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整体阴阳平衡28穴针刺法

一、调整阴阳气血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

针灸具有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已有较多的论述,如《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意即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是调气,是调整失衡的阴阳气血,使之恢复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内经》中从辨证配穴到针法灸法的论述,无不以此为理论核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说明辨证之要,须明阴阳刚柔。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是对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也是中医学用以解释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学说。如用于说明人体生理结构,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用以说明人体的病理现象,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因此,详细分析疾病的属阴属阳,来辨别其刚柔,以决定治法。凡疾病在表属实热证者为刚为阳,在里属虚寒证者为柔为阴。“审之阴阳,刺之有方……内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说明只有在明辨病证,“得其所在”才能“万刺不殆”。

二、调整平衡应注意的方面

在针灸临床上尤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应辨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人体通过经络的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局部的功能是全身功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局部功能失常可影响全身的功能,而全身的功能失调,也可表现为局部病证。如《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说明脏腑病变反映在肢体体表,而通过针刺或灸法施治于局部腧穴,能给脏腑甚至于机体以整体影响。辨证用穴时掌握了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经络、脏腑学说的整体观念出发,辨别表里阴阳,属脏属腑,在经在络,然后处方选穴。

2.须辨病位与经脉之所属 经络学说不仅说明机体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是论证机体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以及内脏之间的联系,是中医诊断和针灸临床处方选用穴位的主要依据。《灵枢·海论》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根据经脉的上下相通,内外相应,表里相合以及交叉交会等特点来辨别病位之所在,病型之属阴属阳。明代杨继洲根据《内经》学说在《针灸大成》中提出“经络分野”一说:“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此即用经络学说来辨证选穴的一种方法,如根据经络分布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背的规律,来辨经取穴,因此头痛一证,凡前额头痛取阳明经穴为主,头巅顶痛取厥阴经穴为主,前者取阳经腧穴,后者取阴经腧穴,都是因病位所在的经脉循行阴阳归属不同而选穴。

三、平衡取穴法

整体阴阳平衡取穴法是以脏腑学说为中心,以包括奇经八脉在内的经络理论为网络,以调整整体阴阳平衡为目的,根据经脉内属脏腑和外络肢节的脏腑经络运行规律,以与内行经络有关之经穴为重点,从阴阳、表里、气血、升降四个方面权衡穴性。每经选用能施行毫针针刺手法的腧穴为基本穴,辨证施用时,或用本经穴、或选表里经穴、或用奇经之穴,选取用1~2个为基本穴,并据不同病证选配经验选穴而成方。

