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棚科学养猪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大棚养猪猪种的杂交利用

杂交指不同品种、品系或品群间的相互交配,其后代为杂种。经济杂交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猪种的遗传基因,有效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杂种猪往往集中了双亲的优点,表现出生活力强、繁殖力高、体质健壮、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

一、杂交利用原理

(一)杂种优势

经济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杂种优势,即猪的不同品种、品系或其他种用类群杂交后所产的后代在生产力、生活力等方面优于其纯种亲本,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频率的增加,从而抑制或减弱了更多的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群体的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杂交的遗传效应是使后代群体基因型杂合化。群体基因型杂合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群体内的个体间在基因型杂合的基础上趋于一致,即个体间的遗传结构相同。由于个体的性能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所以,将这样的杂种群饲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有相同的表现型,其生产性能表现一致。另一方面,由杂交生产的杂种后代具有在生活力抗逆性、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在主要经济性状上,能超过父、母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从而表现出比纯种更优的生产性能。

但是,并非所有的“杂种”都有“优势”。如果亲本间缺乏优良基因,或亲本间的纯度很差,或两亲本群体在主要经济性状上基因频率没有太大的差异,或在主要性状上两亲本群体所具有的基因的显性与上位效应都很小,或杂种缺乏充分发挥杂种优势的环境条件,这样都不能表现出理想的杂种优势。

(二)杂种优势的一般规律

在猪的性状中,杂交优势表现的程度有一定的规律性。

1.性状不同,优势各异

(1)遗传力低的性状易获得杂种优势,而遗传力高的性状不易获得杂种优势。

①最容易获得杂交优势的性状:产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重。这类性状的遗传力低,主要受非加性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影响,纯种选育不容易提高,杂交效果明显。

②比较容易获得杂交优势的性状:生长速度、料肉比。这类性状遗传力中等,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杂交较容易获得杂种优势。

③不容易获得杂交优势的性状:胴体长、瘦肉率、背膘厚。这类性状遗传力高,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作用,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很难获得杂交优势。它可以通过纯种选育得到提高。

(2)近亲繁殖时容易退化的性状和生命早期性状易获得杂种优势。

2.亲本差异不同,优势各异

(1)杂交亲本间的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 就杂交的差异而言,在类型、性能以及亲缘等方面差异大的种群之间,其遗传差异是很大的,它有利于提高后代基因型的杂合性,从而提高杂种优势。

(2)杂交亲本的种性越纯,杂种优势越明显 遗传纯度越高的种群杂交,越容易获得杂种优势。例如,利用近交系、纯系配套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群的基因型频率,从而增加基因杂合效应,提高纯种优势率。

二、猪的经济杂交

(一)亲本选择

猪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杂交提高母猪的繁殖成绩和商品肉猪的生长速度以及饲料利用率等经济性状,这就要求亲本种群在这几项性能上具有良好的表现。但是,作为杂交的父本、母本双方,各自担任的角色不同,因而在性能特点上的要求亦有差异。

1.父本品种的选择

父本品种群直接影响杂种后代的生产性能,因而要求父本种群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性成熟早、精液品质好、性欲强等特点,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符合市场对商品肉猪的要求。在我国现推广的“二元杂交”中,根据各地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引入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品种,均可供作父本选择的对象。在“三元杂交”中,除母本种群外,还涉及两个父本种群,由于在第二次杂交中所用的母本为F1代种母猪,为使F1代种母猪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因此在第一父本选择时,应选用与纯种母本在生长肥育和胴体品质上能够互补的,而且繁殖性能较好的引入品种。第二父本亦应着重从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等性能上选择。研究表明,在三元杂交中以引入的大约克夏猪、长白猪等品种作第一父本较好,而第二父本宜选用杜洛克猪、汉普夏、皮特兰等。

2.母本品种的选择

由于母本需要的数量多,应选择在当地分布广、适应性强的本地猪种、培育猪种或现有的杂种猪作母本,猪源易解决,便于在本地区推广;同时注意所选母本应具有繁殖力强、母性好、泌乳力高等优点,体格不要太大。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猪种和培育猪种都具备作为母本品种的条件。

(二)杂交方式

生产中,杂交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简便实用的杂交方式主要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双杂交。

1.二元杂交

二元杂交又称两品种固定杂交或简单杂交,即利用两个不同品种(品系)的公母猪进行固定不变的杂交,利用一代杂种的杂种优势生产商品育肥猪。这种杂交方法简单易行,杂交一代都是杂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比例高,杂种优势率最高。这种杂交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种优势。通常以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为母本,只需引进一个外来品种作父本,数量不用太多,即可进行杂交。例如,用长白猪公猪与太湖猪母猪交配,产生长-太杂种猪作为商品育肥猪;用杜洛克猪公猪与湖北白猪母猪交配,产生杜-湖杂种猪作为商品育肥猪。其杂交模式如图2-1。

