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山石工程
1.1 假山工程
1.1.1 地形的类型与造型
1.1.1.1 地形的类型
地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分类和评价。这些途径包括它的地表形态、地形分割条件、地质构造、地形规模、特征及坡度等。在以上各种分类途径中,对于园林造景来说,坡度乃是涉及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可以把地形分为平地、坡地和山地三大类。
(1)平地 外部环境中不存在绝对平坦的地形,所有的地面都有不同程度甚至是难以察觉的坡度,因此,这里的“平地”指的是那些总的看来是“水平”的地面,更为确切的描述是指园林地形中坡度小于4%的较平坦用地。平地对于任何种类的密集活动都是适用的。园林中,平地适于建造建筑,铺设广场、停车场、道路,建设游乐场,建设苗圃,铺设草坪草地等。因此,现代公共园林中必须设有一定比例的平地形以供人流集散以及交通、游览需要。
平地上可开辟大面积水体以及作为各种场地用地,可以自由布置建筑、道路、铺装广场及园林构筑物等景观元素,也可以对这些景观元素按设计需求适当组合、搭配,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园林中对平地应适当加以地形调整,一览无余的平地不加处理容易流于平淡。适当地对平地形挖低堆高,导致地形高低变化,或结合这些高低变化设计台阶、挡墙,并通过景墙、植物等景观元素对平地形进行分隔与遮挡,可以创造出不同层次的园林空间。
从地表径流的情况来看,平地径流速度慢,有利于保护地形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但过于平坦的地形不利于排水,容易积涝,破坏土壤的稳定,对植物的生长、建筑和道路的基础都不利。因此,为了排除地面水,要求平地也具有一定的坡度。
(2)坡地 坡地指倾斜的地面。园林中可以结合坡地形进行改造,使地面产生明显的起伏变化,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坡地地表径流速度快,不会产生积水,但是如果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过长,则容易产生滑坡现象,因此,地形起伏要适度,坡长应适中。坡地按照其倾斜度的大小可以分为缓坡、中坡和陡坡三种。
①缓坡。坡度在4%~10%,适宜于运动和非正规的活动,一般布置道路和建筑基本不受地形限制。缓坡地可以修建为活动场地、疏林草地、游憩草坪等。缓坡地不宜开辟面积较大的水体,如果要开辟大面积水体,可以采用不同标高水体叠落组合形成,以增加水面层次感。缓坡地植物种植不受地形约束。
②中坡。坡度在10%~25%,只有山地运动或自由游乐才能积极加以利用,在中坡地上爬上爬下显然很费劲。在这种地形中,建筑和道路的布置会受到限制。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要做成梯道,建筑一般要顺着等高线布置并结合现状进行地形改造才能修建,并且占地面积不宜过大,如图1-1所示。对于水体布置而言,除溪流外不宜开辟河湖等较大面积的水体。中坡地植物种植基本不受限制。
图1-1 建筑布置与等高线(单位:m)
③陡坡。坡度在25%~50%。陡坡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滑坡甚至塌方,因此,在陡坡地段的地形改造一般要考虑加固措施,如建造护坡、挡墙等。陡坡上布置较大规模建筑会受到很大限制,并且土方工程量很大。如布置道路,一般要做成较陡的梯道;如果要通车,则要顺应地形起伏做成盘山道。陡坡地形更难设计较大面积水体,只能布置小型水池。陡坡地上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重,植物生根困难,因此陡坡地种植树木较困难。如果要对陡坡进行绿化可以先对地形进行改造,改造成小块平整土地,或在岩石缝隙中种植树木,必要时可以对岩石打眼处理,留出种植穴并覆土种植。
(3)山地 同坡地相比,山地的坡度更大,其坡度在50%以上。山地根据坡度大小又可分为急坡地和悬坡地两种。急坡地地面坡度为50%~100%,悬坡地是地面坡度在100%以上的坡地。由于山地特别是石山地的坡度较大,因此在园林地形中往往能表现出奇、险、雄等造景效果。山地上不宜布置较大建筑,只能通过地形改造点缀亭、廊等单体小建筑。山地上道路布置也较困难,在急坡地上,车道只能曲折盘旋而上,浏览道需做成高而陡的爬山磴道;而在悬坡地上,布置车道则极为困难,爬山磴道边必须设置攀登用扶手栏杆或扶手铁链。山地上一般不能布置较大水体,但可结合地形设置瀑布、叠水等小型水体。山地与石山地的植物生存条件比较差,适宜抗性好、生性强健的植物生长。但是,利用悬崖边、石壁上、石峰顶等险峻地点的石缝石穴,配植形态优美的青松、红枫等风景树,却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犹如盆景树石般的艺术景致。
1.1.1.2 地形造型特点
地形的起伏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视线条件,形成了不同性格的空间。
(1)凸地形和凹地形
①凸地形。如果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此类地形称凸地形。它一方面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另一方面由于地形高处的景物往往突出、明显,又可组织成为造景之地。另外,当高处的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
