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周边民族的内迁和侵扰

“民族”的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可用以称呼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狭义只称呼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关于狭义的民族形成,恩格斯明确指出“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5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雅典人比美洲任何土著民族都前进一步,相邻的单纯的联盟,已经由这些部落融合为统一的民族(VOIK)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6页)摩尔根《古代社会》中也说:“在民族制度下,民族尚未兴起,要等到同一个政府所联合的各部落已经合并为一体,就像阿堤卡的雅典人四个部落的合并,斯巴达的多利安人三个部落的合并,罗马的拉丁人和萨宾人三个部落的合并那样,才有民族的兴起。”(《古代社会》上册,第102页),也就是说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部落的“融合”和“合并”而形成的,国家的产生则是它的形成的标志。据此,我国最早的民族当推夏族,他们建立了黄河流域最早的国家——夏王朝,接着是商族和周族,他们先后建立了商王朝和周王朝。在夏、商、周同时又并存着许多其他的部落或民族,据我国古籍所载可分为中原的华夏族及其四方的夷、蛮、戎、狄五大氏族集团。其实,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原民族已经杂居,夏王朝太康时曾被东夷部落首领后羿所灭,就说明东夷一度已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商代的祭方、越戏方居于洛水流域,西周的条戎居于今山西南部,这些都表明中原早已生活着非华夏族的部落或民族。但就多数的民族地域分布来看,华夏族居于中原,夷、蛮、戎、狄多在边疆四方。

一、周边民族的分布

《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礼记·曲礼》:“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礼记·明堂位》:“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西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这些是中原华夏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分布的总概括,其实并不一定夷在东、蛮在南、戎在西、狄在北,如《诗经·大雅·緜》叙述周祖先古公亶父在周原(今陕西岐山)立国时,“混夷矣”,说明夷也有在西方的。又如《诗经·大雅·韩蛮》讲周宣王时韩侯在北方“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说明蛮也有在北方的。但就多数的民族布局方位看,《礼记》所说还是与事实大体相符的。下面分别以四方之说结合有关文献及考古资料加以阐述。

东方(含东北)的夷,据《后汉书·东夷传》有: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风夷、阳夷,夏代初期臣服于启,但太康时反叛,一度控制了夏王朝,少康中兴时又被征服,夏桀时再叛,商汤时“伐而定之”,到仲丁时又寇扰,自此或服或叛,三百多年后武乙时东夷渐盛,他们迁到淮河流域即为淮夷,渐渐进居中原。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都有“征人方”或“王来征人方”的记载,人方即是东夷或淮夷。西周建立后,东北夷的肃慎(今北京市以北通向东北一带)来献“石弩楛矢”,以表臣服。武庚和管叔、蔡叔之乱时,东夷参预反叛周王室,周公东征,周公子伯禽平定了徐夷。康王时,肃慎再来朝觐。后来徐夷强大,率领九夷侵犯镐京,向西进逼黄河之上。周穆王在其威胁下只能让徐偃王掌管东方诸侯,偃王在潢水、池水东控制了五百里地方,有三十六国臣服于他。后来周穆王击破徐夷《史记·秦本纪》:“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正义》:“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者行有周卫,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并言此言非实。按年表穆王元年去楚文王元年三百一十八年矣。”《史记·赵世家》:“缪王使造父御……攻徐偃王,大破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后汉书·东夷传》:“徐夷僭号,乃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洪、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而兵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以上述史料看,穆王征徐偃王应有其事,但楚文王灭徐不可信。。于是徐偃王带了数万百姓逃到彭城武原东山之下(今江苏徐州徐山附近)。周厉王时,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伐,没有成功。《虢仲》铭文亦载:“王南征,伐南淮夷。”周宣王时又命召公讨伐而平定了淮夷。《兮甲盘》记载了周宣王对淮夷的征战:“孚士女、羊牛,孚吉金”,掠夺了不少人口、牲畜和财宝。

西周末,幽王淫乱,边疆民族纷纷内侵。春秋初,东夷之国有任(今山东济宁南)、宿(今山东东平东稍南)、须句(今山东东平东南)、颛臾(今山东费县西北)等分布在济水流域;莱夷(今山东昌邑东南)、莒(今山东胶县西南)、根牟(今山东沂水)分布在胶东半岛;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介(今山东南、安徽萧县北)在今山东南部;淮夷(今江苏淮安、涟水之间)、徐夷(今安徽泗县西北)分布在淮、泗之间。舒夷各部在今安徽中部舒城至巢县一带。

分布在北方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夏代,荤粥与夏为邻,有密切交往。殷商时北方有土方、方、鬼方,成为强敌,武丁的卜辞中伐方有三百多次,武丁对鬼方的征战经三年才平定。西周的北方有鬼方和狁,经常骚扰边疆。《诗经·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说明狁对周居民的严重威胁。《小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二十五年,鬼方和周人发生过一次规模很大的战争,周人击败鬼方,俘获鬼方一万三千多人,酋长四人,以及车、马和很多牛羊。穆王之后狁日益强盛,《虢季子白盘》铭文说虢季白“经维四方,薄伐严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周宣王时多次出兵抗击狁,《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狁于襄。”歌颂了大臣南仲打败狁,在北方筑城的事迹。《诗经·小雅·六月》也歌颂了尹吉甫“薄伐狁,至于太原”的功劳。

