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惜未处处合拍
1918年夏,任弼时高小毕业,要准备考中学了。父亲对弼时的成绩很有信心,只是为家里的经济情况而担忧。1916年夏,家里被败兵洗劫一空,此后每况愈下。1917年,小妹妹培辰又出世,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所以,父亲希望选择的学校“惟学膳等费似以轻者为宜”。
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旧址
这年秋天,任弼时考取了明德中学。在当时,明德中学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人称“北有南开,南有明德”,规模和师资都是第一流。但它是私立学校,学费较高,所以,任弼时在明德只念了一个学期,便转学到学费相对便宜的第一联合县立中学,即长郡中学。
在长郡中学的学习过程中,任弼时从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思考。有一次,老师命题:不念旧恶。这个命题来源于《论语》,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讲的是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看法。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为躲避残暴的商纣王,到西周去投奔周文王。走到中途,遇见了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象征周文王的人形木偶讨伐商纣。他们二人见此情景大失所望,向周武王谏言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孝吗?以臣子的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仁吗?”武王的卫兵要杀他们,好在军师姜尚劝解,他们得以离开。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漂杵,最终灭掉商朝,建立周朝。但伯夷、叔齐认为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太可耻了,发誓不再吃周朝的食物,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有人问孔子,伯夷、叔齐会怨恨吗?孔子说:“伯夷、叔齐两兄弟,不计较过去的仇敌,所以心里头啊,也就平静得很,没有什么怨恨。”
任弼时自己刻制的图章、笔筒和使用过的竹书包
当时,人们对此的传统理解是:应该无条件地宽恕别人。任弼时却做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所谓善恶,要先分是非。在是非面前,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其于人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结果必然是“扬恶而隐善,彼相訾议,吾恐今日揖让,明日龃龉矣,今日谈笑,明日讐仇矣”。另一种态度是,“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于人之过者,能悛即止,起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别人有过,改了就好。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以严苛的标准要求别人,却以宽松的标准对待自己,只看别人的一个方面,盯着别人过去的过错,那么,就会扬恶隐善,就算今天看上去相互礼让,明天说不定就变为仇敌。而另一种态度相反,就是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改了就好。
这是任弼时不拘泥于既有框架的束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的见解,和当时的旧思想产生了激烈碰撞。教师在评语中,先是批评“笔太平沓,未能紧逼题义”,然后又说“言之有物,惜未处处合拍”。也就是说,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走题”,没有符合所谓的“标准”。
对于一个经书中的题目尚且如此,在抨击时弊的作文中,任弼时同那些旧观念“未能处处合拍”的言论就更多了。当时军阀混战,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湖南当局不仅不自我反省,反而推卸责任,责怪商人“欺诈盘剥”,下令若“敢于腾涨者,按戒严条例从事”。有人以为这是“良法”,任弼时却尖锐地指出,造成物价飞涨的真正原因在于军阀战争。还有一次,报纸上登载了一条消息:湖南当局决定,挪用教育经费、慈善经费以作军用,还振振有词地说:“挪借暂时,终必归还”,“有何不可”。任弼时从教育经费的来源、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学款多属地方经费,善堂全为人民所捐输,尤与军用性质如水之与火,冰之与炭,绝不相融者。……纵曰挪借暂时,现蹄踪既涸,辙中之鲋,欲待东海之波,恐已无及矣。”有力地揭穿了“挪借暂时”的谎言。
至于政治腐败、官吏庸懦、实业不兴、挥霍无度等等时弊,血气方刚的任弼时,痛心疾首,每有涉及,就滔滔不绝地予以抨击。他的作文,很受提倡学生“发表真正思想”的新派老师的赞扬,常被当作范文介绍给同学们。
虽然也是发表看法,评析时局,但与小学时候相比,此时的任弼时已经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并渐渐地萌发着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