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概 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突发灾害性事件几乎每天都以各种形式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发生,为了应对灾害,1998年全球性“国际防灾减灾十年”活动的举办推动了全世界各国的综合减灾工作,其研究工作也向着科学、实际、可持续方向发展,美国政府曾对灾害事件进行评估,认为是否进行灾害护理教育将直接影响到灾害造成的后果。2008年1月22日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成立了世界灾害护理学会,灾害事故的救护已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近些年来面对了各种突发灾害事件的救援,尤其在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中国严重急性呼吸(SARS)疫情、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传播、2011年日本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等国内外特大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活动中,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护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世人和业界所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在2008年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灾难护理专业委员会并于2013年加入了国际护士会。2008年11月成立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也高度重视护理学科和护理人员在医学救援领域中重要的、不可分割和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应急的概念,《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第1版)释义为:“应急”是应付急需,紧急情况。《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义为:“应急”是应付迫切的需要。
本书中“应急”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迅速作出的应对紧急需求的行动。
救援是一项涉及自然与社会、技术与工程,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工作,包括搜救、现场救援及医学救援三个部分。
人们对“救援”的理解有4种,对应着4个英文词组。
紧急救援(emergency assistance):指紧急或急需的帮助,海外华人圈翻译为“急难救助”更能够准确地表达“急需的帮助”的含义。
搜索与营救(search and rescue):指发生灾害后为拯救生命而进行的行动,最初是从发现和拯救地震灾害造成的建筑物倒塌而受困的幸存者而来,多用于地震灾害的救援,其任务是“定位、救出和为稳定伤情而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灾害救援(disaster relief):有减轻、救济的含义,如日本救援队就采用了这种名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relief”有“减轻”和“救济”的含义,因此主要在执行国际援助任务时采用。
急救医疗(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指危重急症、灾难事故的急救医疗,国人多理解为医院内急诊。事实上,无论对救援采用哪种理解,都需要EMS的支持。
医学救援在各类救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医学救援不仅能够保障生命,减轻伤残,而且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医学救援,是指运用现代医学等手段使受困对象脱离灾难或危险,得到医学救护的活动。它是救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不是救援的全部。由于中外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一个单词与应急医学救援完全同义。实际上在中文中,医学救援起初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医学救援活动最早始于对战争中负伤人员的救护。战争的组织者为了减少战争的伤亡,增加参战人员的安全感,提高参战人员的士气,对在战争中负了伤的伤员给予及时的现场急救处理,并运送到战地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从公元124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伤员的救护和转运为主的急救医疗服务组织开始,迄今已有750多年历史。在这750多年中,医学救援从人抬、马拉到今天的救护汽车、途中监护与运输相结合的现代化救援,从当初的陆地救援到现在的海、陆、空、远程网络救助,无论是医学救援组织的体制、通讯、运输,还是医疗救治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伤病员的救治环境和条件,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且大大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从而真正体现了救援的意义。
大多数人常常把“医学救援”和“应急”这两个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实,“医学救援”的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是指对生命的救助,它的工作内容包含在“应急工作”之内。目前,出于“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以及人们对生命救助的极大关注,“医学救援”与“应急”成对出现便很容易理解了。
根据上述分析,将“灾难医学救援”界定为:对突发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在这里,强调灾难医学救援目的是把突发事件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强调它不是临时抢救某一病人,而是针对突发、伤情复杂、严重的集体性伤害的医学救援活动。
灾难医学是研究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情况下,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管理技术、装备信息等综合手段,对伤病员实施救生脱险、卫生救援,以拯救生命,减少伤残的学科。
它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急救医学、临床急诊、危重监护为基础,但又相对独立。同时,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较广,与医学、灾难学、管理学、建筑学、气象学、心理学、地质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医学救援护理的概念起源于灾害护理,实际上,早在南丁格尔时期,也就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就开始了灾害护理。灾害护理,可以说是在灾害的整个过程中,对那些无法自己解决健康问题的灾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国家对此的称谓是灾害护理学,事实上,护理学、护士的作用远不仅仅是应对灾害。在无灾害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紧急突发公共事件,如急性中毒,矿难和交通事故导致的各类创伤等,都需要有护士的参与,有时护士甚至是唯一的主角,尤其是近年来欧美国家EMS人员中有不少是护士独当一面,显然用灾害护理学是不够全面的,因此用医学救援护理学更为确切、科学。
