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武馆做农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化干戈为玉帛

“来了来了,果然来追问本姑娘的来龙去脉了,这是不能善了的节奏啊!”

李华面寒如水,闯荡江湖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豁出去了!

“姓李名华,你待如何?”

住哪儿肯定是不能说的。

开山斧已经蓄势待发,抛飞一把还有一把可从容防身……

只见那名车夫抱拳回礼,郎朗道:“小的奉少爷之命来候……少侠,少爷说昨夜没有互通姓名,以后来往不便。他让转告您,他姓沐名扬,家住内城五柳胡同。”

李华的大脑有片刻死机。

开山斧都要化身地狱使者了,结果你送来一只和平鸽?

还有相送的呢!

车夫近前几步,恭恭敬敬双手呈上一把镶金嵌玉外套的月牙弯刀。

“bulingbuling”的感觉儿。

李华: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她脸上的表情变化也很快,由紧张到松弛由冷肃到……喜笑颜开。

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来到大齐天天经历的都是穷困跟算计,头一次接到这样“bulingbuling”的华美礼物,这样热诚的态度,真是……真是千言万语难以描述。

“替我谢谢沐扬哈……喏,来而不往非礼也,拿着,回赠给他。”

上次挑出了两把瑞士军刀,一把被小宝软磨硬泡讨了去,另一把就给了狗少沐扬吧,哈哈本姑娘行走江湖就讲究个义薄云天……

这个交换相当值!

李华恢复云淡风轻的表情,把那把带着华美外鞘的月牙弯刀插到两把开山斧之间,薅着黄牛出城去。

咩哈哈,忍到城外一百米,才捋着牛缰绳爬上车辕,一手摩挲刀鞘上的宝石。

在这个不存在玻璃与塑料制品的时代,都不用怀疑宝石的真实性。

缺钱的时候,完全可以挖一颗下来……

刀鞘好珍贵!必须好好保存。

李华把新得的宝贝拔出来,塞进车篷内包袱下。

O( ̄ヘ ̄o#),感觉自己牛气哄哄。

跳下车辕,把剩在手里的月牙弯刀刀身往黄牛大眼睛前面“唰唰”挥舞几下……

“就问你怕不怕?”

牛车行动的速度骤然……加快。

比鞭子都管用。

“慢……快……再快……慢!”

十八代传人仗势着十八般武艺,终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车把式了。

不明觉厉。

大功练成,可以轻轻松松身靠车篷门帘驾车,想到什么就往车篷里丢什么……机智如我。

就是吧,牛车进刘洼村,引起一场轰动。

刘洼村也不是没牛,刘里正家就有一头,专门用于开春耕地,闲时开荒,他家六个儿子嘛,据说是方圆二十里拥有耕地最多的人家。

能赛上几个壮劳力金贵的耕牛,刘里正可绝对舍不得给别人进城使唤,他家里有平板车,有牛拉的犁,可没配备牛拉的车。

在同样逃难落户到村里的其他人家还连个住处都是借的时候,看起来最落魄最窝囊最受气的那一户,孤儿寡母那一户,不但飞快的盖起了新房高院,还立马配备上了一辆牛车,豪华版带车篷的牛车!

让跟你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村民……情何以堪啊?

这还没让你们看到车篷里隐藏的诸多宝贝们呢!

“李家大丫头牛车是你的不?你买的?你哪儿来的钱?你天天进城干什么去了?你上山打猎能挣这么多?不可能吧?你怎么就会打猎了?谁帮的你?你跟我们说说好好说说……”

本来村里也没多少户人家没多少人,就是全往外跑全在打听全想摸摸蹭蹭让人耳朵都要聋了。

幸亏是李华驾车,腰里插着两把开山斧,身上带着好几个传说故事的主儿。把脸板着,眼神里裹着冰凌子,耳朵也像被堵着,全当没听见……

要不然,肚子里猫抓狗挠不打听清楚就吃不下饭睡不下觉儿的村民们,非得上手拽扒帘子抢鞭子不可。

在大家的认知里,实在没办法接受李华的暴富速度,更没办法接受自己的能力与这个小丫头的能力对比没得比的程度。

恰恰好,李华还在营造敦亲睦邻气氛阶段,压着脾气只赶车不张口不动手。

直到被众星捧月般的来到通往自家那条新铺的石子路上,刘里正笑呵呵在路边相迎,李华才跳下车辕,表情松动。

她是真心受不了这么多包打听围攻,别人挣了多少钱怎么挣的跟你们有关系吗?

刘里正看着李华跟李华的牛车,眉眼里也有艳羡,他伸手摸摸牛脖子,嘱咐:“以后赶牛可别心急,牛也会出汗,千万别用冷水激……”

瞧瞧人家这素质!李华笑起来,拱手:“多谢里正叔指点。回头我有不懂的,还得上门请教。”

身后乌泱泱的村民队伍里,转换了一个更关心的话题:“李家丫头,不是你亲口说的,等新房子盖起了要烧锅底的,管肉管吃饱……”

“是啊是啊,你亲口说的,现在你家又有了牛……”

刘里正双手一抬一压,乌泱泱的声音落下去,人群也不继续跟着了。

终于安静了一点儿,李华拽了拽自己的耳垂,她已经后悔答应烧锅底请村民吃肉了,不是吃不起,是怕烦,怕刚才那种乌泱泱集中起来不管不顾别人感受爱说啥说啥想摸啥摸啥……

这么些不见外的村民一起涌入新家的话……

李华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她反悔还来得及吗?换成每家送块儿肉可以吗?

刘里正人老成精的,哪儿看不出刚才那动静对这个小姑娘造成的压力?他斟酌着道:“华丫头,其实烧锅底就图个人气旺,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办好办孬都要办,喜庆嘛。”

李华苦下脸来,掰着手指头细数:“里正叔啊,你看,咱村这么些人,我家就一张桌子吃饭;还有碗筷也不够……”

“往日里都是各家凑桌凳碗筷,完事了各家搬回去。”

“院子里一下子也招不下这么多人,还有锅灶,也做不出这么多饭菜……”

“都是这样的,轮流坐席,在院子里多盘个土灶,借两口锅,做饭的也是咱村里的巧手娘儿们一块儿帮忙,洗洗涮涮都能搭把手儿,你只要定个日子,叫你婶儿给你们操持。”

李华:好怀念从前请客就去饭店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