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套装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几点说明

洛克的经典之作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国内学界一般译为“人类理解(或理智)论”,然而这种译法容易使人联系到运用思想的理性认识,但洛克的著作却是探讨发端于感觉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整个人类认识过程,所以译为“论人类的认识”较为名副其实。

历史上没有几个哲学家像洛克那样,生前对自己的著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如此细致的反复的修改,因此作为近代经验论经典之作的《论人类的认识》(以下简称《论认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校勘版本。有鉴于此,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系主任尼迪奇(P. H. Nidditch),花了十年工夫,对此书各早期版本以及有关的书信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编成了这本当今公认的最权威的《论认识》的比对本,1975年由克伦登出版社初版,1979年出版修订版。

尼迪奇编辑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力图从内容到形式再现洛克写作的思考历程。译者亦努力使译文达到同样的目的。由于洛克的改动是在英语的框架内进行的,为了表明改动前后的不同,在翻译方法上略为侧重于直译,当然也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时尽量不用译者的说明或解释,以求忠实表述洛克的原意。

尼迪奇认为,《论认识》的第4版最接近洛克的最后思想,所以在本书的编辑方法上,正文基本上但非绝对以第4版为基础。他把其他版本的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思想的实质上的改动,另一类只是词法形式上的变动。后者多达千余条,编者按正文的页码将之记录下来,作为本书的附录。而前者则在正文的脚注中说明。译者参照编者的意图,为免累赘,形式上的不同全部从略,而把关于思想的实质上的改动放在正文的脚注中。

洛克很重视著作形式上的完善,全书各节都有内容提要,在第1版中是和章节的目录合在一起的。经友人的建议,从第2版起,改放在每节开头的页旁空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译本则以之作为各节的第一句。尼迪奇考虑到洛克的意见,把提要放在和正文隔一行的脚注中,用小一号的斜体字排出,并用横线与其他脚注分隔开来。本书则放在各节开始的方括号中。

洛克对古代作品的引用很少注明出处,有的编者已予补上,没补上的译者已设法补上。洛克引用的外文多为拉丁文,而且多数在正文中已译为英文。未经翻译的少数单词和短句,编者多已译成英语附于书后。这些译者都按编者的英译译出。个别编者未翻译的,连同个别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则是译者请教内行译出的。

洛克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十分讲究,译文的标点符号基本上完全按照洛克的用法。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17世纪英语的标点符号中没有顿号(“,”),今天用顿号的地方一律用逗号(“,”),所以在许多用逗号的地方,其实应该用顿号;另一是冒号(“:”)的用法,洛克的一种用法和今天相同,用来提示下文,另一种用法是今天没有的,表示一个句子中的间断性大于分号(“;”)而小于句号(“。”)的情况。此外,洛克用斜体字表示着重,译文则一律用楷体字来表示。

编者所说的《论认识》的早期版本,指的是第1版(1690),第2版(1694),第3版(1695),第4版(1700),第5版(1706),第6版(1710),以及收进《洛克选集》(第1版)的《论认识》(1714),科斯特的法译本(1700),伯里奇的拉丁文译本(1710)。法译本和拉丁文译本与正文不同的改动,因语种不同,本书从略。

各版本的差异表明如下:凡与正文不同,有改动之处,括在六角括号(“〔〕”)内,六角括号内的行文又有改动的,括在方括号(“[]”)内,方括号内行文又有改动的,则括在尖括号(“< >”)内。至于如何改动及其出处则在脚注中说明。脚注序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标明被改动的行文出自哪一版本,“1”为第1版,“2”为第2版,依此类推。收进《洛克选集》第一卷的用英文字母“W”表示,蒂勒尔第一卷勘误页手稿增补的用“1T.er”表示。被改动行文出处之后,用一竖直线(“│”)把出处和修改的行文分隔开。修改行文之后则以阿拉伯数字注明其出处。例如,第一卷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

……并使他们能发现〔现世生活舒适的生活必需品〕[2]和引导到更美好的来生的途径。

其中,六角括号内的行文为有改动的地方。如何改动及其出处,则在脚注[2]中说明。脚注[2]为:“〔〕2—5│维持现世生活并使之愉快的生活必需品/1”。“〔〕2—5”表示改动的行文出自《论认识》第2—5版,“│”后为修改变动的行文,正斜杠“/”后的“1”表示其出自《论认识》的第1版。

因译者水平有限,工作量又繁复浩大,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书为多版本对照本,编辑工作极其繁锁,责任编辑李頔女士、薛士常先生为此付出大量心血,有必要表示万分的谢意!

译者  

二〇一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