②凹地形。如果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低,则视线通常较封闭,且封闭程度决定于凹地的绝对标高、脊线范围、坡面角、树木和建筑高度等,空间呈积聚性,此类地形称凹地形。凹地形的低凹处能聚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如图1-2所示。
图1-2 凸地形和凹地形的对比
(2)地形的挡与引 地形可用来阻挡人的视线、行为以及冬季寒风和噪声等,但必须达到一定的体量。地形的挡与引应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如果现状地形不具备这种条件则需权衡经济和造景的重要性后采取措施。引导视线离不开阻挡,阻挡和引导既可是自然的,也可是强加的。
(3)地形高差和视线控制 如果地形具有一定的高差则能起到阻挡视线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在施工中如能使被分隔的空间产生对比或通过视线的屏蔽,安排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观,就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对于过渡段的地形高差,如果能合理安排视线的挡引和景物的藏露,也能创造出有意义的过渡地形空间。
(4)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借助于植物则能增加划分的效果和气势。利用地形划分空间应从功能、现状地形条件和造景几方面考虑,它不仅是分隔空间的手段,而且还能获得空间大小对比的艺术效果。
1.1.2 山石的结合形式
1.1.2.1 山石与建筑的结合形式
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就是用山石来陪衬建筑的做法,用少量的山石在适宜的部位装点建筑就仿佛有把建筑建在自然的山岩上一样的效果。所置山石模拟自然裸露的山岩,建筑则依岩而建,因此山石在这里所表现的实际是大山之一隅,可以适当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其目的仍然是减少人工的气氛,增添自然的气氛,这就是要掌握的要领。常见的结合形式有下列几种。
(1)山石踏跺和蹲配
①山石踏跺。中国传统的建筑多建于台基之上,这样出入口的部位就需要有台阶作为室内外上下的衔接部分。这种台阶可以做成整形的石级,而园林建筑常用自然山石做成踏跺,如图1-3所示。它不仅有台阶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
图1-3 山石踏跺示意图
石材选择扁平状的,不一定都要求是长方形,间以各种角度的梯形甚至是不等边的三角形则会更富于自然的外观。每级在10~30cm,有的还可以更高一些,每级的高度也不一定完全一样。由台明出来头一级可以与台基地面同高,体量也可稍大些,使人在下台阶前有个准备。所谓“如意踏跺”有令人称心如意的含义,同时两旁设有垂带。山石每一级都向下坡方向有2%的倾斜坡度以便排水。石级断面要上挑下收,防止人们上台阶时脚尖碰到石级上沿,术语称为不能有“兜脚”。用小块山石拼合的石级,拼缝要上下交错,以上石压下缝。
②山石蹲配。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所谓“蹲配”,以体量大而高者为“蹲”,体量小而低者为“配”,如图1-4所示。实际上除了“蹲”以外,也可“立”、可“卧”,以求组合上的变化,但务必使蹲配在建筑轴线两旁有均衡的构图关系。从实用功能上来分析,它可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的石狮、石鼓之类装饰品的作用:从外形上,又不像垂带和石鼓那样呆板。它一方面作为石级两端支撑的梯形基座,也可以由踏跺本身层层叠上而用蹲配遮挡两端不易处理的侧面。在确保这些实用功能的前提下,蹲配在空间造型上则可利用山石的形态极尽自然变化。
图1-4 如意踏跺和蹲配、抱角、镶隅
山石踏跺有石级平列的,也有互相错列的;有径直而入的,也有偏径斜上的。当台基不高时,可以采用前坡式踏跺;当游人出入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道而上的办法。
(2)抱角、镶隅及粉壁置石
①抱角。建筑的墙面多成直角转折,这些拐角的外角和内角的线条都比较单调、平滞,常以山石来美化这些墙角,如图1-4所示。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抱基角墙面,称为抱角;对于墙内角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经过这样处理,本来是在建筑外面包了一些山石,却又似建筑坐落于自然的山岩上。山石抱角和镶隅的体量均须与墙体所在的空间取得协调。
一般园林建筑体量不大,无须做过于臃肿的抱角。当然,也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手法用小巧的山石衬托宏伟、精致的园林建筑。山石抱角的选材应考虑如何使石与墙接触的部位,尤其是可见的部位能吻合起来。
②镶隅。江南私家园林多用山石做小花台来镶填墙隅,花台内点植体量不大却又潇洒、轻盈的观赏植物。由于花台两面靠墙,植物的枝叶必然向外斜伸,从而使本来比较呆板、平直的墙隅变得生动活泼而富于光影、风动的变化。这种山石小花台一般都很小,但就院落造景而言它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图1-4所示。
