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趣味亲子运动
大手牵小手,趣味亲子运动可以提高幼儿运动的质量,增强幼儿和父母的情感,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体育运动从娃娃抓起”
黄旭
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第三十三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曼谷亚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现任江苏体操队领队。
请扫二维码观看动作视频
※亲子运动注意事项
1.穿着轻便的运动服装,运动时不要吃零食。
2.运动前后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休息,确保以饱满的精神参加运动。
3.进行地面运动时尽量在地毯或垫子上进行,不要嬉闹,确保安全。
4.运动时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绪。
5.冬季运动注意及时增减孩子衣服,避免受凉。
6.幼儿关节稚嫩,容易造成脱臼,动作一定要轻缓。
7.家长量力而为,不要勉强,练习数量逐渐增加。
练习一 爸爸拉手坐起身
准备动作:宝宝直腿仰卧,用手抓握爸爸的手指;
爸爸可用手再带着一点宝宝前臂。
动作方法:宝宝借助爸爸的引带抬起上身,然后躺下,反复练习3~5次;
可由爸爸引带变为宝宝主动起身,借助爸爸手部的一点助力进行起坐练习;也可以轮换练习,由宝宝拉着爸爸做仰卧起坐。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增强腰腹力量,也可起到塑形的作用。
注意事项:
轻起轻落,练习数量和幅度由小到大。
练习二 抬起头,挺起胸
准备动作:宝宝俯卧,双手向后背,用手抓握爸爸手指;
爸爸可用手再带着一点宝宝的前臂。
动作方法:爸爸引带宝宝抬起上身,然后回到俯卧位置,反复练习3~5次;
宝宝逐渐由被动变主动练习;
也可以轮换,由宝宝拉着爸爸做背肌练习。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增强背肌力量,改善背部身体形态。
注意事项:轻起轻落,练习数量和幅度由小到大。
练习三 小飞机,飞飞飞
准备动作:爸爸仰卧,双手撑住宝宝髋部;
宝宝双手撑在爸爸肩部。
动作方法:爸爸轻轻举起宝宝,让宝宝推直手臂,然后回到屈臂支撑位置,反复练习3~5次;
逐渐加大幅度至爸爸伸直手臂,宝宝双手打开,仅靠髋部支撑连接,有种飞起来的感觉。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以提高双人的手臂力量及身体控制能力,是增进双方信任的好方法。
注意事项:爸爸双手撑实宝宝身体,掌心贴住宝宝髋部;
爸爸不要将宝宝向前举过自己头部,保持宝宝在自己的视野中。
练习四 肩膀扛扛
准备动作:爸爸坐姿,双手牢抓宝宝双脚踝;
宝宝屈髋倒置在爸爸肩后。
动作方法:爸爸引带,宝宝主动抬头挺胸抬起上身,然后回到倒置姿势,反复练习3~5次;
可逐渐加大幅度至双手拉开,伸展身体。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以提高宝宝的背部力量及身体控制能力。
注意事项:爸爸双手一定要紧紧抓住宝宝脚踝,防止宝宝从后面摔下;
爸爸要坐稳当,以防重心不稳向前或后倒下,压伤宝宝。
练习五 抱娃团身滚动
准备动作:坐姿,爸爸双手搂抱宝宝双腿。
动作方法:爸爸引带向后滚动—起身—滚动—起身,反复练习,视情况加大练习幅度。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提高身体核心肌群的控制力,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平衡感和控制力,增进宝宝与爸爸的配合。
注意事项:爸爸双手搂住宝宝,防止从侧面摔下;
后倒时含胸梗头,腰背依次着地;
起身时收腹,可借助惯性连续滚动;
起身和后倒都要防止宝宝滑脱。
练习六 小脚搭肩斜倒立
准备动作:爸爸坐姿,双手托住宝宝身体;
宝宝倒立,双手撑地,双腿搭在爸爸肩上。
动作方法:宝宝双手向前爬,爸爸轻轻托起宝宝身体并提示其伸直胯和腿;
爸爸逐渐减少用力,视宝宝完成情况直至其独立完成,可重复练习3~5次。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增强上肢力量及身体控制力。
注意事项:爸爸双手扶住宝宝髋部,慢慢将其托起,放下时轻轻放手。
练习七 你拉我,我拉你
准备动作:直角坐姿,宝宝和爸爸脚对脚,手拉手。
动作方法:你拽我拉,你来我往,前屈后倒,宝宝与爸爸拉锯游戏;
开始时可屈腿练习,逐渐伸直双腿;
也可以交替屈、伸双腿练习。
锻炼作用:此练习可改善腿部和腰部柔韧性,增进双方交流。
注意事项:循序渐进,切忌突然用力过大。
健身小贴士
通过科学的锻炼,可以给身体带来诸多变化,如获得健美的体型、减少身体的慢性病、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运动能力及自信心、释放压力,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等,但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取得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循序渐进地坚持科学锻炼,收获健康身心。
营养小贴士
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良好的饮食行为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与消化。为了防止疫情扩大,减少传染,政府号召大家尽量少出门,大家居家时间较往常增多,不妨利用这个时期将良好的饮食习惯作为一个健康行为来培养。我们可以先固定早中晚三餐时间,尽量在以下时间用餐:早餐6~8点,午餐11~13点,晚餐17~19点;饭前、饭后洗手;摄入量要适宜,不要暴饮暴食;每天吃新鲜的食材。食物种类保持多样,要涵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油、盐摄入量要适宜;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睡前不宜大量进食。
心理健康小贴士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判断疫情中孩子的心理状况
疫情当前,人人恐慌。当我们一边刷新闻,一边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时,是否想过身边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孩子的内心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孩子可能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他们能清楚感知到大人的焦躁不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来判断其是否处于焦虑情绪中。
出现情绪失常。例如,忽然变得暴躁、哭闹,无缘无故发脾气、扔东西、尖叫。一些孩子还会用攻击行为彰显自己的“力量”,仿佛这样就可以战胜内心的恐惧。
出现退行性行为。例如,明明可以自己吃饭了,现在偏要大人喂;明明不再尿床了,却又再次尿床;忽然怕黑,不肯独自睡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