图2-1 二元杂交模式

2.三元杂交

三元杂交又称三品种固定杂交,是从两品种杂交到的杂种一代母猪中选留优良的个体,再与另一品种的公猪进行杂交,所生后代全部作为商品育肥猪。第一次杂交所用的公猪品种称为第一父本,第二次杂交利用的公猪称为第二父本或终端父本。这种杂交方式由于猪是一代杂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再杂交可望得到更高的杂种优势,所以三品种杂交的总杂种优势要超过两品种。其杂交模式如图2-2。

图2-2 三元杂交模式

3.双杂交

双杂交是以两个二元杂交为基础,由其中一个二元杂交后代中的公猪作父本,另一个二元杂交后代中的母猪作母本,再进行一次简单杂交,所得的四元杂种猪均作为商品育肥猪。这种方式杂种优势更明显,一是遗传基础更为广泛,可造成较大的杂种优势;二是除利用母猪的杂种优势,还利用了公猪的杂种优势,其优势表现为配种能力强,使用年限延长;三是大量利用杂种繁殖,可以少养纯种,降低饲养成本;四是第一次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有的作第二次杂交的父本或母本,选剩下的公猪或母猪都可以供育肥用,而杂种的育肥性能要比纯种好。但程序复杂,需要较高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其杂交模式如图2-3。

图2-3 双杂交模式

(三)杂交组合模式

1.二元杂交组合

二元杂交组合对杂交母本的挑选应侧重于繁殖性能,而对父本的选择应侧重有很好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不同品种(系)二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性能表现见表2-4。我国的主要杂交模式有杜洛克猪×浙江中白猪、杜洛克猪×上海白猪、杜洛克猪×三江白猪等形式。

表2-4 二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生产性能表现

2.三元杂交组合

三元杂交组合[丙(甲乙)]终端母本(乙)应按二元杂交时母本的要求进行挑选,而对第一父本(甲)的挑选应考虑到二元杂交母猪仍然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因此,甲要选用与在生长育肥和胴体品质上能互补的且多产性较好的引进猪种,终端父本(丙)的挑选应侧重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杂交模式有引进×(引进×引进)、引进×(引进×培育)、引进×(引进×地方)等,生产适用于不同市场需求的商品猪。不同三元杂交模式商品猪生产性能表现见表2-5。

表2-5 不同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生产性能表现

三、杂交(良种)繁育体系

商品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是将纯种选育、良种扩繁和商品肉猪生产有机结合形成一套体系。在体系中,将育种工作和杂交扩繁任务划分给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育种场和各级猪场来完成,使各个环节专门化,是现代化养猪业的系统工程。原种猪群、种猪群、商品猪繁殖群和肥猪群分别由原种场、纯种繁殖场、商品猪繁殖场和育肥场饲养,父母代不应自繁,商品代不应留种,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生产系统的稳产、高产和高效益。

(一)良种繁育体系的组成

1.原种猪群

原种猪群指经过高度选育的种猪群,包括基础母猪的原种群和杂交父本选育群。原种猪场的任务主要是强化原种猪品种,不断提高原种猪生产性能,为下一级种猪群提供高质量的更新猪。

猪群必须健康无病,每头猪的各项生产指标均应有详细记录,技术档案齐全。饲养条件要相对稳定,定期进行疫病检疫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等。原种猪场一般附设有供原种猪群选种用的种猪性能测定站和种公猪站,测定规模应依原种猪头数而定。种猪性能测定站可以和种猪生产相结合,如果性能测定站是多个原种场共用的,则这种公共测定站不能与原种场建在一起,以防疫病传播。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良种公猪,可以通过建立种公猪站,以人工授精的形式提高利用效率,减少种猪场和商品猪生产场种公猪的饲养数量。

2.种猪场

种猪场主要任务是扩大繁殖种母猪,同时研究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良好的繁殖技术,保持母猪多产活仔和健仔。

3.杂种母猪繁育场

杂种母猪繁育场是繁殖优良杂交母猪的猪场。在三元及多元杂交体系中,以基础母猪与第一父本猪杂交生产杂种母猪,是杂种母猪繁育场的根本任务。杂种母猪应进行严格选育,选择重点应放在繁育性能上,注意猪群年龄结构,合理组成猪群,注意猪群的更新,以提高猪群的生产力。

4.商品场

商品场任务是进行肥猪生产,重点放在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改进肥育技术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育肥成本,达到提高生产量之目的。

在一个完整的繁育体系中,上述各个猪场应比例协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各场分工明确,重点任务突出,将猪的育种、制种和商品生产于一体,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

(二)良种繁育体系结构

良种繁育体系结构见图2-4。

图2-4 年生产10万头商品猪杂交繁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