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实验方法
(1)含油污泥和采出液的石油烃含量测定
本实验取油田采出液时,取的是清液,为防止清液里边有石油烃,我们取了200mL采出液,用重量法进行测定石油烃含量,通过索氏提取器,在75℃时用氯仿回流萃取,时间为6h;然后回收氯仿混合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8%的NaOH洗涤索氏提取器2~3次,都转入分液漏斗中,振荡2min,其次将上层碱液丢弃,剩下的氯仿溶液用蒸馏水洗涤3次,弃去上层水相;再次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转入蒸馏瓶中,常温除去氯仿;48h后称重,瓶子增加的重量即为石油烃含量。
注意:为防止轻组分石油烃挥发,对蒸馏瓶中的空气进行气相色谱检测挥发石油烃。污泥中石油烃采取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步骤,不同点是在一开始用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38]。
(2)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称取100mL的采出清液和10g含油污泥,加入到无菌水中,振荡,过滤,变成均一的悬液,对悬液进行稀释,然后涂平板,好氧细菌稀释倍数为10-6~10-1、厌氧细菌稀释倍数为10-4~10-1,倒置进行好氧和厌氧培养,好氧细菌3d后CFU计数、厌氧细菌10d后CFU计数[38,75~86]。好氧细菌采用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厌氧菌采用富集培养基(1.5%的琼脂)[38,77]。
(3)石油厌氧产气测定
① 气体组分:安捷伦气相色谱仪。
② 检测器:FID200℃;气化进样器150℃。
③ 色谱柱:PONA弹性石英毛细柱(50m×0.2mm×0.5μm)。
④ 柱温:初温35℃,保留15min;以5℃/min速率升温至200℃,保留5min[34~37]。
取样时先用气体收集器从上方收集气体,然后再用密封注射器取样,进样体积为0.3mL,将标准气体用高纯氮气稀释成不同浓度,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分析,修正的面积归一法定量气体含量[78]。
Varian GC-3800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l2O3(50m×0.53mm×20μm),温度控制条件为初始柱温40℃,2min后到100℃,以10℃/min速率升温至170℃,保持25min。进样口温度为100℃;FID检测器温度为150℃,高纯度氦气为载气[72]。
(4)石油正构烷烃和柱层析及饱和烃分析
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19—2016《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及《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将降解前后的石油分成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将降解前后的油样用二硫化碳进行溶解,用GC-FID(CP3800)进行模拟蒸馏分析原油浓度与组分的变化,进样量为0.8μL,毛细管柱为CP5960柱(5m×0.53mm×0.25μm),分流进样(1∶2)。控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留2min;以10℃/min速率升温至350℃,保留10min。载气为氮气[38]。
GC-MS分析:仪器为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5975i质谱联用仪。弹性石英毛细柱(60m×0.25mm×0.25μm)。测试条件:进样口温度为300℃;柱温(程序升温),初温50℃进行1min,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120℃;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温到250℃;再以3℃/min的速率升温到310℃,维持30min。质谱EI源,70eV,照射灯丝电流为100μA,进行全扫描[34~37]。
(5)石油烃降解率的测定
根据国家标准HJ 637—2012对降解前后的石油烃降解率进行红外分光光度测试,红外分光光度仪先用称重法进行校准,而后对石油烃进行萃取,再根据萃取比换算成油类含量。首先将培养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然后酸化到pH≤2,用CCl4洗涤3次,加入NaCl振荡,静置分层后,取下层萃取液加入含有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中,并用真空泵抽滤,与此同时,对上层溶液再重复刚才的操作。然后将漏斗中的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CCl4定容。稀释一定倍数以后,用红外分光测油仪确定石油烃含量[38,79,80]。
(6)降解前后石油烃的黏度
根据GB/T 265—1988标准测量,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标定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毛细管黏度计是以博斯方程为基础的,然后计算出动力黏度(mPa·s),就是黏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
(7)采出液和含油污泥中各组分及性质分析
