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东都外城
东都[1]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2]曰护龙河,阔十余丈。濠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城门皆瓮城[3]三层,屈曲[4]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新城[5]南壁,其门有三:正南门曰南薰门;城南一边,东南则陈州门,傍有蔡河水门;西南则戴楼门,傍亦有蔡河水门。蔡河正名惠民河[6],为通蔡州[7]故也。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曰东水门,乃汴河[8]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次则曰新宋门;次曰新曹门;又次曰东北水门,乃五丈河[9]之水门也。西城一边,其门有五;从南曰新郑门;次曰西水门,汴河上水门也;次曰万胜门,又次曰固子门;又次曰西北水门,乃金水河[10]水门也。北城一边,其门有四:从东曰陈桥门,乃大辽[11]入使驿路。次曰封丘门;北郊御路[12]。次曰新酸枣门;次曰卫州门。诸门名皆俗呼。其正名如西水门曰利泽,新郑门本顺天门,固子门本金耀门。新城每百步设马面[13]、战棚[14]、密置女头[15],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16],各植榆柳成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17],每日修造泥饰,专有京城所[18]提总其事。
【注释】
[1]东都:即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又称汴京、汴梁、汴州。
[2]城壕:护城河。
[3]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多为半圆形。
[4]屈曲:指瓮城的门或偏向左,或偏向右。
[5]新城:指外城。南壁:南面的墙。
[6]惠民河:闵河、双洎河以及潩水均注入蔡河,蔡河流过汴京,可以通舟楫。闵河在汴京与蔡河相汇后即称为惠民河。
[7]蔡州:今河南汝南。
[8]汴河:又称汴渠。宋时通济渠向东流向的河段被称为汴河。到南宋时与金人约定以淮河为界,此后就废了汴河的航道。
[9]五丈河:该河东流于定陶,与济水相交。因河面宽五丈,所以叫“五丈河”。
[10]金水河:水源始出于河南荥阳的黄堆山祝龙泉,流过中牟后的河段被称为“金水河”。金水河被引至汴京城西,被引入人工渠,然后向东注入五丈河。
[11]大辽:即当时北方的辽国。
[12]北郊御路:每年夏至,皇帝要到都城的北门外举办北郊大祭礼。北郊御路是为典礼专设的大路。
[13]马面:指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突出于城墙外面的墩台。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
[14]战棚:古代城堡攻守战中使用的活动装置。用长木附于女墙之上。形状类似敌楼,但可以离合,并能快速搭设,以备战时之需。
[15]女头:也叫短墙、短垣、堞等。
[16]牙道:同“衙道”,即官道。
[17]广固兵士二十指挥:类似现在的工兵部队,专门从事土木营造。宋代的部队建制从大到小分别是:厢、军、指挥、都。每个都含百人,每五都为一个指挥。一个指挥由一个指挥使和一或两个副指挥使统领。二十指挥则相当于一万士兵。
[18]京城所:修治京城所的简称,负责修缮城墙。
【译文】
东都汴梁外城,周围四十余里。有一条护城河叫“护龙河”,河宽十余丈。城河两侧都种植杨树和柳树,河的背景是白色的城墙和朱色的门户,禁止行人往来。在各个城门的外侧都筑有瓮城三层,但却偏离城门开门。其中只有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这四个城门是正对着城门开设的,而这四个城门的瓮城都只有两层,而非三层。其原因是,这四个城门不仅都是正门,还留有专供皇帝御驾出入的御道。东都外墙的南城墙上共有三座城门:其正南的城门称“南薰门”,在外城南城墙东南方的城门称为“陈州门”,紧挨着这个城门的是“蔡河水门”。南城墙西南方的城门叫“戴楼门”,在这个城门的旁边是另一个“蔡河水门”。