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中国简史(上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我觉得,喜欢读史的人应该设立三个目标,拾级而上。

第一个目标是了解。

这大概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捧书一卷,埋头细读,点点滴滴地梳理那些人和事,在心中稍微搭建一个框架。这就宛若绘画,先描出轮廓。此时,眉目尚不清晰,但已大略得知,有这样一些人做了这样一些事,构成这样一个时代。

第二个层次是品味。

这时候,需由粗浅的整体认知,进入鲜明的个体品味。在诸多历史人物中挑出几个,仔细揣摩。他为何这样做?有着怎样的背景?有着怎样的性格?挥洒出怎样的魅力?体味到深切处,大概便如曾国藩所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读到这种程度,才能让陈年旧事复活。他们的言笑举止都渐渐在心中变得鲜明生动。和古人做朋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目标是深思。

品读了很多人很多事,那么多多少少要从这些人、这些事里面悟出些道理来。有人或许会问,读史可以获得智慧吗?当然,若局限于一时一地,能汲取的智慧自然有限,史书上的人和事都有其特定的环境。比如,刘邦平定三王,岳飞抗击金兵。你读过,可以照搬吗?肯定不行。脱离其环境,很多人和事便会是另外一种情境。

高明者,能由枝叶直达根本,而平凡者,顶多是碎片化的感触。但是,若眼光旷达一些,大概任何人都可以自史书中熏陶出一种智慧,那便是平和。这份心平气和,宛如曾经沧海。自书中见过很多人、很多事之后,即便无法成为智者,也能学会知足,变得通达。

由读史的三个目标,我觉得有志于写史的人,也应该设立三个层次,拾级而上。

第一个层次是记录。

史书是一种记录。这片土地上,曾生活着这样一群人,有的热血,有的冷漠,有的旷达,有的狭隘。然而,不管他们怎样热闹地折腾过,现在俱已烟消云散。任谁都无法逃离时间的掌控。史书,无疑是这种掌控的一点记忆。而这需要历史学家心存激荡,笔怀冷峻,客观公正地去记录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代。通过记录,他们将旧日繁华的一鳞半爪归拢到笔端,让后人得见一瞥。

第二个层次是裁剪。

记录归记录,但世事万千,哪些应该浓墨重彩,哪些应该笔削删减?

记录之难,在于认识事物的困境。黑泽明的经典之作《罗生门》便展现了这一点,无论何人,都无法逃离自己的眼睛。人非上帝,不能拥有全能视角,如何能够窥见一个人的全部呢?即便拥有全能视角,又怎能肯定透过文字所展现的,便是真实的人和事。这时,史识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一番裁剪,几笔描摹,那人、那事、那一代风貌便跃然纸上。

第三个层次是贯通。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宋代的郑樵,早就提出史学的会通观。吕思勉先生著史也注重贯通,认为写史只是堆积史实,无益有害。说起来,人真是无奈的一小点,局限于时空之中,踽踽前行,而要突破这种局限,读史无疑是一种途径。因此,真正伟大的史书,能够让读者贯通古今,思接千载。

由读史的三个目标,写史的三个层次,我们再说到这套《少年读中国简史》。

读完之后,可以看出作者是有追求的:不简单地堆积史实,而是力求梳理历史的脉络。这明显是不满足于写史的第一个目标“记录”,而是希冀“贯通”。

围绕这一目标,作者的努力体现在:一是注重历史的演变。且不说周秦之变、晚清之变这些大关节,即便秦汉、明清间的小变化,也做出不少剖析,使人明白中国历史在不同阶段,是具有不同风貌的。二是注重视角的扩展。历史是多方位的,不仅仅是王朝更迭,还有世事冷暖。作者写三国时提到平民伤亡,写北宋时提到汴京一角,写元末时提到潼关怀古,这都是力求展现多角度的历史。

当然,这两册书有优点,也有一些缺点,但白璧微瑕,仍值得向少年儿童力荐。字数少,可以轻松读完,奠定一生的历史基础;视野宽,能够触目生春,搭建一生的历史格局。

202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