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服装量裁基础知识
一、服装量体的基本方法
所谓量体裁衣,是指从测量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尺寸,推算出服装的尺码,到裁料缝制的整个过程。虽然只需要获得一般的量体数据,就能够裁剪衣服,但是这样裁剪出来的衣服通常只具有“御寒蔽体”的传统功能,而很难体现出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今天,人们穿衣不仅仅是为了遮羞御寒,还更重视服装的审美功能。所以,量体裁衣应该追求的目的是:不仅要使穿在身上的衣服更加合体,还应该尽量使服装符合穿着人的个体特征和审美心理。
一般来说,量体的顺序是先横后直,从上往下。
量体时,首先被测量的人要自然站立,无挺腰、弯腰、探视等动作。其次,在测量时,要注意被测人所穿的衣服的厚薄。测量时,软尺的松紧程度要适合,既不宜过松,也不宜太紧;在测量中,软尺要保持水平线,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如转动。如果被测人的体型有某种特殊情况,例如挺胸、驼背、凸肚、臀大,那么在测量后需要在记录上做出特殊标记,以方便在裁剪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被测人对服饰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有的人要求胸围稍微宽松一些,有的人要求腰围稍微紧一些,那么在必要时也需要在记录中标记。
具体的量体方法如下。
1. 领围量法
用软尺在人体颈根处经颈侧点围量一周作为基本尺寸,再用实测尺寸加上大约25毫米作为衬衫领口的尺寸。测量高度为领口的位置,既不要太靠上,也不要太靠下,更不要太紧或者太松。测量的时候,以能够轻松转动软尺为宜。或者,也可以挑选一件自己觉得最合适的衬衫来进行测量。测量前,先把衬衣的领口放平,再从一端的衬衣纽扣中心测量到另一端的衬衣钮孔中心,得出的数据就是实际的领围大小。
2. 胸围量法
用软尺从前胸开始,经过腋下,在胸部最丰满的部位呈水平围量一周作为胸围的基本尺寸。为了使测量的数据准确,在测量前,被测人应该先做几下深呼吸,尽量让自己轻松,身体处于自然状态,不要刻意屏住呼吸。在测量时还要尽量少穿衣服。给女性测量胸围时,要留意文胸的厚度。在测量时,软尺不但要保持平行,而且要能够自如转动。另外,像旗袍、唐装这类服装一般都比较紧身,能够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所以,在为这类服装量体并且测量胸围的同时,还需要测量上胸围和下胸围,并且将上胸围和下胸围的数据附注在尺寸表上。
3. 腰围量法
用软尺在人体腰部最凹处呈水平围量一周作为腰围的基本尺寸。腹部突出、体型肥胖的人士,在测量时,要以双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与腰部重合的地方作为测量点。
4. 臀围量法
用软尺在臀部最丰满的部位水平围量一周,以此作为臀围的基本尺寸。
5. 肩宽量法
用软尺从人体左肩端点经背颈部量至右肩端点,即总肩宽度。
6. 袖长量法
用软尺从肩部外侧沿手臂测量至手部虎口位置的长度,即袖长。测量时,手臂要自然垂直,不能够弯曲。有些紧身服装量体还需要测量臂围。
7. 裤长量法
从腰部最细处向上约3厘米的部位开始,垂直向下测量至脚部,取所需长度即裤长。部分高档西裤还需要测量大腿围和裤脚宽等数据。
8. 裙长量法
从腰部最细处向上约3厘米的部位开始,根据被测量人的喜好与裙装款式,垂直向下量至腿部适当位置。
9. 衣长量法
用软尺从肩部的最上端沿前身量至中指中间关节的水平位置。有前衣长与后衣长之分,一般来说只需要测量前衣长。而像一些对裁剪要求比较严格的礼服、旗袍、迎宾服等,还需要测量前腰节、后腰节等数据。
10. 前腰节量法
被测量人呈自然站姿,用软尺从颈侧点开始,经乳峰点,垂直测量到腰围线之间的距离。
11. 后腰节量法
被测量人呈自然站姿,用软尺从颈侧点开始,经肩胛骨,垂直测量到腰围线的距离。