目前关于救援护理学的明确概念尚未检索到,护理学界根据目前的状况提议将医学救援护理定义为:所谓医学救援护理,即全面的、系统的应用有关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结合灾害护理和急危重症护理,与其他学科和专业领域合作,为维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开展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国际救援活动的最早提倡者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亨利·杜安。在经历过意大利统一战争之后,他出版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在书中他倡议有必要建立国际性的救援团体。他的这种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响应,于是1863年诞生了五人委员会,之后发展成为国际红十字会,使救援活动国际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意外伤害事故对医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逐步发展形成了现代灾害救援医学这门学科,并作为独立的医学体系被世人所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今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时期,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等灾害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1月开始制订应急预案和建设应急体制、机制、法制。2006年1月,国务院向社会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至此,我国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上有法可依,有预案可遵循,有规范可操作,有情况可发布。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等事件,按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所有的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尤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造成的人体心理、生理伤害,在救灾抢险、医学救援上,都比以往历史时期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急救”的涵义已很难包容,使用“医学救援”一词,更为确切、全面。伴随灾害而生的“医学救援”行业、学科的崛起和发展,作为救援重要力量的护士队伍,逐渐被重视与关注。人们逐步认识到护理工作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救援护理也成为目前护理研究热点之一。一些高校已经把医学救援和灾害护理的教学课程引入护理教育当中,而在预防灾害工作中,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充分应用了这一理念并付诸实施。目前很多医院都已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在医学救援和灾害护理中更注重发挥护士的作用与护理管理的职能,甚至于发展到社区护理,开始了社区护理人员灾害应对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总体上都还处于零星、分散的层面上,仍然缺乏系统的、全面均衡的发展。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频频发生的灾害,伴随着医学救援活动进一步的开展,2001年4月23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成立,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相继成立,均将护理救援列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9月11日美国特大恐怖事件后成立了群众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中国急救、灾害医学逐步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充分注意到医院内、外的医学实践均伴随着护理活动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底,中国国际救援队及中国医疗队在印度洋海啸的救援实践中,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可以说与临床医学、医生平分秋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队都普遍发现,医学救援队伍中护士严重不足。事实上,医学救援护理学与救援医学伴随而生、不可替代、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过去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医学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当中。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实践,又一次使我们认识、审视、评估护理学与护士在救援医学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12月,在由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医疗局和华西医院护理学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护理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创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条件已经成熟。
救援护理学的实施,操作离不开众多部门、各方专业人员的支持与配合,所谓救援护理学不单纯是医学意义上的救护,还是一门科学性极强,又具有浓厚社会学背景的科学。救援护理学是救援医学与护理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涉及救援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护理学、野战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学、护理伦理学等学科。救援工作实施是否得当,对于社会安全、城市安定乃至社会稳定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无论是地震、洪水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灾难,还是城市爆炸、社会动荡、恐怖袭击等各类因素造成的重大事件,对受灾受难的人们实施快速的救援、正确的抢救,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效率,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救援护理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指的是各类突发事件,需要紧急救援的行动而言,比如地震、海啸、山洪暴发、化工事故、恐怖袭击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救援行动的护理;还包括某个个体遇到紧急意外情况的救援行动的护理。这些内容不同于常规的急救护理和灾害护理,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护理学和护士的作用远不仅仅是应对灾害。在无灾害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紧急事件,如猝死,急性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交通事故导致的各类创伤等,均需要护士的参与。