③粉壁置石。粉壁置石即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建筑山墙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因此也有称“壁山”的,这也是传统的园林手法。
粉壁置石在工程上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是石头本身必须直立,不可倚墙;另一方面是注意排水。
(3)云梯、尺幅窗、无心画及山石小品
①云梯。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如果只能在功能上作为楼梯而不能成景则不是上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山石楼梯暴露无遗以及和周围的景物缺乏联系和呼应。而做得好的云梯往往是组合丰富,变化自如。云梯的布置一般连接伸于较小的房间,尽可能减少观赏面,多靠墙布置;踏跺两侧则以蹲配隐阶,忌暴露无遗;为防止外观臃肿,应呈上悬下收之势,可布置峰石和山洞,增加变化。
②“尺幅窗”和“无心画”。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互相渗透常用漏窗、景门透石景,把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景入画。这样便于以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称为“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看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石景以粉墙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
③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园林中的廊子为了争取空间的变化和使游人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物,在平面上往往做成曲折回环的半壁廊。这样便会在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这是可以发挥用山石小品“补白”的地方,使之在很小的空间里也有层次和深度的变化,同时可以诱导游人按设计的游览序列入游,丰富沿途的景色,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
1.1.2.2 山石与植物的结合形式
山石花台即用自然山石叠砌的挡土墙,其内种花植树。在江南园林中运用极为普遍,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①这一带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排水不良;而中国民族传统的一些名花如牡丹、芍药之类却要求排水良好;为此用花台提高种植地面的高程,相对地降低了地下水位,为这些观赏植物的生长创造了合适的生态条件;同时又可以将花卉提高到合适的高度,防止躬下身去观赏。
②花台之间的铺装地面是自然形式的路面,庭院中的游览路线就可以运用山石花台来组合。
③山石花台的形体可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尤其适合与壁山结合随心变化。
山石花台布置的要领和山石驳岸有共同的道理,所差只是花台是从外向内包,驳岸则多是从内向外包,如为水中岛屿的石驳岸则更接近花台的做法。
(1)花台的平面轮廓和组合
①单个轮廓。就花台的个体轮廓而言,应有曲折、进出的变化。更要注意使之兼有大弯和小弯的凹凸面,而且弯的深浅和间距都要自然多变。有小弯无大弯、有大弯无小弯或变化的节奏单调都是要力求避免的,如图1-5所示。
图1-5 花台平面布置图
②花台组合。如果同一空间内不止一个花台,这就有花台的组合问题。花台的组合要求大小相间、主次分明、疏密多致、若断若续、层次深厚。在外围轮廓整齐的庭院中布置山石花台,应占边、把角、让心,即采用周边式布置,让出中心、留有余地。
③布局结构。就其布局的结构而言,和我国传统的书法、篆刻的手法如“知白守黑”“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等都有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庭院的范围如同纸幅或印章的边缘,其中的山石花台如同篆刻的字体。花台有大小,组合起来园路就有了收放;花台有疏密,空间也就有相应的变化。
(2)花台的立面轮廓起伏变化 花台上的山石与平面变化相结合还应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切忌把花台做成“一码平”,这种高低变化要有比较强烈的对比才有显著的效果,如图1-6所示。一般是结合立峰来处理,但又要防止用体量过大的立峰堵塞院内的中心位置。花台除了边缘以外,花台中也可少量地点缀一些山石;花台边缘外面也可埋置一些山石,使之有更自然的变化。
图1-6 花台立面布置图
(3)花台的细部和断面变化