有时候,制作一些款式较为特殊的服装,还需要一些其他的量体数据,例如以下几点。
12. 背宽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后腋点之间的距离。
13. 前胸宽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前腋点之间的距离。
14. 胸间距量法
用软尺水平测量两乳峰点之间的距离。
测量从肩到腰的距离时,软尺要垂直经过胸部最高点。
测量从肩到胸的距离时,要用软尺从颈侧点垂直量至乳峰点,即胸高。
当然,如果担心掌握不好测量方法影响测量数据,也可以用一套平时穿着最合身的并且款式相近的衣服作为测量标准。
测量上衣的基本顺序是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袖口、衣长、袖长;测量裤子的基本顺序是腰围、臀围、直裆、脚口、裤长。
在量体过程中,要随时对每个部位的测量数据做好记录,如果有特殊体型,更要对特殊体型或者典型特征进行记录。
总之,量体一定要到位,记录务必要准确。服装的款式、面料不同,所需要的加放量也不尽相同。人体测量部位见图1-1。
图1-1 人体测量部位
图1-1中,各部位的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胸围 代表上衣类服装的“型”。量体时,在衬衫外,沿着腋下,绕过胸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2)腰围 代表裤子类服装的“型”。量体时,在单裤外,沿着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3)臀围 绕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松度。
(4)上臀围 软尺在腰与臀的相接处水平围量一周。
(5)背宽 测量背部左右后腋点之间的长度。
(6)胸宽 测量前胸左右前腋点之间的长度。
(7)肩宽 从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测量到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呈弧形)。根据需要加放量。如果服装的款式需要夸张,肩宽可以适当放宽。做灯笼袖款可以适当改窄。
(8)乳间距 左右乳峰点之间的长度。
(9)颈根围 以颈椎点为起点,经左、右颈根外侧点和颈窝点,量至起点的围长。
(10)腋下围 软尺绕左右腋下水平围量一周。
(11)乳下围 在乳房下端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12)上臂最大围 在上臂最粗的位置水平围量一周。
(13)肘围 曲臂后,通过肘点水平围量一周。在紧身袖制图时,必须有这个尺寸。
(14)腕围 通过手掌根水平围量一周。
(15)大腿围 由臀沟下缘处的大腿根水平围量一周,即裤子下裆往下1英寸(约2.54厘米)处的裤管的围度。
(16)膝围 膝关节完全伸直,软尺在膑骨处水平围量一周。
(17)脚踝围 软尺在脚踝最细部位水平围量一周。
(18)背长 从后颈点到腰围线的垂直长度。
(19)袖长 从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根据需要增减长度。
(20)身高 代表服装的“号”,从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跟处。
(21)立裆高 从腰部最细处至大腿根部的尺寸。量体时,被测者端坐在椅上,测量从腰带中间至椅面的距离;或者被测者站立,测量从腰带中间至臀凹处的长度。立档长度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22)前后立裆长 软尺在人体正面腰部最细处中点,垂直并绕胯下,至人体背面腰部最细处中点,围量一周。
(23)裤长 身体直立,从腰围线经过膝部,垂直量至外脚踝骨处。
(24)躯干长 从后颈骨到尾骨之间的距离。