救援护理工作的早期,主要是躯体疾病,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各种具体操作,职责包括:开展紧急救治;进行预检分诊;确定最需要优先救治的伤员;协助保证水、卫生设施及避难场所的洁净;疾病检测与报告;紧急实施治疗饮食计划;关注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由于救援任务的突发性和灾害造成的强烈的破坏性,常常会有大批伤员同时出现,且数量大,病情紧急,而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止血包扎、生命体征测量、静脉通道建立及心理干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护理工作量庞大。救援后期,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及时预防、控制流行病的发作,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等。为了应对救援后期急剧发生的资源匮乏,护理人员还需承担资源协调和运作责任,救援整个过程中交通阻塞,又使伤员转运也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护理工作。
我国救援护理学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灾害救援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得到社会认可,在某些方面应归功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几次出国救援行动。中国国际救援队中的医疗救援队伍由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他们参加了多次国内外大型地震灾害以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在灾害救援中,护理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历次救援行动结束后,护理人员发表了多篇灾难发生时救援护理的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救援护理的工作经验,为救援护理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各类救援现场造成的伤情不同,要深入研究不同救援现场造成伤害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做好救援护理技术的培训、演练工作。
我国政府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于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总体预案内包含有医学救援预案,这为我国救援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持和条件保障,极大地推动我国救援医学事业及救援医学护理的创立和发展。我国医学救援体系的建设中,急救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必须是立足于院外,其功能以抢救危重病人、处理突发事件为主,必须是网络化,即“大网络、小中心;大院外、小院内;大科教、小机构”的原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救援医学事业一体化已成共识。我国医疗救援队在印尼、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国际合作、救援一体化的重要性,充分证明了护理工作在救援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依据上级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或根据上级意图、受领的救援任务及本级指挥员的决策,在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结合任务的特点和伤情,要求可操作性强,作为救援人员要认真学习预案,并与组织院前及院内急救的联合演习密切配合,不断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护的水平。
健全救援护理网络,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系统的建设,包括现代通讯、交通工具、救援器材、救援专业护理人员等,其目的在于提高救援护理的应急反应能力。
遵循救援组织综合于一体,统一指挥、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但又各自独立运作,与其他救援体系紧密协调配合。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本地尚存的救护人员和最初进入救援现场的人员可对患者实施初级生命支持,如止血,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术等。此后大批外来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开始有组织的对现场伤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经过检伤分类后,对重伤员实施现场抢救,病情稳定后,及时送至就近的医疗机构。
救援护理学涵盖的领域很广,涉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救援护理学的学术内涵和外延远非急救护理学、灾害护理学所能概括,它将社会学、管理学、灾难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引入护理学领域,以“大救援”理念为指导,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学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
WHO提出,灾害护理的实践内容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性指服务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整体救治、康复等各个方面,而连续性则指在预防灾难、应对灾难、协助灾后重建3个阶段。目前救援护理学的内容已经确定,包括救援护理学的总论、常见自然灾害的救援护理、常见事故灾难的救援护理、常见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护理、常见社会安全事件的救援护理五大篇章的内容。
护理工作是医疗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灾害救援是对因灾受伤者以护理和人性化的心理安抚为主,要求在各种条件医疗救援不应分你我,实施同等救援,以彰显医学的仁慈与人性光辉,这种观念成为日后国际红十字会的核心理念。人类进入20世纪中后期,技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热带风暴、火山爆发进入高发期,人为灾害如恐怖袭击、种族矛盾引发的内战以及地区冲突导致局部战争等不断爆发,这些灾难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救援护理呼之欲出,救援护理队伍也在各种灾害救援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急救护理与临床各专业护理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既有其专门性,又是各学科的综合。