春秋以后,北方的民族或称“狄”(翟),或称“戎”,后来分为赤狄、白狄两大部分。据《左传》杜佑注说赤狄又分六支:(1)山东皋落氏(今山西昔阳东皋落山);(2)廧咎氏(今山西太原一带);(3)潞氏(今山西潞城);(4)甲氏(今河北鸡泽);(5)留吁(今山西屯留南);(6)铎辰(今山西潞城、屯留附近)。白狄有三支:(1)鲜虞(今河北正定、藁城一带);(2)肥(今山西昔阳一带);(3)鼓(今河北晋县一带)。另有一支长狄,亦名鄋瞒(一说山东,一说西北,其地不明),春秋时常出没在东方鲁、齐、卫、宋诸国之间。

西(含西北)方的戎族。《后汉书·西羌传》:商代“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氏羌,莫敢不来王。’”“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踰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这说明周部落是完全靠征伐西戎而起家的。西周前期西戎对中原并未构成威胁。《国语·周语》:穆王时“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但到穆王晚期,戎狄不再朝贡,周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今甘肃平凉、镇原一带)”。到夷王时国势日衰,戎族不服,“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厉王时,戎狄寇掠,“乃入犬丘,杀秦仲之族,王命伐戎,不克”。至宣王时,“使秦仲伐戎,为戎所杀,王乃召秦仲子庄公,与兵七千伐戎,破之,由是少却”。宣王后期,又“遣兵伐太原,不克”。之后,周又“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晋侯的军队击败北戎于汾水流域,“戎人灭姜侯之邑。明年,王征申戎,破之”。幽王时“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其年,戎围犬丘,虏秦襄公之兄伯父”。幽王末年,因废申后事,申侯联合戎族入寇,杀王于郦山(《后汉书·西羌传》)。

平王东迁之后,戎族强盛,进入中原腹地,“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伊、洛,往往有戎”(《后汉书·西羌传》)。具体分布如下:渭水源头有狄、、邽、冀之戎(今甘肃陇西一带),泾水以北有义渠之戎(今甘肃宁县附近),洛水有大荔之戎(今陕西大荔附近),渭水南岸有骊戎(今陕西临潼附近),伊水、洛水之间有扬拒、泉皋之戎(今洛阳西南一带),汝水流域以西有蛮氏之戎(今河南临汝西南一带),黄河北岸有茅戎(今山西平陆),渭水入河处有犬戎。此外还有:山戎(即北戎、无终,原在今河北北部卢龙一带,后迁今山东与齐、鲁等相交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山戎考》。),小戎、大戎(今山西交城一带),陆浑之戎(本居瓜州,今秦岭太白山一带,后迁入伊水流域见顾颉刚:《史林杂识·瓜州与九州》。),姜戎(本居瓜州,后迁今山西南部),乌氏(今甘肃平凉附近),朐衍(未详),绲戎(昆夷,今甘肃陇西附近),緜诸(今甘肃天水附近)。

南方各蛮族,在夏、商之时渐为患。商末南方的庸、卢、彭、濮、蜀人与周联盟讨伐商纣王见顾颉刚:《史林杂识·牧誓八国》。。到西周,蛮族更强大,“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所谓‘蛮荆事威’者也。又曰‘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明其党众繁多,是以抗敌诸夏也”(《后汉书·南蛮传》)。

春秋开始,“蛮遂侵暴上国”(《后汉书·南蛮传》)。荆蛮是楚国的土著居民,可能是今苗族的祖先,居于河南南部、湖北一带,其中有卢戎(今湖北南漳东北)、罗(今湖北宜城西)、邓(今河南邓县)、鄾(今湖北襄阳)、庸(今湖北竹山东)、群蛮(今湖南沅陵、芷江一带)、麇(今湖北郧县)、百濮(今湖北石首)等。东南地区有越人,即吴、越地区的土著居民,居于长江以南至沿海一带。西南地区有巴和蜀人。巴人本居邓、楚、秦之间,即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与陕西南部一带,后一部分迁至四川东部。蜀人在四川中西部。

二、戎狄对中原的侵扰

春秋初,西戎和北狄部落社会正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时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后汉书·西羌传》说:西戎各族“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史记·匈奴列传》说:北狄各部“士力能毌(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苟利所在,不知礼义”。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那里,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0页。所以随着西周王朝的垮台,北方就出现了戎狄交侵中原各国的局面。

西方的戎族最猖獗。他们参预攻灭宗周以后,烧杀掳掠,控制了甘、陕地区,并向黄河南、北扩展,直到山东。为了对付西戎的侵扰,秦襄公进兵岐山,秦文公赶走了原周地的戎族,“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史记·秦本纪》)。在今河北地区的邢国曾大破北戎。在陕西的梁国也曾抵抗“鬼方蛮”。虢国也曾击败犬戎。直到秦穆公晚年西戎为秦所征服之前,他们一直是西方强大的力量,严重威胁着西北部诸夏各国。进入中原的山戎越过燕国进入齐国,齐僖公与山戎在齐郊外开战,以后山戎又侵扰燕国。北戎侵犯过郑,被郑大败;又曾伐过齐国,也被郑救兵杀败。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曾联兵伐周,攻破雒邑王城,烧其东门,后被秦、晋联军击败。

进入中原的狄族,从今山西、陕西向东发展,一直到达今河北、河南以及山东地区。春秋初,狄人进逼至晋都城郊外,晋献公时才将狄人逐走。在中原东方各诸侯国相互争夺时,狄人乘机向黄河下游扩展,对卫、周、宋、郑、齐、鲁等国都构成威胁,使各诸侯国惶惶不安。

总之,春秋初期,由于周天子王权的衰落,大量戎狄由边疆陆续进入中原腹地,不断骚扰,对各诸侯国造成严重的威胁,许多弱小的国家要求有个强大的力量来抵御戎狄的进犯,以振兴中原华夏族的权威,这种形势就为春秋大国称霸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