(一)西服上衣的测量与加放量
(1)肩宽 从左肩最宽处开始,量至右肩最宽处;或者从左肩端点量至右肩端点。通常男装肩宽需要加放2~3厘米,女装肩宽需要加放1~2厘米。
(2)胸围 从胸高最丰满处开始,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圈。测量胸围时,软尺的松紧度一定要合适,软尺围住胸围时,能自如转动。一般来说,男式西服的胸围的加放量是18~24厘米;如果西服内穿一件衬衫,那么加放量大约是18厘米;如果西服内要穿羊毛衫或者毛衣,那么根据羊毛衫和毛衣的厚薄,加放量在20~24厘米。女式西服的胸围的加放量是10~16厘米;如果西服内穿一件衬衫,加放量是10~12厘米;如果西服内穿羊毛衫或者毛衣,那么根据羊毛衫和毛衣的厚薄,加放量是14~16厘米。
(3)中腰 男士西服上衣一般不需要测量中腰。但是,如果被测人的体型比较特殊,则需要测量中腰。女士西服上衣都要测量中腰。测量中腰时,可以让被测人放松腰带,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周。男士西服的中腰的加放量是14~20厘米;女士西服的中腰的加放量是10~15厘米。
(4)衣长 从后背第七颈椎点开始,往下量至臀部下沿,或者取身长的1/2作为衣长。
(5)袖长 从肩端点往下,一直量至手腕最细处后再加3厘米,或者量至虎口处再减2~3厘米;被测量人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根据顾客的习惯量至其所需要的长度。
(6)下摆 男士西服上衣一般不需要量下摆。但是,如果被测量人的体型特殊,则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测量;女士西服上衣都需要测量下摆。下摆的加放量和胸围的加放量是一样的。
(7)西装背心前长 从肩部最上端开始,沿前身垂直量至皮带下约4厘米处。
(8)西装背心后长 从后领窝中心开始,沿背脊中央,垂直量至皮带下约4厘米处。
西服的测量部位与方法见图1-2。
图1-2 西服的测量部位与方法
(二)长裤的测量与加放量
(1)裤长 从腰围最细处向上约2厘米开始,一直量至鞋跟的1/2处。
(2)腰围 用软尺在腰部的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围量时,软尺的松紧程度要合适。男士西裤的腰围的加放量通常是2~4厘米;如果西裤单穿,加放量一般约2厘米;如果西裤内还要穿毛裤,那么根据毛裤的厚薄,加放量是2~4厘米。女士西裤的腰围的加放量通常是0~4厘米;如果单穿,腰围可以加放1~2厘米;如果西裤内还要穿毛裤,根据毛裤的厚薄,加放量是2~4厘米。
(3)臀围 用软尺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围量时,软尺的松紧度要合适。男士西裤臀围的加放量通常是14~18厘米;女士西裤的臀围的加放量通常是7~13厘米;老板裤(上下一样宽窄,尤其适合臀部和大腿肥胖、小腿细的体型)的加放量通常是18~22厘米。
(4)中裆 从膝盖向上5厘米处,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周。男士裤子的中裆加放量通常是15厘米;女士裤子的中裆加放量通常是10厘米。
(5)脚口 脚口的尺寸通常在21~26厘米。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视情况而定。
(6)立裆 从腰部最细处向上2厘米处开始,一直量至大腿根;或者先量出全裆(从前腰头量到后腰头),立裆的长度大约相当于全裆的2/5。
长裤的测量部位与方法见图1-3。
图1-3 长裤的测量部位与方法
(三)马夹的测量与加放量
(1)马夹长(前衣长) 从肩颈点开始,量到腰节以下12~15厘米处;也可以用男士西服上衣的后衣长减去10~12厘米,或者用女士西服上衣的后衣长减去12~14厘米。
(2)胸围 在胸部丰满处,用软尺水平围量一周。围量时,软尺的松紧程度要合适,软尺在胸围处能够自由转动。一般来说,男士马夹的胸围加放量是8~10厘米;女士马夹的胸围加放量是6~8厘米。
