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阿拉伯人的文明雏形
米奈—赛伯邑人
阿拉伯半岛尽管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却非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泥版文书曾经将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波斯湾沿岸诸地分别称作迪尔蒙、麦干和麦鲁赫,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人则将阿拉伯半岛西南部曼德海峡沿岸称作篷特。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着阿拉伯人的历史进程,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和北部沙漠边缘逐渐萌生着文明社会的雏形。
首先步入文明社会的是分布在半岛南部沿海区域的阿拉伯人,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是南方阿拉伯人中得以萌生文明雏形的物质基础。考古学家在半岛南部发现大量的古代碑铭,铭文的日期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半岛南部最早的铭文,主要包括米奈体铭文和赛伯邑体铭文两类。米奈人属于灭绝的阿拉伯人分支,祖居阿拉伯半岛,曾经进入两河流域南部,与苏美尔人共同生活。后来,米奈人返回阿拉伯半岛,定居在纳季兰与哈德拉毛之间的焦夫一带,从事农业和贸易。米奈人将苏美尔文明的诸多内容,包括祭祀仪式、楔形泥板的书写形式和建筑艺术,传入阿拉伯半岛。也门的米奈人自公元前13世纪建立国家,定都于盖尔诺(位于今也门首都萨那东北部),国王称作马立克,实行世袭制,传承26代。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公元前3世纪希腊学者厄拉多塞和公元前1世纪希腊学者斯特拉波,均曾提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米奈人。
赛伯邑人属于盖哈丹人的分支,其语言和习俗深受米奈人的影响,自公元前6世纪开始成为也门的统治者。记载赛伯邑人的铭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二世的时代。赛伯邑人的国家位于米奈国以南地区,最初定都于绥尔瓦赫,后来迁都马里卜,国王称穆卡里卜。赛伯邑时期,也门经历了农业的繁荣。历代国王重视水利,用岩石建造堤坝,储存雨水,灌溉农田。赛伯邑时期最著名的水坝,始建于公元前650年国王苏姆胡·阿里·雅努弗当政期间,位于祖纳谷地出口处,名为马里卜水坝。马里卜水坝宽550米,高15米,截面呈倒金字塔形状,使用砖石精工砌成,设有闸门用来调节水流,兼有蓄洪和灌溉效用,堪称阿拉伯半岛南部古代文明的杰作,其遗址至今尚存。马里卜水坝的建造,扩大了赛伯邑人的耕作范围,农作物产量随之明显提高。《古兰经》第三十四章即以赛伯邑作为章名,并且提及赛伯邑人因背弃安拉而遭马里卜水坝所泄急流的淹没。
也门地处印度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贸易通道,扼守途经红海的水路和途经希贾兹的陆路,过境贸易发达,商旅驼队络绎不绝。印度的香料、波斯湾的珍珠、中国的丝绸以及东非的奴隶、象牙、黄金、珍禽异兽,在地中海世界具有广阔的市场。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以及邻近的索克特拉岛是古代著名的香料产地,盛产乳香和没药。