四、整体阴阳平衡28穴的主治范围

(一)基本穴为以下28穴

1.六脏经主穴

(1)肺经

孔最穴:主调气血,主表,浅刺调气,深刺调血。

鱼际穴:主表,清热,调五脏之气。

(2)心经

灵道穴:主清降,调心神。

(3)心包经

内关穴:主阴血,调心血。心包经为阴血之母,内关通阴维脉。

(4)肝经

曲泉穴:调气血,疏调冲任。

太冲穴:主阴血,冲脉之支别,降气血之冲逆。

(5)脾经

阴陵泉穴:主气,水病,浅刺利水,深刺理气。

三阴交穴:主里,主降,调阴血,主调肝脾肾冲脉之气。

(6)肾经

筑宾穴:主清降,调气水,阴维之郄穴。

照海穴:主阴,调水血,阴脉所生发处。

2.六腑经主穴

(1)大肠经

合谷穴:主表,阳明与太阳经经脉衔接处,深刺透后溪贯穿心包、心、小肠诸经;大肠与肺相表里,合谷透鱼际可贯穿肺经。

曲池穴:调气血,浅刺能通阳升散清热,深刺贯穿肺、心包、心、三焦经,调气血而能降气。

(2)小肠经

支正穴:主表,降气清热。

(3)三焦经

外关穴:主一身之阳气,三焦经为阳气之父,外关通于阳维脉。

(4)膀胱经

委中穴:主表,调阳气,浅刺出血清热而降气血,深刺主里调血。

(5)胆经

阳陵泉穴:疏气降气,经筋之会穴。

绝骨穴:丰筋骨,调阴,为髓之会。

风池穴:主阳气,疏风清热,为足少阳与阳维、阳之会。

(6)胃经

足三里穴:主阳气,阳明经主一身之正,主六腑诸病。

3.奇经主穴

(1)督脉

百会穴:主升,为诸阳之会,元帅之府。

大椎穴:主表,调阳气,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命门穴:主精血,通带脉。

长强穴:主气,主升,调六腑之气血。

(2)任脉

天突穴:主阴,主降气,阴维任脉之会。

膻中穴:主气,为诸气之海。

中脘穴:主降,六腑之会,胃之募。

气海穴:主升,主调一身之气。

关元穴:主阴,养精,利水,为足三阴、任脉之会。

(二)28穴之功效

上述共28穴,总体以督脉、阳维、阳及手足三阳经诸穴主阳主表治六腑诸病证,以任脉、冲脉、阴维、阴及手足三阴经诸穴主阴主里治五脏诸病证,阴阳、表里、气血、升降各有所主之穴,奇经维、、冲、带诸脉取相关相通之穴,再根据病位之所在,病情之表里虚实,选配经验效穴以组方。例如小便癃闭,取主水之阴陵泉或三阴交,配以关元。又如头痛属久病或痛如掣者属血分有热取太冲,新痛在表者取合谷,均可配以疼痛部位的局部穴。

此28穴施针刺手法,须熟悉穴性,把握针感。如任督脉诸穴,背部以命门,腹部以气海分界上下,病在上者取其上部诸穴,病在其下者取其下部诸穴;针刺感应亦应与之一致,如针大椎穴治头项痛,须使针感上行至项,背部胸腹诸病宜针感下行至各背俞相应之节段,甚至可下达命门,如治发热咳嗽及上肢诸痛,针感应向两肩扩散。凡此,均应在实践中逐穴揣摩,掌握好针感和施用恰当的补泻手法,才能从调经气入手而发挥调和阴阳以祛病之作用。

五、脏腑病与形体病的不同针刺法

1.脏腑疾病的刺法

按八纲辨证,病有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不同证型,而以阴阳为总纲,《内经》从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可以“刚柔”两性冠之。凡热实在表属阳之病性谓之刚,凡虚寒在里属阴之病性谓之柔,刚性之病宜用泻的手法以泻热泻实,柔性之病宜用补的方法以温经补虚。凡病在气分,其病多走窜,不宜从卫取气,在血分者大多疼痛固定不移,宜深刺从营取气,这是刺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具体辨别病性时,首先应区分是脏腑病抑或是经脉形体之病以区分内外而别阴阳。大凡脏腑病而形于经脉体表者,当按脏腑阴阳辨治。例如,慢性胆囊炎患者往往既有右胁及脘腹隐痛又伴有肩胛部酸痛,根据腹阴背阳和胁为肝之部的阴阳分属范围,当可判定为阴病及阳,但其病位在于胆,据其疼痛为肝胆俱实,故应从阳刚之病而取阳陵泉、外关等手足少阳经穴并施以泻法行针,往往可止痛于顷刻之间。又如慢性肝炎患者,肝区胀痛又有惊惕、失眠、心烦太息等症状,按脏腑辨证属于肝实而胆虚,病乃由阴而及阳。当泻肝而补胆,故先取肝经行间行泻法,后取胆经丘墟行补法,其效亦佳。

2.形体病的刺法

对于形体外经之病,则重在辨别寒热痛痒与有形无形而区分之。《灵枢·终始》云:“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而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灵枢·寿夭刚柔》谓:“病之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按痛症大多为寒邪凝于经脉筋骨之间。寒为阴邪,按之不得者,为病在深部。二者均属于阴,故宜深刺,而应用泻法以泻邪。痒者属于卫气壅遏,外显形肿不痛,为浅表属阳之证,故宜浅刺补法以调营卫。

根据病位之所在,从经脉所辖区域循经取穴还涉及局部穴与远道穴相配,而调节经脉气血升降的问题。明代针灸家杨继洲有“经络分野”一说,认为“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并根据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背的经脉循行规律,视病位所在选用某一相关经穴而刺之。