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妙造自然——花鸟鱼虫动物画(1)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师法自然奥妙无穷,且呈现出“诗、书、画”相融合的表现形式。放眼历代画坛,能达到“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境界的高手比比皆是。
中国画以水墨丹青为载体,天地万物皆可载入诗画。你且看那兰花幽香芬芳,梅花凌寒独放,松柏翠绿挺拔,葡萄晶莹剔透;仙鹤翩跹起舞,鸟雀灵动婉转,野鸭江中嬉戏,骏马飞驰嘶鸣;鱼儿水中畅游,蝴蝶相伴款款而飞,在诗画家的高超技艺下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咏省壁画鹤
[唐]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宋之问诗名问古今,唐人之中夺锦才
初唐诗坛,群星璀璨,一诗既出,天下可撼,就好像这万里江山都是为诗文堆成,整个时代是为艺术而生。在这群星之中不乏佼佼者,而宋之问居于其列亦无愧色。
宋之问,初唐诗人,字延清,名少连,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他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沈佺期并称“沈宋”,还与当时的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九人,并称“仙宗十友”。
古代讲究门第出身,虽然宋之问并未出生在显赫世家,但其父宋令文却矢志于学,发迹于乡闾,才艺德兼备,世称“三绝”。在父亲的影响下,宋氏三兄弟自幼皆勤奋好学,各占父之一绝:其弟宋之悌骁勇过人,二弟宋之逊精于草隶,而作为长兄的宋之问则专攻诗文。一门三兄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佳话美谈。
《新唐书·宋之问传》中还记载了另一段文坛佳话。
相传女皇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御驾出游洛阳龙门的香山寺,游览之余“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并由时任文学侍从的才女上官婉儿主持裁定优劣。结果左史东方虬率先完成,于是依照武皇旨意,当赐锦袍给东方虬。然而,东方虬“拜赐。坐未安”,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也出炉了。上官婉儿断其诗“文理兼美”,而且这首诗还让在场众人交口称赞。于是,女皇武则天将已经送出去的锦袍又转赐给宋之问。由此可见,宋之问子承父业,确有夺锦之才。
鹤留壁上影随身,人在花前香入梦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问还是一位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翩翩少年。他春风得意,进士及第,登临“龙门”。带着一家人的厚望与期盼,带着对自己未来的无限憧憬,他正式踏上了仕途正道。那一年,他才19岁。
清人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之发之。”一语道破了题画诗能够补充画意的功能。而宋之问这首《咏省壁画鹤》中的“昂藏真气多”一句更是精妙地展现了丹顶鹤的气度轩昂,自命不凡。
一面粉墙,平整如镜,光可鉴人,它能折射出站在它面前之人心中所想。墙上所绘一片云海渺渺,其间几只白鹤隐约可见。要不是这墙有边界,观画之人岂不坠入这无边天际?鹤舞盘旋,翱翔九天,心中所想,耳旁齐鸣,心动鹤动,心静云静。这画气势浩荡,这人胸襟广博,不知观画之人是这鹤中哪只?