乳香制成的焚香是祭祀神灵和朝廷典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没药则是制作香水和诸多药品的重要原料,在地中海世界尤为畅销。米奈—赛伯邑人是古代世界的杰出商人。根据《圣经·旧约》的记载,早在伊斯哈格和雅各时代,巴勒斯坦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商贾。香料的贩运是南方阿拉伯人的重要贸易内容。米奈—赛伯邑人贩运的香料,大都通过陆路销往地中海东岸。沿海一带和索克特拉岛出产的香料,首先汇集于哈德拉毛西部的沙卜瓦。贩运香料的商旅驼队自沙卜瓦出发,向西至也门,继而北行,经马里卜和萨那,穿过希贾兹,进入叙利亚和埃及。米奈—赛伯邑人利用印度洋季风的规律性变化,航行于阿拉伯半岛以南海域,贩运东非和波斯湾沿岸直至印度西部的各种物产。“他们或许还没有发现印度,但是已经将印度的物产展现给地中海世界。”自也门经希贾兹至叙利亚的商路,在米奈—赛伯邑时期成为沟通印度洋沿岸与地中海世界的主要贸易桥梁。米奈—赛伯邑人控制着途经希贾兹的商业通道的南端,而他们在商路沿途建立的贸易据点一直延伸到希贾兹北部的乌拉、泰布克和约旦的马安。米奈—赛伯邑人拥有庞大的船队,游弋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的辽阔水域。米奈—赛伯邑人的商业活动,遍及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非洲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北部边缘。古典作家曾经详细地记述了米奈—赛伯邑人的贸易活动,并且将他们誉为“南海的腓尼基人”。
希米叶尔人
希米叶尔人是赛伯邑人的分支,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沿海地区,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成为也门的统治者,佐法尔则取代盖尔诺成为也门的政治中心。公元1世纪罗马学者普林尼曾经提及希米叶尔人,称佐法尔是希米叶尔人的都城。希米叶尔人兴起之初,国势昌盛,疆域延伸到哈德拉毛、纳季德、帖哈麦一带。萨那的雾木丹堡宫建于公元1世纪希米叶尔国王伊利·沙利哈当政时,建筑材料采用花岗岩、斑岩和大理石,共20层,高约百米,可谓古代世界的摩天大楼。雾木丹堡宫的顶层覆盖以透明的石片,透过石片,可仰望空中景色。雾木丹堡宫四周的石墙,颜色各异;四角的隅石之上各有一只铜狮,风至狮吼,堪称奇观。雾木丹堡宫直至伊斯兰教诞生时期依然醒目,代表了希米叶尔人的文化成就。
希米叶尔人继承米奈—赛伯邑人的商业传统,控制途经红海和希贾兹的贸易通道,尤其是在希贾兹商路沿途设立商站,与阿拉伯半岛北部的奈伯特人、塔德木尔人建立密切的贸易联系,合作经营印度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过境贸易。然而,托勒密王朝建立后,重新开通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古代运河,使埃及商船得以穿越红海和曼德海峡进入也门水域,威胁途经希贾兹的陆上贸易通道。公元前24年,罗马大将阿利乌斯·加拉斯率军自埃及出发,沿红海东岸攻入阿拉伯半岛,直至兵抵也门的麻里阿巴时攻势受挫,希米叶尔人方免于被罗马征服的厄运。公元1世纪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在位期间,一艘罗马商船偶然被海风从曼德海峡吹到锡兰,随之发现南方阿拉伯人贩运的许多物品来自印度洋水域。不久,来自埃及的水手希帕拉斯了解到印度洋季风的变化规律。此后,罗马商人经海路定期往返于埃及与印度洋沿岸之间,绕开也门直接贩运东方物产。罗马商船日益排挤“沙漠之舟”,红海逐渐取代希贾兹而成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主要商路。