①细部变化要求。自然的山石花台的断面不能像砌挡土墙一样严严实实、规规整整。断面不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是以自然界中这些地貌为范本的;周围的地层不规则下陷、坍塌,高处花草丛生;崩落之山石顺坡滚下,堆叠在一起形成一处或多处的坑、窝,天长日久,尘土填之,便草木葱茏。因此,自然式的山石花台其断面应该丰富多变,其中最主要的是虚实、明暗的变化,层次变化和藏露的变化。画断面图往往一个是不够的,必须有多个断面图才能表达出多处不同的做法。更多的细部变化则是园林工程施工师傅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的。
②断面变化做法。花台的断面轮廓既有直立,又有坡降和上伸下收等变化。这些细部技法很难用平面图或立面图说明,必须因势延展,就石应变。具体做法是:使花台的边缘或上伸下缩,或下断上连,或旁断中连,化单面体为多面体,模拟自然界由于地层下陷、崩落山石沿坡滚下成围、落石浅露等形成的自然种植池的景观。
1.1.3 置石的设置
1.1.3.1 特置
(1)概念 特置也叫孤置、孤赏,有的也称峰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特置要求石材体量大,有较突出的特点,或有许多折皱,或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窝洞,或石质半透明,扣之有声,或奇形怪状,形像某物,如图1-7所示。
图1-7 特置
(2)特置的设计
①平面布置设计。特置石应作为局部的构图中心,一般观赏性较强,可观赏的面较多,因此,设计时可以将它放在多个视线的交点上。例如,大门入口处,多条道路交汇处,或有道路环绕的一个小空间等。特置石,一般以其石质、纹理轮廓等适宜于中近距离观赏的特征吸引人,应有恰当的视距。在主要观赏面前必须给游人留出停留的空间视距,一般应在25~30m;如果以石质取胜者可近些;而轮廓线突出、优美或象形者,视距应适当远些。设计时视距要限制在要求范围以内,视距L与石高H,符合H/L=2/8~3/7数量关系时,观赏效果好。为了将视距限制在要求范围以内,在主要观赏面之前,可作局部扩大的路面,或植可供活动的草皮、建平台、设水面等,也可在适当的位置设少量的坐凳等。特置石也可安置在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中。
②立面布置。一般特置石应放在平视的高度上,可以建台来抬高山石。选出主要的观赏立面,要求变化丰富、特征突出。如果山石有某处缺陷,可用植物或其他办法来弥补。为了强调其观赏效果,可用粉墙等背景来衬托置石,也可构框作框景。在空间处理上,利用园路环绕,或天井中间,廊之转折处,或近周为低矮草皮或有地面铺设,而较远处用高密植物围合等方法,形成一种凝聚的趋势,并选沉重、厚实的基层来突出特置石。
③工程结构。特置石在工程结构方面要求稳定和耐久。拟竖直设立的特置石,应以大扁石为基础,找出石体的重心线,然后在下部做圆柱形的榫头,如图1-8所示。榫头不一定要很长,但争取横截面积尽量大,周围石边留有3cm左右即可。石榫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基磐上的榫眼比榫头略大一点,但必须比石榫头的长度深一些,防止榫头顶住榫眼底部而周边不与基磐接触。先向榫眼中浇灌少量胶黏剂,再将山石吊起,把榫头对准榫眼插入,将溢出的胶黏剂刮去。
图1-8 特置石的工程结构
1.1.3.2 对置
对置是在建筑轴线两侧或道路旁对称位置上置石,如图1-9所示,但置石的外形为自然多变的山石。在大石块少的地方,可用三五块小石拼在一起,用来陪衬建筑物或在单调绵长的路旁增添景观,对置石设计必须和环境相协调。
图1-9 对置
1.1.3.3 散置
散置即“散漫置之”,常“攒三聚五”,有常理而无定势,只要组合得好就行。常常有高有低,有主有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曲折迂回,有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如图1-10所示,用于自然式山石驳岸的岸上部分,草坪上,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小岛上,水池中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散置石需要寥寥数石就能勾画出意境来。
图1-10 散置
1.1.3.4 群置
群置也叫“大散点”,在较大的空间内散置石,如果还采用单个石与几个石头组景,就显得很不起眼,而达不到造景的目的。为了与环境空间上取得协调,需要增大体量,增加数量。但其布局特征与散置相同,而堆叠石材比前者较为复杂,需要按照山石结合的基本形式灵活运用,以求有丰富的变化,如图1-11所示。
图1-11 群置
1.1.3.5 山石器设
山石器设在园林中比较常见,其特点如下:不怕日晒雨淋,结实耐用;既是景观又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器具;摆设位置较灵活,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如图1-12所示,如果在疏林中设一组自然山石的桌凳,人们坐在树荫下休息、赏景,就会感到非常惬意,而从远处看,又是一组生动的画面。
图1-12 山石器设
1.1.4 假山布置原则
1.1.4.1 假山掇石平面形状的布置原则
假山掇石的平面形状,是以山脚平面投影的轮廓线加以表示的,对山脚轮廓进行布置称为“布脚”,在布脚时,应掌握下列原则。
①山脚线应设计成回转自如的曲线形状,忌成为直线或直线拐角。由于曲线可以体现山形的自然美观,同时可使立面造型更加丰富灵活。而直线显得生硬呆板,并且容易形成山体的不稳定因素。