少年白衣好真气,才华横溢思不凡。这鹤终究不是凡间俗物,定是藏有仙风道骨。云海之上,真人贵气,平步青云,独立九天。
宋之问年少成名,五言未有能出其右者,这首《咏省壁画鹤》记录的就是这位昔日翩翩少年的梦想与野心。
陈子昂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唐]陈子昂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陈言除弊子志昂,诗存风骨忠义长
也许是好的东西太多,人往往就不知道爱惜。这就像那诗坛不缺诗才的唐朝,死于非命的陈子昂,饥不果腹的杜甫,浪迹天涯的李商隐,一贬再贬的柳宗元……那锦绣的万里河山,到处流淌着诗人们的斑斑血泪,这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陈子昂了。
初唐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他是初唐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曾官任右拾遗,所以后世常称之为陈拾遗。
十七八岁时的陈子昂不仅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而且活泼好武,慷慨任侠,但尚未致学,更不知书。后来因为击剑伤到了人,开始弃武从文,钻研经史,短短几年时间便已学涉百家,小有所成。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20岁的陈子昂内怀经天纬地之才,出三峡,北上长安,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却铩羽而归。年少的他毫不气馁,又苦学几年,“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扎实的文学功底也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时年23岁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依旧名落孙山。两次应试不第,对他来说完全输得起,因为他还有大好年华。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他如愿以偿地于次年进士及第,并因上书论政得到了女皇武则天的赏识,被授予麟台正字一职,那年的他不过24岁。
为官任上的他直言敢谏,后升至右拾遗,却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于是有了26岁、36岁这两次从军边塞。本着为国家分忧,为边防出力的心,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干工作,想要有一番作为。但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他的父亲告病还乡,不久后病故。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其加以迫害,最终,一代诗才冤死狱中,年仅42岁。
陈子昂为诗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的伟大甚至不拘泥于一个时代。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在《荐士》中写道:“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反对初唐时期宫廷诗人推崇的齐梁诗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鲜明地指出“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才是创作的先驱榜样。他主张用“兴寄”发扬诗歌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用“风骨”充实诗歌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和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富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甚至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画壁题诗赠故友,鹤鸣藏情掩悲凉《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是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偶然间看到一幅壁画,画中仙鹤呼之欲出,于是作诗一首,寄给远方的两位朋友。虽然壁画没有流传下来,但这首诗完全写出了画的神韵,并带着诗人无限的悲怆传于后世。
古老的墙壁早已残缺不全,上边的壁画还未凋落,就像这岁月常常能侵蚀掉坚强,却带不走那昔日的美好。仔细看画,好似仙人绘就,凡夫俗子岂能画出如此神韵。画中是一片沼泽地,清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碧绿的芦苇也在随风摆动。
开阔的水面之上,一只仙鹤正张开翅膀扭转着身子,好像在临风沐雨。它的一根根羽毛在风的作用下猎猎而动,是那样地与众不同。它就像是一位来自西域的舞姬,身披白雪,下着玄色,头戴朱红,在天地之间的大舞台恣情欢跳着胡旋舞,曼妙的舞步足以让万物动容。
再往上看,另一只仙鹤迎着日光,腾空展翅。那份暖意带着金黄从羽毛间流出,直流进人心底。高处的鹤时不时发出一阵阵长鸣,水中的鹤在一声声短叫应和着。这声音从画中传出,传到看画人的灵魂深处。原来空中的鹤是因为不知谁能与之为伴,故而长鸣求偶。
也许只有居于高处,有情人才能看得到诗人吧!就好像自己华丽的羽翼,在阳光下颜色会格外鲜艳夺目一样。
可有时飞得久了,心也倦了,还是怀念昔日的伙伴。所以诗人并未沉迷于路上的风景,也不曾在水面临风起舞,更未曾在任何一片芦苇下休憩。他就如同承载翱翔九天的风,没有根亦留不住。他展开双翅,在这天地间画个十字,无论飞到哪里,都是他梦想的坐标。他的左翼飞过大江,他的右翼飞过大海,用心将二者相连。他引吭高歌,声传万里,只想让他曾经的伙伴和意中人听到这份孤寂。可是,在这巨大的回声中,除了自己谁又能听得到呢?
诗中深意画不同,笔下真情道相似
我想,陈子昂的巨大孤独感能笼罩整个唐代,原因就在于,那只高飞的离群孤鹤,丢失了皇帝的青睐,丢失了曾经志道相合的同僚,丢失了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理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像渴望佳人一样渴望着得到当权者的赏识,这样才能把他的雄才大略用在这锦绣山河上,才能不负自己一心为国的夙愿。
于是,他把这首诗寄给同僚,并希望朋友凭鹤悟意,能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无限同情与关切。鹤便是人,人亦如鹤。诗人陈子昂这是在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咏怀。
鹤形脱俗,仙风道骨,既隐喻崔、乔二人各有前途命运,又是诗人对现实处境的自比。诗人如鹤般发出一声长鸣,向天地苍生呼救哀求,谁又能体会他的处境呢?