蔡河的正式名字是“惠民河”,因为这条河通蔡州,故而叫蔡河。外城的东面城墙上共有四座城门:在这道城墙的东南方是“东水门”,它是汴河流向下游的水门。此门是横跨于汴河上的,它的城门整个用铁皮包裹起来,看上去像个很大的窗栅。每当夜幕降临,它便就会像一个闸门一样沉入河中,在汴河的两岸则分别有门供人通行。出了城拐角处的角门,便可以看清汴河两岸的距离约有百丈。从东水门向北去是“新宋门”,继续往北就是“新曹门”,最北端则是“东北水门”,这些就是五丈河的水门。西城墙一面共开有四座城门,若从那一道城墙由南向北数过去则分别是:“新郑门”;接着是“西水门”(西水门是迎接从汴河上游流下来的河水的闸门);接着往北则是“万胜门”;之后再往北是“固子门”;外城西面那一道城墙的最北端是“西北水门”(也是金水河的水门)。北城墙一面建有四座城门,从这道城墙的东端往西端数,分别是:“陈桥门”,这是大辽使臣的驿路;之后是“封丘门”,为皇上北郊大祭的御用道路;接着是“新酸枣门”;最西端的是“卫州门”。以上这些城门的名称都是民间起的俗名,而不是它们的正式官名。所谓正式的官名,比如:“西水门”的官名应叫“利泽门”,“新郑门”的官名应叫“顺天门”,“固子门”的官名应叫“金耀门”。整个东都外城的外侧墙面上每隔百步便建有马面、战棚,密集地设置女墙。外墙上的全部防御工事终日有士兵巡查,及时修缮。外城高大雄伟,在它之内的各条官道两侧都种榆树和杨柳,并且都已成荫。在外城内,每隔二百步便设有一个防城库,在库里备有守城御敌的各种军事装备和器材。整个外城工事的保养维修由一万广固部队的士兵承担,天天整治修葺,专门有修治京城所提调、总管此事。
二、旧京城
旧京城[1]方圆约二十里许。南壁其门有三:正南曰朱雀门,左曰保康门,右曰新门。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角门子,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角门子,次曰梁门。北壁其门有三:从东曰旧封丘门,次曰景龙门,乃大内[2]城角宝箓宫前也。次曰金水门。
【注释】
[1]旧京城:今河南开封之原始地域最初划定于唐代。当时称为“汴州”。到梁时建为“东都”。至后唐时,东都的名号被撤销了。到了后晋时,又被称为东都。至宋朝则沿称唐之“汴州”为东都。它的所有城门的名字在前后的若干个朝代里也几经变易。在宋时,汴梁旧京城本身的名字也有若干个,或称为“里城”,或称为“阙城”,等等。此旧京城的城周长度为20里加155步。
[2]大内:京城里的整个皇宫。
【译文】
旧京城的周围大约有二十里上下。南城墙上有三座:城门正南的称为“朱雀门”,左边的称为“保康门”,右边的称为“新门”。东城墙上也开了三座门:沿着这道城墙的南头向北走,首先经过汴河南岸的“角门子”;汴河的北岸是“旧宋门”;再往北走就到了“旧曹门”。西城墙上也有三座门:从南数先是“旧郑门”,接着是汴河北岸的“角门子”,继续往北走就是“梁门”。北城墙上也是三座城门:从东数起,第一个城门叫“旧封丘门”;在西边的城门叫“景龙门”,它的位置恰在宫墙墙角的宝箓宫前;最西面的城门叫“金水门”。
三、河道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1],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自东南陈州门出,河上有桥十三:自陈州门里曰观桥,在五岳观后门。从北次曰宣泰桥,次曰云骑桥,次曰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次曰高桥,次曰西保康门桥,次曰龙津桥,正对内前。次曰新桥,次曰太平桥,高殿前宅前。次曰粜麦桥,次曰第一座桥,次曰宜男桥,出戴楼门外曰四里桥。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2]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四: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3],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次曰顺成仓桥,入水门里曰便桥,次曰下土桥,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4]石笋栏楯,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5]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干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火舟船矣。