(四)女式西裙的测量方法与加放量
(1)裙长 裙子的长度比较灵活,可以按照被测量人的要求定。
(2)腰围 用软尺在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围量时,软尺能够自由转动。腰围通常不需要加放。
(3)臀围 用软尺沿着臀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臀围的加放量通常是6~8厘米。
女裙的测量部位与方法见图1-4。
图1-4 女裙的测量部位与方法
(五)男士夹克和夹大衣的测量方法与加放量
(1)夹大衣的衣长 用软尺从后背第七颈椎点往下,一直量到膝盖下15厘米处。
(2)胸围 用软尺在衬衣外沿着胸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围量时,软尺的松紧程度要合适。夹大衣的胸围的加放量通常是22~25厘米。夹克的胸围加放量一般是23厘米左右。
(3)肩宽 用软尺从左肩端点一直量至右肩端点。肩宽的加放量一般是3~4厘米。
(4)袖长 从肩端点向下,一直量到虎口处。
在通常情况下,衣身分割线、肩缝、侧缝、袖缝的缝份是1~1.5厘米;袖窿、袖山、领圈等弧线部位的缝份是0.6~1.0厘米;后中背缝的缝份是1.5~2.5厘米。下摆贴边和袖口贴边宽3~4厘米。放缝时,弧线部分的端角要保持与净缝线垂直。要先在样板上做好丝绺线,写上样片名称、裁片数、号型等(不对称的裁片需要标明上下、左右、正反等信息,避免弄混)。
夹克或者夹大衣的里布放缝标准是:里布样板在面样的基础上进行缩放,在各个拼缝处应加放一定的坐势量,以适应人体的运动而产生的面料的舒展量。里布样板的缝份一般大约是1厘米,不包含坐缝量。
夹克的测量部位与方法见图1-5。
图1-5 夹克的测量部位与方法
(六)衬衫的测量与加放量
衬衫尺寸的重要指标是领围、肩宽、腰围。
(1)领围 将衬衫第一粒扣子扣上,再把食指伸入领子与脖子之间的空隙,如果手指可以轻松放入,那么这就是标准领围。
(2)肩宽 用软尺从衬衣的左肩端,沿背部横向,略带向上弧线,测至右肩端,这个距离就是肩宽。
(3)袖长 要从衬衫的肩端点开始,软尺竖直向下量至手腕处。
(4)胸围 呼吸自然,用软尺在腋下沿胸部最饱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5)腰围 要从衬衣的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6)衣长 要从颈部和肩部的交点开始测量,软尺子要垂直,一直量到你希望衣服的长度为止。
(7)后衣长 要从衬衣的颈后中心开始,垂直量至下摆底边处。
一般来说,收腰的贴身衬衣,胸围的加放量是6~8厘米,腰围的放量是8~10厘米。例如:净胸围是80厘米,净腰围是70厘米,那么衬衣胸围是86~88厘米,腰围是78~80厘米。
男式衬衫的测量部位与方法见图1-6。
图1-6 男式衬衫的测量部位与方法
(七)职业装的测量方法
职业装不仅需要符合穿衣人的审美心理,服装还需要符合社会群体共同的审美心理。此外,职业装还必须要保持个体服装与团队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在保证服装个性化的同时,也要强调服装在群体中的独特风格。
职业装量体一般有套号、量身定做、量体试穿、三维测量等形式。
套号通常用于团体夏季T恤文化衫、广告衫、衬衫等比较宽松类的服装。这类服装一般根据市场的通用尺码,例如S、M、L、XL等,或者衬衫的尺码39、40、41等,再加上个人身高,则客户填写数据后统一报给制作方,再由制作方统一归码制作。
而像西服、套装等这些对合体度要求比较高的职业装,一般则采用量身定做的形式,即制作方委派专业的量体人员给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单独进行量体,再将每个人的具体尺码收集起来统一归码制作。
在量身的基础上,根据已得尺码,将预先准备的合适样衣拿给被测量者试穿,再进一步确认,这就是量体试穿。因为量体试穿需要提前制作号型比较齐全的试穿服装,所以,它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琐,不过它的优势就是准确率比较高,适用于大批量的服装制作。
