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脏腑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统称,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形态结构是实体性器官,主要生理功能为生化和贮藏精气,所谓“藏精气而不泻”。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合称为“六腑”,形态结构为中空的空腔器官,主要生理功能为收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所谓“传化物而不藏”。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称为“奇恒之腑”,奇,异也,恒,常也。“奇恒之腑”形态结构类似“腑”,多为中空的空腔器官,功能主藏精气又与脏相似,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

知识拓展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区别

中医学将心、肺、肝、脾、肾统称为五脏,中医学中的脏腑虽然与西医脏器的名称相同,但生理、病理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中的脏,虽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主要反映的是生理病理现象。现代医学的脏主要阐述解剖形态。中医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括几个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脏器的功能;现代医学的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几个中医学脏器的功能之中。总之,中医学中的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功能学的概念。

一、五脏

(一)心

心居于胸腔,其位置偏左,有心包卫护于外。膈之上,内有孔窍。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其五行属性为“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君主之官”。与六腑中的“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心主血脉

脉,即血脉、经脉,为血之府,即血液的居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发挥其濡养作用。脉道的通利与否,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运行。

心主血,一是指心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二则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所以说,“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侣山堂类辨》)。“奉心化赤而为血”说明心也参与血液的生成。“血为心火之化,以其为心火所成……故经谓心生血,又云血属于心”(《医碥·血》)。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道的舒缩,使得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三者具备,血液得以正常运行,表现出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势必造成血流不畅,可见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如果出现心血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刺痛等。

2.心藏神

心藏神也称心主神志、心主神明。神有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主宰着人体生命活动,如面色、眼神、言语、肢体活动等;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有广义之神,又有狭义之神。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藏象学说将其归属于五脏,但重要的为心所主。古人之所以将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指心主神明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如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出现失眠、健忘、多梦、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开窍于舌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全身的血液都归属于心,由心脏来支配。华,光彩。其华在面,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由于头面部的血管非常丰富,十二经脉的气血皆上行于头面部,故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

(2)在志为喜 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中的“喜”相关。藏象学说指出人的情志变化,由五脏所化生,喜、怒、忧、思、恐称为五志,分属五脏。喜,是良性刺激,有益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但过度后,又会损伤心神。心主神志的功能过强,令人喜笑不止;功能不及,令人悲伤。

(3)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通过汗孔排出体表的液体。由于汗液由津液所化生,中医提出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也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4)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经的别络连舌本,散舌下,舌有主味觉和表达语言的功能,其功能是否正常,有赖于心的生理功能。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的外在表现,心的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直接观察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同时可以判断心的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小;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舌强、言语错乱等。

在藏象学说中,心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脉在内的完整的循环系统,还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体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是对心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附: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裹护在心外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故心包络有保护心、代心受邪的作用。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

(二)肺

肺居于胸中,与心同居膈上,左右各一,上连气管,喉为门户,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其五行属性为“金”,与六腑中的“大肠”互为表里。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黄帝内经》中称其为“相傅之官”。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论》)。

(1)肺主一身之气 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气的生成: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于肺,脾胃运化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方面: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运动形式。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2)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外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出现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2. 主宣发肃降

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呼出浊气 经肺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有利于肺之呼吸。

(2)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肌表,以温润、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腠皮毛。

(3)宣发卫气 调节腠理之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因此,肺气失于宣散,则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嗽,以及鼻塞、打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吸入清气 肺之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肺之肃降以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以完成吸清呼浊、吐故纳新的作用。

(2)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脏腑组织,以供其生理功能之需要。

(3)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

(4)清肃洁净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因此,肺气失于肃降,则可现呼吸短促、喘促、咳痰等肺气上逆之候。

3.通调水道

所谓通,即疏通;所谓调,即调节。水道即水液运行、输布、排泄的通道。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到疏通和调节作用。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血证论·肿胀》)的说法。

4.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助心行血。治节,即治理和调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即肺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肺与心在生理病理上反映了气和血的密切关系。若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出现血行障碍,如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

5.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开窍于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指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为邪客之门户,赖卫气和津液润养,具有排汗、散气、感觉和抵御外邪的功用。肺的生理病理与皮肤、汗腺的功能,以及毫毛的润泽荣枯密切相关。若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健康、毫毛光泽,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强。肺的功能失常,则皮肤枯槁憔悴、毫毛萎黄,抵御外邪的能力低下,易受外邪侵袭。另外,皮毛还有调节呼吸和体温的作用。汗孔又称气门,它不仅有排泄汗液的作用,还能随肺之宣发和肃降,进行微弱的气体交换以调节呼吸。临床上出现皮毛方面的病变,均可从肺着手进行论治。