这也是因人而异吧。
王维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诗山水传古画,音韵佛心维摩诘
历朝历代诗文写得好的文人比比皆是,但既能在诗坛独领风骚,又对音乐有所造诣,还能在画坛开宗立派的就少之又少了,王维就是其中一位。
王维,盛唐诗人,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他的名和字皆来源于一部佛教典籍《维摩诘经》,可见他精通佛学,且受佛教禅宗影响很大,故有“诗佛”之称。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并且精通音律,多才多艺。绘画上,他是丹青妙手,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诗歌上,他创作的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音乐上,他的造诣也颇高,古书中曾记载王维“性闲音律,妙能琵琶”。相传王维九岁就能撰写诗文,尤擅草隶,娴熟音律,深受岐王赏识。在他将要参加科举考试时,岐王还建议他将自己所作的诗文抄录数篇,配以原创的琵琶新乐,好将其引荐给九公主。王维丝毫不敢怠慢,按照岐王的话一一去做。
一日,在九公主府邸,他独奏新曲,引起了九公主的好奇。公主问他是什么曲名,王维答曰:“《郁轮袍》。”于是,王维顺理成章地献上其他原创诗卷。九公主读罢,赞叹说:“这些都是我时常诵读的诗作,本以为是古人佳作,没想到竟然是你的作品啊!”于是请王维上座,又赞美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
王维因得到岐王的器重,又得九公主的力荐,开元十九年他三十多岁时就顺利考取了状元,被提拔做了右拾遗,不久又升迁了给事中。都说对一个人的欣赏是始于才华,终于人品,那么唐代大诗人王维则堪称极品。因为他不仅仪表堂堂,才华横溢,而且还有情有义。
有情有义有知己,无所无心无佳人
唐代爆发安史之乱后,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匆忙之下逃亡蜀地。王维一路随从护驾,因行程中掉队,不幸被叛军所擒。他服下药物假装失语,想因此逃过一劫,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将其拘禁在东都洛阳普施寺,逼迫他任了伪职。一日,叛军们在凝碧池大摆庆功宴,逼迫唐宫乐人表演节目,乐工雷海青不愿向叛军屈服,于是就摔碎乐器拒演,后来被残忍杀害。
王维知道这件事后心绪难平。这时好友裴迪恰好冒险来看他,王维就偷偷作了一首《菩提寺禁裴迪》送给好友,以抒发心中悲愤:“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后来还在皇帝驻留的地方广为传诵。
都说落难见真心,患难见真情。乱军平定之后,朝廷追责,曾在安禄山手下任过伪职的全都治了罪。王维不幸被定为三等罪,打入大牢,等候发落。在这危难之时,他的弟弟,时任正三品刑部侍郎的王缙,主动向朝廷提出削官为兄赎罪,并以那首《菩提寺禁裴迪》为证,以彰其兄忠心。
好友裴迪更是丝毫不避讳王维戴罪之身,在殿前为他作证,保他没有投敌。这样王维才得以赦免,被免予处罚,后来还一度官至尚书右丞。
其实能大难不死,劫后余生,王维最要感谢的人应该还是他自己。没有他自身的才华和气节,没有他真心真意地去结交每一个人,他怎会如此幸运?这正如佛家常说的,种下什么因,便结什么果。
王维自妻子去世后独居30年,禁肉食,绝彩衣,居室中仅有茶档、茶臼、经案和绳床,除此外身无长物,过着如僧侣一般的清苦生活。诚心奉佛的他退朝回到家中后,便焚香诵经、打坐冥想。他曾写下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情真意切的诗句,但却未给其夫人写过只言片语。或许,他对妻子的爱全化为了行动吧?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从此,他紧闭心门。后来,他甚至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
王维独居蓝田的辋川,亭馆相对,好在还有朋友相伴,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都与王维志同道合,与其相交甚笃。他们游览名胜,饮酒赋诗,其乐融融。据说,王维在临终前曾写信辞别亲友,刚停下笔就离世了。
诗画之中存山鸟,镜花水月终虚幻
王维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诗堪称妙品上上等,他的画更是构思精巧,意境深远。他在艺术上的天赋,已经达到了贯通诗画的境界,所以苏东坡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王维所作的《画》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暗设谜局,写出眼前所见的同时,又道出绘画的特点。这首诗既表达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带有对现实的一丝丝忧伤。
伫立在画前,一眼望去满是山水花鸟。定睛细看,远处青山如黛,若隐若现。那山在画上本该是一成不变,可此时却在看画人眼前呈现出了千姿百态——我看青山似曾相识,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仁者爱山,山的美,美在沉静,美在厚重,这正如仁心一般,能推己及人,才能与山相看两不厌。智者乐水,水的柔,柔在灵动,就好像思维一样,不墨守成规,所以抽刀难断水,水自向东流。画中的山有色,水无声,只因看画人心如止水,不动如山。由此可见,人的感官又怎能受到视觉和听觉的限制?