西去曰浚仪桥,次曰兴国寺桥,亦名马军衙桥。次曰太师府桥,蔡相[6]宅前。次曰金梁桥,次曰西浮桥,旧以船为之桥,今皆用木石造矣。次曰西水门便桥,门外曰横桥。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7],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自新曹门北入京。河上有桥五:东去曰小横桥,次曰广备桥,次曰蔡市桥,次曰青晖桥、染院桥。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河上有桥三:曰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之类。又曹门小河子桥曰念佛桥,盖内诸司辇官、亲事官[8]之类,军营皆在曹门,侵晨上直,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得其名矣。
【注释】
[1]蔡河:后周的世宗即位初,命人从汴梁城东引出汴河水入注蔡河,目的是漕运。到了宋初,乃自汴梁城西南郊的闵河水横穿城区而流入蔡河。宋太祖时期,闵河改称惠民河,百姓就把蔡水称为惠民河。
[2]西京洛口:在宋朝时汴州被定为东京,洛阳在汴州的西面,故称洛阳为西京。“洛口”是指洛水流入黄河的河口,在今天河南巩义的东北方。
[3]丹雘(huó):朱色的颜料。雘,一种矿物,有红色和青色两种。其碾碎后可做颜料,也可以掺入油漆等用来调色。
[4]石梁:用长条石雕成的横梁。
[5]海马:《山海经》记载“北海内兽,状如马,又善走”。
[6]蔡相:指蔡京。
[7]济、郓:“济”指当年的济州,在今山东巨野。“郓”指郓州,在今山东东平。文中这两个地点,则是指南济水在济、郓这两地的流域。在宋时曾从汴梁接引金水河以济南济渠,而流出的河道被称为五丈河。
[8]内诸司辇官、亲事官:内,指大内,即宫中。诸司,指皇宫之内管理整个宫殿区内生活的机构。辇官,指掌管内诸司各单位车辆、物品的保管、调配、分发的官员。辇,天子的车驾。亲事官,其任务是保障皇宫内的安全以及掌管皇帝的警卫、仪仗和侍从。
【译文】
穿过京城的河道共有四条。南城墙处是蔡河,水来自陈、蔡两地域,到了汴梁就挨着南城墙流至京城西南的戴楼门,拐进京城里,然后曲折蜿蜒,经由东南的陈州门而流出。河上共有十三座桥:在陈州门里面的那座桥叫观桥,在五岳观的后门;在从北面数起叫宣泰桥;其次是云骑桥;顺次下去是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接着是高桥;下一座桥叫西保康门桥;接着是龙津桥,正好与大内的前门相对;龙津桥之后是新桥;接着是太平桥,在高殿前宅前;接着是粜麦桥;其次是“第一座桥”;接着是宜男桥。出戴楼门外的叫四里桥。流经城中的叫汴河,河水从西京洛阳的洛口分水流入京城。这条支流穿过京城后其河道转向东,一直流向泗州,在泗州注入淮河。漕运东南方的粮食,凡是出自东南的土特产都从这里运入京城。无论公私所需全依赖此河。从东水门外七里到西水门外的这一段河道上共有十四座桥:从东数起,东水门外七里的是虹桥,它是一座没有桥柱的桥,全部是用巨木悬空而架。整座桥都是用朱色颜料涂饰,犹如天上飞虹。在该桥近处的上下小土桥也一概涂饰红色。其次叫顺成仓桥。入水门里的叫便桥。其次叫下土桥。再下去是上土桥。投西角子门的曰相国寺桥。在它之后的桥名叫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着大内御街,天汉桥和相国寺桥的桥身都建得较低矮,所以这两座桥下都无法通行大一点的船,只能通行西河当地的平底船。这两座桥的桥柱全是用青石建造。桥上的石梁、石柱、栏杆及近桥两岸,石壁上全雕刻着海马、水兽、飞云等图案,桥下密密地排列着石柱,因为这里是皇帝的车驾御路。州桥北岸御路的东、西两侧耸立着高大的阙柱和一些高大的楼观。桥的西面有两只方形的浅底船,船头上安放着几条十分粗长的铁枪。岸上有三条铁索,每到夜晚就将方船绞上水面,这是为了避免枪内偶然遗留有火药在晚上燃着而烧毁方船。从这儿再往西去便是浚仪桥;其次是兴国寺桥,也叫马军衙桥;再下一座是太师府桥,在蔡丞相宅前。