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泄 泻
泄泻是指排便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与脾虚关系密切。辨证需分清寒热虚实。
实证
1.湿热
夏月感受湿热,而作腹痛,泄泻。治宜燥湿清热为主。
苍术芍药汤
【药物组成】苍术30克,黄芩12克,白芍6克,桂枝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苍术燥湿,黄芩清热,白芍敛阴以止腹痛,桂枝和荣卫以通血脉。
2.寒泄
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苔白,脉缓。
八味汤
【药物组成】吴茱萸20克,干姜20克,肉桂3克,人参30克,丁香10克,陈皮6克,木香10克,当归1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寒邪,辛以散之,热可以盛寒。此方用吴茱萸、干姜、肉桂、丁香以散寒,陈皮、木香行郁,人参补气,当归益血,诸药共奏散寒之功。
3.热泻
一日一夜泻至数百遍,倾肠而出,完谷不化,肛门肿痛,泻下如火之热。
截泄汤
【药物组成】薏苡仁30克,车前子10克,人参9克,白芍6克,黄连3克,茯苓12克,肉桂3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薏苡仁健脾利湿止泻为君药,配以茯苓增强健脾利湿止泻之功,车前子消上焦火热、止水泻,人参补益元气,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黄连泻火燥湿,佐以肉桂温中和胃,使全方凉而不寒。
4.肝木乘土
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平泻汤
【药物组成】芍药18克,茯苓9克,白术18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此方用芍药以平肝,用白术、茯苓健脾以祛湿,肝气既平,不去刑土,而脾得养,无畏于木气之克。况湿去则土燥,无波可兴,何能作泻?
虚证
1.肾阳虚衰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沉。
肉豆蔻丸
【药物组成】肉豆蔻、补骨脂等份适量。
【制用方法】上药为末,用枣肉捣成膏状,做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服用5~7丸。
【临证方解】肾虚不能摄水,以成泄泻。此方用肉豆蔻温补脾胃,补骨脂补肾摄水。
2.脾胃虚弱
(1)脾虚湿盛
泄泻无度,不思饮食,肠鸣腹痛,四肢无力,此乃中气亏败,脾湿壅盛,抑遏阳气不得上升所致。法当补中、疏壅湿,升阳气。
升阳除湿汤
【药物组成】白术3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麦芽6克,神曲6克,益智9克,防风9克,羌活6克,苍术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半夏9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白术、陈皮、炙甘草、麦芽、神曲、益智补中健脾,和胃化宿食;防风、羌活、苍术以疏壅湿;升麻、柴胡升引清阳之气;猪苓、泽泻利小便渗湿,导浊阴之气下降;半夏以降逆气。
(2)脾胃虚寒
体素瘦弱,久患脾胃湿寒,胃脘时觉疼痛,饮食减少,常作泄泻,完谷不化。
益脾饼
【药物组成】白术18克,干姜6克,鸡内金6克,大枣6枚。
【制用方法】白术、鸡内金生用,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干姜轧细,共与枣肉同捣如泥,做小饼。
【临证方解】方中白术健脾,配以干姜温中和胃,鸡内金健脾消食,大枣补脾和胃。
(3)脾虚泄泻日久
漏疮后兼泄泻不止,为肠滑不固,脉弱,已成痨。
薯蓣鸡子黄粥
【药物组成】生怀山药500克,熟鸡蛋黄3枚。
【制用方法】与凉水调入锅内,置炉上,煮成粥。
【临证方解】方中山药补脾肺肾,鸡蛋黄补中益气、养肾益阴。
(4)阴虚脾泄
泄泻多年不愈,或时而不能化,或化而溏泄。
生阴汤
【药物组成】熟地黄3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6克,白术40克,山药18克,车前子6克,肉桂3克,茯苓18克,升麻3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此方之妙,纯是补阴之药,惟加升麻3克,以提阴中之气,阴气升而泻自止;乃又有温热之味,以暖命门而健脾土,又何至再行溏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