花不常开,人不长好,本就是人间憾事。画中的春花开得那么烂漫,好像在释放自己的美丽,去照亮看花人的心。眼前画中的花再好也并不是真正的花,春色再怎么灿烂也有结束的时候。即使看透万物也难逃四季更替,时光流逝。诗人就像画中枝头的小鸟,人来也不惊慌,独立枝头,羽毛艳丽,看似获得了永恒,但同样也失去了平凡生命中展翅与欢叫的快乐。只有着华丽外表,不会飞、不会叫,更不知青春已尽的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全诗中有无、远近、来去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画境,更与山水、春色、花鸟高度相合。诗中所描绘的画似乎寄托着王维想要超悟的境界,那种心灵安静的状态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种情怀遗世而独立,在大唐盛世下更显得难能可贵。鸟飞花落,人世浮沉,岁月可以带走一切美好的东西,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回忆。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鹃啼血常沉郁,甫人作诗传古今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襄阳人。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与李白并称为唐代诗坛双子星。他用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后人尊称他“诗圣”,也称其为杜拾遗、杜草堂,他的诗亦被称为“诗史”。
杜甫出身于北方大族,是京兆杜氏之后。年少的杜甫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顽皮的他“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他自小好学,天资聪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青年时便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
壮年和老年的杜甫却潦倒不堪,当然那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即使是在那样动荡的岁月里,杜甫也能取得如此高的文学成就,清人赵翼的这句诗就是很好的诠释。
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诗圣”,除了在诗歌上的杰出造诣外,还有他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自古以来,能成为圣贤的人都不是自己刻意为之——孔子如此,屈原如此,杜甫亦然。他们传递给人们希望和感动的力量,帮助人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才得以名垂青史。
往昔年华十四五,出游高格翰墨场
杜甫是一位多产的大诗人,《杜工部集》保存了他大约1500首诗歌,其中有众多题画诗。
《画鹰》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年少时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意气风发,富于理想,积极进取,年富力强,没有生活的压力。因此他的诗文充满着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之雄心壮志。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苍鹰的描写,抒发了他那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壮志凌云的豪情。
苍鹰腾飞击凡鸟,赢得毛血洒平芜
眼前的画绢一片洁白,仿佛苍茫大地。毛笔饱蘸墨汁,却没想到提笔动腕的刹那间突然腾起一阵风霜肃杀之气,这不免叫人惊叹是何原因。原来是画者那矫健不凡的手法,仿佛挟风带霜而起,直让人心生寒意。
寥寥数笔勾勒之后,一只苍鹰跃然而出,它耸起身子蓄势待发,好像是想攫取那狡猾兔子似的。这天生的猎食者的眼睛和猢狲相似,侧目而视,流露出阵阵杀气。就算苍鹰一只腿上绑着金属环,那也拴不住它的神采飞扬。若让苍鹰挣开束缚,那它肯定要振翅高飞、俯冲扑食了。少年的杜甫意气风发,文采飞扬,正如这只英姿雄发的苍鹰。
全诗八句,可分三层: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侧面烘托苍鹰神采气势。三至六句为第二层,正面描写苍鹰神情姿态。最后七、八两句为第三层,承上收结,盼鹰搏击凡鸟。此诗寄托着作者年少自命不凡、痛恨庸碌的壮志豪情。
这首诗还有几点妙处:
一是起笔运用倒插法,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此诗本是要写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却先言“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通过描写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为下文描写角鹰奠定了肃杀的感情基调。
二是用词精准考究,动静结合。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中鹰描写得同真鹰一般。
三是引经据典,思想内涵丰富。“毛血”一句出自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除恶之意。
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疾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全诗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堪称是题画诗的杰作。