②山脚线的凸凹曲率半径,应与立面坡度相结合进行考虑。在布脚时要考虑假山掇石高低所形成的坡度大小,对坡度平缓处,曲率半径可以大些,在坡度陡峭处,曲率半径应小些。
③应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地控制山脚基底面积。山脚基底所占面积越大,假山工程造价也会越高,因此,在满足山体造型和稳定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小山脚的占地面积。
④山脚平面布置的形状,要确保山体的稳定安全。当山脚布置成长条直线形状时,容易受风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向一边倾覆倒塌的危险,同时又会影响立面造型的不协调,如图1-13(a)所示。
图1-13 山脚平面布置
当山脚平面布置成长条转折形状时,虽然稳定度比长条直线较好,但仍显得不够安全,整个山体造型显得比较单调,如图1-13(b)所示。
如果山脚布置成向前后左右伸出余脉形状,将会获得最好的稳定性,同时也使立面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如图1-13(c)所示。
1.1.4.2 山脚平面布置的几种处理手法
(1)山脚平面的转折处理 整个山脚的平面投影形状,可以采用转折方式的处理,使山势形成回转、凸凹,如图1-14(a)所示。
图1-14 山脚的几种转折处理
(2)山脚凸凹的错落处理 山脚平面采用相互之间凸凹错开布置,如前后错落、左右错落、深浅错落、曲直错落、线段长短错落等处理,可使假山形状具有丰富的变化效果,如图1-14(b)所示。
(3)山脚的延伸与环抱处理 山脚向外延伸,山沟向内延伸,不但可以增添观赏效果,而且会给人造成深不可测的印象。
两条余脉形成环抱之势,可以造成假山的局部半围空间,在此空间内可以按幽静、点缀等的需要,塑造另一番天地,如图1-14(c)所示。
1.1.4.3 假山山脚施工
假山山脚直接落在基础之上,是山体的起始部分。山脚是假山造型的根本,山脚的造型对山体部分有很大的影响。山脚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拉底、起脚和做脚紧密联系的三部分。
(1)拉底 所谓拉底,就是在山脚线范围内砌筑第一层山石,即做出垫底的山石层。
①拉底的方式。一般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
a.满拉底。就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适宜规模较小、山底面积也较小的假山,或在北方冬季有冻胀破坏地方的假山。
b.周边拉底。则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或泥土将石圈内全部填起来,压实后即成为垫底的假山底层。适合于基底面积较大的大型假山。
②山脚线的处理。也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a.露脚。即在地面上直接做起山底边线的垫脚石圈,使整个假山就像是放在地上似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一点山石用量和用工量,但假山的山脚效果稍差一些。
b.埋脚。是将山底周边垫底山石埋入土下约20cm深,可使整座假山仿佛像是从地下长出来的。在石边土中栽植花草后,假山与地面的结合就更加紧密、更加自然了。
③拉底的技术要求
a.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山石来做山底,不得用风化过度的、松散的山石。
b.拉底的山石底部一定要垫平垫稳,保证不能摇动,以便于向上砌筑山体。
c.拉底的石与石之间要紧连互咬,紧密地扣合在一起。
d.山石之间还是要不规则地断续相间,有断有连。
e.拉底的边缘部分,要错落变化,使山脚线弯曲时有不同的半径,凹进时有不同的凹深和凹陷宽度,要防止山脚的平直和浑圆形状。
(2)起脚 在垫底的山石层上开始砌筑假山,就叫“起脚”。起脚石直接作用在山体底部的垫脚石,它和垫脚石一样,都要选择质地坚硬、形状安稳实在、少有空穴的山石材料,以确保能够承受山体的重压。
①宜小不宜大,宜收不宜放。除了土山和带石土山之外,假山的起脚安排是宜小不宜大,宜收不宜放。起脚一定要控制在地面山脚线的范围内,宁可向内收一点,也不要向山脚线外突出。这就是说山体的起脚要小,不能大于上部分准备拼叠造型的山体。即使由于起脚太小而导致砌筑山体时的结构不稳,还有可能通过补脚来加以弥补。如果起脚太大,以后砌筑山体时导致山形臃肿、呆笨,没有一点险峻的态势,就不好挽回了。到时要通过打掉一些起脚山石来改变臃肿的山形,就极易将山体结构震动松散,从而有导致整座假山倒塌的隐患。因此,假山起脚还是稍小点为好。
②定点、摆线要准确。先选到山脚突出点的山石,并将其沿着山脚线先砌筑上,待多数主要的凸出点山石都砌筑好了,再选择和砌筑平直线、凹进线处所用的山石。这样,既确保了山脚线按照设计而成弯曲转折状,防止山脚平直的毛病,又使山脚突出部位具有最佳的形状和最好的皴纹,增加了山脚部分的景观效果。
(3)做脚 做脚就是用山石砌筑成山脚,它是在假山的上面部分山形山势大体施工完成以后,在紧贴起脚石外缘部分拼叠山脚,以弥补起脚造型不足的一种操作技法。所做的山脚石虽然无需承担山体的重压,但却必须根据主山的上部造型来造型,既要表现出山体如同土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效果,又要特别增强主山的气势和山形的完美。
