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受命于危难之际

1937年3月14日黄昏时分,西路军总部在石窝山崖里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会议决定,为了缩小目标,西路军主要领导人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西路军成立工作委员会,由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原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将现有人员编为3个支队,其中红三十军的1000多人编为左支队,分别深入山区打游击。西路军工委的成员,大多随由红三十军组成的左支队行动。

石窝会议会址

陈、徐离队的决定,由于陈昌浩事前没有来得及征求徐向前的意见,使徐向前毫无思想准备,他跟陈昌浩说:“我不走!部队打了败仗,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在一块嘛!”陈昌浩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军政委员会的决定,你如果留下,目标太大,个人服从组织,不要再说什么了。”散会后,徐向前对李先念说:“我实在不想走。”李先念叹了口气,说:“总指挥,我们也不愿你走。我再和昌浩同志说说。”说完,李先念便找陈昌浩希望留下徐向前,但被陈昌浩一口回绝。李先念无奈,只好回来告诉徐向前。徐向前双眼含泪,拉着李先念的手深情地说:“先念,这3000来人的队伍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带他们冲出去,能多带走一名战士就能为革命多保存一份火种,你的担子不轻啊!”望着面容憔悴的徐向前,李先念坚定地说:“请你放心,我一定尽全力带着队伍突出去!能多带走一个是一个!”其实,这支队伍能否突出去,李先念自己也没底。西路军虽说还剩下3000多人,但伤员、妇女、小孩及非战斗人员就占了近一半,有枪的也只剩下几颗子弹,要带着这样的队伍从敌人的包围圈中冲出去,谈何容易!

1985年9月,李先念和徐向前在一起

送别陈昌浩、徐向前后,李先念在行军前动员说:“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异常艰难的,但并不是无路可走,出路就是要快速行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摆脱马家军骑兵的跟踪追击。只要我们能突围出去,就有回旋的余地,就有办法可想。万一我们冲不出去,要和敌人拼到底,就是死也死在一起!”“能多带走一个红军战士,就能为革命保存一份火种,将来定能燃成一片红啊!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河东的红军还在继续战斗,党中央还在陕北,革命并没有失败,暂时的失利吓不倒我们,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属于红军。”

从石窝会议后,李先念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摆脱追敌,如何保存现有的兵力。他认为,向东、向北都是马家军重兵集结、反复搜索追剿的地区,部队几乎没有立足生存、与敌周旋的条件;向南是青海柴达木盆地,马步芳的势力范围,更不会坐视西路军余部在那里生存和发展;向西虽然是渺无人烟的冰山雪岭,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但易于摆脱追敌。对于一支失败的军队来说,摆脱了追敌,就有生存的希望,就有出路。长征途中,雪山不是过了吗?草地不是过了吗?再恶劣的自然条件,也难不倒英勇的红军。只要到达敦煌一带,便可相机转入新疆,为党保存一批战斗骨干。李先念的想法,得到了李卓然、程世才等人的支持,对统一部队的意志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当时那种异常艰难而又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要使每个人都接受西进的决定,完全变为自觉的行为,也是很困难的。行军途中有几位师团干部对西进缺乏信心,便不辞而别了。有人主张去追他们。李先念说:“算啦,强留是留不住的,只要革命,将来还会走到一起的。”这些干部,有的回到了延安,有的被俘,只有个别人叛变投敌。