三维量身法属于服装CAD体系中的一部分,是通过计算机操纵进行自动人体测量,从而为服装制作提供基础数据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量体快捷准确,数据详细;它的劣势是对机器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有专门的测量用暗室,对于职业装量体的大面积流动性并不合适。
另外,和其他类型的服装一样,职业装的量体也包括如下要素。
(1)总体高 代表服装的套号,量体时,需要从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足跟。
(2)衣长 需量对长度。从前身左侧脖根处开始,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手的虎口处。
(3)胸围 代表上衣的“型”。测量时,在衬衫外,沿腋下,绕过胸部最饱满处,平衡围量一周,并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 从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测量时,软尺在后背中心贴紧后脖根,略微呈弧形。如果服装的款式需要稍微夸张,可以将肩宽适当放宽。如果服装是灯笼袖款,可以将肩宽适当改窄。
(5)袖长 从左肩骨外端的顶点测量至手的虎口处,根据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 绕着手腕围量一周,再根据需要加放尺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用胸围比例法进行计算。
(7)领大 沿着喉骨下方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 普通体型可以根据总体高计算;但是如果遇到特殊体型,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测量时,在腰部最细处,用软尺水平围量,分别最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 从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往长约4厘米处开始,垂直朝下量至足跟减3厘米处。
(10)腰围 代表裤装的“型”。测量时,用软尺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 用软尺沿着臀部最饱满处水平围量一周,根据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 从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约4厘米处开始,量至大腿根。
正确测量人体各种数据是服装裁剪的根据。能否掌握正确的量体方法,是决定能否做出既合体美观,又能保证质量的职业服装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为制作职业装进行量体准备时,一定要注意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职业装的量体必须与成衣的试穿(即套码量身法)结合,被测量者只有在穿着与自己身型相近的标准码服装时,才能感觉到服装的局部差异,才有利于对服装进行个性化调整。
第二,在测量时,被测量者要穿贴身或紧身衣服,端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呼吸平缓。在量体过程中不要有其他多余的动作。
第三,在测量各种“围度”时,软尺一定要保持水平,切忌拉得太紧或者太松。围量胸围时,被测量人要双臂垂直,保持身体挺直平视的站姿,最好不要穿高跟鞋;测量腰围时,腰带要放松;测量肩宽时,软尺要保持水平,既不要拉得过松,也不要拉得过紧。三围的测量一定要合身,千万不要为了显瘦而在量体时故意缩小尺寸。