(2)在志为忧 是指肺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中的“忧”相关。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3)在液为涕 涕即鼻涕。是由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有润泽鼻窍、洁净鼻腔的作用。因肺开窍于鼻,故称涕为肺液。在生理情况下,肺气和利,则鼻涕的质和量正常,润泽鼻腔而不外流。在病理情况下,肺的病变常导致鼻涕质、量、味的变化。

(4)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灵枢·度篇》)。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其色赤紫,形如镰刀。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其五行属性为“土”,与六腑中的“胃”互为表里。脾开窍于“口”,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中医学的“脾”是现代医学脾和胰的合称,而其生理、病理又远非脾、胰所能概括。《黄帝内经》中称其为“仓廪之官”。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主运化

运,转运、转输;化,消化。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 水谷,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功能是指脾气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饮食入胃,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滋养其脏腑和全身各处。因此,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水谷精微,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素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见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疲倦、消瘦等症状。

(2)运化水液 亦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生理情况下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在体内同时进行。饮入于胃,通过脾主运化布散水精的作用,把机体所需的水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内滋养五脏,外滋润肌腠皮毛;其浊者,一部分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一部分经肾下至膀胱而为尿液。脾的功能正常可以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留,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反之,就会出现以上病理产物,甚至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 脾主升清

升,上升;清,水谷精微。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的功能相对而言。二者相反相成,贯穿了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的全过程。脾的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之上升而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供营养全身;头目也得以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耳聪目明,所以脾以升为健。《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才能旺盛。脾不升清,气血生化无源,将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等症;脾的升清,对维持机体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脾气下陷出现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症,临床常用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治疗。

3.脾主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并行,气行则血行。如脾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气的固摄功能也正常,血液不会溢出脉外。若脾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气的固摄功能亦低下,则出现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女子崩漏等各种出血情况。临床上多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止血的方法治疗。

4.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于口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在体合肌肉,指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以充养肌肉,肌肉的丰满和消瘦与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脾主四肢,是因为四肢的运动与肌肉的收缩、舒展功能密切相关,所以四肢的运动亦赖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作用。故脾功能正常,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反之,若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则肌肉消瘦、四肢乏力,甚则废痿不用。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口腔位于消化道的最上端,食物要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因此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如脾失健运,则出现口淡无味、口腻、口甜等症状。

口唇的色泽与气血旺盛有关,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不但反映了全身的气血充盈程度,也反映了脾的功能正常与否。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旺盛,唇色红润。

(3)在志为思 思意为思考,是人体思维的一种活动状态,中医认为由心、脾所主持。正常的思考对人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一旦思虑过度,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重要的是影响气的升降出入,出现气结、气滞,进而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出现不思饮食、头目眩晕、脘腹胀满等症状。

(4)在液为涎 涎,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为脾所化生,上行于口,起到润泽口腔、消化食物的作用。如脾胃功能失常,可见唾液分泌增多、流涎等。

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这对于防病治病和养生都有重要意义。

(四)肝

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腹腔之上。肝有主藏血为体阴、行疏泄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五行属性为“木”,与六腑中的“胆”互为表里。脾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特点为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黄帝内经》称其为“将军之官”。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主疏泄

疏,疏通、畅达;泄,发散、升散。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这一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如下。

(1)调畅气机 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气机疏通、升发、畅达的重要条件。肝调畅气机,就是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疏通和调节作用。人体气机调畅,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功能才可以正常发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可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不适;气滞血行不畅,则胸胁刺痛、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甚则形成癥积。若肝气升发太过,则见面红耳赤、头胀头痛、目赤肿痛、头晕耳鸣,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吐血、咯血,甚则昏厥。

(2)调节情志 情志,是指情感、情绪,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心理过程。肝调节情志,是指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进行调节,也可以调节人的情志活动。情志活动虽由心所统领,同时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依赖气机的调畅,而肝影响着气血的运行,又可调理气机,起到调节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流畅,气机调畅,则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若肝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闷闷不乐、善太息;若肝的升发太过,则肝阳偏亢或肝火过盛,可见精神亢奋、烦躁易怒等异常表现。

(3)促进消化吸收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促进消化作用。

①调节脾胃的升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是维持脾胃升降协调的前提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使脾之清阳能升,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又能帮助胃之受纳腐熟,使浊阴下降,食物下传于小肠。病理情况下,若肝失疏泄,可使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胃脘胀满疼痛等肝胃不和的表现;或出现脾气不升,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肝脾不调的表现。