元稹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画松
[唐]元稹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元白诗出新乐府,稹理词浅意甚哀
悲剧故事《莺莺传》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部小说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小说虽有名,但小说的作者元稹却鲜有人提及。
中唐诗人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八岁丧父,因家贫,其母郑夫人便自己教元稹读书和写字。元稹也很争气,九岁便能写文章,年少即有才名,与来自太原的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二人还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诗作号为“元和体”。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他非常推崇杜甫诗作,其诗学杜而能变杜,言浅意哀,极其扣人心扉、感人肺腑。元稹的诗作中以《遣悲怀三首》最为著名,这是他为纪念其妻韦丛所写。
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却并不得意,一生共经历四次贬官流放。因为身居谏官之位,不想碌碌无为,所以他就大胆劾奏不法官吏,曾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但是他的举动却触犯了朝中官僚阶层及统治集团的利益,所以经常被卷入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为朝廷所不容。元稹在被贬通州期间成就颇丰,不仅大量作诗(与白居易酬唱之作多达一百八十余首),而且还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病,一日后便与世长辞,一生挚友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元稹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诗心情就化秋雨,松骨画成扫春风
这首《画松》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张璪所画的松树题写的。张璪的创作理念是不求巧饰,不重视外形的形似,而看重内心对景物的感受。因而他更擅长描摹神态,求神似而不求形真。在他的画中,不论是具有生命力的新枝,还是已经枝头干枯的梢条,都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
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指出张璪画松往往能得其神骨。
那松树的外形远看就像翠绿的扫帚,异常灵动。春风吹拂之下树梢微动,好像是被这扫帚扫来的一般。到了晚上,月上幽谷,寒意初生,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在这朦胧之中,松树在月光的映衬下更像一只干瘦的苍龙,充满质感,苍然若飞。
这高超的绘画技巧并没有流传到今天这辈画师手中,松树的奇姿百态都被画师拙劣的绘画技巧埋没了。他们笔下的古松死气沉沉,毫无潇洒的感觉,在画卷之上是那样的突兀,一点也不自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在凡尘之中没有一颗超脱世俗的心,因此就很难将松树身上散发出的好似天上清气般“如烟如霄”的气质表现出来。画师如果不能将这种绘画精神传承,那这世间画上的古松便再无生气,诗人认为自己也只能深入淅阳山中,去找寻真正的松树来欣赏了。
虚实相生入画意,有无并存出诗境
无独有偶,唐代诗僧景云大师也有一首题画诗叫《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可见,唐代的松是作为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在山水画和人物画里的。让大师惊讶的是这棵松树竟画得如此逼真,所以他说:“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可见好的画作往往具有一种吸魂夺魄的感召力,能够使观者神游其境,感同身受。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前者是以真入画,后者则见画思真。元稹与景云有着一样的体悟,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在于极貌写物、体物为妙,通过真切而准确地刻画景物的形貌情态,达到钩深索隐、穷形尽相的程度,这就突破了一般“巧构形似之言”的境界。庸俗画师的松树既无潇洒的枝条,又无昂扬的精神,将万年老松本身所蕴含的奇态湮没殆尽。
因为平常的画师心中并无松树的形态,他们的本心被尘灰所蒙蔽,所以无法体味到自然所体现的至道。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体悟外界景色的纤细变化和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应将作者的心灵加入到景色中,使“无我”之境化成“有我”之境,再由“有我”返归“无我”。
作为题画诗更是一样,不但要将画中的姿态神韵用文字表现出来,还需要从观者的心理出发,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入其中,化无形为有形,虚实结合,让读诗的人感受到与诗意相同的画境。这样才能既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又能写出与画相合的题画诗。
