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书评全集(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2章 评霍斯·安东尼奥·阿古雷的《以血肉铸就自由》 《个人的风景:放逐者的选集》[90]

西班牙内战催生了许多奇怪的故事,但这场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没有几件能比巴斯克共和国总统的历险更加离奇。

1937年初巴斯克共和国惨遭得到意大利大规模援助的佛朗哥军队的入侵。从一开始它就被切断与其他地方的共和军的联系,而“不干涉政策”加上佛朗哥的海上优势,使得它根本不可能得到食物和武器。但是,海外的保守党对巴斯克共和国的仇视程度并没有像对西班牙共和政府那么深,因此阿古雷先生与他的共事者们能够以流亡政府的身份呆在巴黎。

这个政府甚至还有国民,因为巴斯克共和国有百分之五的人口(约20万人)成为难民。阿古雷先生运气很好,活着逃离西班牙,但他真正的冒险直到1940年5月德国侵略后才开始,当时他身处比利时。

他与家人无法返回法国,虽然他们亲眼目睹敦刻尔克撤退,但他们没办法登上船只。他们在布鲁塞尔匿藏了一段时间,面临着被盖世太保认出来的致命危险。

第三共和国为阿古雷先生提供庇护,但佛朗哥悬赏他的人头,如果他落入德国人或维希政府的手中肯定就没命了。他会像加泰罗尼亚共和国的总统孔帕尼斯[91]一样被移交给佛朗哥,然后被枪毙。与此同时,通往中立国或同盟国的道路似乎都被封锁了。

然后阿古雷先生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借道德国。显然,巴斯克信奉一则格言,说的是当你看见一群人朝一个方向去的时候,你应该反其道而行,他正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做的。

他蓄了一把大胡子,给自己改了名字叫“阿尔瓦雷斯博士”,是巴拿马公民,而他的妻子假扮成一个委内瑞拉寡妇,名叫“格拉夫人”。她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小心说出他们的真名,可以被当成口误。通过各个南美领事馆的朋友的帮助,他们很容易就弄到了伪造文件,经过一番周折和盘问,他们获得了进入德国的许可令。

阿古雷先生在德国呆了六个月,还有闲暇写日记,并成功带了出来。当时正值德国在希腊和巴尔干各国取得胜利,但即使在当时,战争带来的沉重的经济压力正逐渐明显,而且英国正逐步加强空袭。

盖世太保在文件上盖章后,阿古雷先生和妻子都没有遭到当局的刁难。最大的危险是那几个孩子,他们总是会说起巴斯克语。

德国入侵苏联前不久,全家人来到了瑞典,从那里乘船去里约热内卢,伪造的文件做得天衣无缝。

这本书写得不是很好,但除了有趣的德国插曲之外,它的价值在于它表明了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民主人士的思想。过去二十年来,大家都觉得一个天主教信徒一定是亲法西斯分子,而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几乎所有国家的天主教报刊都在不遗余力地加深这一印象。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巴斯克共和国是坚定的反佛朗哥政权,与此同时也是西班牙境内最信奉天主教的地区。正如阿古雷先生所指出的,巴斯克共和国是欧洲最古老的民主政体,极左或极右的思想从未在那里立足。这本书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篇幅用于分析这场世界大战的问题,并表达了对于未来民主世界的诚恳但或许过于乐观的信仰。

《个人的风景》由罗宾·菲登[92]、特伦斯·提勒[93]、劳伦斯·德雷尔[94]、休·戈登·波特斯[95]等人在开罗编写而成。它并没有宣称代表任何学派,入选文章的共同特征是思乡之情,其中一篇文章是关于《芬尼根守灵夜》的,但并不会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还有一篇文章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进行了探讨(顺便提一下,最后一篇署名文章的作者格温·威廉姆斯[96]先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十四行诗里的《黑女士》或许是一个黑人女子)。

罗宾·菲登先生的序文解释了这本选集是如何编撰的,并分析了当代埃及古怪而且很不友好的文化氛围。

中东战役的一个有价值的文化成果似乎是让英国的读者了解到了当代的希腊文学作品。在战前希腊与英国的作家之间就已经有了接触,但这场战争使得接触更加频繁。这本选集里有几个希腊诗人的作品的译本,还有一篇关于亚历山大港的诗人康斯坦丁·卡瓦菲[97]的文章,卡瓦菲死于1933年,我们有许多人或许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我们有许多人也没有听说过埃利·帕帕迪米特里乌斯[98],但从这本书里的译文看,我们应该去了解他。介绍得最多的英国诗人是特伦斯·提勒、基思·道格拉斯[99]和劳伦斯·乔治·德雷尔。要说这本选集里没有不足为道的文章是不真实的,但它是迄今为止那些服役的作家写出的最有希望和最有趣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