后进行更新改造。

一、工作名称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的前期处理。

二、工作程序

(一)充分了解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对系统工作电压、电流、信号控制方式,各输出端口作用、设置编程、合理配置数量、传输方式、传输环境、设备使用环境、安装标准、接线工艺与系统配置使用的设备技术要求等有充分了解。

(二)采用合理的故障排除方法

通常采取分段、分级、替换、缩小范围等方式,将故障范围缩小和确定在某一设备上面,让正常的设备使用,再排除故障。在排除过程中,重要设备、唯一的设备必须保证是好的,再向外查找,特别要注意系统参数设置,故障现象有无规律性、时间性。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的前期处理(图1-5),具体可采用问、望、闻、切的方法进行:

图1-5 安全防范系统故障处理程序

① “问”。问故障发现者,了解设备有无人动过,有无其他人员在此施工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设备故障造成的根本原因,能更快地找到故障点位。

② “望”。有的故障用肉眼就能看到,无须复杂程序就能达到目的,如设备线路松脱、设备元器件烧毁、硬件故障指示灯、软件故障显示提示、电线破损等均可以明显看到。

③ “闻”。有的故障(设备)在发热阶段可闻到气味,如带线圈设备、晶体管一类的设备等。

④ “切”。根据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段检查,采用仪器检测或新设备替换等方法进行分析辨别,查出故障点。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异常事故前期处理过程中,如有问题应随时咨询厂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学习单元4 编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计划

熟练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计划编制规范和要求;

能够规范地编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计划。

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一般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在交付使用后,系统将不分昼夜全年365天全天候地运行,系统的所有设备、元器件都在加电下工作,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人为因素的影响,再好的系统也会发生故障。从以往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的经验统计中发现,系统在训练有素的维护人员管理下和没有严格培训的维护人员管理下,前者的系统平均寿命将远高于后者。有的单位因工作性质所决定(如部队战士、小区保安人员等)会频繁更换维护人员,且没有及时对维护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系统得不到良好的维护,将大大增加故障发生概率,影响系统的平均寿命。为了预防和减少故障的发生,使系统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需要有计划地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日常维护。日常检查和维护主要应由用户方维护人员来完成,发现较小的故障时可自行组织人员进行检修,用户方维护人员发现较大的故障而不能自行排除时,须及时通知系统维修保障单位,派出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

二、安全防范系统常规检查、维护方法

(一)用户方维护人员的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1.对连续运行系统监控中心的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经常性的工作,对连续运行的系统而言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维护和保养,其维护方法如下:

① 保证控制室的清洁卫生,减少灰尘积累对系统内部的影响。

② 及时对荧光屏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

③ 及时对后备电源所用的电池进行保养。

④ 定时对报警探测系统进行布防和撤防。

⑤ 对出入口系统进行监控。

⑥ 经常对控制室的自身防护设施进行检查。

⑦ 对控制室的消防设施进行保养。

2.对不连续运行系统的监控中心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对不连续运行的系统而言(如定时设防的入侵报警系统),除执行连续运行的系统的常规维护外,在每一次开机前都要进行一次检查,观察控制台上及其周围是否有多余的东西,对加电后会产生不良后果的隐患先进行排除。

3.对无人值守的控制室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安全防范系统有些分控中心是无人值守的,对于这些系统的设备不能长期无人问津,也应定期检查,定期清扫,排除故障隐患。

4.对前端设备的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安全防范系统的前端设备有许多安装在室外,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刮大风、下大雨、雷击等)及人为的因素(人为的破坏设备或改变报警探测器的探测方位等)都会使系统发生故障,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巡检:

① 及时对固定摄像机的监视方位进行观察,如有变化及时纠正。

② 及时对报警探测器的布防方位进行观察,如有变化及时纠正。

③ 及时对电子巡查系统前端的“信息钮”安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5.对传输设备的常规检查和日常维护

由于重型车辆碾压造成地埋线缆的损伤、气象条件的变化造成架空线缆的损坏、地埋线缆的接头浸水等都会使系统发生故障,甚至会造成系统瘫痪。除日常进行定期巡检外,遇刮大风、下大雨、雷击、下大雪应及时对传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系统维修保障单位维护人员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① 系统维修保障单位在系统保修期内应定期向用户方的使用维护人员询问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派专业维修人员前往排查。

② 系统维修保障单位在系统保修期内应定期对系统做全面检查,系统检查间隔的时间应根据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用户方和维修保障单位双方进行约定,检查间隔时间可以是以一季度或半年为单位。检查测试系统各主要监测点的数据,对故障的苗头和隐患及早排除。

(三)系统在保修期满前的检查

系统在保修期满前应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测试,对故障隐患进行全面排除;总结保修期间故障频发部位的现状,提出对系统运行技术状态的正确判断,提供双方续签保修协议的依据。