苏轼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木辅国为济世,轼固本心成文章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曾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轼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首次进京应试便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并于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自此踏上了颠沛坎坷的仕途。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因反对新法,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漩涡。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又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弟弟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苏轼到任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为后世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名篇。公务之余,他还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因此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主持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但好景不长,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贬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直至元符三年四月(公元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才得以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在常州逝世。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的一生虽颠沛坎坷,但他却始终能自得其乐。他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好交友,也喜好美食,深得道家风范。他的词也秉承了这样的豪放之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代表。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桃花初放江水暖,河豚欲上芦芽短
文中的这首诗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作的组诗之一。虽然学界对此诗题中“晓景”还是“晚景”颇有争议,但这首诗确实成功再现了原画所描绘的江南早春景象。画面之上虽然只能见到鸭子戏水,可诗人却将所理解的画中意境,通过对芦芽、河豚的大胆想象进行描绘,使诗歌与原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眼前画卷所描绘的正是这江畔早春景象。远处有连绵孤山,眼前有蜿蜒江水,江畔近处有一小片稀疏的竹林,竹林旁还种着桃树。可能是因为春天刚到,娇艳的桃花还没有全部开放,桃树上只有几枝桃花随风摇曳。可就是那两三枝星星点点的粉红,与翠绿欲滴的竹叶掩映相衬,甚是娇羞,将这份春意传达得格外让人欣喜。
早春江水虽略带寒意,可你看那江水中嬉戏的鸭子,仍不改好动的天性,在平静的江面上划出了道道波纹。鸭子游戏的乐趣也只有它们自己知道,就好像是它们最先察觉到了这春天已至、江水回暖一样。那片开阔的河滩之上长满了蒌蒿,叶薄茂密。江风吹过,叶随风摆,让人仿佛闻到一股浓郁清香。
那芦笋也应该开始抽芽了吧,趁着芽苗新生鲜嫩,可以采摘食用。提到鲜美就不得不提河豚,那芦苇再鲜美也比不过河豚,“吃了河豚,百味不鲜”,说的就是这个时节。在芦笋尚短之时,河豚此时正要从大海洄游到江河之中,逆流而上,那肉质定异常细嫩鲜美。
文字补画作不全,想象成诗歌意境
苏轼的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在党争的夹缝中。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后半生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然屡次遭遇贬谪,但他却始终热爱生活、乐观豁达,正如这首题画诗所表达的。
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既表明了时间点——早春季节,又从侧面写出了竹林的稀疏。你想,要是竹叶细密,恐怕就无法透过竹林见到桃花了。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中,诗人对画面的描写先是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给人一种空间转换的立体感。后又从视觉带入感觉,从“观鸭戏水”引出“鸭知水暖”。这种完全诉之于主观感觉和想象的事物是画面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在诗中表达出来,补充了图画的弦外之音。
