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如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喝水的需要;血糖成分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等。
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旧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平衡消除之后,新的不平衡又会产生,人们又会为满足新的需要去追求新的对象,所以,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一)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
自然需要动物和人都有,但无论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就满足需要的方式,人和动物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人不仅要吃,而且要讲究卫生和营养,吃的时候还要表现出一定的修养和风度。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审美的观念。比如穿衣服是为了保暖,但选购衣服的时候还要挑选美观大方的衣服。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还得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来保证。
三、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就重视对需要的研究。目前比较有影响的需要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H.)于1968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
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
尊重的需要指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自己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会退居次要的地位,不再是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新出现的需要转而成为最占优势的需要,它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一个人可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要真正达到自我实现境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