①山脚的造型。假山山脚的造型应与山体造型结合起来考虑,在做山脚的时候就要根据山体的造型而采取相适应的造型处理,才能使整个假山的造型形象浑然一体,完整且丰满。在施工中,山脚可以做成如图1-15所示的几种形式。
图1-15 山脚的造型
a.凹进脚。山脚向山内凹进,随着凹进的深浅宽窄不同,脚坡做成直立、陡坡或缓坡都可以。
b.凸出脚。是向外凸出的山脚,其脚坡可做成直立状或坡度较大的陡坡状。
c.断连脚。山脚向外凸出,凸出的端部与山脚本体部分似断似连。
d.承上脚。山脚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对着其上方的山体悬垂部分,起着均衡上下重力和承托山顶下垂之势的作用。
e.悬底脚。局部地方的山脚底部做成低矮的悬空状,与其他非悬底山脚构成虚实对比,可增强山脚的变化。这种山脚最适于用在水边。
f.平坂脚。片状、板状山石连续地平放山脚,做成如同山边小路一般的造型,突出了假山上下的横竖对比,使景观更为生动。
应当指出,假山山脚不论采用哪一种造型形式,它在外观和结构上都应当是山体向下的延续部分,与山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采用断连脚、承上脚的造型,也还要“形断迹连,势断气连”,要在气势上也连成一体。
②做脚的方法。在具体做山脚时,可用以下三种做法,如图1-16所示。
图1-16 做脚的三种方法
a.点脚法。主要运用于具有空透型山体的山脚造型。所谓点脚,就是先在山脚线处用山石做成相隔一定距离的点,点与点之上再用片状石或条状石盖上,这样,就可在山脚的一些局部造出小的洞穴,加强了假山的深厚感和灵秀感。在做脚过程中,要注意点脚的相互错开和点与点间距离的变化,不要造成整齐的山脚形状。同时,也要考虑到脚与脚之间的距离与今后山体造型用石时的架、跨、券等造型相吻合、相适宜。点脚法除了直接作用于起脚空透的山体造型外,还常用于如桥、廊、亭、峰石等的起脚垫脚。
b.连脚法。就是做山脚的山石依据山脚的外轮廓变化,成曲线状起伏连接,使山脚具有连续、弯曲的线形。一般的假山都常用这种连续做脚方法处理山脚。采用这种山脚做法,主要应注意使做脚的山石以前错后移的方式呈现不规则的错落变化。
c.块面脚法。这种山脚也是连续的,但与连脚法不同的是,坡面脚要使做出的山脚线呈现大进大退的形象,山脚突出部分与凹陷部分各自的整体感都要很强,而不是连脚法那样小幅度的曲折变化。块面脚法一般用于起脚厚实、造型雄伟的大型山体。
山脚施工质量好坏对山体部分的造型有直接影响。山体的堆叠施工除了要受山脚质量的影响外,还要受山体结构形式和叠石手法等因素的影响。
1.1.5 假山山体结构及山洞结构
1.1.5.1 假山山体结构
山体内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环透式结构、层叠式结构、竖立式结构和填充式结构。这几种结构的基本情况和设计要点如下。
(1)环透式结构 它是指利用多种不规则孔洞和孔穴的山石,组成具有曲折环形通道或通透形空洞的一种山体结构。所用山石多为太湖石和石灰岩风化的怪石,如图1-17所示。
图1-17 环透式假山
(2)层叠式结构 假山结构若采用层叠式,则假山立面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一层层山石叠砌为山体,山形朝横向伸展,或是敦实厚重,或是轻盈飞动,容易获得多种生动的艺术效果。在叠山方式上,层叠式假山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①水平层叠。每一块山石都采用水平状态叠砌,假山立面的主导线条都是水平线,山石向水平方向伸展。
②斜面层叠。山石倾斜叠砌成斜卧状、斜升状,石的纵轴与水平线形成一定的夹角,角度一般为10°~30°,最大不超过45°。
层叠式假山石材一般可用片状的山石,片状山石最适于做叠层的山体,其山形常有“云山千叠”般的飞动感。体形厚重的块状、墩状自然山石,也可以用于层叠式假山。由这类山石做成的假山,山体充实,孔洞较少,具有浑厚、凝重、坚实的景观效果,如图1-18所示。
图1-18 层叠式假山
(3)竖立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造成假山挺拔、雄伟、高大的艺术形象。山石全部采用立式砌叠,山体内外的沟槽及山体表面的主导皴纹线,都是从下至上竖立着的,因此整个山势呈向上伸展的状态。根据山体结构的不同竖立状态,这种结构形式又分为直立结构和斜立结构两种。
①直立结构。山石全部采取直立状态砌叠,山体表面的沟槽及主要皴纹线都相互平行并保持直立。采取这种结构的假山,要注意山体在高度方向上的起伏变化和在平面上的前后错落变化。
②斜立结构。构成假山的大部分山石,都采取斜立状态,山体的主导皴纹线也是斜立的。山石与地面的夹角在45°以上、90°以下。这个夹角一定不能小于45°,否则就成了斜卧状态而不是斜立状态。假山主体部分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应是整个假山的基本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山体陪衬部分则可以分为1~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与主山形成相互交错的斜立状态,这样能够增加变化,使假山造型更加具有动感。
采用竖立式结构的假山石材,一般多是条状或长片状的山石,矮而短的山石不能多用。这是因为,长条形的山石易于砌出竖直的线条。但长条形山石在用水泥砂浆黏合成悬垂状时,全靠水泥的黏结力来承受其重量。因此,对石材质地就有了新的要求。一般要求石材质地粗糙或石面密布小孔,这样的石材用水泥砂浆作黏合材料的附着力很强,容易将山石黏合牢固,如图1-19所示。
图1-19 竖立式假山