“罗马商船进入印度洋,给阿拉伯南部的繁荣敲了丧钟。”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危机时代而萨珊王朝兴起于伊朗高原以后,两河流域成为沟通地中海与波斯湾之间的主要贸易通道,甚至红海商路亦日渐萧条。商路的转移给南方阿拉伯人传统的香料贸易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也门一带的经济生活渐趋衰落。马里卜水坝曾经是阿拉伯半岛南部定居社会和古代文明雏形的象征,于450年和542年两次被毁,皆得以重修,至570年彻底坍塌。马里卜水坝的坍塌,标志着阿拉伯半岛南部文明雏形的崩溃。此后,半岛南部的许多部落相继离开祖居的家园,告别定居的生活,迁往北方各地。
早在公元前5世纪,南方阿拉伯人的一支离开也门,渡过曼德海峡,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建立国家,名为阿克苏姆国。阿克苏姆国与希米叶尔国隔海相望,在印度洋水域长期存在商业竞争。公元前1世纪,阿克苏姆国一度击败希米叶尔国,攻占也门南部沿海。公元初年,基督教传入阿克苏姆国,至4世纪国王埃扎纳当政时期成为国教。6世纪初,希米叶尔国王祖·努瓦斯奉犹太教作为国教,迫害基督徒。阿克苏姆国王以保护基督徒为名,于525年出兵攻入也门,杀祖·努瓦斯,灭亡希米叶尔国。统治也门的埃塞俄比亚人阿布拉哈曾经在萨那建造基督教堂,名为加里斯(“加里斯”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教堂),采用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镶嵌黄金和珍珠,颇为壮丽。阿布拉哈企图以萨那的加里斯抗衡麦加的克尔白,确立萨那作为阿拉伯半岛宗教中心的地位,吸引阿拉伯人改奉基督教,但是影响甚微。大约在570年,阿布拉哈率军自也门攻入希贾兹,兵抵麦加附近的穆阿麦斯。由于阿布拉哈军中有象,阿拉伯人大为惊叹,故称之为象军,并将该年称作象年。相传,阿布拉哈所率象军进攻麦加之际,天空中飞来无数麻雀,遮天蔽日,衔石俯冲,如暴雨般抛射在象军头上,致使象军头破血流,尸横遍野。阿布拉哈率残兵退出希贾兹,不久在萨那病亡。《古兰经》曾提及此事,而先知穆罕默德便诞生于象年。大约在575年,希米叶尔王室后裔赛义夫前往萨珊王朝都城泰西封,请求波斯国王胡斯洛帮助也门人摆脱埃塞俄比亚人的统治。随后,波斯将领瓦赫里兹率军击败埃塞俄比亚人,也门成为萨珊王朝的属地。
皮特拉与帕尔米拉
在阿拉伯半岛北部的沙漠边缘,北方阿拉伯人的一支奈伯特人自公元前6世纪初出现于约旦河东岸。奈伯特人兼并了《圣经·旧约》中提到的古代居民以东人,占据皮特拉。皮特拉位于今约旦境内的穆萨谷地,是一处开凿于山岩之中的要塞城市,四周环绕着悬崖峭壁,仅在北面有一条蜿蜒的狭路可以通行,颇为险峻。“皮特拉”一词在希腊语中意为岩石;古典作家将皮特拉及其邻近的区域称作“阿拉伯山岩”,以区别于也门一带所谓“阿拉伯福地”和阿拉伯半岛内陆所谓“阿拉伯荒原”。皮特拉有一座神殿,名为克尔白,神殿之内有一块长方形黑石,称作杜舍拉。皮特拉地处加沙、布斯拉、埃拉(今亚喀巴)和大马士革之间,是自阿拉伯半岛南部经红海东岸至叙利亚的贸易通道。途径皮特拉的商品,包括也门出产的香料、大马士革和中国出产的丝绸、阿斯卡伦出产的染料以及非洲出产的金银。在希贾兹与约旦河之间,只有皮特拉具有充足和清洁的水源。南来北往的商人都要在这里歇息停留,筹措生活用品,寻找替换的骆驼和驼夫。