急救护理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门,是研究现场急救、伤病员转送。院内救护、危重症监护、急诊医疗体系以及药物学、灾难医学等内容的临床独立学科。急救护理可以发生在医院急救室、院前或门诊部、健康保健机构。急救科工作范围跨度大,内容涉及多学科,实践性很强。急救病人可以是所有年龄段的病人,也可以是有明确医疗诊断的或尚未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人。
现代急救护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854—1856年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实施现场救护,使当时战场的士兵死亡率下降到2%。数字的改变说明了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一丰功伟绩也改变了人们对护理及护士的评价。实质上,南丁格尔及其同事在当时的所为就是现代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院前急救的初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伴有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而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相应的特殊护理技术,效果良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60年代,电子仪器设备的发展,急救护理技术进入了有抢救设备配合的新阶段。心电示波、电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的应用,使护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也得到相应发展。到了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促进了ICU的建立。70年代中期,在国际红十字会参与下,在西德召开了医疗会议,提出了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和标准化的方针,要求急救车装备必要的仪器,国际间统一紧急呼救电话及交流急救经验等。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急救医学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在,急诊、急救都属于急诊医学的范畴。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日益扩大,内容也更加丰富。“急救”作为一种对特定急性病、伤病员的救治手段,仅仅只是急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的急诊医学只涉及抢救病人生命,如今还包揽了处理急性小病、小伤使之不发展到严重阶段。急诊医院的任务涵盖了为任何人群的病人提供所需要的紧急、便捷、全面的医疗服务,为健康出现危机者作出紧急决策,并付诸医疗行为,以防止死亡和伤残发生。
急救医学有一种称谓为“急诊医学”是不确切的,因为急救医学的学术内涵和操作环境远非“急诊”所能概括。急救医学,确切地讲现代急救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化的提高,是对新兴建立的危重监护病房系列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善和支持,更是广泛的医院外环境简陋的救治,在技术、装备、经验、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同时将通讯、运输等纳入了医学科学理论技术的范畴。
由于高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渗透,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又在现场救护医学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现代急救医学,它又借助了“急救社会化”,使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
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行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伤害会议”提出产生了“安全区宣言”。安全的生活是一个基本权利,使人人安全这是基于现代城市最基本的要求。意外伤害、天灾人祸严重的威胁人类的安全生产、生活,已经构成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现代生活、生活环境与六七十年代及以前不同,在急救运作上,传统的方式已难适应。
救援医学学科的建立需要社会以及公共事业卫生行政部门、科学教研机构,从现代社会发展这一宏观为出发点。发达国家的医院外的救护工作多以消防机构(Fire Dept)中受过一定医学训练的消防救险人员组成。他们在意外灾难事故创伤的现场救护中,由于具有较丰富的救援知识和一定的医学技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临床急症的院外救护上力度较弱,中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院外救护工作多以急救中心、急救站等机构承担,人员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而救援脱险的知识却显得不足。
救援医学即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救援脱险的知识技能,有机的融汇在具体医学救治过程中,使医学救援人员在现场能自如的开展救治工作。现代社会急救医学的进步,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急救领域近十年的进展,都将为丰富和充实救援医学学科的学术内涵做出贡献。
21世纪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工作。“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的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术,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急救的主力军,普通民众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高。我国院内急诊科以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护士经过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均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医学救援护理不仅包括急救护理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的救援以及管理。
急救护理学的内涵已较原先的概念有所扩展,并与救援护理学密不可分。救援护理学充实了急救护理学的内容,促进了急救护理学的发展,急救护理学的发展也为救援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地震、水灾、火灾、爆炸事故、化学中毒、建筑物倒塌等灾害,数十乃至上百名伤员需要同时救治。救援护理工作需全面铺开,救援护士要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进行各种护理救治工作。救援现场的大量伤员,他们迫切需要紧急救治措施。必须强有力地组织分工,迅速正确地进行伤员分类,集中力量采用突击方式进行救护。因灾害所致的伤员数量较多,而且成批运进药品和敷料消耗量大,特别是各种液体、消毒药品、抗生素、纱布、大量的医疗器械盒和绷带需求量增大。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重伤者,需要护理人员照顾,如帮助进水、进餐,照顾大小便等。救援护理工作既要抢救生命,又要尽最大的能力减少伤残率,并做好生活上的护理工作,需要救援护士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安排好大量繁琐的护理工作。
