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爱看报的少年

盛夏,烈日灼烤着大地,水乡酷暑难耐,蜿蜒的黄泥小路上,任弼时挑着简单的行囊,跟着父亲走得汗流浃背。父子俩要从唐家桥走到长沙城,几十里的路,沿途还要过三次渡口。这是任弼时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路程长加上年龄小,任弼时脚上打起了水泡,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走啊走,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第一师范学校位于长沙城南门外妙高峰下,有一座新建的西式楼房,环境优美,规模宏大,师资优良,是全省卓有声望的学府,是三湘学子向往的学习园地。当时分为三部分:国民教育部、师范部和附属高小部。十一岁的任弼时,凭着初小时刻苦学习打下的扎实功底,顺利地考进附属高小部。

这是任弼时学生时代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走出了塾塘乡,走出了湘阴县,步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在这里整整生活了三年,不仅大大开阔了视野,而且体魄与心智都迅速成长起来。

在第一师范,任弼时充分利用良好的设施与环境,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他特别爱读报纸。这个爱好从念初小就有了。当时,任弼时的一位本家叔叔,常从省城长沙寄送报纸回家,供任家子弟学习。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读报纸的习惯。如今,附属高小部的教室就紧邻师范部,离师范部阅览室不远。这对任弼时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钻到阅览室里大饱眼福。在任弼时看来,报纸是个好东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新建的工厂和铁道,报纸上都会详细报道。现在既然有条件在学校读报纸,为什么不多读一些呢?从书报窗口,任弼时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以外的世界。每次阅看之后,他还会用心思考,并加以评论。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见解,称他为“时势通”。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外景,任弼时在该校的附属高等小学读书

1916年秋,任弼时通过读报和其他途径,关注了两件事:一件是“老西开”事件。法国人为了扩大租界范围,强行占领了天津的老西开地区,并公然拘捕中国的警察。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竟然答应老西开由“中法共管”,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另一件是爱国名将蔡锷的逝世。蔡锷是湖南邵阳人,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新军起义,四年后,又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军起义,为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做出了杰出贡献。任弼时盛赞蔡锷:“百折不回,卒能铲除帝制、恢复共和,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并在作文中感慨地写道:“今日吾国何时乎?内忧外患,频仍迭起,龙济光、张勋等引兵自卫……老西开郑家屯之案,受外人之压迫,无人抵抗,由此观之而足以堪平乱御侮之任者,盖惟公耳!今公已矣。由此观之,吾人可不急起直追,继公之志乎!”任弼时为国家的内忧外患而忧心忡忡,为老西开郑家屯之案而愤慨不已,更为蔡锷的逝世而扼腕叹息。斯人已逝,革命事业将由后来人继承!

1917年五六月间,国家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北京府院之争冲突日益表面化,张勋在紧张地准备复辟,日本趁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此背景下,中日银行在长沙开业。任弼时一天下课后,在阅报室看到了相关消息,难以抑制激愤忧心的情绪,写下了《近日见闻录》。

他说:“日本在我国湖南开设银行,以为吸收我国银钱之用。一省之财政完全寄托于银行,今湖南银行之纸币低落一至如是。若均为中日银行所吸收,则全省之财政完全操于日人之手。物价之贵贱、汇水之涨落,皆可以操纵之。而他日若迫我兑现,则尤为国存亡之一端也。可悲也哉!”对列强而言,在处于贫困、战乱的20世纪初中国开设银行的实际目的,是以金融资本控制中国的国民经济,从而加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这个角度看,任弼时把银行与纸币、物价、财政甚至国家存亡相联系,确有一定道理。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已经能通过报纸关注国家大事,并能这样有板有眼的“论证”,着实不容易。尽管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但透过这些略显稚嫩的字句,却已然能够看到少年那颗怦怦跳动的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