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璧是重要的葬器
山东沂水县诸葛镇大暖峪村出土的三件战国玉璧,其中一璧面雕锯齿纹,象征太阳之光辉。璧有陪葬的功能,尤其是身份较高者死后必带的器物,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陪葬的秦璧等
《尚书·金滕》记周公“植璧秉珪”,向先祖祷告:“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以珪归矣而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周公准备代替武王去死,拿着璧和珪,向先辈祷告说:我心地像先辈一样善良,又多才多艺,能侍奉好您们。您们若允许我死,我就带着璧和珪来见您们;您们若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摒弃璧和珪。从记载中不难理解,璧和珪是死者携带的礼物,若不到九泉之下,便不需要璧和珪。
牛首图腾璧
《左传·僖公六年》记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这段文字记载的是:许国国君反绑双臂,口里衔着一块玉璧,许国的大夫们穿着孝服,许国的名士用车载着一口棺材,向楚国求降。楚王问逢伯怎样处理,逢伯说:“从前,周武王灭掉商朝的时候,商朝的微子启也是这样投降的,武王亲自解开绳索,收下其嘴里衔着的玉璧,用去邪的方法对璧作了处理,并用火烧掉了棺材,用对待上宾的礼仪接待了他,让微子回到了他的领地。”楚王听后,就用武王对待微子的办法处理了这件事,接受了“许男”的投降。
《左传·僖公七年》记载:申侯“有宠于楚文王,文王(知其)将死,与之璧……”楚文王知道申侯将难免一死,送其一璧,令其速行。
成公二年,鞍之战,晋国韩厥追及齐顷公,将俘之,不忍立即加辱,乃以臣礼事之。因齐侯很快将有性命之危,这时韩“奉觞加璧以进”,以示关怀。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正如古玉专家臧振、潘守永所考证的那样,璧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作为礼物献给神灵、留给自己死后享用。
在对大量古墓地发掘和考古活动中,专家早已证实了璧是古代最重要的陪葬品之一,专家推测,古人认为璧作为陪葬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可作为食品供死者享用;②可以使死者身体不朽,灵魂永在;③可以防止地下其他鬼怪的侵扰。
有了这样的观念,墓中玉璧的多少以及玉璧品级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尊崇、虔诚程度,另一方面是死者地位、身份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