救援现场伤情种类繁多,伤情严重,伤口污染和合并大出血、休克、窒息多,要及时明确受伤部位、受伤情况、受伤类型、受伤种类、受伤部位的伤势,五项结合全面诊断,准确实施现场救护,加强现场抢救,积极救治危重伤员。救援现场所致的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易并发休克、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在紧急救援护理中,护士需要具有高度的观察和判断伤情的能力、果断娴熟的技术,必须掌握监护技术,应用各种监测仪器,熟练的应用引流、导尿、鼻饲、输液、减压等各种管道技术,以及人工呼吸机的使用等。
救援现场要在各种地形、季节、时间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还要随救援现场情况移动,甚至遭受敌对分子和暴乱分子的破坏等,为此要求现场救援人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困难,灵活机动地开展工作。
现场初步救护,必须为后一个救治机构创造良好的条件。对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应严格按照搬运的要求进行,避免在搬运中加重损伤。积极采取“事先控制”措施,预防各种灾害所致创伤并发症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由于上述一些特点,现场伤员不可能像急诊患者一样,自始至终有一个医疗单位或一组医护人员治疗,多数情况下必须往后方医疗单位转送,由各级医疗机构按不同分工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救治处理。这就要求合理、明确地划分各级的救护任务和范围,统一救治原则,把伤员的阶梯救治和后送密切结合起来。
近年来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为和国际恐怖活动给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伦理学是用来研究行为准则和道德判断或道德系统的学科。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原则来解决和调整护理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以一般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对护理人员完美人格的塑造、护理专业服务的指导、护理质量的保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灾害发生时,有时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于平常的医学惯例伦理的挑战,灾难情况更多会牵扯到公共健康伦理,胜于医学伦理,需要更大的努力来平衡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在公共健康中,个人的自主权的保护和促进人口健康之间,通常会产生冲突。这种“双重忠诚”存在于许多灾难现场,处于伦理两难之间。而灾难发生时的救援活动是护理人员在一个临时的、非常艰苦的、缺少设备和药品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的环境中对大批伤病员进行的紧急救护活动,这就决定了要获得最佳的救护效果,必然要科学地处理种种矛盾,其中就包括救护行为本身和救护过程中所结成的种种关系,以及在非常态下引发的护理学伦理问题。如何认识、辨别、明确救援护理行为,解决由此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对于引导救援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规范护理人员的救治行为,提高救援护理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护理学人际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护理学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主体(医务工作者)之间、主体与客体(就医者或患者)之间、直至医学与整个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救援护理中的人际关系不仅从常见的护患关系、护际关系一直延伸到患际关系,而且其时空界限、人员范围也较临床护理活动的人际关系更宽泛、更复杂。
在救援活动中,救护者与被救护者的关系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和至关重要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各种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不良后果中,最紧迫、威胁最大的也是灾害对人生命的伤害。因此救援现场实施紧急卫生保障、抢救生命就成为救援工作中头等重要的任务。救援首先是救命,较之临床活动中的护患关系,救援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当地震、洪涝、火灾发生时,人们生活的环境和医疗救治机构严重被毁,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员,且伤员以多发伤为主,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居多,致使医学资源严重不足,护患比例严重失调。
在救援过程中,检伤分类、疏散治疗是唯一能缓解现场救治压力,提高救援效率的方法。伤情分类是指伤病员按照受伤情况和救治的先后顺序的确定,因为大量伤病员的同时出现,决定哪些伤员应最先获得处理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的一个关键。大量的伤员通过医护人员的分类,实施初救后便被分送到各级医院。在伤员被抢救直至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还将面对各级救灾部门的机构和保障人员,所以在救援工作中护患关系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
由于护患双方在专业知识的占有、医学资源的支配、直至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不对等,曾导致护患双方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造成护患关系的主-从模式,患者的自主权十分有限。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上述倾向正在被逐步纠正。可是,在救援过程中,情况又发生了逆转,特定的环境使伤病员的境遇发生重大变化,其自主选择的空间极度缩小。反之,护理人员的自主权和特殊干涉权等在进一步强化。上述情况可引发两个方面的后果:其一是促使护理人员强化道德责任感,充分行使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对伤病员实施救护;其二是容易忽略伤病员的自主愿望和自主选择,给长远疗效和生命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参与救援的护理人员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对伤病员的自主权更加尊重,千方百计予以保护。