奈伯特人扼守希贾兹商路的北端,曾经是米奈—赛伯邑人经营转运贸易的重要伙伴。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的香料和其他各种物产大都在皮特拉卸货,再由奈伯特人贩运到地中海东岸各地。在广泛从事过境贸易的基础之上,奈伯特人逐渐崛起,成为地中海东岸介于定居区域与游牧群体之间的重要政治力量。公元前169年的铭文中,首次提到奈伯特人的国王哈里萨斯。公元前1世纪,奈伯特人的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并且一度击退罗马军队的攻击。公元初年,奈伯特人的疆域包括叙利亚南部和希贾兹北部的诸多地区。至帕尔米拉兴起以后,奈伯特人的势力日趋衰落。公元105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吞并所谓的“阿拉伯山岩”,奈伯特人的国家沦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皮特拉亦从文献记载中消失。
画家笔下的皮特拉神殿
公元1世纪以后,帕尔米拉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出现在茫茫无际的叙利亚沙漠之中。帕尔米拉在希腊文中意为枣椰之城,阿拉伯人称之为塔德木尔,阿拉伯语中意为废墟。帕尔米拉原是北方阿拉伯人生活的绿洲,公元前1100年的亚述铭文曾经提及该地。波斯安息王朝兴起以后,两河流域成为沟通地中海世界与波斯湾沿岸的主要贸易通道。帕尔米拉位于大马士革与幼发拉底河之间,是联结叙利亚与两河流域的必经之路,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具有充足的水源,成为横贯沙漠的贸易枢纽和商贾辐辏的富庶之邦。罗马帝国时期,帕尔米拉承认罗马皇帝的宗主权,并且一度以罗马帝国的名义统治叙利亚沙漠和阿拉伯半岛北部。260年,罗马皇帝瓦列里安在与波斯军队作战中兵败被俘,帕尔米拉国王伍得奈斯起兵援救,击溃波斯军队,攻至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城下。262年,罗马皇帝加列那斯赐封伍得奈斯为统治东方的副王,帕尔米拉的势力达到顶峰。267年,似乎由于罗马人的策划,伍得奈斯在霍姆斯遭到暗杀。伍得奈斯死后,其妻齐诺比亚自称东方皇后,立幼子韦海卜·拉特为“恺撒·奥古斯都”,起兵反抗罗马帝国,攻占埃及和小亚细亚。齐诺比亚发功的攻势咄咄逼人,罗马帝国朝野震动。272年,罗马皇帝奥列里安御驾亲征,击败帕尔米拉人。随后,奥列里安将帕尔米拉夷为平地。昙花一现的沙漠明珠从此被人遗忘。
画家笔下齐诺比亚兵败罗马帝国的最后离别场景
加萨尼人、莱赫米人与肯德人
大约在帕尔米拉国消失的同时,加萨尼部落和莱赫米部落相继出现于阿拉伯半岛北部和东北部的沙漠边缘,并且逐渐发展为定居区域与游牧群体之间的重要政治存在和拜占庭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的缓冲势力。加萨尼部落属于南方阿拉伯人的分支,公元3世纪末离开也门,迁至叙利亚南部的豪兰和巴尔加一带,建立国家。加萨尼国似乎没有固定的都城,查比叶和吉里格曾经是加萨尼国的政治中心。从4世纪开始,加萨尼人逐渐放弃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改信基督教的分支一性派,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附庸,是为“罗马阿拉伯人”。加萨尼人的第一位可信的国王,名为哈里斯·查白拉(529—569),希腊人称之为阿利塔斯。529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赐封哈里斯·查白拉以“菲拉尔赫”(意为首领)和“帕特里齐亚”(意为贵族)的称号。544年,莱赫米国王孟迪尔三世俘获哈里斯·查白拉之子,并将其作为祭品贡献于女神欧萨。10年以后,哈里斯·查白拉率加萨尼人在叙利亚北部的基奈斯林大败莱赫米人,斩杀莱赫米国王孟迪尔三世。