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14年鲤鱼“急性烂鳃”的再认识
1.为何越是加强病害预防工作,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率越高?
近几年鲤鱼“急性烂鳃”的肆虐流行,使养殖户对病害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更舍得投入成本使用药物。不管池塘水质情况,不论池鱼健康状况,一般采取半月一次消毒,半月一次杀虫,半月一次拌药饵投喂的方法,还有预防工作做得更“到位的”,10天一消毒,10天一杀虫,10天一拌药饵投喂。养殖户施用药物越来越多、施药成本越来越高,相反,鱼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认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施用后反而加重病情,死鱼更快更多。鲤鱼养殖户对此感到迷茫。
为什么病害预防工作做得越到位,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率越高?针对上述情况,思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一贯强调的病害预防工作本身是不是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泼洒的防治药物都是通过水质环境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鱼体的,防治药物的泼洒引起水质环境的变化对患病鱼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何谓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图5-1是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链与物质循环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自我净化运转的。养殖池塘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就是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剩饵以及动植物尸骸(主要指藻类和水生动物尸骸)等。这些污染物在水体溶氧满足的条件下,在细菌参与降解下,分解成无机营养物质,这些无机营养物质在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完成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图5-1 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链与物质循环示意图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无机营养盐类,大量增殖,并产生氧气。这些大量增殖的藻类形成池塘初级生产力,并被池中水生动物和养殖动物直接或间接摄食利用,形成物质转化成生物量的循环。
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池塘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比80%~90%。在自然水体中,在没有人为药物杀灭的情况下,细菌大量存在,所以说粪便、残饵、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细菌不会构成制约因子。自然水体在地球上存在了许多年,水中各种生物也持续繁衍生存了许多年,原因就在于水体自身有自净能力。其中藻类、细菌在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人工养殖池塘,养殖动物密度大,大量投喂饲料,残饵、粪便、动植物尸骸(主要指藻类和水生动物尸骸)等有机污染物大大增加。池塘呼吸作用即有机物的分解任务异常繁重,需要消耗更多的溶氧,需要更多细菌来参与,需要更多藻类来吸收降解的无机盐类,才能保证池塘呼吸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池塘自净机制正常运转和顺利进行。
这种情况下,养殖者应该想方设法协助提高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养菌养藻,做好藻相、菌相的管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促使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生物链之间良性循环和平衡,确保池塘自净系统正常运转。
而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预防病害,频繁施用水体杀菌消毒剂,盲目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菌杀藻,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濒于崩溃的状况。
上述这些行为,导致池塘有机污染物降解不彻底,降解产物吸收不顺畅,水体内积累大量的有害产物,如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甲烷等。池塘养殖中后期这些有害产物常常居高不下,养殖鱼类生存在如此恶化的水质环境中,长期遭受环境胁迫而产生应激反应,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极易染病患病。
2.泼洒的治疗药物都是给鲤鱼烂鳃病的“急性”加注的“助推剂”
鲤鱼继发性病菌感染,呈现烂鳃症状时,养殖户多会选用水体消毒剂或抗生素进行泼洒,期望一举杀灭鱼鳃上的病菌,往往忽略了泼洒的药物给水质环境造成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患病鱼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使用的药物是通过水质环境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鱼体的,这是养殖池塘外用药物施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烂鳃应该说是鱼类病害一个共性的症状,它不应该与“急性”相关联。之所以呈现“急性”,发病急、死鱼快、病死率高,就是处于烂鳃症状的鲤鱼,鳃呼吸功能受损衰竭,突然遇到了池塘普遍缺氧的状况,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大批量的鱼死亡。
近几年来,出现鲤鱼“急性烂鳃”初始症状后,用于治疗的药物涵盖市场上多种杀菌消毒剂及常用的抗生素。在施用这些药物时,首先改变的是池塘水质环境,导致池中大量藻类死亡,大量的细菌灭活,显现出来的结果是大量死亡藻类的分解需要大量耗氧,且释放藻毒素。此时烂鳃状态的鲤鱼呼吸功能受损衰竭,突然遇到池塘缺氧,接下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了。
3.鲤鱼“急性烂鳃”的典型病例
鲤鱼“急性烂鳃”发病、正在出现大量死鱼的池塘,多数出现了大量藻类死亡的现象,俗称“倒藻”或“倒水”,不断转动的增氧机叶轮打起来的水花没有藻色。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养殖户施用杀菌消毒药物大量杀死藻类。
2013年笔者亲历的一个病例,印象十分深刻。郑州市广武黄河滩养殖区一个养殖户的十多亩鲤鱼池塘,池中鲤鱼是2012年繁殖的鱼苗,采用夏花养成鱼模式,已养成即将出售。5月下旬的一天,该池塘鲤鱼出现了烂鳃病症状,当时正值连续阴雨的天气,看到水面上呆滞、漫游的鱼,该养殖户甚为焦虑惶恐。当天下午他施用据说治疗鲤鱼“急性烂鳃”效果很好的药物恩诺沙星泼洒一次,第二天一早发现丝毫没有好转,零零星星开始死鱼,病情还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此时他救鱼心切,又泼洒了一次恩诺沙星,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使他惊呆了,大批大批死鱼。结果施药后两个小时时间,数万公斤鱼全部死光。这就是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的典型病例之一。
实际养殖生产中,施药治疗鲤鱼烂鳃病时,施用某些水体消毒剂或抗生素等药物并没有出现大量死鱼,通常这种药物就被认为是有效治疗药物而口口相传。这里面有巧合的因素,或有些侥幸成分,那就是施用该药物引起水质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没有超出患病鱼体的忍受度。但这是不可复制的。
4.结论与分析
①鱼类病害发生的基础往往是池塘水质环境恶化,并且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池养鱼类遭受环境胁迫而产生应激反应,其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的基础同样是池塘水质环境较长时间处于恶化状况;发病诱因多是寄生虫(如孢子虫)侵扰等因素造成的鱼鳃损伤;发病病因多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大批死亡原因多是患烂鳃病的鲤鱼,其呼吸功能受损衰竭,又遇到池塘突然缺氧的状况。所以依据鲤鱼“急性烂鳃”的流行病理机理,称作鲤鱼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更为贴切。
鲤鱼“急性烂鳃”死亡率的高低,跟池塘水质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以及患病鱼体自身忍耐程度直接关联。
②目前为止,鲤鱼“急性烂鳃”主要致病病原体不能认定为锦鲤疱疹病毒(KHV)。2013年、2014年两年发病流行期间,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将该病害样本送往深圳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陆陆续续共计19批病样,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均呈现阴性,无一例检测出锦鲤疱疹病毒(KHV)。
③在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链和物质循环关系中,应当充分认识和理解细菌和藻类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池塘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不能频繁施用水体杀菌消毒剂,不能盲目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菌杀藻。
日常养殖生产中,应做好藻相、菌相的管理,注重维护和提高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改善池塘水质环境,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条件致病菌感染致病的机会。
④出现鲤鱼烂鳃病初始症状时,施用治疗药物必须充分考虑到引起水质环境的变化对鱼体的影响程度,降低对鱼体的不利影响。如施药时选在晴好天气的上午,选用杀菌效果好、但对藻类影响不太大的药物,或选用能杀菌且可以增氧的药物,施药时或施药后采取多种增氧措施,防止池塘严重缺氧状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