接着是金梁桥;再下去是西浮桥(这是因为此处原先是以船为桥的,但到宋时则已全用木、石来建造了);下一座桥名叫西水门便桥;此处出了城门外的那座桥名叫横桥;京城东北面的河水叫五丈河。来自济、郓之地,此河道成为把京东路所辖地区出产的粮食转运入京城的漕运道。从新曹门的北面入京。河道上有五座桥:向东面数过去的是小横桥;其次是广备桥;再其次是蔡市桥;接着是青晖桥;最后叫染院桥。京城西北面的是金水河,在京城的西南筑了堤坝以便京索河的水分流开去。在汴河上方建起一个横跨汴河的巨大木槽,以引京、索河的水进入京城内,又有夹道保护,这水就径直流入宫中以灌满后苑的池塘。在金水河上有三座桥,分别称为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此外,曹门小河子桥叫“念佛桥”,这桥之所以得念佛桥之名还有个小故事:在皇宫内各官署任职的那些辇官、亲事官们往往都住在曹门的军营里。他们每天天破晓就得进宫去当差,进宫必须经过小河子桥。过桥时都会见到一个盲人在该桥上念佛化缘因而得了此名。
四、大内
大内[1]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2],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3]画栋,峻桷[4]层榱[5],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6],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7]。入宣德楼正门,乃大庆殿,庭设两楼,如寺院钟楼,上有太史局保章正[8]测验刻漏,逐时刻执牙牌[9]奏。每遇大礼,车驾[10]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殿外左、右横门[11]曰左、右长庆门。内城南壁有门三座,系大朝会趋朝路。宣德楼左曰左掖门,右曰右掖门。左掖门里乃明堂[12],右掖门里西去乃天章[13]、宝文[14]等阁。宫城至北廊约百余丈。入门东去街北廊乃枢密院[15],次中书省[16],次都堂,宰相朝退治事于此。次门下省[17],次大庆殿外廊横门。北去百余步,又一横门,每日宰执[18]趋朝,此处下马,余侍从[19]台谏于第一横门下马,行至文德殿,入第二横门。东廊大庆殿东偏门,西廊中书、门下后省[20],次修国史院,次南向小角门,正对文德殿。常朝殿也。殿前东西大街,东出东华门,西出西华门。近里又两门相对,左、右嘉肃门也。南去左、右银台门。自东华门里皇太子宫入嘉肃门,街南大庆殿后门、东西上閤门[21];街北宣祐门。南北大街西廊面东日凝晖殿,乃通会通门,入禁中矣。殿相对东廊门楼,乃殿中省六尚局御厨。殿上常列禁卫两重,时刻提警,出入甚严。近里皆近侍中贵。殿之外皆知省、御药幕次、快行[22]、亲从官、辇官、车辂院、黄院子、内诸司兵士,祗候[23]宣唤;及官禁买卖进贡,皆由此入。唯此浩穰。诸司人自卖饮食珍奇之物,市井之间未有也。每遇早晚进膳,自殿中省对凝晖殿,禁卫成列,约拦不得过往。省门上有一人呼喝,谓之“拨食家”。次有紫衣裹脚子向后曲折幞头者,谓之“院子家”,托一合,用黄绣龙合衣笼罩,左手携一红罗绣手巾,进入于此,约十余合,继托金瓜合二十余面进入,非时取唤,谓之“泛索”[24]。宣祐门外西去紫宸殿。正朔受朝于此。次曰文德殿,常朝所御。次曰垂拱殿,次曰皇仪殿,次曰集英殿。御宴及试举人于此。后殿曰崇政殿、保和殿。内书阁曰睿思殿。后门曰拱辰门。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值三、五十千,诸閤分争以贵价取之。
【注释】
[1]大内:皇宫的总称。
[2]甃(zhòu):用砖砌。
[3]甍(méng):屋脊。
[4]桷(jué):方形的椽子。
[5]榱(cuī):椽子。
[6]朵楼:正楼两旁的楼。
[7]杈子:用以阻止人马通行所置的木架。它的构造为“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于门,以为禁约也”。
[8]太史局保章正:太史局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保章正为太史局属官。
[9]牙牌:象牙做的牌子,进出官门的凭证。
[10]车驾:帝王及随从。
[11]左、右横门:指东西两侧的门。在古代,把南北视为“纵”,而把东西视为“横”。