563年,哈里斯·查白拉前往君士坦丁堡谒见查士丁尼,获准任命爱德萨的基督教一性派传教士雅各·伯拉德伊斯作为叙利亚地区阿拉伯人的主教。此后,基督教一性派常被称作雅各派。哈里斯·查白拉死后,其子孟迪尔继任加萨尼国王。580年,加萨尼人再度击败莱赫米人,甚至攻占莱赫米国都城希拉。同年,孟迪尔前往君士坦丁堡,接受拜占庭皇帝提比留二世的加冕。然而,拜占庭帝国对加萨尼人素有戒心。582年,孟迪尔被拜占庭皇帝设谋拘捕,囚禁于西西里岛。孟迪尔之子努尔曼起兵反叛,亦身陷囹圄。613—614年,波斯帝国发动反击,攻陷叙利亚诸地,加萨尼国遭到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加萨尼国的末代国王查白拉·艾伊罕曾经追随拜占庭亲王希奥多洛斯,于636年在雅姆克河战役中与穆斯林兵戎相见。穆斯林征服叙利亚以后,查白拉·艾伊罕皈依伊斯兰教。
坐在帐篷里的哈里斯·查白拉
莱赫米人与加萨尼人同为南方阿拉伯人的分支。3世纪初,莱赫米人离开也门,迁至幼发拉底河西岸,依附于波斯帝国,是为“波斯阿拉伯人”。幼发拉底河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受到波斯文化的广泛影响。240年,莱赫米部落的首领阿姆尔·阿迪接受波斯皇帝沙普尔一世的册封,成为幼发拉底河流域阿拉伯人的统治者。希拉本意为帐篷,后来演变为城市,莱赫米人便定都于此处。波斯帝国曾经将大量的拜占庭战俘安置在幼发拉底河流域;莱赫米人移入以后,与这些拜占庭战俘的后裔交往较为频繁,于是逐渐放弃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改奉基督教的分支聂斯脱里派。然而,莱赫米人的王室成员或许出于政治利益的缘故,依旧保持原有的信仰。波斯皇帝叶兹德吉尔德一世(399—420年在位)曾经遣其长子巴赫兰·古尔在希拉居住多年,以便学习猎艺和享受那里的温和气候。莱赫米国王努尔曼一世(400—418年在位)曾在希拉附近营建宫堡,名为哈瓦尔纳克,供巴赫兰·古尔居住。418年孟迪尔一世(418—462年在位)出任莱赫米国王以后,被波斯皇帝赐封以“给叶兹德吉尔德增添欢乐者”和“最伟大者”的称号。6世纪初,莱赫米人日渐强盛,与加萨尼国屡屡交锋,孟迪尔三世(505—554年在位)当政时期甚至兵抵安条克城下。602年,波斯皇帝胡斯洛二世在泰西封处死莱赫米国王努尔曼三世(580—602年在位),并且剥夺莱赫米人出任国王的权利,任命泰伊部落首领伊雅斯取而代之。614年伊雅斯死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阿拉伯人改由波斯贵族扎迪亚直接治理。努尔曼三世是莱赫米人中唯一信奉基督教的国王,他的妻子杏德曾经在希拉建立一处基督教修道院,名为杏德修道院,直至倭马亚王朝时期依然存在。
公元初年以后,南方阿拉伯人的另外一支肯德部落离开祖居的家园,自哈德拉毛西部向北移动,进入纳季德高原。肯德部落似乎与希米叶尔人具有某种程度的亲缘关系,相传肯德部落的首领侯吉尔是希米叶尔国王哈萨尼的异母兄弟。480年,侯吉尔接受哈萨尼的册封,成为阿拉伯半岛中部诸地的统治者,从而初步开创了肯德国家的基业。侯吉尔的孙子哈里斯·阿姆尔是颇为著名的肯德国王,一度击败莱赫米人,攻占希拉。同时,哈里斯·阿姆尔似乎将肯德人的都城迁至幼发拉底河畔的安巴尔。529年,莱赫米国王孟迪尔三世发动反攻,收复希拉,哈里斯·阿姆尔兵败身亡,肯德人损失惨重。哈里斯·阿姆尔死后,诸子争权夺位,相互倾轧,肯德人内部分裂,国家灭亡,肯德部落的残余人口退回哈德拉毛。相传,肯德部落的著名诗人伊姆鲁·凯斯曾经跋涉千里,来到君士坦丁堡,乞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帮助肯德人恢复国家,未能如愿。大约在540年,伊姆鲁·凯斯在返乡途中,被查士丁尼遣使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