②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进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气郁结,则可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异常,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食油腻,甚则黄疸等。

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助于三焦水道的通利,协调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还有利于运行气血,调理冲任,调节妇女的月经及孕育功能;疏泄有度,亦可调节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

2.主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适应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达到防止出血的目的。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机体需要的血流量会减少,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脏贮藏起来;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会增加,肝脏内贮藏的血液就会被调动出来,满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需要。《素问·五脏生成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若肝藏血的功能失常,一是肝血不足,可见两目干涩昏花、视物不清、夜盲、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二是肝不藏血,可导致出血之证,而见吐血、衄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症。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开窍于目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包括肌腱、韧带和筋膜,附着于骨聚于关节,是连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特殊组织。肝在体合筋,是因为筋的功能的发挥,须赖肝血的濡养。所以,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肢体强健有力,活动灵活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若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筋脉挛急,可见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爪,即指(趾)甲。肝血养筋,而“爪为筋之余”,故爪的荣枯与肝血的盈亏密切相关。肝血足,则爪甲坚韧,红润有泽;反之肝血亏虚,则爪甲软薄而质脆、色夭而枯。

(2)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眼睛的功能是视觉功能,与肝的关系最密切。肝藏血,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能。在病理情况下,肝病会反映于目,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视物不清;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

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故泪为肝之液。若肝血足,泪液濡养不外溢,能濡润双目,从而起到清洁排除异物的作用。若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亏虚,津液分泌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迎风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

(3)在志为怒 怒是一种不良的精神刺激,是指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是一定限度内情绪的宣泄,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大怒不解,则成为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肝气上逆,可见头胀头痛,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呕血或昏厥。

(五)肾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在五脏六腑中占主导地位,有“先天之本”之称。肾的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五行属性为“水”,与六腑中的“膀胱”互为表里。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之精,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者贮藏于肾,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资助,称为“肾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影响人体各个脏腑功能。肾中精气盛衰,关系到人体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会有齿更发长等变化;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充盛,产生了“天癸”,标志着男子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按期来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而具备生殖能力;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退,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至消失,形体也逐渐衰老,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反映了肾之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如果肾精亏损,则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智力发育不全等,成年人则有早衰、头昏耳鸣、精力减退等,女子则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月经初潮来迟、经闭、不孕等,男子则有精少不育等。

知识拓展

命门学说

命门,生命之门,最早可见于《灵枢·根结》,指出:“命门者,目也。”命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要素。命门学说是脏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命门的作用有:①元气之根本,人体能量产生的发源地;②能够促进三焦气化;③命门之火还有温煦脾胃、帮助脾胃消化的作用;④命门与人体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⑤命门还有纳气的作用。

2.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在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存留、分布与排泄,主要是靠肾的气化功能完成的,气化作用的源动力是肾阳,同时依赖肾阳和肾阴的调节作用,我们通常将这种调节作用比作“开”与“阖”。一般认为,肾阳主开,肾阴主阖,肾阴不足,则开多阖少,小便则多,常见于尿崩症、糖尿病等,治疗时应滋补肾阴。如肾阳不足,则开少阖多,小便则少,多出现浮肿等症,治疗时应温补肾阳为主。

3.主纳气

纳,即固摄、受纳。肾有助肺吸气和降气的功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临床中只有肾气充足,肺得其滋助才能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其功能减退则出现呼吸浅表、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

4.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开窍于耳及二阴

(1)主骨生髓,通于脑 肾主藏精,而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足滋养而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是由于肾精不足骨髓空虚所致。临床上应用补肾药物,加速骨质的生长和愈合,治疗各种骨髓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收到满意的效果,这是以中医的肾藏精、精血互生、肾主骨、精生髓的理论为依据的。

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脑,所以《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的功能是主持精神思维活动,故又称:“元神之府。”因脑髓又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如肾精亏虚者,除出现腰酸腿软等症外,还会出现头晕、失眠、思维迟钝等症状。

“齿为骨之余”,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故某些牙齿的疾病也与肾有关,若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如小儿生牙过晚、成人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等,均为肾精不足的反映。临床上肾虚之牙痛齿摇,用补肾的方法治疗常获得疗效,就是这个道理。

(2)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发,即头发,又称血余。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故又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

耳是听觉器官。听觉是否灵敏,与肾中精气有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充足,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能力强;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耳鸣耳聋、听觉减退。人到老年,肾中精气多开始衰退,则会出现听力减退。故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二阴是前阴(尿道和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的总称,前阴是与排尿和生殖有关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是膀胱的功能,但必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尿频、尿的多少、遗尿、尿失禁等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人的生殖功能也跟肾有关。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亏虚,肠道枯涸则便秘;肾阴虚衰,水湿停滞则泄泻。