[12]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地。
[13]天章: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该阁之所以名“天章”乃取义于“为章于天”。该阁藏真宗的御书、文集以及图籍、符瑞、宝玩之物。还存有国史宗正寺所进属籍、祖宗御容等。
[14]宝文:原名“寿昌阁”,该阁存仁宗御书御集以及英宗御书。除天章、宝文二阁外,还有“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等。
[15]枢密院:官署名,也称“西府”,在阙门之西南和中书省(也称“东府”)之北。它与中书省合称“二府”。东府掌文事;西府掌武事,专以边机军政为职。
[16]中书省:官署名,掌管全国政务。
[17]门下省:在宋初,门下省的主要职能是掌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匡违失。
[18]宰执:宰相和执政之统称。所谓“宰相”指的是下述的一些高级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左丞相、右丞相、侍中。所谓“执政”指的是下述的一些高级官员: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枢密使、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
[19]侍从:指下列官员:殿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与翰林学士、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
[20]中书、门下后省:在宋朝,中书省、门下省的官署地点均不在大内,因而在当时被称为中书门下外省。之后在大内设立“中书门下”(也称“政事堂”),为了区别这两者,遂把中书门下外省改称中书门下后省。中书门下后省是不参与机要的。
[21]东西上閤门:该官署的执掌是“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官员东、西上閣门对置。东西上阁门使、副使(之位)多以外戚勋贵充任,位同侍从官,为武臣迁转之阶”。
[22]快行:职责是“随皇驾出,(为皇帝)执衣物器物”,以及“平日以之供奔走、使令、转送命令器物、召唤或遣送人员等差事”。
[23]祗候:支冠明,负责等候和待命。
[24]泛索:不按规定、临时传取宫内所需物事。
【译文】
大内皇宫正门的大门楼叫宣德楼,楼下一字排开五座大门,都装金钉,饰以朱红大漆;城墙则是砖石相间砌起来的,镌刻或雕镂着各式各样的龙、凤、云彩等画饰,无一不是雕刻的屋脊和彩绘的栋梁;高俊的屋角,层层排列的椽子,用琉璃瓦覆盖;两旁曲尺形的朵楼,也都饰以朱红、彩绘的栏杆;朵楼前的两座阙亭则对称地遥相对立,在它们之间置放着阻挡闲人通行的红色杈子。走进宣德楼的正门则能看到大庆殿。这个殿庭院里的两边分别是东楼和西楼,犹如寺庙里的钟楼和鼓楼。在东楼和西楼上分别有属于太史局的、官衔为“保章正”的官员在那里观测刻漏的数据,他按时按刻把数据记载在牙牌上,以便按规定向上禀报。每逢重大典礼及每年正月初一的朝会黄帝斋戒就住宿在此殿。殿外的左右两侧的门叫左、右长庆门。内城南面的一道墙上开有三座门,是重大朝会通向内廷宫殿之路。左面的门叫“左掖门”,右边的门叫“右掖门”。明堂在左掖门内,进了右掖门后往西去就是天章阁、宝文阁以及其他的一些阁。宫城与宫内北面的走廊之间的距离是一百多丈。进了皇宫的正门之后往东面走,路的北面那个廊庑是枢密院,接着往前是中书省,再往前走便到了都堂,宰相在不上朝的时间里在这里处理政务。接着往前走便是门下省,其次是大庆殿外面走廊的边门。从门向北走一百多步有一个边门,宰相每天到宫里上朝,到了这个边门时就该下马;至于侍从、台谏等官员到第一道边门的时候下马,然后步行到文德殿,从那里走进第二道边门。东走廊上是大庆殿的东偏门,西走廊上是中书门下后省,其次是修国史院,其次是朝南的小角门,这个门正对着文德殿。该殿是日常的朝会地点。殿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东边是东华门,西边是西华门。离文德殿不远处有两道门是正相对的,它们是左、右嘉肃门。从这里向南走就到了左、右银台门。皇太子宫在东华门内,宫中有一条路通往嘉肃门,街南是大庆殿的后门以及东、西上的閤门;街北面是宣祐门。