由于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对救援现场伤病员进行有效的救护时,常常受到灾害的性质、受灾人数、医学条件,以及在现场参加救援活动的人员之间是否协调配合、有无快速后送的条件、后送以后的后期专科处理是否得当等问题的制约。同时,救援工作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因此,面对突发的灾害给居民造成的重大伤害,如何高效地抢救生命,减少伤残已不是哪一个医学机构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各部门乃至国际间的广泛协作。救援工作中的护际关系已被大大扩展且更加复杂,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在救援过程中,护际关系范围更加广泛。就部门而言,突破了医学卫生系统的界限,包容了承担救灾任务的各级相关部门;就地域界限而言,突破本区域而延伸到其他地区,甚至关联到国际社会。因此,救援护理中护际关系泛化。具体来讲,救援护理中的护际关系可以包括国际间的救援组织及自愿救援者,国家、地区政府各级救援部门的救援人员,群众救援组织的人员乃至自发救援人员,以及来自各医学机构的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救援护理中的护际关系是在灾害、突发事件等突然发生后,为了抢救现场的伤病员和灾民,临时由来自各个地方和部门的救护人员组成救援队伍。一旦现场抢救工作结束,紧急救援中所结成的护际关系也随之而解除。
护际关系是以护患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并展开其活动的。虽然在救援中结成的护际关系已大大突破了医学卫生服务行业体系,但是护际之间追求的目标是同一的,都是为了抢救救援现场伤员的生命并促使其恢复健康。
在各种灾难现场的救援过程中,现场伤员预后的好坏主要决定于从受伤到开始救护的时间、初救的质量以及现场和运送途中对危重伤员的急救和复苏情况,尤其需要各部门与有关机构的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协同作战,需要真诚合作和广泛协调的精神,需要各级救援人员具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才能共同完成救灾任务。
救援护理中的患际关系是指救援现场伤病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救援过程中的患际关系问题突出,这是较之平常临床实践活动中人际关系的显著区别之一。
当灾害降临或突发事件发生后,造成大批伤员同时出现,他们对有限的医学资源构成一种竞争关系,特别是在各种救援现场医学机构完全陷入瘫痪的情况之下,医学资源明显不足,护患比例严重失调,伤员家园被毁,财产损失殆尽,甚至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生的本能使伤员都希望能得到最先救治,体现出患际关系的竞争性一面。
处于特定的、艰险的、痛苦的环境之中的患际关系既有潜在的相互争夺资源的一面,又有闪烁着人间真情的一面,即患际之间的相互关怀、支持、互助的美德。体现为患际关系的合作性,患际关系的合作性是抗灾自救的重要力量。患际关系的合作性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在灾害发生时的特殊表现。
由于救援护理学已不仅局限在医学范围之内,还是一项涉及到诸多学科、诸多方面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及全社会乃至国际间的广泛协作,需要协调好如前所述的种种人际关系,才能使救援护理学达到最佳效果。因而救援护理学的这些特殊情况,难免使之处于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利是病人权利的主要内容之一。人类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当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要求得到治疗、获取继续生存的权利,这是在几千年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人道主义传统。尊重和实现这种权利,是尊重病人人格和生存权利的表现。医护人员对病人应一视同仁,应尽一切可能和努力,积极救治,保证伤病员权利的充分实现。然而,在现场医学救援过程中,检伤分类,疏散治疗是最基本的救治措施。按照检伤分类、阶梯救治的原则,迅速准确将伤病员分类,保证其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是基本要求。
检伤的目的主要是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或正在发展成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损伤,将那些有生命危险但迅速治疗还可抢救的伤病员区分出来,将那些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的伤病员鉴别出来,立即进行现场紧急救治;并对伤病员进行分类和后送。救援护理工作中伤病员分类只对那些经过处理才能存活的伤病员给予最优先的处理,而对不经过处理也可存活的伤病员和即使处理也要死亡的伤病员则不给予优先处理。这对提高救援护理救治效率至关重要且是卓有成效的方法,体现了科学务实的精神。但这一做法却难免与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利相矛盾。目前,普遍认识是:对大批伤员组织救护的原则,应该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对为数最多的伤员施行最好的救护,在那种混乱、惊恐、焦虑的氛围中,医护人员究竟如何做,才能既保证高效的抢救伤病员,又不被指责为“见死不救”而受良心的谴责,的确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医疗救援队既要指挥得当;又要客观公正,切合实际就变得尤为重要。
知情同意是指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做决定所需要的足够信息,病人在权衡利弊后,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决定。知情同意是病人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病人在治疗中自主权利的尊重,保护了患者决定在其身上做什么的合法权利。在临床上,医师做治疗决定时,应当耐心细致地说明所选择治疗方案的利弊及科学依据,使患者及其家庭在真正知情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救援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倾其所能全力抢救伤病员,而且还要对平常的伦理观作出必要的调整。在紧急的医学救治中,甚至没有家属可以询问,时间紧迫,众多的伤病员等待及时的救治,不可能对重伤员普遍组织会诊,不可能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在那种特殊的条件和环境之中,正确的选择只能本着“生命第一”的信念,以简洁、高效、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实施抢救工作,尽可能的多抢救生命,减少伤残。
人道主义原则是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自觉地维护病人的权利,坚持在救护面前人人平等。然而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灾害,履行上述规范变得极为困难,充满矛盾。倘若以救援现场有限的医学资源全力去抢救实在无法挽救的重伤员,就会使那些本来经过医学救援可以挽救生命的伤员失去机会。在这种情况之下,组织者的头脑清醒、指挥得当,评价者的客观公正、切合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大批伤员组织救护的原则,应该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对为数最多的伤员实施最好的救护。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生命质量观及价值论,标志着人类生命观和医德观有了历史性的转变。从医学角度,生命的质量需要从体能和智能两方面来加以判断和评价。生命价值,主要是指生命的社会价值,即从人的社会学生命角度,判断某一个体生命对他人及社会的意义。生命个体必须是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角色,有意识、并能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才是有价值的生命。判断人的生命价值的大小要根据两个方面: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二是该生命个体对他人及社会的意义。前者决定生命的生物学价值,后者决定生命的社会学价值。由此可见,生命质量是生命价值的基础。因此,在救援护理工作中,首要任务是使伤病员脱离死亡的危险。