(四)日常维护的记录

每次进行系统维护后应有维护过程的记录,并存档。

(五)保修协议的续签

以往有很多安全防范系统在保修期满后,故障频繁发生,由于没有维修保障协议而延误了故障的排除时间。用户方没有按计划申请系统维修保障资金,使系统过早地失效。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在保修期满前用户方应及时和系统维修保障单位签订保修期满后的系统维修保障协议。

(六)用户维护人员的上岗培训

安全防范系统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在更换系统用户维护人员时,必须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担当系统维护人员。在系统功能升级后系统维修保障单位应及时向用户系统使用和维护人员交代,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差错。

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技术要求

(一)入侵报警系统

确保入侵报警功能、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记录和显示功能、报警响应时间、报警复核功能等工作正常,确保报警声级符合要求,确保报警系统预留接口正常。

(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确保前端设备、系统控制功能、监视功能、显示功能、记录回放功能、报警联动功能、图像复核功能等工作正常,确保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工作正常,确保系统时标与北京标准时间误差不超过60秒。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

确保出入口对象识别装置功能、控制及信息处理功能、报警功能、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系统功能等工作正常。

(四)电子巡查系统

确保巡查设置功能、记录打印功能、管理功能等工作正常。

(五)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确保识别功能、控制功能、报警功能、计费功能等工作正常。

(六)电源设备、防雷接地以及线缆设备

确保漏电保护功能、UPS后备供电功能、防雷接地功能等工作正常,确保传输功能工作正常。

(七)监控中心

确保各子系统和系统之间配套联动的工作正常,防护牢固,工作环境清洁。

四、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一)入侵报警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1所示。

表1-1 入侵报警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2所示。

表1-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3所示。

表1-3 出入口控制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四)电子巡更系统维修保养内容要求

电子巡更系统维修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4所示。

表1-4 电子巡更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五)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5所示。

表1-5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六)电源设备、防雷接地以及线缆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电源设备、防雷接地以及线缆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6所示。

表1-6 电源设备、防雷接地以及线缆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七)监控中心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如表1-7所示。

表1-7 监控中心设备维护保养内容要求

五、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人员工作要求

① 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维保单位的标识。

② 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中,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作业中应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安全、人身安全。

③ 维护保养和维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记录设备时应有当事人单位人员在场情况下才能进行。

④ 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过程中造成的差错由维保单位负责。

⑤ 加强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

六、维护保养和维修服务要求

(1)响应时间 故障维修响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故障处理当日解决。

(2)服务受理 维保单位应提供给当事人单位固定客服热线电话,保持每周7×24小时接听、处理当事人单位的技术咨询、服务请求和故障申报,反馈维保和维修服务信息;维保单位应提供给当事人单位移动电话客服热线至少1部,保持畅通,及时响应紧急情况下的当事人服务请求和故障申报服务。

(3)投诉受理 维保单位提供7×12小时(8:00~20:00)投诉热线;3个工作日内回复当事人单位投诉处理结果,投诉回复率100%。

(4)当事人满意度:每半年组织一次当事人满意度调查,当事人满意度分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5)服务规范性 维保单位应提供符合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值班安排,健全的维护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翔实的维护保养和维修记录,完善的备品备件保障机制等。

一、工作名称

编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计划。

二、工作程序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计划编制规范包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一般要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技术要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人员工作要求、服务要求。

(一)签订维护保养和维修合同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和维修合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维护保养和维修期限。

② 维护保养和维修内容。

③ 维护保养和维修要求。

④ 故障响应时间和维修处理时间限定。

⑤ 维修质量要求和维修所需配件供应方式的确定。

⑥ 维护保养和维修记录及验收的标准。

⑦ 维护保养和维修资金支付方式和时间。

⑧ 当事人双方具体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⑨ 提供完整的安防系统竣工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工程合同或器材设备清单、系统原理图、平面布防图、电源配置表、线槽管道示意图、监控中心布局图、主要设备和器材的检测报告(认证证书)、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手册、验收报告等。

⑩ 当事人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⑪ 争议及违约的处理方式。

(二)维护保养主要内容

清洁、调整、润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前端设备、辅助设备、传输设备(线缆)、控制设备、记录和显示设备,检查系统工作状况和主要功能,并进行相应维护保养,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三)维护保养方法

根据安全技术防范设备材质、脏污程度等,使用吸(吹)尘、刷擦、润滑、所处位置确认与调整等方法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必要时使用清洁剂(但不能腐蚀设备)。

(四)维护保养工作要求

① 维护保养和维修作业人员必须保护好当事人单位的现场环境。

② 全系统的维护保养每年至少进行2~4次,并写出报告,内容应不少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维护保养内容要求》所列项目,或根据合同要求进行。

③ 维保单位在检查系统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事人单位通报。

④ 维保单位断电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前,应书面征得当事人单位同意。

⑤ 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必须每次都有文字记录,并应有维护保养和维修责任人签字及当事人单位主管人员签字确认并存档。

⑥ 维护保养和维修记录应填写两份,当事人单位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各保存1份,保存时间至系统不能工作为止。

⑦ 维护保养记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