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_大汉粮行
第074章_大汉粮行
“军队不能退,大司农,负责与民众贷粮,明年增加百分之五返还,这是定期的,民众若保存不好粮食,粮行仓库也可提供存放,但没有返息。”
刘康觉得,以如今的声望,在民众之中,应该有些信誉的,百分之十利息,总有人冒险吧。
“这,多谢陛下指点,下臣去尝试,但筹集必然缓慢,也需大量人手,再则,这贷息太多,明年恐也无力偿还。”王誉道。
刘康沉吟了一下,道:“我没说亲自去筹集,在各县设立大汉粮行,张贴告示,百姓是否寄存,全凭自愿,暂时就由工商局统辖吧。”
“下臣遵旨。”王誉一脸无奈,看着百官公卿,没人反对,大半都冷眼旁观。
不过,他心中却很高兴,他知道,粮行的作用是什么,可以是粮行,最后也可变为银行,对于民众存放粮食,其实就是给予银币加上一张寄存单据。
民众若是丢失了寄存单据,那么只能用这银币从粮行取出等价的粮食,只有寄存单据,只可取出其中的利息。
如今的时机倒是刚刚好,朝堂八成官员都已不看好辽东,再说,这些官员也未必能看懂啊。
“诸位爱卿,此时关乎大汉国祚,若有人不配合,按军法处置。”刘康也得对这些人敲打一番,他虽知道这些人中大半都在与魏国找出路,但他如今也不敢处置啊,法不责众,大概就是如此了。
“臣等遵旨。”
刘康觉得,百分之零点五的利息,他还承受得起,若有钱粮给他使用一年,他连百分之五都赚不到,那就...可将钟会那家伙点天灯了。
当然了,如今这么高的利息,主要是为了将他所著的银币、金币、银元宝、金元宝等进行流通,彻底成形后自不会开出这么高的利息。
最先看到告示的自然是襄平城的命中,铁告示的官差敲锣,聚拢了民众后,开始大声的介绍粮行的好处。
“一百斤粮食放一年,明年真的可以取到一百零五斤?”有卖菜的老妈子询问。
圣天子登基后,免税三年,这两年粮食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余粮还是有些的,藏在家里,时不时的还被老鼠偷吃,不好藏啊。
有加上当家的农闲时做工的收获,家里真的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粮食,摆放久了,还怕返潮发霉坏掉。
本来倒是可以酿酒的,但私自酿酒被发现后是要被杀头的,谁也不敢私自酿造。
(魏蜀吴三国都颁布有禁酒令,此为真实记载)
“当然,这可是大汉圣天子、大汉神武皇帝的意思,看看这个。”官差拿出一枚边缘印着龙纹,正面印着头像、背面印着大汉龙旗的银币。
“好漂亮。”
“很精致啊。”
“看看,这上面可是印着大汉圣天子的头像,这是银币,本身就可买粮食,而且这还非常精美。
到粮行去存放一百斤粮食,就能得到这样的银币十枚和一张寄存凭据,满一年后,拿着十枚银币和寄存凭据到粮行,就可取出一百零五斤粮食。”官差解释。
“若是没了这银币呢?”有人询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只要有寄存凭据在,也可取出五斤粮食,没错,你们没有听错,银币你们想要收着当传家宝都可以,只要寄存凭据在,一样可取出粮食的利息。”官差大声嚷嚷,表情夸张。
“这么漂亮的银币,真得换几个当传家宝啊,这银币制作不易,以后怕是换不到了,在哪里可以换到这种银币呢?”
“这个问题问得更好了,城内大汉粮行就可,在北城巡防营对面就有一家,这么精美的银币,想来是真的不多的,数量多少,小人就不知道了。”
“原来如此,那么,若是我今天存了,明天突然急用,可取出来吗?”有民众询问。
“自然可以,只是寄存时间未满时,没有利息,诸位乡亲父老,若你们将粮食放在家里怕糟了老鼠,怕放糠了,放坏了,大汉粮行依旧可存放。
不过,没有定下存放一年以上的,没有利息,没错,这是圣天子神武皇帝的保证。”
“还有一点,若你只有一斤粮食也没关系,除了银币,还有铜币,样式一模一样,一斤粮食一枚铜币与寄存凭据,明年依旧可取利息,不管多少,一斤以上,开始存取。”
这样的场景,真正以襄平为中心,向着治下各县开始蔓延。
……
“这家伙不错,你哪儿招来的?”刘康站在城楼,看着下方告示位置的表演,询问王誉。
“市井之中,一石粮食一个月的工资请之。”王誉把玩着银币,这东西真的很精致,真不知如今陛下的兵工厂中有些什么惊奇玩意。虽然大体猜到用模板弄出,但如此光滑流利,就有些难了。
“呃——”刘康一愣,好便宜,军饷可是这价格的三倍啊。
“行吧,高手在民间,大司农,若无人存粮食,你可找些人引导一番,玄菟郡的话,山阳那些农场主只要说一声,他们会百分百支持的。”刘康道。
“下臣遵命。”王誉。
“听说你又娶了一房小妾?”刘康道。
“嗯,陛下,这种事是你情我愿的,我——”
“我不会管你的屁事,但你的这个小妾是公孙渊的人,以后也注意一下,不要看着漂亮什么人都收,小心死在女人肚皮上,锦衣卫,也有查探不到的时候。”对于如今女人的地位,刘康也没什么办法,所以,下属娶多少妾室等,他自也不会管。
因为多年征战,如今的社会形态就是女多男少,一个男人不娶多个女人,没法促进人口增长。
“下臣会处理,多谢陛下提醒。”王誉额头冒汗,枕边人是暗探,这就很严重了。
……
“向民众贷粮食?”司马懿听到这消息,不由皱眉。
“异想天开,民众手中会有余粮么?可笑。”郭淮鄙夷。
“不,其他地区的民众没有,但辽东例外,刘康入辽东,免税三年,良田年年高产。
刘康在辽东,没有进行任何徭役,都是用粮食为引,民众自愿参与。
由此,刘康手中虽没有粮食,但民众手中有,一家一户或许不多,但聚少成多,数量将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