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迷茫的日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参加年会

下午的时候,张凡说带着我要去开封吃夜市。

郑州距离开封只有四十多公里,开车很快就可以到,很多在郑州生活的人也习惯下班后去开封吃夜市,然后再开车返回。

而张凡开车沿着郑开大道一路狂飙的时候,沿途可以看到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郑州这些年来一直往东发展,紧邻的中牟县也几乎要被吞并。

当时我们去的是开封小宋城,张凡点了一桌子菜,我们两个人吃的满嘴流油,在里面还可以看表演,不时有人扮演成北宋官民模样来回走动。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我们开车往回走。

临近市区时,路两旁的建筑灯火闪烁,车速开始变慢。

张凡骂道:“发展这么多年,唯一不变的就是堵车。”

郑州的堵车主要在于整天挖沟,挖沟的地方也是出其不意,一条道路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知道哪一天就突然没围了起来,里面机器轰鸣,噪音不断。

一般来说,整个工程没有几个月是完不成。这段时间内行人车辆通行困难,除了忍着就只能在网上发发牢骚了。

而这样的施工地点遍布ZZ市多个路段,只要出门,总会遇到一两个施工工地。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人的留言说的很贴切:我们不是生活在城市中,而是生活在工地上。

郑州这种状况被很多人诟病。

后来我去了武汉,下了火车上公交之后,发现WH市区的路上也在围起来施工,这时路边一家“丹尼斯”超市映入眼帘,让我恍惚间感觉又回到了郑州。

后来我们一块开车去找大力。

大力在郑州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平时日理万机,难得有空闲时间。

大家见面,颇为兴奋,大力很是豪爽,拉着我们就进了旁边一个比较上档次的饭店,拍着胸脯说要自己做东,等结账时让我俩给他的面子,千万不要抢着付钱。

我和张凡连连点头,如果大力如果愿意,这样的面子我俩可以每天都给的。

吃饭期间,大力滔滔不绝,讲述着金融业当前的光辉前景,后悔自己当年不知道做金融这么挣钱,不然上大学应该报考金融专业。

其实当年我们高考的分数都跟闹着玩似的,根本没啥可挑的,能有个学校要我们就不错了。

我们也知道大力在夸大其词,猛一听上去,搞得自己好像已经是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其实就是一个跑业务的。

就好像他上学时高考的时候说自己差一点就考上北大了,其实差了400多分;买了张双色球彩票就说自己差点中大奖了,其实七个号码差六个没猜中;去了一趟东北就说自己差点出国了云云。

吃饭期间,大力的手机不断响起。

原来他在郑州买了一套小房子,于是经常接到各个装修公司打来的电话,搞得大力不胜其烦。

张凡说:陌生手机号直接挂掉不结了嘛。

大力说,万一是陌生客户打来的电话就不好了。

刚说完,大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接通后没说两句就挂了。

大力不耐烦说道:“老子就买了一个小房子,他妈的惊动了郑州整个装修界。”

吃过饭后,大家走出饭店,大力看到张凡买的车异常兴奋,就主动坐到驾驶座的位置想过一把瘾。

当时大力刚考了驾证,还是新手,起步啥的都是一惊一乍的,搞得我俩赶紧把安全带系好。

随后在一个上坡路段遇到了堵车,前面有所路况有所松动时,大力开始半坡起步。

很不幸的是,大力尝试多次没能成功,总是熄火。

这个时候后面的许多车辆不断鸣笛催促,紧跟着的车主把头探出窗户,骂道:“你他妈会不会开车!”

大力闻听大怒,推门下车,对着后面的车喊道:“他妈的老子就不会开车,怎么着!”

在郑州玩了半个月,我返回BJ。

站在车流川息的长安街路边,我顿时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而这种情绪也直接促成了我离开京城,返回郑州。

我和老梦告别的时候,老梦很是惋惜。

不过我没有他那么豁达,整天吃着泡面打着游戏还对前途充满信心,希望有一天某个导演慧眼视英才可以将自己发掘,从而一炮走红。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编造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欺骗着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我返回郑州后,很快便找到了一家财经报社去上班。

由于网络媒体冲击很厉害,导致很多纸媒生存遇到了很大挑战,单位效益不佳,很多人纷纷离去。

而我之所以来到报社上班,只因为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这对我构成了莫大的吸引力。

后来领导让我去一个月采访对接企业,这些企业老总均是我们报社下属一个企业家俱乐部的会员,他们每个人也都交了数额不等的会费。

毕竟纸媒靠广告已经很难维持正常运营,单位也是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圈钱了。

为了回馈会员,单位会给每一个人做一个专访,然后用一个版面来进行报道。

由于国家也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是我们就将报道重点放到了对方的励志创业故事上,试图给众人营造一个“榜样”故事。

于是在写作上,我们总是先是强调对方创业之处多么困难,比如遭到了家人反对,朋友不看好,但是其也义无反顾,经受住了层层考验,其间曾遇到过公司账上只有几毛钱的窘迫,经历过被合伙人欺骗的经历等等,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创业成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

这样的套路我们屡试不爽,老板自己喜欢看,读者们也往往会感到成功和自己近在咫尺,但是只有我们知道,事情远不止那么简单。

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些人还算不上成功人士,仅仅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公司而已。

就在我们采访过后的半年里,已经有三家企业宣布破产倒闭,连我们都怀疑自己是扫把星……

而在单位下属的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的各种沙龙对话活动中,很多公司老板虽然衣着光鲜,但是仍旧让人感到一阵乡镇土豪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他们的名片上,往往印着默默餐饮公司的董事长,其实就是开个火锅店;而宣称自己是某某金融公司的经理,其实就是信用卡套现的,如此而已。

他们在活动现场见面后,总喜欢相互吹牛,说自己认识某某领导之类的话,以此来博得对方的仰视,其实很可能只是在某个活动上和领导握了一下手而已……

在单位年底组织的企业家年会上,那些被邀请过来的各级领导、行业协会会长等人,坐在活动前几排,给人一种上流阶层的感觉。

当活动结束后,这些人便会把桌子上的东西扫荡一空,甚至于连作为装饰用的玻璃瓶绿色植物也被装进袋子拿走,垃圾则被扔得满地都是。

在大厅门口,往往会安排人员给每一位离开的嘉宾免费发放一些过节礼品。

于是很多所谓的企业家、专家领导等犹如古代乞丐领免费粥一样,个个争前恐后,甚至于还为自己能多领一个沾沾自喜。

其实那些礼品也不过价值几十块钱罢了。

元旦前后,很多企业也都会举办年会,让全体员工欢聚一堂。

这个时候,也往往会邀请我们报社的记者前去。

这倒是我们非常乐意去的。

因为一般这个时候,去了不仅好吃好喝,还会有免费礼品领取。

回头帮对方写一个小软文发到网站上就可以了,如果运气好的话,遇到对方提供软文,那就只剩白吃白喝白拿了。

那个时候,我也明白了,记者行业并不是真的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光明正大,一身正义,有时候也会相当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