苏东坡的资深“吃货”形象在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得淋漓尽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了长江一带本地人喜食河豚的习俗。“但用蒌蒿、荻笋(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所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联想巧妙,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再加上表现自然,整个画面生动充实。
诗人通过这样简练生动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已经突破了画框的界限,化静为动,通过自己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感。这样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完美结合。
黄庭坚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题画睡鸭
[宋]黄庭坚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黄鹤庭前舞落花,坚壁千仞出山谷
北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根据《宋史》的记载,黄庭坚自幼便聪颖过人,“读书数过辄诵”。他的舅舅到他家做客时想考一考他,于是便取架上的书问他,黄庭坚“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熙宁初(公元1068年),他参加了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被授予国子监教授一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苏轼做侍从官时,还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这样的话。因此,黄庭坚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鸭游秋江双来倚,真情流波常相会
舒展画卷,一眼就能看到画上生动鲜活的鸭子。它们有的在嬉戏,有的在休憩,这原来是一幅鸭游秋江图。眼前画中无风,湖面如镜子般平整,不免让我想起了山鸡和鸾鸟。山鸡对着水照看自己艳丽的羽毛,以为自己吸引到了美丽的伙伴,忘我地卖弄表演,结果也只是自我陶醉罢了
绝对不能将落单的鸾鸟放在镜子前,否则它会以为自己是同类,求而不得,发出声声悲鸣。可怜这两种山禽,最终都未能成双成对。再看画中鸭子两两并在一起,真可谓朝朝暮暮常相伴,两情才能久长时。看来只有普普通通的鸭子才有机会相依相偎,长相厮守。再看那秋江之畔两只浅滩凫水的鸭子,安稳栖息,相伴而眠,多么安然惬意。
大巧若拙藏佳境,点铁成金艺自高
黄庭坚的题画诗最擅长以小见大,点石成金。从全诗大局看,此诗构思精巧,全诗起承转合的章法明晰无疑。诗的首句、第二句铺垫,第三句转折,使得第四句意味深远,能看出诗人的感慨和志趣所在。全诗若是缺少其中任何一句的妥帖布局,都不足以打动读者。更何况此诗虽因画而起,落笔却不拘泥于画作,恰好能暗扣画面,实为题画诗中的佳构。
从诗句细节处理上看,首句夹叙夹议。“山鸡”典故出自《博物志》:山鸡羽毛很美,非常自恋,每日在水边照影自赏,以至于目眩,终于掉进水里溺死。次句“鸾鸟”的典故则出自《异苑》:有只鸾鸟长年不鸣,有人在它面前挂了面铜镜,鸾鸟看到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同类,哀惜不能在一起,悲鸣不已,半夜一头扑向镜子,结果撞死了。
这两句的核心意思统一在了“不作双”上,就是说都不能在一起,为下一句写鸭子埋下了伏笔。紧接着第三句一转,末句紧跟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天地间真能长相厮守的其实只有这幅画里的两只普普通通的鸭子。它们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和清脆的声音,却能真正地相依相偎,无忧无扰,在秋江畔安稳栖眠。这寥寥一两笔,就表达出庄子那“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哲学思考。
另外,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宗师,自己就有“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的理论。他将这一理论很好地应用在了诗歌创作中,其《题画睡鸭》一诗中画龙点睛之句,尤其值得再三体会。
所谓的“铁”,就如本诗化用了南朝徐陵《鸳鸯赋》中的“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常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四句,以及唐人吴融《池上双凫·其一》一诗。
以上两篇都是本诗出处,但仔细比较三篇作品,我们会发现,黄庭坚的裁剪化用就像美颜相机一般,无论字词、诗意,都远超出原作。所谓“点铁成金”,应是如此了。可见大诗人作诗,靠的不仅是学识之渊博,阅历之开阔,眼界之高迈和用情之深远,尚有其天分所在。缺少任何一点,都不足以成就一代诗宗。
赵佶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腊梅山禽图
