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1.1.1 膜的历史
膜是一类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不同物质分离的工具。驱动力通常为压力,也可以是热、光、化学刺激等;分离的机理有多种,主要基于被分离物质的几何、物理、化学性质。就水净化膜而言,分离通常是基于尺寸和表面性质(疏水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络合相互作用等)。通常,水净化膜依据孔径尺寸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所针对的分离对象也是从大到小变化,如图1.2所示。
图1.2 水净化膜的种类和分离对象(1Å=0.1nm)
由图1.2可知,微滤膜的孔径在100nm以上,主要分离细菌等大颗粒物质;超滤膜的尺寸范围是2~100nm,主要针对油水乳液、纳米微球、病毒等颗粒物进行分离;纳滤膜的孔径小于2nm,主要分离污水中的染料分子、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反渗透膜则为无孔膜,主要用于分离NaCl和水,用于苦咸水和海水淡化过程。
人类对于膜的认知和使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采用简单的天然织物等进行过滤,可以看作是最初的微滤。1748年法国哲学家J.Abbe Nollet提出渗透作用(osmosis)来描述水通过猪膀胱隔膜的现象,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关于膜研究的第一个记录。1855年,Fick用硝酸纤维素制备了人工合成膜。1864年Traube制备出了第一个人造亚铁氰化铜膜。1887年,van’t Hoff用Traube和Pfeffer所制备的膜来测定溶液的渗透压,并得出van’t Hoff方程。同一时期,Maxwell用选择性半透膜发展了气体动力学理论。
早期的膜基本局限于动物内脏,如猪、牛的膀胱膜、动物(如鱼)内脏的肠衣等,且仅限于实验室研究使用。直到1907年,Bechhold制备出了具有系列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其他学者包括Elford、Zsigmondy、Bachmann、Ferry改进了Bechhold的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实现了硝酸纤维素膜的商业化。在接下来的20年里,这种微孔膜的制备技术被推广到醋酸纤维素膜(见图1.3)。
图1.3 膜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