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频道 海底龙宫
幽深的海底是个大宝库,藏着多种多样的宝贝,比如水晶宫、史前海龙、海绵宝宝……打住,就算史前海龙曾经存在,海绵宝宝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水晶宫是打哪儿来的?偷偷告诉你,它真的存在,就是……比想象中小了点儿。
水瓶座海底实验室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国家海洋保护区一处名为“海螺礁”的珊瑚礁附近,距离海面约为19米。这座实验室建于1986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供科学家居住和工作的水下实验室。
实验室的主体部分是抗压的双锁舱体,其大小与大鼻子校车差不多,最多容纳6人,其访客多为科学家和宇航员。
它的表面栖息着大量珊瑚、海绵、被囊类动物……时间一久,它也变成了一块充满生机的“礁石”,成为这片海床的一部分。
实验室还包含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水上浮力系统。这个直径约为10米的巨型“浮标”含有通信塔、发电机、空气压缩机、雷达等,能为水下的主体舱持续提供压缩空气、电力以及无线通信。
进入实验室,首先要经过一条“湿走廊”,然后进入包含研究设备、电力系统、窗户和卫生间等的“干实验舱”。隔壁的生活舱有6张床位、部分设备、两个大舷窗和厨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科学家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坐在窗边看鱼,顺便想想晚餐吃点儿啥。也许,外面的鱼也在想这些。
实验室舱体的基座重达120吨,包含4个重约25吨、用来压舱的“脚”。这些“脚”可以在海啸和地震发生时保持实验室平衡。
水瓶座海底实验室能让科学家在水下生活两周。他们的工作可以总结为4个字:上天、下海。
“下海”很容易理解,毕竟实验室就在海底。科学家在这里研究珊瑚礁、鱼类和海水成分。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能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处理和研究样品。“上天”则是指宇航员在水瓶座海底实验室进行极端环境任务模拟。除了模拟太空船上的生活,宇航员还能在水下进行零重力行走训练。
在一定深度的水下,为了防止“氮麻醉”,潜水员只能呼吸氦等惰性气体和氧的混合气体。在上浮过程中,如果不按规程进行减压,溶解在体内的惰性气体会形成气泡,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但当人在某一压力下持续停留24小时,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只要压力不变,即使停留的时间再长,血液和组织里的气体含量也不会增加。就像一只盛满水的杯子,它的容量达到了极限,即使继续向杯中注水,也不会改变水面高度。有了水瓶座海底实验室,科学家就不必每隔一段时间回到海面减压,而是可以一直待到工作结束再返回海面,只进行一次减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