由于特殊的环境下医疗救护条件的限制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造成生命与其质量、价值之间的矛盾。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只能本着生命第一而展开,如截肢的问题就涉及抢救生命与改善质量的矛盾。至于患者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问题则在其次或者没有时间考虑;否则,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
在救援护理工作中,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伦理关系,必须从医务人员、从资源利用方面寻求对策。在对自主原则、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进行评价时,要把医务人员的认识和判断作为评价是否有利和是否造成伤害的依据之一,并与患者本人的主观评价相结合。对一项救治措施,医务人员如从主观上认为是对患者有利的,且已采取了当时情况下尽可能大的努力,那么即使在客观上违背了自主原则,给患者带来了不利或造成了伤害,也可以认为是符合医学伦理原则。在对公平原则的评价上,要从社会总体利益出发,把医疗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作为评价公正原则的依据。在救援护理的各个环节,要充分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医务人员从专业角度将大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利益进行比较,并进行取舍选择,只要选择的出发点是为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不论最终事实证明其取舍是否正确,均可以认为是符合伦理原则。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据报道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00亿美元,死亡人数超过2.5万。现阶段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密集化、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使医学救援的研究受到空前重视,促进医学救援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救援医学这门学科。护理人员一直积极参与各类灾难的救援活动,但在医学救援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更因缺乏认真归纳总结,还未形成医学救援护理学学科,其还处于理论的发展、形成和壮大阶段。
在救援护理中,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是最早尝试研究的人。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南丁格尔认识到,伤病员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感染。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她致力于改善周边环境,从而使伤病员病死率从42%下降到2.2%,可见救援护理学古往今来在医学救援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及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灾难等营救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联邦急救处理局(FEMA)下的国家灾害医疗系统(NDMS)设计的流动医疗队和帐篷医院的应用,充分显示出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急救单元的建立、启动、运行中护理人员的重要地位及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极高的体现。同时,在高级灾害生命支持的教材及培训中,医生与护理人员是处在同一等级上,美国有关部门指出,在未来的10年内将根据不同的灾难事故现场,在基本灾难生命支持和高级灾害生命支持的课程中添加有关如何做好灾前准备及实施救援程序的培训内容,其培训不仅包括创伤的救援内容、还包括如生物、化学、物理放射等特殊情况的救援内容,这将成为每一个美国医生、护理人员、院外急救专业人员及急诊科人员都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近十多年来,欧美医学救援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这与美国、欧洲等其他一些国家各种灾害事件频发有直接关系,因此,美国等一些国家对护理学、护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重视。1947年美国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其在整个行政部门决策体系的顶级地位是世界上没有的。这一模式为医学救援行动提供了充分立法保障。
日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忧患意识及危机意识极强,因此对灾害的防御、演习及医学援工作一直比较重视。在日本有专门的国家级灾害救援队,这个组织从成立初期的400人扩大到2002年的1540人,这些救援人员分别来自日本警察局、日本海从岸警备队和火灾管理机构,其中医护人员注册数为614人,有医生201人,护理人员261人,药剂师21人,医务协调人员31人,后勤人员100人,护理人员占有的比重最大,事实也证明救援护理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灾害发生后,护理人员与其他专业救援人员一起到达现场组织参与抢救工作,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日本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关注度非常高,例如日本护理协会在各地的护理协会都建立了从研讨几小时到几个月的各种各样形式的灾害救援护理研究会。2008年由日本、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7国40余家教育机构、职能团体和学术团体发起并在日本成立了世界灾害护理学会,并从2008年已经开始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合作实施为期1个月灾害护理协作研修。2010年,世界灾害护理学会(WSDN)首届科研学术会议以“灾害联结全球人民”为主题在日本神户成功举办。这标志着灾害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出现在护理学界。日本的危机管理体系及中央防灾会议,其最高指挥官及主席都是由首相担任,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从世界范围看,灾害救援护理虽然开始在不同地区有了新的开端,但是国际性的灾害救援护理协会也只是停留在举办地区性的研讨会、研究集会的状态,尚未形成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例如,2003年的“非典”(SARS)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00多亿元人民币、死亡及失踪人数8万多人,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统计,“非典”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全球经济损失总额达590亿美元,中国内地经济的损失总额为179亿,中国香港经济的损失总额为120亿美元,全球“非典”死亡总人数900多人。