第四,在冬季做夏季服装,或者在夏季做冬季服装,量体的时候需要适当缩小或者放大尺寸。
第五,不同的体型对服装有不同的要求,体型胖的人量体时尺寸既不能过肥也不宜过瘦;体型瘦的人量体时尺寸要稍微宽一点。所以,在量体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好Y、A、B、C等四种体型特征,如果有特殊部位一定要注明,以作为裁剪时的参考根据。
(八)童装的测量方法
童装可以被细分为婴儿服(0~1岁)、幼童服(1~3岁)、小童服(4~6岁)、中童服(7~12岁)、大童服(13~16岁)。
由于年龄跨度大,从新生儿到16岁左右的少年身材悬殊,因此儿童服装的尺寸通常比成人服装的尺寸更为复杂。成人服装的尺码通常用XXS、XS、S、M、L、XL、XXL表示就可以了,但是儿童服装的尺码表示方法却非常繁多。有的直接用儿童年龄表示,如1Y、2Y、3Y、4Y……有的直接用身高表示,如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有的用号数表示,如1#、2#、3#、4#……
那么,儿童服装究竟应该怎样测量尺寸,穿在儿童身上的服装才能更合体呢?或者怎样才能根据儿童的身材尺寸购买到合适的服装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直接试穿,或者对孩子的身体各部位尺寸进行测量。不过,如果孩子不在场,或者无法测量,唯一知道的只有孩子的身高,那么也可以通过计算为孩子选择合体的服装。
一般来说,儿童的头部占总身高的20%,体高占总身高的80%。选择童装或者量体时,通常是以体高为标准的,而非以总身高为标准。详见表1-1。
表1-1 童装服装种类及其占体高的百分比
例如,身高100厘米左右的男童,体高大约是80厘米,衬衫的衣长大约是40厘米,连衣裙的衣长大约是62.4厘米,短裤的长度大约是24厘米,长裤的长度大约是60厘米,长大衣的长度大约是56厘米,西装的长度大约是42.4厘米,夹克衫的长度大约是39.2厘米。
孩子的个子长得快,如果需要为孩子量身制作衣裳,衣裳不宜过分合体。量体的时候,应该留出适当的宽松度。所以,要测量出准确的尺寸,一定要根据儿童服装的款式,给予适当的围度放松量和长度调节。测量时,最好在贴身薄衣裳外测量。测量腰部时,因为孩子的腰通常比较圆,不太明显,在测量时最好能够束上一条带子作为量体的参考;或者将肘部弯曲,其外侧的骨骼突出点就是腰部的位置。
为儿童量体,一般需要测量如下部位。
(1)胸围 在胸部最高处,能够插入两只手指进去,软尺水平环绕一周进行测量。
(2)腰围 先用一条细带束在腰部,细带中能插入两只手指,用软尺水平环绕一周进行测量。
(3)臀围 在臀部最大部位,经过臀高点,用软尺水平环绕一周进行测量,软尺中能插入两只手指。
(4)背长 用软尺从颈围后中心点(第七颈椎附近)测量至腰围线。
(5)衣长 从颈围后中心点开始,垂直量至腰围线时停下,再用手指轻按一下软尺至需要的长度。有时候,衣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穿衣季节和服装的款式来决定,一般来说,年龄偏小的孩子穿短服装的效果比较好,年龄偏大的孩子则根据孩子的个人气质确定服装的长度。当然,有时候服装的长度也取决于流行因素。
(6)袖长 让孩子两手臂自然下垂,用软尺从肩端点(SP)开始量至手腕部。
(7)裙长 从腰围线(WL)开始,测量至适合款式的长度,或者用衣长减去背长。
(8)裤长 双腿并拢自然站立,在身体侧面,从腰围线开始,软尺垂直测量至外足踝点,根据款式的变化可以上下移动。
(9)立裆深 取一张平面硬的椅子,端坐椅上,在身体侧面,从腰围线开始,从上往下量至椅平面。
(10)头围 用软尺绕头部最大部位水平一周,软尺中能插入两只手指。这个尺寸可以用来制作帽子,或者用于确定衣服开口时做参考。
(11)肩宽 经过颈围后中心点,测量左右两肩端点之间的尺寸。背宽尺寸的确定,可以在肩宽的基础上减去3厘米。
(九)特殊体型的测量和加放量