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比色法,全磷测定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钾、钠采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法,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可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法进行滴定,用EDTA滴定法测定钙、镁离子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出水中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8)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在进行细菌群落分析的时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71~75]。通过对采出水和含油污泥中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而且经过PCR对样品中的古菌和细菌的16S rDNA的V3区进行扩增,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下面介绍一下微生物群落的PCR-DGGE分析。
取菌液1mL进行离心操作,转速设定为10000r/min,离心时间为1min,离心后用微量移液枪吸取上清液;重复多次操作,然后将菌体用玻璃珠破碎法进行DNA的提取,通过玻璃珠加入磷酸盐缓冲液(1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8.0)和0.5mol/L Tris HCl(pH值为8.0)、0.1mol/L NaCl、10% SDS;在破壁仪(日本)上进行破壁30s,然后用Tirs饱和酚、异戊醇、氯仿(25∶1∶24,pH值≥7.8)、异戊醇、氯仿(1∶24)进行抽提。以上操作离心条件均为17000g,4℃,5min[40,81],所得DNA通过QIAGEN试剂盒进行纯化后进行PCR。通过琼脂糖胶电泳,观察所提DNA的亮度,同时测量OD260和OD280值,以确定DNA的浓度,然后放-20℃冰箱保存备用[40,71~75]。具体来说,电泳用1倍TAE储备液(加琼脂)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样缓冲液6×Loading Buffer中含有指示剂溴酚蓝,可显示电泳进程,表2-6为50倍的TAE储备液配方[40,71~75]。
表2-6 50倍的TAE储备液[40,71~75]
提取DNA后,下面就要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由于后续要进行细菌群落的分析,先是对所有用具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离心机打开预冷至4℃,打开制冰机制冰,用紫外灯对超净工作台灭菌20min,取出DNA在冰上解冻,并且做空白对照,体系为20μL。有关学者提出在进行DGGE分析时,扩增片段要在500bp以下,因此,本章选用了带GC夹的引物341F-GC和534R(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见表2-7),带GC夹的目的就是防止双链完全解开,更好地使DNA扩增片段在相应的变性剂浓度上停止,达到分离的目的[71~75]。通过表2-8说明PCR的扩增体系,同时通过多次重复试验,确定了本章试验中的最佳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表2-7 细菌PCR扩增所需的引物[32~42,71~75]
表2-8 细菌PCR扩增体系[32~42,71~75]
分析细菌后,需要对产甲烷古菌也进行群落分析,首先进行PCR扩增,试验中选择的前引物为pARCH344f-GC,后引物为UNIV 522r,具体序列详见表2-9[32~42,71~75]。通过表2-10说明了古菌PCR的扩增体系,同时通过多次重复试验,确定了本章试验中古菌的最佳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95℃变性45s,60℃退火45s,72℃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表2-9 古菌PCR扩增所需的引物[32~42,71~75]
表2-10 古菌PCR扩增体系[32~42,71~7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过程主要是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胶液,本实验选用30%~70%变性剂浓度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如表2-11和表2-12所列。将药品依次加入两个离心管中,一个浓度为30%,一个浓度为70%,加入后用无菌水定溶至16mL,混合均匀,全部溶解后,每管分别加入18μL TEMED溶液和80μL 10% APS溶液;混匀,分别吸入注射器准备灌胶,注射器用灌胶器(BIO-RAD公司)固定好后向胶槽灌胶,灌满后上方插上梳子,凝胶1h,将玻璃板固定,两侧中间要垫塑料片,做好胶槽,将其固定在制胶架上;固定好,下部要垫海绵,以防灌胶时胶液漏出,导致胶液不足。
表2-11 30%和70%的变性剂溶液[71~75]
表2-12 40%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37.5∶1)[71~75]
① 电泳 首先在凝胶期间进行预电泳,因为电泳需要在60℃下进行,因此在将胶放入电泳槽前需要先加热到60℃,待胶凝固,电泳槽中缓冲液升温到60℃后,将胶放入电泳槽;之后用接种枪反复吹胶空;然后上样,间隔上样,上样量为20μL。之后进行电泳,电泳条件为:电压75V,时间14h。
② 染色 待电泳结束后,电泳槽缓冲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将胶取出,打开胶槽玻璃板,轻轻去除凝胶。要注意:聚丙烯酰胺凝胶易碎,取出后放入去离子水中清洗,清洗后放入EB染色15min。
③ 成像分析 取出染色后凝胶,用去离子水冲洗染色剂,将胶放入成像系统(BIO-RAD公司)成像,保存照片用于分析[71~75]。
(9)数据统计和分析
作图采用Origin8.0画图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SPSS Inc.,Chicago,IL),标准差(SD)和最低显著性检验(LSD)用来比较和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