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杂环化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3 氮杂环丁烷

4.3.1 氮杂环丁烷的结构

氮杂环丁烷以前被称作三亚甲基亚胺,是无色液体,易与水互溶,沸点61.5℃,有氨的气味,在空气中有发烟现象。环翻转的活化能是5.5kJ/mol,N—H键为平伏键的构象异构体能量较低。

4.3.2 氮杂环丁烷的化学性质

相对于氮杂环丙烷,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是热力学稳定的,当N原子带上正电荷时,环的稳定性降低。在酸催化下能发生亲核开环反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3-氯代胺,相反,碱和还原剂都不能使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开环。

氮杂环丁烷的pKa值为11.29,碱性强于氮杂环丙烷(pKa=7.98),也强于二甲胺(pKa=10.73)。氮杂环丁烷与卤代烃反应生成1-烷基氮杂环丁烷,进一步与卤代烃反应得到1,1-二烷基氮杂环丁烷卤化物,该季铵盐类化合物经加热异构化成3-卤代叔胺。

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与酰卤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产物,与亚硝酸反应得到对应的1-亚硝基化产物。

4.3.3 氮杂环丁烷的合成

4.3.3.1 由3-取代胺合成

类似氧杂环丁烷的合成,由3-卤代胺在碱作用下脱卤化氢可以制得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类似氮杂环丙烷的合成,也可用3-氨基醇类化合物经Mitsunobu反应合成氮杂环丁烷。

4.3.3.2 由对甲苯磺酰胺与1,3-二卤代烃合成

对甲苯磺酰胺与1,3-二卤代烃首先发生N烷基化反应生成对甲苯磺酰胺,通过还原反应将对甲苯磺酰基从氮杂环丁烷的N上除去。

4.3.4 氮杂环丁烷的衍生物与合成应用实例

氮杂环丁烷-2-酮也叫作β-内酰胺,是非常重要的氮杂环丁烷类衍生物。由于环张力影响,β-内酰胺类化合物反应活性强。例如,它们在碱的作用下裂解成对应的β-氨基酸盐;在酸催化下水解生成β-羧基铵盐。氨或胺与β-内酰胺反应,也发生开环反应生成β-氨基酰胺。

β-内酰胺可以由β-氨基酸环化脱水制得,反应以乙腈为溶剂,在CH3SO2Cl和NaHCO3作用下实现。

若以β-氨基酸乙酯为原料,则要在2,4,6-三硝基苯基溴化镁作用下完成。

[2+2]环加成反应也是制备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例如,亚胺与烯酮发生[2+2]环加成反应生成β-内酰胺。

亚胺与酰氯在三乙胺催化下反应也可以生成β-内酰胺类化合物。首先酰氯与三乙胺会生成中间体烯酮,而后与亚胺发生[2+2]环加成反应。

氯磺酰基异氰酸酯与烯烃发生[2+2]环加成反应生成1-氯磺酰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1-位上的氯磺酰基可在苯硫酚的作用下脱去。环化反应是立体选择性的,Z-烯烃形成的是cis-β-内酰胺,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实现β-氨基酸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β-内酰胺骨架存在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结构中,青霉烷和头孢烯是这类药物的核心骨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阻止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