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印第安人土屋、中国统万城墙、福建土楼
3.4.1 印第安人土屋
美洲沙漠地区印第安人筑建的土屋是一种简单、古老、构思巧妙利用太阳能的储能产品。
沙漠气候在酷冷暴热两极摆动。白天,火红的太阳光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的累积,能把人烤死;夜晚,荒寒在一无遮掩的旷野中泛滥,又能把人冻僵。
尽管沙漠气候如此可怕,可印第安人却能凭借土屋,颇觉安适地生活下去。
印第安人土屋的墙壁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恰晒不透向阳的墙壁,因为正将热透时,夜幕已经降临,而寒冷难耐的夜间,那被晒热了的土墙,正慢慢散发出它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
如果那墙稍薄一点,白天室内就会变成烤箱,夜晚它也不能散发出足够的热量;如果墙再厚一些,白天固然不至于炎热,夜晚却因透不过足够热量,而变得寒冷。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最大的考古废墟遗址,也是在北美首次发现的印第安人城市,房屋泥土砌成,屋顶已经散落(图3-6)。从公元11世纪开始,印度以石块替代泥土和木材来建筑城堡,昔日的木制箭塔改由大块石块建造,石墙包围住旧的板筑和要塞,城堡由壕沟或护城河环绕。除城堡的石墙之外,石墙内部还要用碎石和燧石填充,这些碎石和燧石通常要混合,城墙的阔度一般在1.8~4.8m之间。
图3-6 北美西北高原地区Thompson印第安族的穴居剖面图(取自Nabokov P.&.p177)
3.4.2 中国统万城墙
在介绍土墙建筑时,中国鄂尔多斯草原的统万城(白城子)值得一提,统万城是由昔日叱咤风云的匈奴人所建,匈奴人已消失在历史岁月之中,融入今日中国人、中亚人,可能还有匈牙利人的血液之中,匈奴人的所有文物都不见踪影,只有统万城是他们在世上留下的唯一建筑遗址。
统万城规模不大,却极坚固,城墙高有10m,四角墩楼高达30m,城基厚近30m,高18m。这在世界筑城史上非常罕见。虽然是在漠漠黄沙之中,建筑材料来源受限,只能土夯。但筑城的用料十分讲究,用土都经过蒸熟,再掺和糯米汁、白粉土、黄沙和熟石灰。内城王宫的宫墙也由熟蒸土夯成,坚可磨刀斧。虽然被称为土城,但其质地和抗毁力坚硬如石。而宫内楼台馆舍相连,殿阁宏伟、雕梁画栋,豪华程度不亚于中原都城。
当时工艺要求极其严苛,筑成后以铁锥刺土检验质量,凡铁锥刺墙入一寸者,即判夯筑不合格,若谎报刺不进者,即属有意包庇。施工不力或者有意包庇者均遭酷刑或直接处死。参加筑城人数超过10万人,而遭杀害者近1万人,可以说这座当时固若金汤,后又在黄沙中深埋1500年,至今仍然极为坚固的城墙,是在一种极为残酷的威慑下建造出来的不可复制的产物。
3.4.3 中国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土建筑中的奇葩,是在两宋时代,中原一带居民被迫南迁,在他乡明月照耀下造的住所。由于背井离乡、危险四伏成为所谓客家,南迁的中原人集体意识很强,创造出了体现群居特点的土楼。土楼形状奇特、坚实牢固,规模宏大,建筑布局融合了古希腊风格与苏州园林风格,每当大门关起,里面就是一个独立世界,“御外凝内”是土楼根本的用途。
土楼建设只能就地取材,以黏沙土混合夯筑,加竹板式木条作墙盘增强,墙厚数尺,子弹难穿,烈火不燃,楼高数米到十余米,可有数百房间。墙的基础宽达3m,底层墙厚1.5m,刀剑不入,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不小于0.9m,土楼夏天可以避暑,冬天可以防寒。另外土楼还有积蓄水源作用。福建两年降雨量约1800mm,并且往往骤晴骤雨,湿度波动很大,而土楼能够随环境变化释放吸收水分,有益于居民健康。
土楼有方形、圆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簸箕形等,其中圆楼最引人注目。福建现存土楼多达8000多座,分布在崇山峻岭当中,与青山绿水相辉映,具有浓郁民俗风情。20世纪80年代,美国卫星俯视这8000个直径17~80m、形状不一的建筑,曾怀疑它们是新式军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