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漫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2.1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1]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建立了浮力定律等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17世纪,帕斯卡阐明了静止流体中压力的概念,牛顿研究了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提出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时针对黏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提出了牛顿黏性定律。之后,法国皮托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对运河中船只的阻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利用微分方程组描述了无黏流体的运动;伯努利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即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标志着流体动力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立,从此开始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定量研究流体运动。18世纪,位势流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在水波、潮汐、涡旋运动、声学等方面阐明了很多规律。法国拉格朗日对无旋运动、德国赫尔姆霍兹对涡旋运动做了研究。在上述研究中,流体的黏性并不起重要作用,所考虑的是无黏流体。

1823年纳维(M.Navier)提出了流动方程用于不可压缩性流体,1845年斯托克斯(G.G.Stokes)改进了该方程,后称为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是N-S方程在黏度为零时的特例。然而,由于方程复杂,只有少数简单流动才能求解。这种局面直到1883年雷诺(O.Reynolds)提出对流动有决定性影响的无量纲数群(雷诺数)后才得以改观。1880—1883年间雷诺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管内流动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变发生在雷诺数为1800—2000之间,澄清了实验结果之间的混乱,对指导实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普朗特等从1904年到1921年逐步将N-S方程作了简化,从推理、数学论证和实验测量等角度建立了边界层理论,能计算简单情形下边界层内流动状态和流体同固体间的黏性力。该理论明确了理想流体的适用范围,又能计算物体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同时,普朗克提出了许多新概念,广泛用于飞机和汽轮机的设计中。20世纪初,飞机的出现极大促进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以儒科夫斯基、恰普雷金、普朗克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开创了以无黏不可压缩流体位势流理论为基础的机翼理论,阐明了机翼受到举力,从而将比空气重的飞机托上天空的原理。边界层理论和机翼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流体力学的重大进展,使无黏流体理论同黏性流体的边界层理论有机结合起来。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的应用,飞行器速度超过声速,实现了航天飞行,使气体高速流动的研究进展迅速。

20世纪40年代,关于炸药或天然气等介质中发生的爆轰波 [注] 形成了新的理论,为研究原子弹、炸药等起爆后激波在空气或水中的传播,发展了爆炸波 [注] 理论。此后,流体力学出现了许多分支,如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稀薄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等。20世纪60年代,由于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需要,出现了计算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后开始在流体力学中应用,尤其是在低速流和流体边界形状甚为复杂的问题中,优越性更加显著。近年来又开始了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高速流的问题,也出现了有限元方法和差分方法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在高等学校中,流体力学是化学工程、航空、船舶、汽车、水利、环境工程、给水排水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必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