(4)填充式结构 一般的土山、带土石山和个别的石山,或者在假山的某一局部山体中,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这种假山的山体内部是由泥土、废砖石或混凝土材料填充起来的,因此其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填充。按填充材料及其功用的不同,可以将填充式假山结构分为以下三种。
①填土结构。山体全由泥土堆填构成,或在用山石砌筑的假山壁后或假山穴坑中用泥土填实,都属于填土结构。假山采取这种结构形式,既能够造出陡峭的悬崖绝壁,又可少用山石材料,降低假山造价,而且能够确保假山有足够大的规模,也十分有利于假山上的植物配置,如图1-20所示。
图1-20 填土假山
②砖石填充结构。以无用的碎砖、石块、灰块和建筑渣土作为填充材料,填埋在石山的内部或者土山的底部,既可增大假山的体积,又处理了园林工程中的建筑垃圾,一举两得。这种方式在一般的假山工程中都可以应用,如图1-21所示。
图1-21 砖石填充假山
③混凝土填充结构。有时,需要砌筑的假山山峰又高又陡,在山峰内部填充泥土或碎砖石都不能确保结构的牢固,山峰容易倒塌。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用混凝土来填充,使混凝土作为骨架,从内部将山峰凝固成一个整体。混凝土石采用水泥、砂、石按1:2:(4~6)的比例搅拌配制而成,主要是作为假山基础材料及山峰内部的填充材料。混凝土填充的方法是:先用山石将山峰砌筑成一个高70~120cm(要高低错落)、平面形状不规则的山石筒体,然后用C15混凝土浇筑筒中至筒的最低口处。待基本凝固时,再砌筑第二层山石筒体,并按相同的方法浇筑混凝土。如此操作,直到封顶为止,就能够砌筑起高高的山峰,如图1-22所示。
图1-22 混凝土填充假山
1.1.5.2 假山山顶造型
假山山顶的基本造型一般有四种,即峰顶式、峦顶式、岩顶式和平顶式。
(1)峰顶式 峰顶式是指将假山山峰塑造成各种形式的山峰。常用山峰形式有分峰式、合峰式、剑立式、斧立式、流云式和斜立式,如图1-23所示。
图1-23 峰顶造型
①分峰式。即将山顶塑造成多个高低不同的尖峰形式,既群连而又峰离,如图1-23(a)所示。它适用于峰体部分有较大面积的山头造型。
②合峰式。即将高低山峰融合在一起,高峰突出为主,低峰附属为肩,形成有峰有谷的群峰山体,如图1-23(b)所示。它适用于峰体部分有较大面积,并且要求突出主山峰雄伟姿态的山体。
③剑立式。即将山峰塑造成挺拔直立的尖顶单峰,如同石笋石林一般,如图1-23(c)所示。它适用于峰体部分面积较小,而山体为竖立式结构的造型。
④斧立式。又称冠状式,即将挺拔直立的峰尖顶塑造成峰冠,犹如立斧之状,如图1-23(d)所示。它多适用于观赏强的单峰石景。
⑤流云式。这是一种横向纹体的造型,它是将山峰做成横向延伸,层层错落,如同层云横飞、流霞盘绕之态的造型,如图1-23(e)所示。它适用于山体为层叠式结构的情况。
⑥斜立式。这是流云式的改进型,即将山石斜放,层叠错落,势如奔趋之状,如图1-23(f)所示。它适用于山体结构为斜立式的假山。
(2)峦顶式 即将山顶做成峰顶连绵、重峦叠嶂的一种造型。根据其做法分为圆丘式峦顶、梯台式峦顶、玲珑式峦顶和灌丛式峦顶。
①圆丘式峦顶。即将山顶做成不规则的圆丘隆起,如同低山丘陵之状。这种峦顶观赏性较差,只适用于假山中个别小山的山顶。
②梯台式峦顶。即用板状大块石,做成不规则的梯台状。
③玲珑式峦顶。即用含有许多洞眼的玲珑型山石,做成不规则的奇形怪状山头。它多用作环透式结构假山的收顶。
④灌丛式峦顶。即将山顶做成不规则的隆起填充土丘,在土丘上栽种耐旱灌木丛林,形成灌丛式峦顶。
(3)岩顶式 指将山体边缘做成陡峭的山岩形式,作为登高远望的观景点。按岩顶形状分为平顶式、斜坡式、悬垂式和悬挑式。
①平顶式岩顶。即将岩壁做成直立,岩顶用片状山石压顶,岩边以矮型直立山石围砌,使整个山崖呈平顶状。如图1-24(a)所示。
图1-24 岩顶造型
②斜坡式岩顶。即将岩顶顺着山势收砌成斜坡状,如图1-24(b)所示。上顶可以是平整的斜坡,也可以是崎岖不平的斜坡。
③悬垂式岩顶。即将岩顶石向前悬出并有所下垂,使岩壁下部向里凹进,有垂有悬的一种悬岩,如图1-24(c)所示。
④悬挑式岩顶。即将岩顶以山石层层出挑,构成层叠式的悬岩,如图1-24(d)所示。
(4)平顶式 将假山顶做成平顶,使其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根据需要可做成平台式、亭台式和草坪式等山顶。
①平台式顶。即将山顶用片状山石平铺做成,边缘围砌矮石墙以作拦护,即成为平台山顶。在其上设置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观景。
②亭台式顶。即在平顶上设置亭子,与下面山洞相配合,形成另一番景象。
③草坪式顶。将山顶填充一些泥土,种植草坪,借以改善山顶生气。
1.1.5.3 假山洞结构
大中型假山一般要有山洞。山洞使假山幽深莫测,对于创造山景的幽静和深远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山洞本身也有景可观,能够引起游人极大的游览兴趣。在假山山洞的设计中,还可以使假山山洞产生更多的变化,从而更加丰富其景观内容。
(1)洞壁的结构形式 从结构特点和承重分布情况来看,假山洞壁可分为以山石墙体承重的墙式洞壁和以山石洞柱为主、山石墙体为辅而承重的墙柱式洞壁两种形式。
①墙式洞壁。这种结构形式是以山石墙体为基本承重构件的。山石墙体是用假山石砌筑的不规则石山墙,用作洞壁具有整体性好、受力均匀的优点。但洞壁内表面比较平,不易做出大幅度的凹凸变化,因此洞内景观比较平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做洞壁,所需石材总量比较多,假山造价稍高。