南北走向的大街的西走廊朝东方向的叫凝晖殿,这里通向会通门,就进入皇宫了。和凝晖殿相对的东廊门楼。在东走廊门楼里是殿中省六尚局的御厨房。凝晖殿上总是部署双层禁卫人员,时刻提防警戒,对人员出入的控制非常紧。在附近活动的全是亲近、显贵的官宦。在凝晖殿外面的都是诸如殿中省、御药院等官署的官员。他们都在各自设立于殿外的帐幕工作。此外就是诸如快行、亲从官、辇官、车子院、黄院子等机构的人员,以及内诸司辖下专干粗活的士兵们,他们都候在殿外,随时听从调遣;并且宫内买卖、进贡全都由此入内。所以,凝晖殿外是个最为熙攘的地方,宫内诸司之人各自买卖饮食珍奇之物,全是民间集市中所没有的。每天一到早晚进膳的时间,你就会看到从殿中省到凝晖殿的这一段路上,禁卫排成行列,禁止闲人过往。这时殿中省的门口就有一个人在那里招呼张罗,人们把他叫作“拨食家”。其次有身穿紫色衣裳、裹脚子及头巾向后曲折成幞头的人,这些人被称为“院子家”。他们手托一个盒,都用黄色的、绣有龙图饰的食巾包裹起来;而左手则拿一方红罗绣花的手巾,他们就这样进入了凝晖殿。在这十几个人的后面是二十几个人,每人手上托着金色的、瓜形的盒子以应不时被召取用,他们被称为“泛索”。宣祐门外朝西去就是紫宸殿(每年的正月初一皇帝就在这个殿里接受群臣的朝贺)。其次是文德殿(皇帝平时在这里举行朝会)。依次是垂拱殿,接下来是皇仪殿,再往后是集英殿(黄帝在这里摆宴席同时也是举人接受殿试的地方)。在这几个殿的后头分别是崇政殿和保和殿,内书阁名叫睿思殿也在这里。皇宫的后门叫拱辰门。东华门外面的集市最为热闹,因为宫里的采买都在这里。在那个集市里,凡是日常饮食的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干肉以及金玉珍宝、古玩衣裳等没有一样不是天下的珍奇之物。其品种常有数十种供人挑选,如果家有来客,即便一下子要一二十种也能当下就给备齐。至于时鲜的瓜果菜蔬,包括别处难得一见的品种像是茄子、瓠子等在这个集市上都有供应。这些很少见的瓜果每对能卖到三五十千钱,且宫中各处争相以高价购买。
五、内诸司
内诸司[1]皆在禁中,如学士院[2]、皇城司[3]、四方馆[4]、客省[5]、东西上閤门、通进司[6]、内弓剑枪甲军器等库[7]、翰林司[8](茶酒局也)、内侍省[9]、入内内侍省、内藏库[10]、奉宸库[11]、景福殿库[12]、延福宫、殿中省、六尚局(尚药、尚食、尚辇、尚酝、尚舍、尚衣)、诸合分、内香药库[13]、后苑作[14]、翰林书艺局[15]、医官局[16]、天章等阁,明堂颁朔[17]布政府。
【注释】
[1]内诸司;皇宫内为皇家日常生活服务的各机构总称。
[2]学士院:在承旨阁之西,枢密宜徽院之北,浴堂之南,也称玉堂或北扉。该院的职责是编录宋朝建国以来所撰制诏文字。
[3]皇城司:官署名,该司的职责是掌管皇城管钥木契,宫廷出入禁令,官门启闭,支应内廷索取,以及安排命妇朝参显承殿事宜。
[4]四方馆:官署名。掌管文武官正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表章,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以及道、释、父老于典礼上陪位的安排事宜。
[5]客省:其职掌为接待各地诸蕃朝贡,并对他们进行赏赐。
[6]通进司:宋代传达表章的机构,初属枢密院,后隶给事中。
[7]内弓剑枪甲军器等库:实为四个库,皆为军器库,即内弓箭库、内剑弩箭库、内弓枪库以及内衣甲库。
[8]翰林司:为光禄寺所属机构,也称茶酒司,掌供果实并制茶茗汤药。
[9]内侍省:分为“入内内侍省”(又称“前省”)和“内侍省”(又称“后省”,也称“南班”)。这两者全由太监充任。入“前省”的太监就更能与皇帝多亲近,他们是“通侍禁中,役服亵事者”。内侍省的太监则供侍殿中,备洒扫之职。
[10]内藏库:官库名,属太府寺。宋初此库名为“封椿库”,以收藏每年国用之余额。
[11]奉宸库:官库名,属太府寺。举凡宋太祖平定诸国时所掠得的瑰宝珍奇之物悉藏之于此库。政和四年,此库并入内藏库。
[12]景福殿库:此处之职掌史籍鲜有提及。蔡京当权之时曾唆使皇帝在延福宫一带大兴土木。
[13]内香药库:宋所置内库,在穆门内,共分为二十八个库。真宗曾赐御诗二十八个字以为库名,每一字名一个库。这些库是为贮藏细巧香药以备内廷之需。
[14]后苑作:即后苑所造作,官署名。这个禁内机构掌园囿、池沼、台殿,以备君王游幸,也负责金属手工艺品的制作。其下细分为镂金、生色等七十余作,为宫廷制作婚嫁饰件。 [15]翰林书艺局:翰林院的下属机构,也叫“翰林御书院”,以书籍、笔墨、琴棋等供奉内廷。
