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 Belgium
世界馆 Mundaneum
埃诺(Hainaut),蒙斯(Mons)
存储了1200万张索引卡的世界馆是20世纪初的“万维网”。
委婉地说,世界馆是一项野心勃勃的工程。比利时律师保罗·奥特莱(Paul Otlet)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亨利·拉方丹(Henri La Fontaine)于1910年成立这一项目,目标是利用大小约8厘米×13厘米的索引卡(index card)归档人类所有的知识。他们设想,这些卡片将展出于由建筑师勒·科尔比西耶(Le Corbusier)设计的“世界之城”(World City)的中央,并会构成人类知识的核心,“世界之城”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大学也将成为全世界的灵感之源。
用有限的纸片清晰地概述世界历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奥特莱发明了名为“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的系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项目参与人数不断增长,这些人制作并归档了1200万张涵盖书籍与期刊内容的索引卡。在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财富”之后,奥特莱开始提供付费检索服务,每年约收到15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和电话申请。
随着基于卡片发展的系统变得越来越笨重,1934年奥特莱希望将信息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中,通过他称为“电子望远镜”的全球网络系统创建机械化数据缓冲储存器。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比利时政府对这个想法并无热情。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和其他要务的影响,世界馆被转移到了一个更小的地点,并在多年后因资金不足而停止运作。而后,纳粹入侵比利时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军队摧毁了几千箱索引卡,并在墙上悬挂了以“第三帝国”为主题的艺术品。
1944年,奥特莱去世,他的世界馆和“世界之城”只得化为回忆。如今,奥特莱被认为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先驱之一,他构建的由相互链接的文件所构成的全球检索网络即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前身。
世界馆遗留的书籍、海报、规划文件及存放原始索引卡的橱柜现均在蒙斯的世界馆博物馆(Musée Mundaneum)中展出。
蒙斯,尼米街76号(76, rue de Nimy)。从蒙斯火车站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世界馆。Ⓝ 50.457674 Ⓔ 3.955428
弗雷卡佛洞穴The Grottoes of Folx-les-Caves
瓦隆布拉班特(Walloon Brabant),奥尔普-若什(Orp-Jauche)
沿着狭窄的楼梯逐级而下,在弗雷卡佛镇(Folx-les-Caves)地下15米处,存在着一个面积约60,703平方米的人工洞穴。洞穴可追溯至罗马时代或中世纪,由凝灰岩或压实后的火山灰雕刻而成。1886年,农民们开始在寒冷、阴暗的洞穴内种植蘑菇,这些真菌一直存活到了今日。
在成为蘑菇养殖区之前,洞穴曾是盗匪们潜逃时的避难所。石壁上镌刻的单词和人名——喷漆罐诞生之前的涂鸦方式——说明这里曾有人居住。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皮埃尔·科隆(Pierre Colon),一个18世纪劫富济贫的大盗。后来科隆入狱,他的妻子将锉刀藏在蛋糕里偷偷交给了他,用这种现今看起来很老套的方法成功帮助他越狱。每年10月初,弗雷卡佛镇都会举行盛典,用音乐、舞蹈和美食来纪念科隆传奇的一生。
奥尔普-若什,奥古斯特巴克斯街35号(Rue Auguste Baccus, 35)。奥尔普-若什距离布鲁塞尔(Brussels)东部约1小时的车程。Ⓝ 50.669216 Ⓔ 4.941959
以便以谢之塔 Tower of Eben-Ezer
列日(Liège),巴桑日(Bassenge)
这座塔楼由手工建造而成,灵感来自圣经和远古文明。
这座七层石塔顶部立有几座雕塑,其中包括一只公牛、一只狮子、一只鹰和一个“斯芬克斯”。石塔看似建于中世纪时期,但据传言,其更像是现代的产物。罗伯特·加尔塞特(Robert Garcet)自1951年起耗费了十多年时间独自建造这座塔,将其视为象征和平与追求学问的图腾。
加尔塞特醉心于研究圣经、数字命理学和远古文明,因此他在设计这座建筑时选择的尺寸也具有象征意义。塔楼高33米(代表耶稣受难时的年龄),塔顶安置了4座雕塑(对应着天启四骑士),此外,每一层楼长12米、宽12米(表示耶稣的十二门徒)。
塔楼内部的墙壁上挂满了加尔塞特的艺术作品,作品涵盖了从天启、圣经到白垩纪恐龙的主题。沿旋转楼梯到达塔顶后,你会置身于展翅的狮子雕塑之下,眼前即是比利时乡村的旖旎风光。
巴桑日,埃本-埃马尔路4690号(4690 Eben-Emael)。从布鲁塞尔搭乘火车到巴桑日需要2小时左右。Ⓝ 50.793317 Ⓔ 5.66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