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八、炎症和感染
炎症不仅可以加剧脑卒中急性期的继发性脑损伤,也可以阻碍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炎症具有致栓作用,它和房颤一样,也是一个主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急性感染常为脑卒中的触发因素,而慢性感染的组织炎症反应则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长和稳定性。
研究已经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均与脑卒中风险相关。通过对LDL水平正常但hs-CRP>2.0mg/dl的非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试验和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系统性慢性炎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前瞻性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升高1.4~2.0倍,35~55岁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危险性尤其明显。其他慢性炎性疾病,比如牙周炎、慢性支气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肺炎支原体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增加脑卒中风险。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和一项队列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降低了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有证据显示不是单一生物体,而是多重感染或感染负担的叠加作用可能与脑卒中风险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遗憾的是,很多随机试验发现针对慢性炎性疾病的抗炎治疗并不能降低包括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的终点事件。
【推荐意见】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检测炎性因子,如超敏C反应蛋白或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评价脑卒中发生风险。但将炎性因子作为临床常规检查以预测人群脑卒中发生风险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Ⅱ级推荐,B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