在以上各种各样的灾害救援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我国护理人员在医疗救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救援护理也因此备受重视,有关灾害救援护理实践的论文数量也急剧增加,同时在全国也开展了各种以“灾害护理”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议。2008年,我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主办了“2008年亚太地区突发事件与灾害护理协作网会议”。在灾害发生期间国家制定并通过了各种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使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上有法可依,如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1日,该法作为应急管理基本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应急法制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虽然,近几年我国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医学救援护理方面的报告及论文,使医学救援护理学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医学救援护理学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救援护理学相比起步较晚、认知程度不足,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国内护理界尚无医学救援护理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以上情况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救援护理学的发展、成长与壮大。
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之后,日本的一部分护理大学认识到开设灾害救援护理教育的必要性,并相继发表了许多有关灾害救援护理教育的报告和论文,兵库县立大学也开始系统性的开发与研究灾害护理教育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和教学大纲,并且在第一届亚洲灾害护理研讨会上展示了其研究成果,日本急救医学会护理分会也为培养急救护理专家开设了共计810学时的急救护理教育课程,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急救护理专家,从而使作为护理学科的一个特定领域的灾害救援护理学得到了护理界应有的重视。
2001年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灾害护理有了新的发展,诞生了“大规模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尤其是针对大规模的灾害,开始在国际范围内探讨应当如何应对以及灾害应对方法的必要性。一些国际互联网上开辟出了有关灾害救援护理信息的版块,在国际护士会(ICN)的主页上,也可以看到关于灾害救援护理的相关信息。2003年出版并发行了灾害护理学的最新的教科书;《化学、生物学和放射恐怖活动与其他意外伤害的灾害护理和应急预案》,此后WHO和国际护士协会(ICN)也分别建立了灾害救援护理协作网,并相继开展了许多区域性的灾害救援护理会议。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教育的国家,要求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可以进行院前急救,并规定警察、消防队员、司机、中学及大学师生都必须进行有关心肺复苏的现场抢救的培训。
1990年韩国首次引入“灾害护理”这一概念。随着红十字看护大学新增“急救与灾害护理”课程之后,有些学校也相应的在本科教育中增加了急救与灾害护理的相关内容,并且其学校的数量也逐渐增加。2005年对韩国所有看护大学进行调查显示,虽然没有看护大学单独开设“急救与灾害护理”的课程,但混合开设急救护理和灾害护理的占到36.7%。“急救与灾害护理”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但其大多都在社区护理学及成人护理学等课程中进行讲授。
国外医学救援护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教育体系也较为健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救援医学和救援护理学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之相比我国的医学救援护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护理院校正式开设医学救援护理学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及教学大纲,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未开发国内或国际医学救援护理的协作网络,也没有成立与医学救援护理相关职能部门。据文献报道,在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了医学救援护理学课程设置的调研显示,只有个别部队院校开设了医学救援护理相关课程,如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开设了100学时的野战护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开设了急救和战伤护理,其他护理学院在急救护理学中设有2~4学时的医学救援护理内容。在我国大部分护理人员对灾害救援护理技术、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对护理人员开展关于防灾、减灾、灾后重建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训也极少,对于公众灾害事件的救援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几乎处于空白。2004年,《中华护理教育》杂志以第9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为契机,提出了我国应重视灾害救援护理教育。2005年有急救医学专家也提出应尽快创立医学救援护理学科;2006年,有些护理学者提出,应该在医学院校设置医学救援护理学的选修课程及在护理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灾害救援教育的内容。2006年,《社区护理学》教材的章节中开始出现灾害救援护理学的相关内容,但当时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统一。目前已有两个医学救援护理课程框架提出,这亟待专家对其内容、试授课情况及效果评价进行检验。目前开展救援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有武警后勤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两所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护理教育基础教育中尚未将医学救援护理学纳入课程设置,医学救援护理学在我国尚未引起护理教育者们的重视,其发展也未能跟上国际发展的变化趋势,完善医学救援护理教育体系、成立医学救援护理学学术团体组织及医学救援护理职能部门、建立医学救援护理培训基地和制定救援护理培训纲要都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及待解决的问题。
(韩慧娟 李雅平 冯晓莉 张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