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土壤污染状况

土壤资源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有研究表明95%的食物来自于土壤。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意味着它是粮食消费的大国,目前土壤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不断下降。我国的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既有重金属、农药、抗生素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又有放射性、病原菌等污染类型。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目前,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形势严峻,200多万公顷以上的矿区污染仅有不到20%得到复垦,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总量巨大。产业转移及城镇化的进展,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数的82.8%。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5.9%、1.6%、1.2%和1.3%,主要污染物为砷、镉、六六六和滴滴涕。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7.6%、1.2%、0.9%和0.7%,主要污染物为镍、镉和砷。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1.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8.4%、1.1%、0.9%和1.0%,主要污染物为镍和镉。

重污染企业土壤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工业废弃地超标点位占34.9%,主要污染物为锌、汞、铅、铬、砷和多环芳烃,主要涉及化工业、矿业、冶金业等行业。工业园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9.4%,金属冶炼类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镉、铅、铜、砷和锌,化工类园区及周边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地的土壤超标点位占21.3%,以无机污染为主,垃圾焚烧和填埋场有机污染严重。采油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3.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和多环芳烃。采矿区土壤超标点位占33.4%,主要污染物为镉、铅、砷和多环芳烃。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镉、砷、铅等污染较为严重。调查55个污水灌溉区有39个存在土壤污染,超标点位占26.4%,主要污染物为镉、砷和多环芳烃。干线公路两侧土壤超标点位占20.3%,主要污染物为铅、锌、砷和多环芳烃,一般集中在公路两侧150米范围内。

国土部地质调查局发布的《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调查面积150.7万平方千米,调查耕地将近14亿亩,占20亿亩耕地的68%。调查结果显示,8%的耕地是受到污染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土壤管理始于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个决定指出,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中国目前治理污染土壤花费了巨大财力,有专家称保护和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财力分布是1∶100的关系,即花1块钱保护、花100块钱修理。因此,源头保护,使土壤不变毒是基本需求。

我国的场地类型主要有:农田耕地、工业市政场地、矿区土地、非正规堆场。场地污染有很大隐蔽性、潜在性、滞后性和持久性。污染物通常存在于土壤并通过土壤转移,变化和移动非常缓慢(几年甚至几十年),污染只有触及受体时才可能会被发现。

土壤修复市场主要包括污染场地修复、矿山土地修复和耕地修复。到2020年我国整个土壤修复的市场有可能达到上万亿元人民币。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前的化工矿产企业逐渐从城市中心搬迁至郊区,目前对城市中的污染场地修复需求最高。

土壤修复是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随着近年来土壤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土壤污染治理开始成为热点,由此引爆了土壤污染修复市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差距较大,可一旦市场打开,其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的结果。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足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2013年,全国土壤修复领域企业由200多家增至500多家,产值达140亿元。未来4~5年,将是土壤修复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国计划到2020年,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用地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同时加快建立法规标准体系,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坚决切断各类污染来源,实施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土壤环境空间管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发挥市场作用,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强化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