[16]医官局:官署名,属翰林院,原名“翰林医官院”,为皇家提供医药服务。
[17]颁朔:也称告朔,或“颁告朔”,君主在冬季颁布下一年的历书,让诸侯们都知道。
【译文】
内诸司的所属机构包括:学士院、皇城司、四方馆、客省、东西上閤门、通进司、内弓剑枪甲军器等库、翰林司(也就是茶酒局)、内侍省、入内内侍省、内藏库、奉宸库、景福殿库、延福宫、殿中省、六尚局(即尚药局、尚食局、尚辇局、尚酝局、尚舍局、尚衣局)、诸合分、内香药库、后苑作、翰林书艺局、医官局、天章等等,明堂是发布政令的地方。
六、外诸司
外诸司[1]:左右金吾街仗司[2]、法酒库、内酒坊[3]、牛羊司[4]、乳酪院[5]、仪鸾司[6](帐设局也)、车辂院[7]、供奉库[8]、杂物库[9]、杂卖务[10]、东西作坊[11]、万全[12](造军器所)、修内司[13]、文思院上下界[14]、绫锦院[15]、文绣院[16]、军器监[17]、上下竹木务[18]、箔场[19]、车营、致远务[20]、骡务、驼坊[21]、象院[22]、作坊物料库[23]、东西窑务[24]、内外物料库[25]、油醋库[26]、京城守具所[27]、鞍辔库[28]、养马曰左右骐骥院、天驷十监[29]、河南北十炭场[30]、四熟药局[31]、内外柴炭库[32]、军头引见司[33]、架子营[34](楼店务,店宅务)、榷货务[35]、都茶场[36]、大宗正司[37]、左藏、大观、元丰、宣和等库[38],编估局[39]、打套所[40]。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成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陈州门里麦仓,子州北夷门山[41]、五丈河诸仓,约共有五十余所。日有支纳,下卸[42],即有下卸指挥兵士[43],支遣[44]即有袋家[45],每人肩两石[46]布袋。遇有支遣,仓前成市。近新城有草场二十余所。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47],牛车阗塞[48]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诸军打请营在州北,即往州南仓,不许雇人般担,并要亲自肩来,祖宗之法也。
【注释】
[1]外诸司:相对于“内诸司”而言,均在皇宫之外
[2]左右金吾街仗司:宋卫尉寺所属机构,具体分为“左右金吾街司”和“左右金吾仗司”。其职掌是京城街道巡逻,为帝王出巡清道,奉迎仪仗,管理禁卫。
[3]法酒库、内酒坊:官署名,属光禄寺,法酒库负责按宫廷所定的要求提供造酒原料和管理御酒厂产出的法酒的保管和出纳,以保障皇家在礼仪用酒方面的需要。内酒坊则负责生产和供应皇家平时生活上的用酒。设监官二人,以朝臣及三班使臣、内侍充任。
[4]牛羊司:官署名,属光禄寺,负责饲养牛、羊,以供皇家祭祀及宴会的需要,并负责为御厨宰杀和烹制。
[5]乳酪院:光禄寺所属机构,掌制酥酪以供御厨。本有南北两院,景德二年(1005年)合为一院,以骐骥院监官副职兼充本院监官。
[6]仪鸾司:官署名,属卫尉寺。专为皇帝和皇家提供幕帐方面的服务。
[7]车辂院:宋置,属太仆寺。有监官三人。掌乘舆、法物,凡大驾、法驾、小驾供辇辂及奉引属车,辨其名数与陈列先后次序。
[8]供奉库:负责为宫禁里的人到外面购物,特别是购进宫禁官务所需者,以向宫廷按时供应。该库连同杂物库和杂买场联合完成采购、储存和供应的任务。
[9]杂物库:负责接受内外输纳的杂物之保管。
[10]杂卖务:宋代有“杂卖场”,为太府寺所属机构,负责收购京城以及外地官府多余物资,转卖到民间市场。
[11]东西作坊:官署名,属军器监。掌制造兵器、旗帜、戎帐、油衣、藤漆物件等。
[12]万全:全名为“万全军匠”,负责军器兵械的制作、维修、保养。定员四千人,属于御前军器所,由军器监统领。
[13]修内司:官署名,隶将作监。掌官城太庙缮修之责。
[14]文思院上下界:宋代官办手工业机构。为宫廷制造金、银、玉、犀、石、铜、铁、木、竹等手工产品,分为上界和下界。上界掌金银珠玉犀石。下界掌铜铁木竹。
[15]绫锦院:官署名,属少府监。掌织纴锦绣,以供皇帝服饰。
[16]文绣院:少府监所属机构。掌纂绣以供皇帝服御及宾客、祭祀之用。
[17]军器监:掌监督缮治兵器及军用杂物。
[18]上下竹木务:官署名,属将作监。掌接受诸路水运之竹、木材,采购商贩竹木,以供宫廷营造之用。
[19]箔场:将作监所属机构,掌抽选竹、木、蒲、苇,以供帘箔之用。