在量体过程中,有一些特殊体型需要特殊“对待”。
如果被测人驼背,那么首先需要量准前后腰节高,量出前胸和背宽的尺寸;后衣的长度需要在标准体型的基础上加长0.8~1.5厘米。裁剪时,需要将后中下摆减掉1.5~2厘米,侧下摆则加上后中下摆减掉的长度。
如果被测人挺胸,前胸的尺寸就要比后背的尺寸稍微大一些。具体测量方法和驼背的测量方法一样。另外,前衣长需要在标准衣长的基础上加长1~2厘米。
如果被测人腹部大,测量上衣时最好专测腹围、臀围和前后身衣长;测量裤子时,要放开腰带测量腰围,同时测量前后立裆,前立裆要稍微增长一点,后立裆要稍微缩短一点,裁剪时需要加长后立裆。
胸高臀围小的体型(净胸围比净中腰大12厘米以上;净胸围比净臀围大4厘米以上),如果按正常体型加放,那么衣服的前片有可能会出现短翘、后片下摆大撅起来的情况。所以,对于这类体型,胸围的加放量要比正常体型的加放量小2~3厘米,前衣长要加长1~1.5厘米,而女装的胸围一般要加放8~10厘米,中腰的加放量大约是13厘米,下摆的加放量是13~16厘米。
胸围小臀围大的体型(胸围比臀围小5厘米以上),如果按照正常的体型进行加放,就有可能会出现前胸横向起皱、下摆扣不上扣子的情况,这种情况尤其以中老年女性居多。所以,对于这类体型,胸围通常要比正常加放大2~3厘米,下摆一般要加2~3厘米;如果胸围比臀围小10厘米以上,那么,在胸围比正常标准加大2~3厘米的同时,下摆也要再加大2~4厘米。总之,胸围比臀围小得越多,那么胸围的加放量就会越多。
体型矮胖的,胸围的加放量通常比正常体型少2厘米;体型瘦高的,胸围的加放量通常比正常体型多2~3厘米。
如果腰小臀围大,那么腰围通常要加大2~3厘米,臀围比正常体型要多加放1~3厘米;如果腰大臀围小,那么腰围通常要减小2厘米,臀围比正常体型要多加放1~3厘米。
胳膊比较粗,或者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需要抬举胳膊的人士,袖肥可以稍微加大1~1.5厘米。
如果男装的中腰和胸围的净尺寸相同,或者中腰尺寸比胸围尺寸大时,那么中腰通常需要加放14~16厘米,胸围需要加放20~23厘米。
(十)号型、体型代号及尺码对照表
“号”代表人体身高;“型”代表(净)围度,上装通常是指胸围,下装一般是指腰围;服装商标中的A、B一般是指体型的分类代号。
服装商标上的号型是国家通过测量、分析、取平均值计算出来的数据。号型数值通常表示该套服装适合与此号型相近的人。例如:上衣170/92A,表示该上衣适合身高168~172厘米,净胸围91~93厘米,净胸腰之差在16~12厘米,A体型的人;下装170/78表该下装适合身高168~172厘米,净腰围77~79厘米的人。体型分类表及尺码对照表和各类服装规格参考表等见表1-2~表1-33。
表1-2 体型分类表
表1-3 标准服装尺码对照表
表1-4 国际服装尺码对照表
表1-5 身高体重及服装尺码对照表
表1-6 夹克衫尺码对照表
表1-7 男士衬衫的尺码对照表
表1-8 男性套装规格参考表
表1-9 女士服装尺码对照表
表1-10 女式衬衫的尺码对照表
表1-11 连身裙的尺码对照表
表1-12 半身裙的尺码对照表
表1-13 女性套装规格参考表
表1-14 男士标准型西服尺码对照表 单位:厘米
表1-15 裤子尺码对照表
表1-16 标准童装长度尺寸表
表1-17 儿童服装基本尺寸表
表1-18 童装身高号型及上下装标准尺码对照表
表1-19 女童服装标准尺码对照表
表1-20 男童服装标准尺码对照表
表1-21 婴幼儿服装尺码与身高、体重对照表
表1-22 男童服装尺码与身高、胸围、腰围对照表
表1-23 女童服装尺码与身高、胸围、腰围、臀围对照表
表1-24 儿童服装胸围及腰围尺寸加减量标准
表1-25 儿童短袖(T恤、衬衫)标准尺寸表
表1-26 儿童长袖(T恤、衬衫)标准尺寸表
表1-27 儿童短外套标准尺寸表
表1-28 儿童长外套标准尺寸表
表1-29 儿童长裤标准尺寸表
表1-30 儿童短裤标准尺寸表
表1-31 儿童中裤标准尺寸表
表1-32 儿童连衣裙标准尺寸表
表1-33 儿童短裙标准尺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