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食盐
李晓又斩杀了几十个清国的士兵,得到了工业帝国系统250点贡献值的奖励。
然后,李晓又将收获的清国士兵的尸体交给了熊廷弼,熊廷弼自然要给李晓请功,朝廷奖励了李晓1500两银子。
此事的影响十分深远,导致熊廷弼都开始想象自己麾下的士兵去清国的领地里烧杀抢掠了。
在李晓的平安堡里,有商人出售食盐,以前李晓穷困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加不可能有钱买盐,只能是偶尔才吃一点盐,补充身体所需。
现在李晓富贵了,可以买得起最贵的井盐了,但是李晓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兵还在吃咸苦的海盐,这些海盐杂质多,味道苦涩,十分难以下咽,只是众人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接受了这种苦涩的海盐。
李晓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百姓真的是忍耐力很强啊,他们现在富裕了,自然就希望能够吃到更好的海盐甚至是井盐。
井盐需要从四川等地运来,价格昂贵不说,还量少,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
所以,百姓们想要提高生活品质,就需要有更好的盐吃,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
而且,贩卖食盐利润很高,能够赚大钱,只是食盐是国家专卖的,不允许私人贩卖食盐,如果只是做一些出来给自己人吃那没事,如果想要贩卖到各地去,就需要很强大的权势了。
在明朝扬州,经营食盐生意的盐商富可敌国。
现在的李晓虽然经营肥皂、玻璃器皿、精美书籍和羊毛衣赚了不少银子,但是比起富可敌国的盐商还是要略有不如,当然,这只是说赚钱,不包括武力和管治能力,如果比武力,盐商们根本就不是李晓的对手,他们钱再多也没用。如果比管治能力,盐商们也不是李晓的对手。
一个成熟的势力,必须有武力、财力和管治能力,否则就只是肥羊而已。
李晓为了自己的百姓,打算在天津卫晒盐,他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晒盐的工艺,花了他200点贡献值。
然后,李晓就带着一百个骑兵来到了天津卫,天津卫靠近大海,海边都是盐碱地,无法种粮食,这里居住的百姓比较贫穷,许多人只能煮盐为生。
李晓开办的晒盐场可是采用更好的工艺晒盐的,晒出来的盐雪白而且味道纯正,根本不是这些煮盐的手工艺人能够比拟的。
所以,李晓让人在海边购买了一大块的地盘,用水泥铺设了很大一片的晒盐场,然后利用蒸汽机将海水提升到晒盐场之中,利用太阳的光热来晒盐。
他又让人制造了大片的玻璃片,将玻璃片放置在晒盐场的上方,蒸发的水蒸气沿着倾斜的玻璃片凝结成水珠,然后顺势滴落在旁边的一条水泥槽之中,流了出去,剩下来的就是盐水了。
这些盐水在之前已经经历了沉淀和过滤,剩下来的都是十分纯正的盐水,里面没有多少的杂质。
经过暴晒之后,水泥地面上逐渐凝结了一层层的雪白的食盐,工人按照李晓的安排收集了这些食盐,然后用麻袋装了,放在马车之上运到了平安堡里。
李晓的晒盐场产量很大,每天都能够出产十吨的食盐,当然,他没有必要生产这么多的食盐,除非有人愿意购买,所以李晓控制了食盐的产量,只是小批量生产,专门供给平安堡的百姓食用。
从此,平安堡的百姓就有了雪白而且味道纯正的食盐可以食用。
李晓在海边晒盐的事情瞒不过别人,毕竟那么大的晒盐场,每天都出产大量的食盐,可以便宜地卖给平安堡的百姓,这些食盐价格低而且质量好,简直就是世上最好的食盐,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毕竟李晓的食盐只是供给平安堡的百姓食用,没有抢占别人的市场,所以还是不招人恨,没有人反对此事。
熊廷弼听说了此事之后,心里有些想法,现在边军用的食盐都是海边的居民蒸煮的食盐,这些食盐质量低劣,而且价格很高,导致边军吃盐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只能花几倍的价钱购买质量很差的食盐食用,边军对此十分不满意,经常闹意见。
因此,熊廷弼有心让李晓将食盐卖到边军去,安抚边军的骚动,免得他们因为食盐质量太差而闹事。
李晓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愿意的,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现在李晓在天津卫能够每一天制造出十吨的食盐,能够满足几万人的需要,如果贩卖出去,能够每个月赚到几千两的银子,不可谓不赚钱了。
如此利润丰厚的生意让李晓十分看重,他亲自让晒盐场的工头增加产量,尽快供应边军的食盐。
满桂是蒙古人,他来自蒙古部落,他原本是蒙古部落里的一个普通牧民,由于部落贫穷,缺少食盐、茶叶、铁器等商品,导致牧民的生活比较艰苦,满桂小时候见过的食盐最好的就是黑不溜秋的一大块板结在一起的,品尝起来味道苦涩。
后来满桂来到明国当兵,见到的食盐都是黄色的一块块,味道同样是苦涩的。
好长一段时间,满桂都以为这是最好的食盐了,他以能够吃上这样的食盐为荣。
直到后来满桂当了总兵官,有了钱财之后,才买了更好的青盐食用,这种盐总算是摆脱了苦涩的味道,颜色是青色的,所以称为青盐,这种青盐十分昂贵,一斤就要500文,比普通的食盐贵上几十倍。
当然,满桂知道自己的部下食用的是什么样的食盐,他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毕竟商人贩运而来的食盐就是这个样子的,想要更好的?可以,自己出钱去买,满桂知道这些普通的士兵是买不起昂贵的青盐的,只好继续吃苦涩发黑的海盐。
食盐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足以影响边军的战斗力,满桂也想解决此事,只是他没有想出办法来。
自从熊廷弼下文说边军可以向李晓购买食盐,保证品质更好,满桂就不相信了,一直以来海盐都是发黑苦涩的,李晓有什么本事能够做出更好的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