②墙柱式洞壁。由洞柱和柱间墙体构成的洞壁,就是墙柱式洞壁。在这种洞壁中,洞柱是主要的承重构件,而洞墙只承担少量的洞顶荷载。由于洞柱支撑了主要的荷载,柱间墙就可以做得比较薄,可以节约洞壁所用的山石。墙柱式洞壁受力比较集中,壁面容易做出大幅度的凹凸变化,洞内景观自然,所用石材的总量可以比较少,因此假山造价可以降低一些。洞柱有独立柱和连墙柱两种,独立柱有直立石柱和层叠石柱两种做法。直立石柱是用长条形山石直立起来作为洞柱,在柱底有固定柱脚的座石,在柱顶有起联系作用的压顶石。层叠石柱则是用块状山石错落层叠砌筑而成的,柱脚、柱顶也可以用垫脚座石和压顶石。
(2)山洞洞顶设计 由于一般条形假山的长度有限,大多数条石的长度都在1~2m,如果山洞设计为2m左右宽度,则条石的长度就不足以直接用作洞顶石梁,这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做出洞顶来。因此,假山洞的洞顶结构一般都要比洞壁、洞底复杂一些。从洞顶的常见做法来看,其基本结构方式有三种,即盖梁式、挑梁式和拱券式。下面就这三种洞顶结构来考察它们的设计特点。
①盖梁式洞顶。假山石梁或石板的两端直接放在山洞两侧洞柱上,呈盖顶状,这种洞顶结构形式就是盖梁式。盖梁式结构的洞顶整体性强,结构比较简单,也很稳定,因此是造山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受石梁长度的限制,采用盖梁式洞顶的山洞不宜做得过宽,而且洞顶的形状往往太平整,不像自然的洞顶。因此在洞顶设计中就应对假山施工提出要求,尽可能采用不规则的条形石材来做洞顶石梁。石梁在洞顶的搭盖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如图1-25所示。
图1-25 洞顶梁盖搭盖方式
a.单梁盖顶:即洞顶由一条石梁盖顶受力。
b.丁字梁盖顶:由两条长石梁相交成丁字形,作为盖顶的承重梁。
c.井字梁盖顶:两条石梁纵向并行在下,另外两条石梁横向并行搭盖在纵向石梁上,多梁受力。
d.双梁盖顶:使用两条长石梁并行盖顶,洞顶荷载分布于两条梁上。
e.三角梁盖顶:三条石梁呈三角形搭在洞顶,由三梁共同受力。
f.藻井梁盖顶:洞顶由多梁受力,其梁头交搭成藻井状。
②挑梁式洞顶。用山石从两侧洞壁洞柱向洞中央相对悬挑伸出,并合拢做成洞顶,这种结构就是挑梁式洞顶结构,如图1-26(a)所示。
图1-26 洞顶类型
③拱券式洞顶。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较大跨度的洞顶,是用块状山石作为券石,以水泥砂浆作为黏合剂,顺序起拱,做成拱形洞顶。这种洞顶的做法也有称作造环桥法的,其环拱所承受的重力是沿着券石从中央分向两侧相互挤压传递,能够很好地向洞柱洞壁传力,因此不会像挑梁式和盖梁式洞顶那样将石梁压裂、将挑梁压塌。由于做成洞顶的石材不是平直的石梁或石板,二十多块不规则的自然山石,其结构形式又使洞顶顶壁连成一体,因此这种结构的山洞洞顶整体感很强,洞景自然变化,与自然山洞形象相近。在拱券式结构的山洞施工过程中,当洞壁砌筑到一定高度后,须先用脚手架搭起操作平台,而后人在平台上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够方便操作,同时也容易对券石进行临时支撑,能够确保拱券工作质量,如图1-26(b)所示。
1.1.6 假山造型禁忌
为了防止在叠石造山中由于出现一些不符合审美欣赏原则的弊病而损害假山艺术形象的情况出现,弄清楚造型中有哪些禁忌和哪些应当避免的情况是很必要的。可参见图1-27所示。
图1-27 假山与石景造型的常见弊病
一忌对称居中。假山的布局不能在地块的正中,假山的主山、主峰也不要居于山系的中央位置。山头形状、小山在主山两侧的布置都不可呈对称状,要防止形成“笔架山”。在同一座山相背的两面山坡,其坡度陡缓不宜一样,应该一坡陡、一坡缓。
二忌重心不稳。视觉上的重心不稳和结构上的重心不稳都要避免。前者会破坏假山构图的均衡,给观者造成心理威胁;后者则直接产生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山体倒塌或人员伤害。但是,在石景的造型中也不能做得四平八稳,没有一点悬险感的石景往往缺乏生动性。
三忌杂乱无章。树有枝干,山有脉络,构成假山的所有山石都不要东倒西歪地杂乱布置,要按照一定的脉络关系相互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要在变化的山石景物中加强结构上的联系和统一。
四忌纹理不顺。假山、石景的石面皴纹线条要相互理顺。不同山石平行的纹理、放射状的纹理和弯曲的纹理都要相互协调、通顺地组合在一起。即使是石面纹理很乱的山石之间,也要尽可能使纹理保持平顺状态。
五忌“铜墙铁壁”。砌筑假山石壁,不得砌成像平整的墙面一样。山石之间的缝隙也不要全都填塞,不能做成密不透风的墙体状。
六忌“刀山剑树”。相同形状、相同宽度的山峰不能重复排列过多,不能等距排列如刀山剑树般。山的宽度和位置安排要有变化,排列要有疏有密。
七忌“鼠洞蚁穴”。假山做洞不可太小气。山洞太矮、太窄、太直,都不利于观赏和游览,也不能够让人得到真山洞般的感受。这就是说,假山洞洞道的平均高度一般应在1.9m以上,平均宽度则应在1.5m以上。
八忌“堆叠罗汉”。假山石上下重叠,而又无前后左右的错落变化,则被称为“叠罗汉”。这种堆叠方式比较规整,如果是片石层叠,则如同叠饼状,在假山和石景造型中都是要尽可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