[宋]赵佶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赵苑瘦金藏美艳,佶光满目有清香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岳飞那首人尽皆知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的主角。其实,宋徽宗即位之后就启用新法,在位初期还是颇有明君之气的。
但是自幼养尊处优的环境也养成了他轻佻浮华的性格,后来在蔡京等大臣的诱导下,政治形势自然一落千丈。他在位后期,以宋江、方腊为代表的农民起义接连不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汴京,宋徽宗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帝废为庶人。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底,徽钦二宗一同被金人俘虏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赵佶在位共二十五年,做太上皇一年零两个月。虽做了亡国之君,但他却也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和艺术全才。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曾自创一种书法字体,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据说在赵佶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他。“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他也被后世评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山禽矜逸共白头,梅粉花枝才轻柔
这首题画诗是赵佶为《腊梅山禽图》所作。这位文学皇帝、艺术天才,在绘制这幅作品时,内心萦绕着无限的浪漫与理想,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呈现在画卷上。他借蜡梅、白头鸟这样简单的寻常之物,来展现自己对情感与生命关系的哲学思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禽鸟,就这样成为他抒发人间友情和爱情坚贞不渝的形象代言。
一株蜡梅铁枝虬干,树枝略弯,劲挺着直往上生长。枝头几朵梅花初放,花瓣片片可数,形状可爱。梅花那嫩黄的颜色让人看后,心中顿感暖流涌入。粉红的花蕊吐露着芬芳,一阵阵清香袭来,好像隔着宣纸幽幽地传进了肺腑。梅花花瓣单薄,那种娇弱让人怜惜,看画时人皆屏息静气,生怕呼气时将这精灵般的美好吹落。再看那梅树枝头,树梢上停落着一对野山雀,二者相互依偎紧靠。灵动的山雀好像在清脆地啼叫,叽叽喳喳,像是在互吐衷肠。
这声音透过宣纸传到了看画人的心中,叫人听了身心愉悦。两只鸟雀的羽毛透亮,全身棕色中又有黑色点缀,只有头部如雪一般洁白。这作画时的染料本身就不易泯减,山雀头部的留白更是千年不改。这可能是两只小鸟定下的丹青之约吧,彼此相伴千年之后,即使白头,依旧会不离不弃。
诗画艺术无尊卑,真情实感皆相似
赵佶的“瘦金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诗坛、画坛、书法界等诸多领域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可他就是不擅长政治,不知道怎样才能当一个好皇帝。多才多艺的赵佶生活中富有情趣,感情上也极其细腻敏感,这完全能从画上看出来。这幅画整体上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画中所描绘的那株蜡梅枝干略弯而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蜡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
蜡梅枝干以劲细墨笔勾勒,再用水墨渲染,笔墨的粗细、干湿配合正相协调。从画上我们就能看出赵佶的生活习惯,他对生活中的景物有着细致的观察,对绘画技艺的锤炼也是非常勤勉。他还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且富有情趣的人,所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追求美的艺术之上,之后的题画诗也从侧面间接验证了这一说法。
题画诗首句用“鸟语”引出了“花香”。由于画作无法表现出鸟雀鸣叫之声,亦无法描绘“鸟语”的内容,因而诗人准确使用“矜逸态”一词,将白头山雀在枝头欢愉雀跃的神态描绘出来,使观画者仿佛听到了它们吱喳喧闹的鸣叫声。而下一句的“弄”字把梅花当人来写,既有了动态之姿,又极富情趣。让人读了不禁浮想联翩,美上心头。
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丹青”与“白头”两种颜色进行对比,在反差中表现了赵佶对人与人之间如何友情长久的深刻哲学思考。“白头翁”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语“白头同所归”,意指朋友间情谊坚贞,白头不渝。而“丹青”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颜色,不易褪色,故以此比喻友谊坚贞和心意千年不变。
作为画家,他体情状物;作为诗人,他以文感人。和他的绘画风格一样,他的诗歌中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个人风格。《腊梅山禽图》贴切地诠释了“逸态轻柔”的美感,他期待的“丹青之约”则是他追求唯美诗境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