西路军指战员冒着严寒,踏冰履雪,向祁连山里行进。部队经过深入动员,决心发扬长征过雪山草地的精神,征服这座海拔达五千米的冰山雪岭。好在天赐良机,当夜下了一场雪,漫天皆白,掩盖了队伍的足迹,才能得以摆脱马家军骑兵的跟踪追击。这里没有飞鸟,没有人迹,没有道路,只有深可没膝的雪层和呼啸刺耳的寒风,气温达到零下三四十度。逶迤行进的指战员们,有的披着毛毯、羊皮,有的仅穿单衣、夹衣,有的打着赤脚,有的用牛皮、羊皮做成“草鞋”穿。呼啸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冰粒,从指战员们的头顶、身旁刮过,冻得他们不停地哈气、搓手、跺脚。大家你拉着我,我推着你,艰难地向前行进。没有粮食吃,唯一的办法就是找野菜和偶尔猎取黄羊、野猪等。每个人几乎都己瘦得皮包骨头,脸上一层污垢,长长的胡须、头发上满是冰碴,身上、腿上、脚上裂出一道道口子,饿得两条腿直打软。走着走着,有的人就一头栽倒,被饥寒和缺氧夺去了生命。翻过一座山头,又是一座山头。李先念不时拿出指北针来,确定前进方向,号令队伍排除万难,勇敢进军。夜晚露宿,大家挖个雪窝,几个人挤在一起避风取暖。李先念和警卫员、小号兵住一个雪窝。睡觉前大家解开绑腿,脱掉鞋子,反复用雪搓腿搓脚,直到腿脚血脉流通,麻木感消失。即便这样,仍有一些人冻掉了脚趾甲。部队疲惫不堪,减员很大,死亡可能随时落到每个人头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同志在起床时怎么也推不动、喊不醒了,他们被严寒和饥饿夺去了生命。

3月23日早晨,队伍正在集合准备出发,李先念快步走到队前,高兴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电台与党中央联系上了!我们向党中央报告了现在所处的位置、困难的情况和决心。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我们,要保存力量,团结一致,设法进入新疆。”他还鼓励大家:“要振奋精神,先突围到新疆,再回到党中央、毛主席身边去,到抗日前线去!”李先念的话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许多战士高兴得跳起来,许久没有看到的生气又出现了。

1937年3月23日,李先念同李卓然等以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名义致援西军司令员刘伯承等转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电报。

日日夜夜与冰雪为伴、饥疲至极的指导员们,扶伤带病,咬紧牙关,继续西进。每天都有倒地不起、长眠雪地的战友。李先念和工委会的领导同志不时地跑前跑后,鼓舞大家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战胜困难。与风寒、冰雪、疲惫、伤痛比较起来,最难熬的还是饥饿。越是深入祁连山腹地,越是打不到野兽,就只能饿着肚皮行军。有些同志两三天吃不上一点东西,饿得昏倒在地。有的同志因误食野菜而中毒,跳来跳去,大喊大笑,像得了疯病似的。这时,团以下干部的战马都已杀光、吃光,全支队只剩下几匹首长的坐骑。李先念和李卓然、程世才等商量,决定把这些坐骑分给部队杀了吃。但指战员宁肯挨饿,也不肯宰杀,统统给退了回来。李先念只好派人每天骑上这些马去寻猎野羊、野牛。当时军政治部的秘书陈熙,是个红小鬼,与李先念的警卫员张明喜十分要好。有天饿得实在支撑不住了,便对张明喜说:“你行行好,把点干粮给我,救我一命吧!”张明喜身边的一小袋炒面,是在上山前分配干粮时,经指战员一致同意,保证首长需用的,每个首长一份。他只有责任保管,却无权私自处理,便为难地向陈熙作了解释。过后,李先念得知,当即说:“拿些给陈熙,我们是红军,要讲阶级友爱,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我还熬得住,分点给他吃是应该的,多带走一个同志就是一份力量。”张明喜遵嘱,给了陈熙一小搪瓷碗炒面,陈熙用这碗炒面,拌上野菜糊汤,吃了两三天。新中国成立后,两人见面时,陈熙还感激地说:“李政委让你给我的炒面,救了我一条命,我是终生难忘啊!”

就这样,在李先念等的带领下,左支队的指战员们在祁连山里饮冰卧雪,风餐露宿,扶伤带病,奋勇地向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到4月24日,终于走出了祁连山,到达甘肃西部的安西附近。对于李先念在西路军建树的功绩和英勇奋斗的精神,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曾给予高度评价:“李先念受命于危难时刻,处变不惊,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这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