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篇 内分泌科护理技术

第六章 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1. 正常体温

见表6-1。

表6-1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79

正常情况下,个体的体温比平均温度增减0.3~0.6℃。

2. 生理变化

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许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波动幅度一般0.5~1.0℃,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如下。

(1)昼夜因素 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节律有关。一般清晨1:00~4:00活动量最少,体温较低;下午4:00~7:00活动量最多,体温较高。

(2)年龄 婴幼儿的体温略高于成人,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随年龄的增长,体温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大约每增长10岁,体温降低约0.05℃,到14~16岁的青春期,体温与成人接近。老年人体温偏低,与代谢率低及活动量少有关。

(3)性别 一般的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厚,所以女性的体温或稍高于同年龄、体型差不多的男性,约高0.3℃。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动,与孕激素的周期性分泌有关,即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上升,体温会升高0.2~0.3℃。

(4)环境温度 在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下,机体的散热受到明显的抑制或加强,体温可暂时性的降低或升高。另外,气流、个体暴露的范围大小亦影响个体的体温。

(5)活动 任何需要耗力的活动,都使肌肉代谢增强,产热增强,可以使体温暂时性上升1~2℃。

(6)饮食 进食的冷热可以暂时性地影响口腔温度,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以使体温暂时性地升高0.3℃左右。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

1.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包括无菌性坏死性物质的吸收引起的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中枢性发热。

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按照发热的程度将发热分为以下几类。

① 低热:37.5~37.9℃(99.5~100.2℉)。

② 中等热:38.0~38.9℃(100.4~102.0℉)。

③ 高热:39.0~40.9℃(102.2~105.6℉)。

④ 超高热:41℃(105.8℉)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105~106℉),高达43℃(109.4℉)则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

发热的形态:将患者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以时间顺序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某些发热性疾病有特殊的热型,通过观察可协助诊断。常见的热型如下。

(1)稽留热 体温持续高达39℃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波动幅度小,24小时温差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

(2)弛张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温差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很大,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规律的出现。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

(4)不规则热 发热无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2. 体温过低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当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

临床分度如下。

轻度:32~35℃(89.6~95.0℉)。

中度:30~32℃(86.0~89.6℉),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重度:30℃(86.0℉)。

致死温度:23~25℃(73.4~77.0℉)。

三、测量体温方法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带至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并做好解释。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

① 测口温 将体温计水银槽一端斜放于患者的舌下热窝处,嘱患者紧闭双唇,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测3~5分钟。

② 测肛温 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暴露臀部,用棉签蘸取润滑油润滑肛表水银端,用手分开臀部,将肛表旋转缓慢插入肛门3~4cm并固定,测3分钟。

③ 测腋温 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并露出腋下,以纱布轻轻擦干汗液,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紧贴皮肤,屈肘臂过胸,夹紧体温计。不能合作者,应协助患者夹紧体温计。测8~10分钟。

(3)取出体温计用纱布擦拭(肛表用卫生纸擦拭)。

(4)检视读数,将体温计汞柱甩至35℃以下,放于弯盘内。

(5)记录在登记本上。

(6)整理床单位,安置患者于舒适卧位。

(7)消毒体温计。

(8)洗手,绘制体温于体温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