(3)在志为恐 恐和惊相似,都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不良精神刺激。“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是指恐和惊的刺激,对机体的气体运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下,气机闭塞不通,气迫于下,则下焦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是指机体遇到惊吓时,会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表现。

(4)在液为唾 唾液中较稠厚的称唾。唾为肾精所化生,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如果多唾或久唾,容易耗损肾中精气。

知识拓展

肾主藏精,精气化生唾液;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水液化生涎。唾与涎二者都是由口腔分泌的液体,但是有一定的区别:涎由脾精所化生,质地清稀,可从嘴角流出,俗称“口水”,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唾由肾精所化生,来源于舌下,质地稠厚,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有养生学者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满口后,咽之以养肾精,说明唾液的重要意义。

二、六腑

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的总称。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传化糟粕。《素问·五脏别论》说:“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由于六腑专司传化饮食物,故说“实而不能满也”。

(一)胆

胆,六腑之首,隶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

《灵枢·本输》中有“胆者,中精之府”之称,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色黄绿,味苦,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协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故为六腑之一;又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二)胃

胃,又称胃脘,位于中焦,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的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1.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饮食营养和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在藏象学说中,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因此,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三)小肠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于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故与心相为表里。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化物

受盛,即是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二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有较长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宫,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泌,分泌;别,分别。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 “小肠主液”。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少,也就是说,小肠内水液量的多寡与尿量有关。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由此可见,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这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既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四)大肠

大肠亦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即接上传下之意。“变化出焉”,即将糟粕化为粪便。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有关。此外,大肠的传导作用,亦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故有“肾主二便”之说。

(五)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膀胱的这些病变,归根结底,也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六)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各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说明三焦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的。《中藏经》将三焦通行原气的作用作了较详尽的描述,它在《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中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肠、肾、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之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三焦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水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气是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的。因此,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气的通道。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而已。

三焦如果是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的概念,其生理特点如下。

上焦:上焦的部位,一般都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的论述而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将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也根据《灵枢·决气》的论述,以“开发”“宣化”和“若雾露之溉”为其主要生理功能。也就是说,上焦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也因此而概括为“上焦如雾”。《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也是以此为其主要理论依据的。

中焦: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但在《灵枢·营卫生会》中是指整个胃,即是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对于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脾和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提出的“中焦如沤”和《温病条辨》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疗原则,都是以中焦是“升降之枢”为其主要理论依据的。

中焦所属的脏腑,从解剖部位来说,包括脾、胃、肝、胆,在《黄帝内经》中虽未具体指明,但在《黄帝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于中焦。至后世温病学说以“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的病证,列入“下焦”的范围后,现在临床辨证中,仍多从之。

下焦:下焦的部位,一般也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之说,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黄帝内经》中说它排泄糟粕和尿液,《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但后世对藏象学说有了发展,将肝肾精血、命门元气等都归属于下焦,因而扩大了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实际上也包含这一概念在内。

知识拓展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气,与脏的生理功能特点相类似,奇恒之腑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这是不同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古人在理论上多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的。但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已超出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详见本章第二节)。临床上肺气虚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瘀之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这就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因而,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则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症的“心脾两虚”证。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的“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即是从宇宙的范围来说明阴阳、水火的升降。所以,在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那么,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例如:在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多属“心肾不交”。

此外,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关系,心或肾的病变亦能相互影响。例如:肾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证候;心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致阴虚火旺之证。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则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实际上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因此,二者之间在津液的输布代谢中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也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然,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称之为“上病及中”,亦是“培土生金”治法的理论依据。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呼,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即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此外,如脾胃湿热郁蒸,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可见,在病理上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也可以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常是互为影响的。

9.肝与肾

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在病理上,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密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虚,而致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10.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其浊者为糟粕(食物之残渣),下达于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燥化,而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饮食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三焦的气化作用,推动和支持着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亦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使胆汁外泄,可发生黄疸病证。应当指出,六腑虽然是以通为用,但亦有太过、不及之异,故必须认真进行辨证分析。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反之,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2.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亦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喘咳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可见大便艰涩而不行,称之为“气虚便秘”。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可见大便溏泄。

3.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司,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4.肝与胆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所以胆汁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因此,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肝病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于肝,终则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从情志意识过程来看,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两者亦是密切联系的。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即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病症。例如,老年人常见的小便失禁、多尿等,即多为肾气衰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