[20]车营、致远务:宋置,负责饲养牛、驴。
[21]骡务、驼坊:负责牧养骆驼及骡。
[22]象院:属太仆寺,负责饲养和驯化大象。
[23]作坊物料库:官库名,此库属于军器监,掌收储铁、木、铅、锡、羽、翎等杂物材料,以供各作坊及工匠所之用。
[24]窑务:官署名,属将作监。掌为皇家烧制砖瓦及陶瓷器皿。
[25]内外物料库:官库名,掌皇城外诸官院油、盐、米、面之品。
[26]油醋库:光禄寺所属机构,掌制造酱油、麻油、醋等调料以及咸肉等。
[27]京城守具所:即京城修治所。
[28]鞍辔库:官署名,属群牧司。掌御马鞍辔的储藏和供应。
[29]左右骐骥院、天驷十监:宋中央养马机构,属太仆寺。此两者皆为皇家的中心养马机构,兼负责马匹鉴定工作。
[30]十炭场:“十”当为“石”,掌收纳与出卖石炭。宋时在汴京共有河南第一到河南第十石炭场。炭,煤炭。
[31]四熟药局:即熟药所,官署名。负责对滞留在官府的药品、药剂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供民间治病。
[32]柴炭库:负责给宫城及宿卫值勤军士供应薪炭、席荐之物。
[33]军头引见司:其全称是“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官署名,掌军队的检阅、引见、调配。此外,在皇帝出巡,遇有百姓陈诉时,由他们出面问明百姓所为何事,然后上禀。
[34]架子营:管理官房及邸店,筹划出租及修造事项。
[35]榷货务:属太府寺,掌折博斛斗、金帛之类的货物。
[36]都茶场:属太府寺,掌接受诸路茶茗,以供赏赐、出卖及翰林司之用。
[37]大宗正司:官署名,掌敦睦皇族,教导宗子,接受皇族成员的陈请、辩讼,兼负责纠正皇族成员的行为过失。严重者,可申报朝廷。
[38]左藏、大观、元丰、宣和等库:官库名,左藏库之下分为“东西库”与“南北库”。负责四方财赋之入,给朝廷提供经费。“大观库”分为东西二库,前者负责收藏细软物件、香料、药材;后者贮钱币。“元丰库”管理诸路、诸司、坊场之羡余(即上缴国库后的余额)及封桩钱物。“宣和库”掌收储财物以供皇帝非常之用。
[39]编估局:官署名,属太府寺。负责对广南、福建、两浙等路的市舶所向朝廷交纳的香料、杂物以及诸州和诸军事单位送交的陈旧衣物进行估价,将其最精细的物件留交朝廷,其余的货物则都送杂卖场出售。
[40]打套所:官署名,掌捡选市舶香药杂物等打套事物。
[41]夷门山:也称“夷山”,在开封东北隅。
[42]支纳,下卸:支取和缴纳,装卸和搬运。
[43]下卸指挥兵士:下卸司,司农寺所属机构。掌下卸、搬运纲船所运物品,领厢兵装卸军五指挥。
[44]支遣:派遣发送。
[45]袋家:以搬运为职业的工人。
[46]两石:每石含十斗。两石为二十斗。
[47]粟秆草:各种谷物的秸秆。
[48]阗(tián)塞:堵塞、塞满。阗,盛,满。
【译文】
外诸司都在皇宫之外。其主要机构有:左右金吾街仗司、法酒库、内酒坊、牛羊司、乳酪院、仪鸾司(即设帐局)、车辂院、供奉库、杂物库、杂卖务、东西作坊、万全(制造缮修军器之所)、修内司、文思院上下界、绫锦院、文绣院、军器所、上下竹木务、箔场、车营、致远务、骡务、驼坊、象院、作坊物料库、东西窑务、内外物库、油醋库、京城守具所、鞍辔库、左右骥骐院(宫廷养马之处)、天驷十监、河南北十座石炭场、四熟药局、内外柴炭库、军头引见司、架子营(即楼店务和店宅务)、榷货务、都茶场、大宗正司、左藏库、大观库、元丰库、宣和库、编估局、打套所。各处储存米、麦的机构有:在州城东面虹桥的元丰仓、顺成仓;在东水门里的广济、里河折中仓、外河折中仓,富国仓、广盈仓、万盈仓、永丰仓、济远仓;还有陈州门里的麦仓;州城北面夷门山上和五丈河等诸仓,总计有五十多个仓。日常有支出缴纳、装卸搬运之事时就由各仓所属的下卸司的装卸兵士承担;如有向外发送的任务也由专事搬运之人来做。每人肩扛两石的粮食布袋而行。如果遇到发送粮食的日子,每个仓前就犹如集市般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在新城附近,有草场二十余所。每到冬季,各乡前来缴纳粮食柴草的牛车充塞道路,首尾相接,成千上万辆不绝于途。这时,草场里的粮草都堆积如山。如果一个草场的地点是在州的南面,即令士兵前往州南粮仓取粮,而且不许部队雇人搬运,全部要由士兵自己把粮草扛回州北临时驻地,这是为了不让士兵养成懒惰的习惯,是祖宗立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